“如果李咸倒下了,朝中定然会混乱不已,那时您还想让那些人支持您当太后?要知道,他们那些世家之人,全是受过外戚与宦官之苦的,他们怎么会扶植起一只外戚力量与自己作对?”

    “不可能,本宫既然能让他们弹劾李咸,就能让他们支持本宫。”董氏不死心的说道,不过眼中却是多了一丝慌乱。

    董宠闻言失望的看了一眼董氏,随即叹道“姐姐,您一个无甚实权的永乐皇后,咱们身后的董家又只有小弟一个兵部尚书,人家怎么会在乎?”

    “所以小弟才说您是被人利用了,那些人利用您来打击陛下,若是陛下对您做出惩戒,定然会落下不孝的罪名,陛下的名誉算是毁了。”

    董氏闻言大喝道“胡说,我儿乃是天子,何人敢小视?”

    “大汉以孝治国,天下士子亦要举孝廉为官,姐姐认为一个不孝的皇上,还能掌控朝中百官吗?”

    董氏闻言一脸死灰,董宠见此微微一叹,接着说道“再者,陛下此时已经怀疑您给其下毒了,陛下甚至做好了您发动政变的准备了,天子亲军锦衣卫入宫护驾,陛下宠信有佳的虎贲中郎将徐荣徐子赐,此时亦是率麾下虎贲军入京接手城防。”

    说道这里,董宠惨笑道“陛下此举是在防谁?臣只是与禁卫中郎将王越小聚几次,陛下便将王越放在了假想敌的位置。臣原为执金吾统领羽林军护卫京师,陛下便将虎贲军调入京师接手城防,您说陛下在防着谁?”

    董氏闻言突然疯狂的大喊道“把宏儿叫来,把宏儿叫来。”

    就在这时殿门被推开了,董宠刚要呵斥是哪个不懂规矩的,便见李浩手拿一份圣旨站在殿门口。

    董宠见此一惊急忙起身,李浩见此道“陛下有旨。”

    “自朕登基以来,各州郡灾祸不断,北疆战事不止,然天灾不可敌,北疆不可失。故朕心甚愧,朕之生母永乐皇后,喜佛家学说,听闻佛家学说可使亡者安息,特请永乐皇后撰写佛经,以安灾亡之民,战死之士,以示朕之愧疚。”

    董宠与董氏二人一听顿时一惊,董氏喜佛,董氏自己怎么不知道?这是变相软禁啊!

    这时李浩接着说道“陛下口谕,永乐皇后为天下黎民撰写佛经,此乃大功德。故从各宫选侍候宫女,小黄门各百人侍候永乐皇后,永乐宫原有之宫女,小黄门侍候永乐皇后有功,特恩典出宫。”

    董宠闻言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浩,他没想到刘宏竟然这么狠,还没查明便打算将董氏软禁,并严加看管。

    一旁的董氏早就无神的瘫坐在地上了。
------------

第二十八章 一张大网(2)

    ps:抱歉,更新晚了。一直忙到很晚,饭还没吃呢!请大家谅解。

    金乌缓降,玉兔渐升。天色变暗,刘宏寝宫之中早早的便点起了灯盏。

    刘宏坐在主位上,看着手中的两张纸脸色阴沉不定。

    这两张纸一张上面是锦衣卫关于八州刺史联名上奏之事的报告,另一张乃是永乐宫中董氏与董宠的对话。

    过了好一会,刘宏才叹了一口气,将那两张纸缓缓放下。

    此时刘宏已经可以肯定,自己不是董氏下的毒了,但也可以肯定董氏是被人利用了。

    虽然得出了董氏并不想害自己的结论,但是刘宏依然对董氏有所不满,若不是董氏的权利欲,其怎么会被人所利用?

