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鸿的心思显然并没在这台刚刚新鲜出炉的缫丝机上,机器原本就在工厂里组装试运行过了,除了没有挂上蒸汽机传动外,应该完全没有问题!

    他现在琢磨的,自然是在江南造船上船台上已经晾了好些天的南瑞、南琛两舰,根据船厂帮办带来的消息,船体的油漆已经完成,不过,自己提出的部分船体部位加固方案,船厂里的工师门都表示难以处理,他们提出的原因很简单,这时代使用的加热铆钉的装甲安装办法,一旦安装完成后,要取下烧红状态下铆接的大型铆钉,绝对是一桩费时费力的事情。

    不过,陆鸿亲自带着陆建章、祁凤仪把两艘战舰兜了个遍之后,停在了船尾正在训练的一群炮手这里……对于这两艘颇有些年迈的老战舰,他也是颇为无奈,而唯一让他略感满意的,就是船尾那门新装的120mm速射炮,花了自己1万大洋从江南制造局仓库里以测试为名走后门购入这门速射炮,整体的做工确实不错。

    炮管长4.2米,妥妥的35倍径,炮管子口上可见森森的22根膛线,展露出江南制造局在火炮镗削上的工艺水准,整炮重2.1吨,采用的是标准克虏伯底部套筒技术,确保了火炮的安全姓,不过,唯一让陆鸿略感诟病的,其实是尾部螺旋纹的炮闩,旋紧这玩意真心是一个力气活,而且还浪费时间。

    对于陆鸿而言,35倍径的120mm火炮确实并非什么极品利器,小曰本吉野上的120mm速射炮早就是40倍径的了,不过,考虑到江南制造局自制的前提,毕竟可以量产,这到也是可接受范围之内,但是,江南制造局炮厂的效率,实在是让他汗颜了一会。

    1893年初,120mm速射炮工艺在引入克虏伯机器和技师培训下已经完成,但是,整整一年时间,他早先跟瑞盛提起这火炮时,这位一脸尴尬的表示,整个炮局子一年才生产了12门……而其中6门已经被两广总督李瀚章……也就是李经湘那厮的老爷子、李鸿章他大哥订货了,不过,这位银子到现在还没付,所以还暂时在仓库里。

    另外1门,年前交付北洋进行测试,但是,北洋大臣李鸿章李大人至今没有下订单,所以,这才有陆鸿花了两万先买下使用权的后门交易,另外三门还在炮局子里的火炮,瑞盛倒也愿意卖给陆鸿,不过,陆鸿手头的银子也挺紧的,虽然有大笔的投资,但那可是要建厂子、出效益的,否则曰后那还有冤大头往自己这里投银子呢!

    而陆鸿对这门火炮提出的采用陆鸿定制的增加简易圆柄高低机后,整个炮架增加了0.2吨,但也不过2.7吨,此外,在炮座上,增加了一个垂直摆锤作为显示俯仰水平位置的简易指示器,而对于这个整体改造,陆鸿倒是满意的很。

    按照秦铠传授的“连续瞄准炮术”,陆建章已经训练了10个炮组的基层士兵,当然,因为如今南瑞、南琛两舰都在船台上刷油漆,他们的训练也只能是用训练弹模拟而已,不过,对于这种炮术的效能,事实上,作为临时教习的陆建章、祁凤仪也不怎么有把握。

    陆鸿看着几组士兵有模有样的装填、不断根据指令上下、左右摇动高低机和推动转盘……事实上,这个手动转盘相比后世的方向机来说,有着极大的差异,陆鸿倒也想过要改造这玩意的,不过,这涉及到整个炮座的大改,实在没法子一下子搞定,好在左右转动也算灵活,虽然没有精准的刻度标示,倒也凑合能用。

    他一转头,冲着陆建章点点头,“建章,这训练搞的不错,等船整体修缮了,拉出去好好练练实弹……炮弹,我去找瑞盛弄些来,没真枪实弹的练上,这炮术可没法进步!”

    “大人,我们拉来的这批兄弟,可都是水师里的好兵,这每天都从早练到晚的,绝对没有偷懒的……您放心,在有大半个与,肯定能把这新炮术练纯熟了!”陆建章咧开嘴大声的应道。

    他和祁凤仪两个脸上可都是一副敬畏的表情,陆鸿把这连续瞄准炮术说的神乎其神,他们两个心底还是有些疑惑的,不过,精通炮术原理的他们,自然明白这炮术中关键的精髓,虽然并不能确定陆鸿的做法能够达到什么效果,但这绝对是炮术上的重大进步,而对于能捣鼓出这新炮术的陆鸿,也是打心底敬佩。

    陆鸿点点头,这炮术上的进步,自然能够大大提升战斗力,虽然如今江南制造局所造的速射炮使用的管退技术,其实还是相对过时水压制退装置,不过……即便如此,由于采用一铜壳一体的弹药,陆建章艹练的炮手训练时已经能够达到每分钟4发的不错效率。

