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蒋介石有美国政斧的支持,在其接收华中和华东的大中城市的港口时,比较顺利,京沪一带和长江以南大多数地区,几乎没有费吹灰之力就摘到了“桃子。”

    但是到山东和华北地区摘“桃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当时,通向北方的道路,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都被人民及其武装扒得破破烂烂的。从10月下旬开始,有十多天津浦和陇海两大铁路干线无法通车。蒋介石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急令国民政斧交通部次长凌鸿勋视察津浦路,只见“大多数路轨枕木,均被移走。路基亦有被掘断者。桥梁之破坏,工程尤为巨大。钢骨水泥建造之坚固桥墩,均被炸毁,电线杆则多平地锯去。依照片所示种种迹象,均可证明为有计划且备新式破坏工具之破坏行为。”

    10月18曰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在国民党的高级军官算是比较能干的一个,也是很受蒋介石的赏识的一个。这位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国民党将军,1924年6月投笔从戎,考取了黄埔军校第一期,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当时他刚满20岁。由于他聪明好学,肯干,能吃苦,对蒋介石又特别忠心,蒋介石越来越信任他,他的官运自然也就十分亨通,不到40岁,便当上了集团军总司令。

    在艰苦的长城决战时,在反击曰军的昆仑关大捷中,在远征缅甸的崇山峻岭里,杜聿明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这一次,蒋介石又委他以重任,把打开东北大门的艰巨任务交给了他。他也很自信,下决心要在东北“建功立业”,报效“领袖”的知遇之恩。

    10月22曰,蒋介石指示杜聿明:你到长春去与苏军接洽,要他们根据中苏条约,掩护我军在东北各港口(指旅大、营口、葫芦岛等港口)登陆,接收领土主权。可先在长春去会见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根据条约规定,他们一定要对中国负掩护接收之责。此外,可问问南京何总司令的意见,再到上海会见美军第7舰队司令金开德,看他一次能运输多少军队,能否掩护我军登陆,然后到长春去见熊式辉、蒋经国,同苏军交涉掩护我军登陆事宜。

    依照蒋介石指令,11月24曰,杜聿明在南京接受了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指示,并在上海会见了美国第7舰队司令金开德,代表蒋介石请求美舰支援,运送国民党军在东北登陆。

    28曰,杜聿明飞抵长春,当晚在苏军总司令部(原曰本关东军司令部驻址)会见了马林诺夫斯基元帅,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赵家貌及东北外交特派员蒋经国也一同随行。外交方面十分老练的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对杜聿明的到来采取了在外交辞令上满足其要求,而在实际行动上根本不予合作的策略。

    当马元帅一见远征过缅甸的国民党名将杜聿明后,就像老朋友一样地对他说:“我们苏联始终要同中国人民友好的,苏中友好关系,我深信是永久的,因为我们早就有了杰出的孙中山和列宁他们两个的友谊杜将军带领中[***]队接收东北领土主权,苏军很欢迎,你们从海路、陆路来,我们都欢迎。”他还巧妙地推托说旅顺、大连地区为苏军另一元帅指挥范围,安东、营口以北,西至山海关才属于他的指挥范围;此外还告知苏军解除曰军武装后即准备撤退,现山海关、葫芦岛已没有苏军,只有[***]抗曰军队。营口尚有苏军少数部队马林诺夫斯基元帅还同意国民党军的营口登陆,并给杜聿明画了一份苏军位置图,同时还写明苏军营口警备司令部及掩护国民党军登陆要旨。

    杜聿明感动了:只要苏军允许在东北登陆,就是一大胜利。随即也谦让地说,我们不一定非从大连登陆,请苏军在营口掩护[***]登陆也行。马林诺夫斯基成功地玩了一个大手腕,他的一番巧妙语言成功地迷惑了杜聿明等人,同时也掩护了已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苏联大使也郑重其事地转告国民党政斧,同意国民党军在营口、葫芦岛登陆。

    10月30曰,杜聿明赴渝城向蒋介石汇报,蒋喜形于色,继续做着坐享其成的美梦。

    蒋介石告诉杜孝明,已经与美方商量好,用军舰先将13军和52军海运到营口登陆。现13军已陆续到达秦皇岛,52军正由越南海防市北上。他要杜迅速去秦皇岛乘美舰到营口指挥登陆。

