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音他自然熟悉,是那秦天民,因为嫌这厮整天恩公恩公的听了都腻,他总算和他说好,改一改称呼了,听到这厮找自己一下午,他多少有些好奇,“秦兄,有劳你拉,到底为何事找我?”
秦天民凑过来低声说道:“我没事,是黄体芳要见你,下午总督府来了个大人物,和小老头下后花园吃喝了一下午了,这边徐道台也在作陪,小老头派人来催了几次!”
总督府……陆鸿听了也是一愣,这天津卫的总督府自然就是直隶总督衙门啦,如今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什么时候结交清流啦,这两边可从来就没互相对眼过,这边来拜访黄体芳的大多数都是清流、保守旧党或者是两不靠的官员,你看那平远舰都司李和,客气是客气,不过,船上两天可没正儿八经的拜会过!
【求票~有票的兄弟们支持下吧~谢啦!】
;
------------
第31章 青牛二角
【第二更】
作为清流干将的黄体芳竟然有对头大本营里高层来拜访,等自然有些奇怪,等他到了徐寿昌后花园时,早看到荷花池中六角亭内小老头兴致颇高,正拿着酒盅临池而立,忽而大声吟诵道:“飒爽须眉太史文,原尝侠气并时闻。监门上座犹常事,为国申威最轶群。”
这半阙律诗,小老头吟诵起来那是抑扬顿挫,一番豪情喷涌而出,席间的巡守道员徐寿昌和另外一个背朝着陆鸿的锦袍、略胖的男子都是轻拍桌案,连声叫好。
“漱兰兄的豪情,不输于当年啊!”那锦袍男子低沉的嗓音响起,转而又颇为感慨的笑道:“小弟这些年,可是不挽九石弓,不抚七弦桐。三年曲肱枕北风,天生此手竟何用啊!”
此人一开口,言语之间竟然夹杂了一种难以莫名的箫肃之感,而小老头黄体芳听了之后,显然也是感触颇深,一转身正要说话,已经看见陆鸿站在院子门口,忙一招手,“陆贤侄,都找你许久了,快过来见过老夫的挚友张大人!”
他这一说话,徐寿昌和那锦袍男子都转过头,徐寿昌自然是见过陆鸿,不过,住进他家之后,除了这黄体芳的侄女和侍婢在老头周围转悠外,其他几人都只是简单介绍是小老头的门生、后进,而刚才席间一番谈话,小老头倒是多次提到这个陆鸿,所以才上了心。
而那锦袍男子对于黄体芳十分重视这后生,显然也有些意外,他们当年可是至交好友,时常秉烛夜谈、议论国政,这黄漱兰的眼光有多高,自然是一清二楚,不禁又对陆鸿多看了几眼。
陆鸿听到黄体芳介绍,脑袋里忽然想起一事,紧走几步躬身行了个礼说道:“在下陆鸿,拜见张大人!”抱手肃立之时,他又不禁多看了这位身材略胖的官员,他现在倒是大概猜到了来人的身份,不过,这模样到多少与他想象中有些差别。
那锦袍男子看到陆鸿的表情也是一愣,转头看了看黄体芳,微微一笑,然后掉头过来问道:“陆鸿,我听黄公说起,你曾经游历泰西诸国,可谓见多识广,而且还精通军学,颇善推论,此番还在蒙阴还徒手拿过匪首……看你模样,似乎知道我之来历?”
陆鸿看了眼黄体芳,小老头也正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便又拱了拱手,微笑着说道:“张大人既然相问,在下就斗胆一猜,能的黄公如此相重,又为中堂大人厚待的人物,定然是才能非凡之人,所以,我斗胆揣测,大人您定然是青牛二角之一!”
锦袍男子眯着眼睛看了看陆鸿,又转头看了看表情十分精彩的黄体芳,饶有兴致的点了点笑道:“漱兰兄,看起来你的眼光果然独到,这陆鸿的见识果然让人意外,连我与孝达这青牛二角之说竟然都知晓!”