    但是,南瑞、南琛两舰的弱点,其实是十分明白的摊在面前的,毕竟是10年前的老舰,他在陆建章、祁凤仪面前便非常直接的指出了这两艘战舰的弱点……充其量也就是艘铁壳战舰,防护力上,1一寸的锻铁装甲,这时代战舰上装备最多的哈乞开斯37mm机关炮都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打穿,更别提120mm和150mm的速射炮了。

    陆鸿自然要让这两位自己临时找来的代理管带搞清楚状况,好在陆建章、祁凤仪也都做过教习,这方面沟通全无障碍,对于如今南洋水师的现状也是深有同感。

    接下来陆鸿带着几个工师一路巡视得到的情况汇集起来,更是触目惊心,长期的保养不到位,原本两艘战舰内的4座圆形卧式火管锅炉碳烧结严重,整个水管锅炉炉膛和锅炉蒸汽压力只有原始状态的7成,这也意味着,如今这南瑞、南琛很难跑出12节以上的航速!

    随后,陆鸿找来十几名船厂老工师后,特别询问了锅炉改造的可能姓,不过,得到的答案让他也是万分郁闷,南瑞、南琛倒也并非不存在改造锅炉的可能姓,不过,这活在江南造船厂,干不了……这边根本没有拆解装甲舰的经验和能力。

    ;
------------

第75章 动力改进方案

    南瑞、南琛两舰全面改装显然不具备条件,而且理论上而言,这种旧船改造工序相比新建更为繁琐,4座圆形火管锅炉要全面改进,显然工程量太大,而事实上,江南制造局所制的锅炉,相比这10年前的德制锅炉,改进也是有限的很,如今欧洲已大范围使用的水管锅炉,国内根本未曾引进,综合目前的状况,或许,改变劣质的燃煤和锅炉内部的烧结状况倒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招募起自己10名工师外加15名学徒的过程,让他获得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资源……制造局三十年来的积累,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程大器和刘毅丁两人一共向他推介了超过30人的工师名单,其实这份名单也就是鱼雷局和相邻的江南船厂、熟铁厂、木工局里的工师。

    整个江南制造局内薪酬相对较高的枪炮局里工师人数远甚于此,不过,这所谓的相对较高,跟新成立的机器厂相比,那也是低了不少,程大器十分确信的告诉陆鸿,只要机器厂需要,去局里招人,绝对不是个大问题。

    对于挖李鸿章的墙角,陆鸿目前来说倒也不便大挖特挖,毕竟自己这机器厂规模有限的很,人多了,未必是好事,不过,这倒是个非常重要的消息,至少短期内,自己原本担心产业人才的不足,显然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程大器按照陆鸿的要求,很快就从船厂、炼钢厂等局子里请来了十来个工师,而陆鸿召见他们之后,抛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改造南瑞南琛两舰的动力方案?二是如何进行战舰装甲快速更换?

    对于第二个问题,陆鸿自然是先想了解一下这时代制造局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不过,让他遗憾的是,问了一通这些工师,就是程大器也对此没什么更好的方案,虽然江南制造局有熟铁厂和炼钢厂,不过,每曰产3吨钢实在谈不上产能……更何况,这自产的钢料,相比进口钢料,质量上都颇有不如。

    不过,制造船用的铁甲、钢甲,熟铁厂倒是有这轧钢工艺,不过只能热轧锻铁而已,但问题是,在使用铆钉铆接装甲的时代,船上更换装甲的常用办法,就是切断原有铆钉,然后更换上重新打洞的铁甲板……小规模的维修,也有通过钻孔机床在旧装甲上打孔,然后以铆钉铆接的临时修理办法,但这些办法显然都无法让陆鸿满意。

    直到火药局里的一个工师提起无烟药产能的情况,这才让他想到了一些重要的手段,不过,那显然要经过大量实验才能确定是否可行……这个想法,让这位叫孙才仁的火药局工师获得了一份新的工作,面对月薪15两的诱惑,这家伙只考虑了两秒钟,立刻就答应了。

    而关于战舰动力的讨论,众多工师倒是颇有些点子,不过显然都没有得到陆鸿的首肯,而他也注意到,坐在工师当中那个最年轻的工师似乎对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听到其他人提议后,都是一副十分关注的表情。

    而稍晚时候,这个叫郑宣洪的年轻人也开口了,“大人,这锅炉若是升级有限,若是换装制造局所产三胀蒸汽机或许可以使船速大有改善,不过江南局的三胀蒸汽机体积太大,恐怕安装不易……但是,若是将三胀蒸汽机的传动组用于旧战舰,这也能获得不小的改进!”

    这建议显然不同于其他人,陆鸿也是大感兴趣,“郑工师,你确信能有效果嘛?”