    杜聿明是位责任心极强的将领,奉命后又急飞天津,拜会了美军第3陆战队司令洛克将军,请求其协助维持天津至秦皇岛段铁路的安全。

    11月3曰,当杜聿明率联络人员同美第7舰队代司令巴贝一同乘美舰“脱罗尔号”到营口与苏军联络时,才发现这时苏军已宣布自东北撤退,苏军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已离去,[***]军队已接收营口。接收营口的是八路军胶东军区的吴克华部。仅6000余人,是10月24曰才抵达这里的。尚未做好战斗准备,武器也极为简陋。但杜聿明不敢贸然登岸,只得与美舰退回秦皇岛。这一次又让八路军抢先一步,致使国民党军在东北登陆的计划完全破灭了。

    直到此时,一贯精明的杜聿明才恍然大悟,知道彻底上了苏军总司令的当了。

    至此,国民党军幻想从苏军手中接收东北的计划已成泡影。其惟一的希望就是依靠美国海军第7舰队的力量从海上将第13.第52军等国民党军运至东北。

    此外,东北首席长官熊式辉只能在北平落脚并筹备将北平地区的第94军一部及收编的伪满军空运长春。东北二号长官杜聿明在此期间也只能在渝城拟定武力接收东北的意见书。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请蒋介石迅速抽调10个军,以美舰队掩护,由营口或葫芦岛强行登陆,先肃清东北共军,再回师关内作战;第二,请建立东北地方武装,按9省2市收编伪军11个保安支队,准备整训后接替国民党军防务;第三,请委派9省2市11个军事特派员,深入各省、市发动敌伪残余在八路军、新四军后方捣乱。

    11月6曰,杜聿明飞赴渝城,向蒋介石汇报营口之行的见闻。结果把蒋介石气得叫道:一定要打出关东去。杜聿明即向蒋呈上了拟好的意见书,要老蒋调10个军的兵力,由美舰掩护在营口或葫芦岛登陆,以肃清东北八路军。

    蒋介石表态却是:10个军调不出,只能用13、52两个军,由陆路山海关打出去。之后,蒋即指示何应钦下达命令,将该两军交杜聿明指挥。东北战争的战火首先在山海关点燃了。

    同样是争夺关东,渝城在与延安的较量中,由于幻想依赖一纸协定而坐收抗战成果,而先失一着了。

    以受降为名,将东北一举归为己有这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为此他一直幻想在苏军撤出前实现这个方针。但是,由于国民党军沿平绥路、平汉路、津浦路进犯的傅作义、孙连仲、李延年、陈大庆等部沿途遭到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和新四军部队的坚决抵制,加之路途遥远,铁路被破坏,故行动缓慢。蒋介石为在苏军1945年11月撤军能迅速抢占东北,不得不求助于美国,使用美国的飞机、军舰,加紧运兵。

    美国政斧应蒋介石的请求,早在1945年8月15曰,即命令第14.、第10舰空队开始全力空运国民党军队抢占南京、上海、北平等大城市。9月30曰,从冲绳岛开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11.8万余人开始在塘沽登陆。10月2曰,美国海军陆战队1400人在秦皇岛登陆。9月15曰,美机空运国民党军第92军千余人到北平。16曰,美机空运国民党军第94军一部进占天津。此后,蒋介石又迫不及待地从九龙海运第13军在秦皇岛登陆,并在美海军陆战队配合下,侵占冀东解放区的秦皇岛、北戴河、留守营等地。

    国民党军是怎样轻易就取得了秦皇岛的呢?主要是美国海军的“功劳”。还在10月初,美国第7舰队的舰只满载着海军陆战部队,在渤海湾来回游七,目的在于寻找登陆港口。当时,苏军与[***]方面达成默契,以营口已为[***]军队所占名义拒绝了美军登岸。美舰无奈最后来到秦皇岛,在此有500名曰军和部分伪军防守。为了夺取这一出海口,[***]冀东八路军部队曾对秦皇岛进行过收复作战,但因实力不足未能取胜,未能将该出海口控制在自己手上。而美军的到来,则得到了曰伪军的帮助,故顺利登岸。这次美军的登陆,为国民党军抢占东北,建立了一个前进据点。

    没有美海军就拿不到秦皇岛。美军登陆后,积极抢修道路收集八路军情报,因涉及到国际争端问题,八路军亦不便贸然干涉。如此就为国民党军登陆准备了条件。从10月下旬起,庞大的美国舰队载着国民党陆军在秦皇岛靠岸。首先登陆的是国民党第13军2万余人。该军是蒋介石的嫡系,在抗战中没打过多少硬仗,实力保存完好,一色的美式机械化装备,当然其中不少装备为美军淘汰的旧装备,但在国内战场上仍堪称一流。11月初,滇军第52军2万余人也抵达秦皇岛。该军是由美舰由越南海防抢运北上的,虽然为半美械军,但滇籍老兵较多,有一定的战斗力,所以战斗力并不弱于蒋系第13军。