    说到底,还是董氏对刘宏不够信任,但是裂痕一旦产生了,就很难完好如初了。

    至于那祝奥宁可身死,亦不将此事上报,并没有其他因素,只是祝奥不想让刘宏难做母子相对而已,可以说祝奥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其却低估了此事的复杂。

    按理说皇宫中的一举一动都应该是在刘宏的注视之下,但是刘宏觉得皇宫之中应该有皇宫之中的生存法则,所以并不打算过多的干预,这也是刘宏派出李萍保护宋玲儿,而不是命暗中力量保护的原因。

    然而此次的事情给刘宏敲响了警钟,原来**与朝廷是密不可分的,掌控**的一举一动极有可能会从而知道朝中动向,虽然穿越之前,刘宏亦是在电视上看过此类事情。

    但是若非此次的事件,恐怕刘宏仍然不会有直观的感受,只能说刘宏距离一个合格的帝王还有一段路要走。

    好在此次事件,并没有给刘宏带来太大的损失,不然刘宏可就追悔莫及了,可以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李浩。”刘宏揉着头淡淡的说道“朕偶感风寒,明曰不早朝,朝中事物由内阁转呈。”

    “诺”

    李浩恭敬的一礼,便下去传达刘宏的旨意了。

    “不知道,朕这招以退为进是否能引出幕后黑手!”刘宏看着空旷的大殿喃喃道。

    与此同时,内阁首辅李咸正独自一人坐在府内书房之中。

    书房外,李咸的夫人急的团团转,“老爷自从早朝过后便将自己关在书房,滴水未进,这可如何是好?”

    一名管家打扮的人,同样焦急的说道“夫人,您不知晓此间事态之重,八州刺史纷纷上书弹劾,工部尚书刘修,及三一之六部属官亦是纷纷上书弹劾。”

    “可以说,老爷已经是人人喊打了。若非陛下一直未曾表态,或者说若不是陛下一直暗保,恐怕老爷已经被革去内阁首辅的职位了。”

    李咸的夫人闻言一惊,如果说以前没人知道这内阁首辅具体是什么官职,那么如今大汉百姓无不知晓,这内阁首辅便相当于朝中宰相。

    如今自家老爷要被革去宰相之职了,李咸的夫人怎能不惊?

    随即李夫人更加焦急的在书房外踱步,一众侍候之人纷纷低头,生怕此时惹恼了自家夫人。

    如此焦急等待,一等便是半个时辰。

    突然书房内传来声音“准备酒菜,老夫要小酌一番。”

    李夫人闻言一喜,跟随自家老爷几十年了,其对李咸的姓格习惯可谓是知之甚深,李咸除了应酬之外,只有心情不好或是很好的时候才会饮酒。

    而听刚刚的话音,心情似乎很好,虽然不知为何在自己被弹劾时,心情还这么好,但是这并不妨碍李夫人的欣喜。

    跟随李咸这么多年了,享过福,吃过苦。因此李夫人并不在乎李咸的内阁首辅职位,之前的焦急不过是担心自家老爷不能实现心中抱负伤心而已,相濡以沫莫过于此。

    待下人准备好酒菜,李咸便自饮自灼起来,李夫人在一旁静静的给添酒夹菜。

    这时李咸突然道“这些年苦了你了。”

    李夫人闻言眼睛顿时一红,随即轻声道“能嫁给老爷这般饱学之士,妾身一生足矣!”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552 22553 22554 22555 22556 22557 22558 22559 22560 22561 22562 22563 22564 22565 22566 22567 22568 22569 22570 22571 22572 22573 22574 22575 22576 22577 22578 22579 22580 22581 22582 22583 22584 22585 22586 22587 22588 22589 22590 22591 22592 22593 22594 22595 22596 22597 22598 22599 22600 22601 22602 22603 22604 22605 22606 22607 22608 22609 22610 22611 22612 22613 22614 22615 22616 22617 22618 22619 22620 22621 22622 22623 22624 22625 22626 22627 22628 22629 22630 22631 22632 22633 22634 22635 22636 22637 22638 22639 22640 22641 22642 22643 22644 22645 22646 22647 22648 22649 22650 2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