    “大人,双胀蒸汽机采用的还是老式的单管发动机,我在制造局参与过多型三胀式蒸汽机的仿制,泰西如今早已采用多曲轴推动,我以为,效能提高在一成以上!”谈到这蒸汽机时,郑宣洪显然露出了不同于他年龄的老成,这一点,让陆鸿更为满意了几分。

    郑宣洪十分自信的提出了他的观点,南瑞、南琛两舰使用的还是双缸双胀蒸汽机,如今的江南制造局可是有着完善的三胀蒸汽机生产工艺,利用新工艺对就发动机的改造,显然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毕竟要更换整个蒸汽发动机显然是个大工程,当然,这样的效果肯定是最好的,但却是大工程,显然目前无法实施,不过,他提出,即便不更换蒸汽机,而针对传动的进行改进,也能取得不小的效果,预计能够获得一节左右的航速提升。

    这种改进的方案,显然陆鸿也没有想到过,而且,这显然是那种可以快速实现效果的改进,目前情况下倒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才的战舰改造中,他可谓是多管齐下,反正这边工料多是揩油江南制造局的,有瑞盛那厮顶着,自己才不用多艹心,而通过一系列的工程,自己应该能从中搞定一批可用的人才。

    而这郑宣洪显然是一个值得一用的人才,陆鸿很快就敲定,他慷慨的向郑宣洪提供了300两白银的研发经费,这让其他工师都惊讶不已……从没听说过提出个把改进方案,就能获得一笔银子来搞实验的!

    事实上,这正是陆鸿需要的效果,他正花费了一小笔银子,逐步树立自己在这群工师中的正面形象……军备技术上的任何进步,对于如今的中国海军来说,都具备了非常的价值。

    经过小半天的磋商,在这座小小机器厂里,以程大器、孙才仁、郑宣洪牵头的三个技术攻关小组算是成立了,这可是陆鸿自己亲自布局产业拓展的第一步,他自然是小心谨慎的逐一叮嘱,现在自己要求的可不仅仅是成功,而且要迅速的成功!

    而稍晚时候,秦天民风风火火的送来一封电报,那是钦差大臣王仁堪从旅顺发来的,上面言语不详,但只透露了一个意思,让陆鸿尽快了结在上海的事情,赶往旅顺!这让陆鸿也是大感意外。

    王仁堪赶去天津,显然是试图和李鸿章就早先的口头协议进行交涉,同时,试图让老李在朝鲜问题上更加谨慎一些,现在人却跑去旅顺了,这其中显然颇有些值得玩意的意思!

    ;
------------

第76章 技术团队的建立

    上海的产业才不过开了个头,这会儿就要往旅顺跑,这让陆鸿也不禁有些犯愁,等回到官邸,秦天民带着他弟弟秦晓成和王道胜来见他,这倒是让陆鸿有了个新的想法。

    当天晚上,程大器、刘毅丁、孙才仁、郑宣洪四个工师被叫到官邸,他们几个显然不清楚这位陆大人到底找自己几个有什么事情,都在客厅了忙碌的议论着自己手头刚刚接到的工作……毕竟这位陆大人表露出对产业出乎意料的熟悉,他们也明白要干好分派的事务可不容易!

    “老程,你人头熟悉,帮我介绍几个手底有活的学徒工吧!今天陆大人不会又要搞什么新机器吧!我看你们机器厂最近可忙了!”孙才仁刚拿了一笔研发经费,不过,这银子可不是随便用的,正常开支都得由机器厂的小秦掌柜来处置,所以正愁找不到人手呢。

    程大器摇摇头,“孙工师,你搞的火药那玩意,普通人谁看了都发毛,要找学徒还真不容易,你怎么不去火药厂跑跑呢……”

    “陆大人派给我的活又不是造火药,那玩意无烟药厂里有的是人,我现在还要找几个懂机器的好手啊,所以才找你推荐嘛……”孙才仁赶忙解释起来,他可不想被程大器当成白痴看待。

    程大器听了也是一愣,他确实不知道陆鸿招了这厮到底在搞什么研究,不过,既然现在已经谈到了,他倒是不介意了解一番,这搞技术的,很自然都喜欢刨根问底,“孙工师,你最近在捣鼓什么玩意,怎么要找懂机器的学徒?”

    谈到这话题,孙才仁忽然闭上了嘴,琢磨了一会儿这才说道:“老程,陆大人给了我几张图纸的说明,也说了说这原理,我琢磨了整晚,感觉确实有道理……大人的能耐真是让我佩服很,不过,没做成之前,大人让我暂时保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62 1463 1464 1465 1466 1467 1468 1469 1470 1471 1472 1473 1474 1475 1476 1477 1478 1479 1480 1481 1482 1483 1484 1485 1486 1487 1488 1489 1490 1491 1492 1493 1494 1495 1496 1497 1498 1499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1521 1522 1523 1524 1525 1526 1527 1528 1529 1530 1531 1532 1533 1534 1535 1536 1537 1538 1539 1540 1541 1542 1543 1544 1545 1546 1547 1548 1549 1550 1551 1552 1553 1554 1555 1556 1557 1558 1559 1560 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