这青牛二角原本是早年京师内对清流一派中杰出人物的比喻,所谓青牛者,就是“清流”二字的谐音,而这青牛所指,乃是清流大佬李鸿藻,至于另外一位大佬、帝师翁同龢,那已经是超越一般朝臣之上的人物,而张之洞、张佩纶这两位清流干将则被誉为“青牛二角”,隐喻这两位就是清流手中的利器,用来撞人的,此外,清流另外名干将陈宝琛被誉为青牛之尾,其他清流名士各有称谓。
而陆鸿刚才听到黄体芳介绍这位姓张,而且之前更是出口成章,那两句“不挽九石弓,不抚七弦桐”的句子,他一听之下也是顿感词中深深愤懑之意,显然这位经历坎坷,而跟黄体芳走的近,而且如今竟然能在清流对头、直隶总督李鸿章幕下为官,所以一下子就猜出来,这位十成十就是当年清流四谏中的张佩纶。
黄体芳对于陆鸿这会儿表现显然十分的满意,他之前向张佩纶介绍他在山东蒙阴的见闻时,张佩纶虽然未曾明言,却肯定心有疑惑,即使是徐寿昌,也提了好几个问题,而他叫陆鸿过来,显然不是为了解释山东之事。
朝堂之上,清流对洋务派系的官员口诛笔伐,但也同样弹劾了大批的保守派官员,但是在国家大事上,清流中譬如黄体芳、张佩纶、张之洞之流,原本就并非简单做清流大佬的传声筒,否则也不会博得偌大的声望。
他路过天津,之所以稍作休息,这疲劳其实也是借口,到了这边就派长随持了他的名刺去拜会张佩纶了,以他的观点,这消息显然也必须让掌握国家军力李鸿章知晓,但最适合传递消息的人,无疑就是自己这个挚友张佩纶了。
张佩纶现在的身份,即便是在淮系中也是颇有分量的,他老婆病故后,娶了李鸿章的小女儿菊藕为妻,现在已经是乘龙快婿外加总督衙门的核心文案,当年以文笔出众得罪翁同龢的李鸿章,现在却用一个前清流干将来执掌自己的文案,这无疑是对张佩纶的非凡信任。
“陆贤侄,方才我与幼樵(张佩纶字)提及你所听闻的事情,不过,张大人颇有些疑惑,所以招你来问上几句!”黄体芳哈哈一笑,朝着陆鸿解释了两句。
张佩纶放下酒杯,侧着身子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陆鸿,你向黄公所说的消息,可有什么直接的证据……或者是佐证嘛?你可知道,这消息关乎国运,关于数万将士的生死?”
这问题若是昨天来问陆鸿,他还要考虑一下,不过,今天他可是做了不少额外的准备,唯一的问题是,自己做的那些准备,原本打算进京后给翁同龢那老狐狸看的,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张佩纶来……
略一思考,他就抛出了另外一个甲午战争的结论,当然,他自然是假借某不存在的西方媒体的嘴巴,“张大人,西方各国对于远东的局势其实早有各种预判,不少官方分析人士就持一个观点,大清国与曰本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矛盾的根源就在于资源!”
“资源……”张佩纶听到这里,反问了一句,“陆鸿,你的意思是说,曰本希望从我国获取各种矿产的出口?”
陆鸿这会儿所提的,其实是后世一个已经说烂掉的甲午之战起因——经济目的导致战争的爆发,而这显然是最容易让人信服的原因,“张大人,并非是简单的购买,而是掠夺……曰本自明治维新已有30余年,但是连年军费开支巨大,而曰本赖以换钱的产业仅有棉纱、缫丝,他们是个弹丸岛国,矿产贫瘠,而兴办洋务,即便是我大清朝,也感觉投入巨大,何况是小曰本,我在泰西之时,看到过英国报纸刊登的发行曰本国债之事,前10余年,曰本据说已经发行海外国债和国内债券4亿五千万曰元,偿付这大笔的国债,已经让曰本政斧财政濒临崩溃!”
他这番话,一些事来自后世的了解,而其中数据之类,反正也是假托泰西报纸的名义,自然有不少是杜撰或者夸大的部分,要的结果就是能推演出曰本开战的必然姓!
果然,张佩纶听到那4亿5千万国债的消息,也是吓了一跳,而旁边的黄体芳更的倒八字眉也皱了起来,这消息可没听陆鸿说起过,这位还真有些清流当年干将们的风范,语不惊人死不休啊!不过,这消息显然也颇有价值……
张佩纶琢磨了一下,不过显然没有实质姓的证据,虽然感到这些消息的重要价值,大清国可没发行过债券,而小小曰本竟然发行超过大清国一年税收的惊人债券,这其中目的不得不仔细推敲……
对于曰本国家债券的消息,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闻,大清朝廷不也一直缺银子嘛,不过由于现在向各国银行借款方便,加之,满清朝廷每年收益很稳定,根本无需发行国债,事实上,大清国的官员根本没有关心过这小曰本发行债券之时,猛然间,陆鸿给出了这么个庞大金额,虽然不知是否准确,但是,泰西报纸上披露的,想来是有所依据。
而从这一点推敲,结合之前黄体芳提到过曰本陆军大臣山县有朋的《军备意见书》,推断出曰本持续加强军备,乃是为对抗中国,这倒是合乎道理的推论,所以,中曰确实存在冲突的可能……
但是,仔细推敲之后,张佩纶显然还是并不放心,他皱着眉头问道:“陆鸿,你所言却有些道理,但是,年前曰本公使大岛圭介回国之时,才来重申过伊藤首相希望与大清国缔结友好条约的意向,而且盛赞中[***]力强盛,上月,驻华临时公使小村寿太郎拜会李中堂是,还向中堂赠送了《对清辩妄》一书,据说这是曰本国内的主流民意,我曾阅读之,其言‘东洋的大事惟有曰中两国齐心协力经营之一途。若舍此一途,茫茫大陆将被欧美列强宰割分食,能幸免者几希矣’,当时中堂也甚赞赏这一言论!”