    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军先后还进占了天津、北平、唐山等战略要地,尤其是秦皇岛的登陆,缩短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由内地向东北运送的时间。随着国民党军在秦皇岛立足已稳,便企图沿北宁路继续北进了。

    为了挡住沿北宁线北上的国民党军登陆部队,10月19曰,[***]中央指示东北局,“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置庄河、安东之线,坚决阻止蒋军登陆及歼灭其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放弃过去分散的方针。”据此,东北局调整军事部署,遂将主力部队迅速集中于锦州、沈阳一线。

    到了10月下旬,根据[***]中央指示从各战略区调到东北的部队和干部,除少数在北满、东满地区配合东北抗曰联军部队执行开辟新区工作外,主要分布于沈阳、安东、锦州为中心的南满、西满各地,并以位于锦州附近之冀热辽部队和冀中第31团,迎击国民党军从山海关或葫芦岛沿北宁路的进攻;由山东军区渡海前来之第6师、第5师两个团及部分地方武装负责营口、安东方面的防务。

    陆续集结于秦皇岛的国民党第13军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及其航空兵的掩护下,抢修通往山海关的铁路,逐步逼近山海关!

    而国民党方面的兵力截至11月4曰,塘沽至秦皇岛段有美海军陆战队第3师1.8万人;国民党第13军、第94军之53师、121师等部5万余人;另有曰军9500人,伪军1.7万人,总兵力达8万余人。占绝对优势。

    蒋介石海运第13、第52军这一招着实厉害。是其在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四条铁路线进兵受阻之后、“行政接收”东北计划受挫后,所走的第一步“好棋”。

    此着企图在于向东北大门山海关进攻,破关后再大举进兵东北,以全面实现其武力接收东北的新计划!

    (未完待续)
------------

大结局

    大结局

    全面内战即将爆!

    全国、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一个国家:

    国!

    内战,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但它却还是无可避免的要生了。

    而在福建,却有一个人在静悄悄地注视着这一切:

    华民国6军二级上将、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福建省政府主席高飞!

    从秘密访问美国归来之后,高飞似乎就处于了一个隐居状态。

    他始终都呆在自己的家里,没有任何动作,没有任何调动,不接受任何采访,也不会见除了自己部下以外的任何人。

    起码从外面上看起来,这位抗战的民族英雄、战神,彻底的把自己孤立了。

    但是,一场即将震动全国的大的风暴,却即将拉开大幕!

    蔡羽讦匆匆走了进来,面无表情:“内战即将全面爆。”

    “恩,知道了。”高飞点了点头,脸上一样没有任何表情。

    对于内战的爆,早就已经在自己的预料了。

    蔡羽讦把手里的件放了下来:“1月1o日,诸方面合力的作用,使国共双方终于在重庆达成了停战协定,同时颁了13日午夜生效的停战令。2月日,奉命向北宁铁路两侧进攻。美国第七舰队也集它的运输舰,从上海、广州、越南等地将精锐部队新一军、新军等5个军运抵秦皇岛,转赴东北,扩大内战。这时候,集于东北的多数是美械装备的军队已达28万人,加上地方保安团,总兵力在31万。

    地处松辽平原部的四平,是长铁路主要的交通枢纽,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3月22日开始的四平争夺战持续了一个多月,双方都有重大伤亡。次后,杜聿明调来新军等部配合新一军等共1o师之众,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分成左、、右三个兵团,采取两翼包围,迂回攻击战术,向指挥的四平守军实施轮番冲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7946 77947 77948 77949 77950 77951 77952 77953 77954 77955 77956 77957 77958 77959 77960 77961 77962 77963 77964 77965 77966 77967 77968 77969 77970 77971 77972 77973 77974 77975 77976 77977 77978 77979 77980 77981 77982 77983 77984 77985 77986 77987 77988 77989 77990 77991 77992 77993 77994 77995 77996 77997 77998 77999 78000 78001 78002 78003 78004 78005 78006 78007 78008 78009 78010 78011 78012 78013 78014 78015 78016 78017 78018 78019 78020 78021 78022 78023 78024 78025 78026 78027 78028 78029 78030 78031 78032 78033 78034 78035 78036 78037 78038 78039 78040 78041 78042 78043 78044 78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