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羽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臣于西凉之时,曾听西域所来商人言,西域小国国主为防止麾下将领造反,曾规定将领叛变兵士从者,皆斩。若城主叛变民众从之者,皆斩。”
“此虽化外蛮夷所为,然此时可用之。”
“不可”贾诩一说完,太傅胡广便道“陛下,那东莱百姓皆是大汉百姓,若是按参谋令贾诩所言,天下百姓必对陛下心存恐惧。届时有心人略一煽动,其民必反啊!”
知道贾诩是刘宏的心腹,而且刘宏亲政之后对百姓亦是甚好,不然太傅胡广定然会加上一句‘那商时纣王即是如此。’
刘宏此时很是犹豫,毕竟贾诩的方法还是可以一用的,至少可以让反军不至于太过壮大。
但是太傅所说的亦无一丝错误。
程昱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出列道“陛下,臣以为此时应先派遣大军至东莱,压制反贼,以免其攻入北海,使事情扩大。具体攻略之事当交由前线将领。至于随军参谋便交由小臣吧!”
刘宏为了控制军队,设立了参谋随军制,大军出征后,参谋记录大军的一举一动,包括将领的决议与参谋所献之谋。
当然了,刘宏后世的经历高速刘宏,外行指导内行是很可怕的。
所以大军的决策权皆在大军主帅手中,参谋所献之谋,将领可以不听从。
但参谋必须记录,并且每曰皆要让将领查看签字。
这种手段虽然谈不上多么高明,但是却可以有效的掌控军队。
虽然无法和后世的政委制度相比,但是刘宏自认为至少比明朝的太监监军制强多了。
刘宏看了一眼程昱,作为后世之人,刘宏自然之道程昱的狠辣。
让其做监军,那可以说贾诩的计谋一定会被实施了,而且到时候一切的后果都会让此次的主将承担。
想到这里,刘宏缓缓开口道“拟旨,刘据世受皇恩,不思回报,竟公然反叛,罪不容诛。命青州刺史统帅青州一万州兵进驻下密,北海中尉率三千郡兵进驻挺县,严防反贼攻入北海。”
“鲜卑祸患基本解除,命幽州之三万北军前往青州平乱。命张焕率并州北军进驻广平郡。此外命徐荣率五万新军火速前往青州城阳郡驻防,严防反贼从不其县攻击我朝廷大军后方。”
“命徐州刺史率一万州兵赶往琅邪郡驻防。(刘据造反,琅邪国除,改为郡)”
一道道命令从刘宏的口中下达,贾诩在下面不由暗暗点头,陛下英明,青州叛乱青州兵赶往最需要防守的地方,命远道而来的幽州北军前往,乃是为战局胶着时,一举击溃反贼。
张焕进驻冀州广平郡是防范此时有能力反叛的冀州藩王,徐荣赶往青州城阳郡是为了使反贼水军不得擅动。
至于徐州刺史出兵入琅邪郡,那就全是为了防范了,毕竟刘据是原本的琅邪王,不得不防。
贾诩不禁暗自想到,如此一来只要不是前线将领太过无能,此战必胜。
想到这里,贾诩又不禁的看了一眼刘宏,什么都定了,可是十余万大军要由谁统帅呢?陛下,这可是近年来难得的大战啊!
不光是贾诩,内阁的众人也发现了这点,但是这个人选可不是什么一州刺史,而是十万大军的统帅,内阁五人可不敢举荐。
不仅是下面众人不知何人可行,连刘宏此时都不知道谁合适,虽然徐荣很有才华,但是毕竟资历太浅了。
至于其他人,说实话刘宏并不信任,因为朝中的将领有太多都是世家子弟。
刘宏可不愿如此大的平乱功劳给一个不忠于自己的人。
何人可为帅?
ps:原本这章打算昨天也就是四号十点发的,可是不做这里打雷断网了,此时网来了,便急忙上传了。希望谅解。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
第四十一章 当利城下(二更)
何人可为帅?
这个问题令刘宏很是烦恼,随即刘宏神色一动,缓缓开口道“朕虽为天子,然毕竟尚为少年,常常梦见朕在河间之时,母亲对朕的呵护有加,然朕却因国事繁忙,未能侍奉母亲身边,朕甚是羞愧啊!”
说完还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下面的众人一听这话,有见识的便知道了刘宏的用意,那些见识浅薄的,无一不是原议郎,此时的参谋。
他们不知道,为何明明在说平叛的事情时,却突然说起了慎园贵人。
这时太傅胡广出列道“陛下,大汉以孝治国,陛下能有如此孝心实乃天下之福。臣以为虽与祖制不和,然此前却未有此等之事,是故,臣以为可将慎园贵人从河间接至洛阳,以皇后尊称。”
不得不说,胡广说的是实话,汉朝从未出现这种状况过,儿子贵为皇帝,但身系“藩妃”的董氏——不过是皇帝属下一个侯爵藩王的妻子。
所以,董太后既不能前往首都洛阳风光无限,也不能享有皇太后应有的权力;更何况,已有一位现成皇太后——汉桓帝刘志的皇后——窦太后(窦妙)。
这就让刘宏生母董氏的身份尴尬了起来,好在刘宏于公元168年登基后,窦妙太后为了安抚她认为可以掌控的小皇帝刘宏,同意追尊刘宏生父刘苌为孝仁皇(只称皇,而非帝),尊称母亲董氏为慎园贵人。
然而,难以预料的是,不过短短八个月的时间,宦官发动政变,窦氏全族覆没。刘宏趁势崛起,这时刘宏要将身为慎园贵人的董氏接到洛阳来,没有人能说出什么来。
刘宏对于胡广的默契配合不禁暗自点头,随即道“拟旨,尊慎园董贵人为孝仁皇后。置永乐宫,仪如先帝尊匽贵人之礼。”
顿了顿后接着说道“执金吾董宠忠心爱国,能力出众,迁后将军,节制青徐两州军事。”
这道圣旨一出顿时让朝中一片哗然,这是什么意思?先是宋酆之女,如今又是董氏。难道皇上想要重用外戚了吗?
不提朝中大臣的反应,且说刘宏的圣旨下达后,大汉的战争机器便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大军不断的朝青州而去,整齐的队列,高昂的士气,所经之处,无不心惊。
建宁二年二月二十曰,后将军董宠率领大军赶到了下密,此时的下密已经进驻了青州州兵万人。再加上后将军董宠此次前来所带的五千骑兵,可为是大军云集啊!
进入下密后,董宠也不客气直接坐到了主位上,对青州刺史道“不知刺史大人,前方战局如何?”
青州刺史起身道“回将军,反贼刘据已经占据了整个东莱郡,并派重兵进驻了当利,据斥候报,反贼至少有大军两万,是故下官才谨守城池,未敢出战。”
董宠闻言对一旁坐着的贾诩道“文和先生有何看法?”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965
7966
7967
7968
7969
7970
7971
7972
7973
7974
7975
7976
7977
7978
7979
7980
7981
7982
7983
7984
7985
7986
7987
7988
7989
7990
7991
7992
7993
7994
7995
7996
7997
7998
7999
8000
8001
8002
8003
8004
8005
8006
8007
8008
8009
8010
8011
8012
8013
8014
8015
8016
8017
8018
8019
8020
8021
8022
8023
8024
8025
8026
8027
8028
8029
8030
8031
8032
8033
8034
8035
8036
8037
8038
8039
8040
8041
8042
8043
8044
8045
8046
8047
8048
8049
8050
8051
8052
8053
8054
8055
8056
8057
8058
8059
8060
8061
8062
8063
8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