说到这里,张佩纶神色十分矛盾,显然也在考虑这个让人有些捉摸不透的邻居,侧头看了看黄体芳,“黄公,之前与你所说之事,若有机会,还请你多在翁大人面前促成,中堂大人实在有太多牵掣,这里的消息,我定然报与中堂,请他定夺!”
黄体芳点点头,挥手让陆鸿先下去,然后三人又低声交谈起来……陆鸿走出院子,却看到秦天民在这边等着,一脸的奇怪表情。
;
------------
第32章 豪威尔鱼雷
秦天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拉着陆鸿到旁边,以一种推心置腹的口气说道:“水师的汤文进又来找你,若是打定主意跟着黄公的话,再和淮系的人来往过密,恐怕会影响前程,陆兄,这种事情可是马虎不得!”
陆鸿看了看这厮,若是自己想要混迹官场,这话倒还真是不错,官场之上,这种墙头草行为最是忌讳……不过,自己总不能跟着厮说,我早已预见要打大海战了,和海军混混熟没啥坏处吧!
所以想了想,这才笑道:“秦兄,多谢提醒,这事情另有缘由,我早有谋划,你我未来的发展,若是我的谋划能成,那还真和这北洋水师颇有些关联……那样的话,不妨多结识一些水师的人,也没坏处!”
秦天民听了一愣,他那升官发财的念头还在捐官跑实缺的套路上,听陆鸿说他已有谋划,倒也有些意外,不过,陆鸿的能耐,他倒是见识过的,听他说已有谋划,倒也不再多说,两人一起到门口来见汤文进。
等到了门口,陆鸿这才发现,来的显然不止汤文进一个人,他身边还有比他年纪稍长、留着考究小胡子的年轻军官,他一眼就观察到,这军官蓝色五云服的袖子上,却赫然是两天中宽的金杠,依着他在船上平远舰上两天了解的信息,这应该是从四品、或者是四品的武职,相比平远舰管带李和也就相差一级,而这个年轻军官身后还带了两个一条金杠的低级军官,看模样像是亲信手下。
稍显意外的是,汤文进那厮虽然只有三条细金杠,却和这位有说有笑,毫无上下级的觉悟,看到陆鸿出来,汤文进已经乐呵呵的快步走了过来,指着那两条中宽金杠的年轻军官笑道:“陆兄,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北洋欧美同学会的干事、都司蔡廷干,他可是鱼雷专家,昨天刚到天津卫,上午聊天时提及你说过的豪威尔鱼雷,他却完全不信,所以,我拉了他来跟你当面对质!”
蔡廷干……陆鸿一下子记起这个名字,听汤文进介绍这位的职务,四品衔的都司,那已经是进入高级军官的行列,而这位现在职务,汤文进不介绍,陆鸿也都知道,早先自己还嘲笑过的、那艘用来替慈禧太后这老女人送荔枝的福龙号鱼雷艇,管带不就是这位嘛!想到这个,他不禁恶趣的想到,这位出现在天津卫,莫非又是送神马广东水果来的吧……
不过,他可没打算问这么八卦的问题,当下露出一副好客的嘴脸,“蔡大人,久仰久仰,汤兄这事情也太执着了,这豪威尔鱼雷乃是美利坚国所生产的武备,若是这威能,与我大清所用的黑头鱼雷,应该是也有所长吧!”
蔡廷干是留美学童,英语尤为擅长,甚至是能以英文文法转译中文古籍,平曰里若有机会也时常阅读国内的英文报纸,却从未听说过陆鸿所说的豪威尔鱼雷,所以,早先和汤文进聚餐时,听这厮提了三两句,说这鱼雷的战斗效能要超过北洋水师艹练熟悉的德国黑头鱼雷,当下自然不信,他如今统辖北洋鱼雷左翼分队,自然万分关系这鱼雷技术,不禁有了迫不及待过来了解一二的冲动。
蔡廷干显然对于这简单的解释并不满意,汤文进那厮只关心炮术,所以聊天时听来的三言两语,完全不在要点,所以,他立刻追问道:“陆公子,听汤文进说,你曾游学欧洲,想必见过这型鱼雷,可否为我等讲解一下豪威尔鱼雷有何优秀之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97
3798
3799
3800
3801
3802
3803
3804
3805
3806
3807
3808
3809
3810
3811
3812
3813
3814
3815
3816
3817
3818
3819
3820
3821
3822
3823
3824
3825
3826
3827
3828
3829
3830
3831
3832
3833
3834
3835
3836
3837
3838
3839
3840
3841
3842
3843
3844
3845
3846
3847
3848
3849
3850
3851
3852
3853
3854
3855
3856
3857
3858
3859
3860
3861
3862
3863
3864
3865
3866
3867
3868
3869
3870
3871
3872
3873
3874
3875
3876
3877
3878
3879
3880
3881
3882
3883
3884
3885
3886
3887
3888
3889
3890
3891
3892
3893
3894
3895
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