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无晋笑了笑,他听出张缙节玩笑的语气中多多少少有点不满,知道他并不赞成自己这样大规模杀人,皇甫无晋不想多提这件事,便岔开话题道:“既然张相国和赵侍郎到了,那咱们就开会吧!”
张缙节笑道:“能不能先透露一下今天开会的主题?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一般皇甫无晋召集众人开会,都会事先发一份开会资料,具体时间、地方和开会内容,让大家有所准备,但今天却很突然,所以张缙节便猜到,会不会是雍京出了什么大事?
皇甫无晋点点头,给裴纪使和眼色,裴纪将手中的一份文书递给张缙节,“这是雍京送来的最新情报,三万士子反对太后[***],被申济的军队血腥镇压,据说当场就死了五百多人,后来又重伤不治一百余人,死了近七百人,几乎全部都是太学生。”
张缙节看了一遍消息记录,他眉头紧锁,怎么会这样残暴,难道雍京当权连最起码的道理都不懂吗?得罪了士子,他们将彻底失去朝廷的合法姓,现在天下已经在诟病雍京是申家王朝,如果这个消息再传遍天下,恐怕连晋州和蜀州都不会再支持这个朝廷了。
这时,皇甫无晋缓缓道:“申济一介武夫,据说他还在杀人现场露面了,可能他真不懂这其中的厉害,但申太后应该懂,听说白明凯还专门劝过她,可最后还是出现这个结果,只说明了一件事,雍京相后权力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听说申国舅复出后,一次也没有去过华清宫,申太后遭受巨大的政治压力,她才被迫用高压手段镇压太学生。”
皇甫无晋停一下又道:“这件事对我们而言,应该是好事,我反复思考,我决定做一件事,这也是我把大家召集起来的原因,我打算在洛京成立政事堂。”
众人眼睛同时一亮,忍不住地有点激动起来,皇甫无晋微微一笑道:“在座六位重臣,再加上途中的工部尚书苏翰昌,一共七人,由你们七人正式组建洛京的政事堂,雍京用血争取不到的制度,我们洛京来实施。”
.......
(未完待续)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服私访
政事堂制度其实就是一种集体协商制,军国大事由五名或者七名相国协商解决,防止一人读才造成重大失误,雍京为了推行这种制度而付出了近千人惨死的代价,依然遥遥无望,而洛京却率先实行了这种制度。
这种制度同时也能使皇甫无晋从繁琐的曰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考虑对付雍京。
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的寒冬时节,皇甫无晋考虑到军队已鏖战大半年,便决定休战一个冬天,让士兵们得到消息,同时重新整合军队,开足马力制造枪炮,削减数量,而实行精兵制。
同时,他也在坐等雍京的局变,雍京的权力斗争越演越烈,如果自己大军压境,反而会使他们放弃斗争,一致对外,如果自己解除雍京的边患,再加上白明凯在中间的催化,反而会使雍京的斗争白热化,这有利于建立自己的正统姓。
一早,皇甫无晋便带着十几名随从出门了,他打扮成商人模样,亲自来洛京市场视察民生的恢复情况,这也是皇甫无晋所关注的头等大事,在大宁王朝所有的地域中,唯有洛京被破坏得最严重,他刚入城时,洛京民生凋敝,店铺不足半成,人口锐减到不足三十万。
现在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他很关心洛京的恢复情况,尽管张缙节的报告中不时提到洛京恢复,一串串数字的增加,但那只是纸条上的变化,远远比不上他直观目睹看得真切。
皇甫无晋是乘坐一辆马车上街,马车速度很慢,他透过车窗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大街上的情形。
马车经过定鼎门,几辆牛车满载着家什物品进了京城,牛车上坐在一对孩子和一个老人,女子则骑在小毛驴上,兴奋地感受着京城内变化,到处是喧嚣热闹,人来人往。
“大郎,真的又和从前一样了。”
一名身材壮实的男子牵着牛车大步走着,他‘嗯!’一声,算是应和妻子,他也一样感受到了京城的变化,再不像他们逃走时的冷清,大街上只有凶神恶煞奔跑的齐军士兵,充满了令人压抑的恐惧,他还记得自己出城时被几名齐军士兵拦住,抢走了值钱的铜炉和几匹娘子陪嫁时的绸缎。
“大郎,你说我们藏在地窖里的米有没有坏掉?”
坐在牛车上的老母亲最担心家里的米,那可是两石米啊!一亩地的收成。
“娘,放心吧!那些米我装在大缸,又包了石灰,时间不长,坏不掉。”
一家人的牛车兴冲冲地从皇甫无晋身旁经过,给了皇甫无晋一种极大的成就感,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也是他所追求的成功。
“去南市!”
他吩咐一声,马车调头,向南市而去......南市内虽然还没有恢复到从前鼎盛时的情形,但已经开始有生机出现,十家店铺至少有七家开始营业,大部分都是卖各种生活曰用品,而贵重的珠宝、绸缎等店铺依然没有开张,齐大福和百富钱庄都没有开业,但是已经人活动的迹象了,封条已经扯下,大铜锁也打开了,还有酒楼也开张了几家,生意好像不错。
皇甫无晋在南市内没有乘马车,而是和十几名随从漫步而行,他看见一家关记马行生意最为火爆,好像刚刚进了一批驽马,好多管家模样的人正在挑选马匹,从马匹贩卖上倒可以看得出大户人家回归情况,皇甫无晋正要上前,一名亲兵却指着远处喊:“头,你看,齐瑞福!”
皇甫无晋愣了一下,他向亲兵手指处望去,可不是,一座高大的建筑上挂着一只木制的红色鲤鱼,格外醒目,那正是齐瑞福的标志。
几乎是皇甫恒主政开始,齐瑞福便全面退出了洛京,所有的店铺和住宅都人去房空,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看到了齐瑞福。
视察马店便暂时放下了,他快步向齐瑞福的店铺走去,没有走到店铺门口,便听见了一片喧闹声,只见有五六百人拿着袋子和箩筐拥挤在店铺前,地上洒满了大米,原来是米店,这一带应该属于绸缎区,那这家齐瑞福原来也是应该卖绸缎,现在却卖米,倒是非常精明。
“大家不要拥挤,店铺里有的是米,也不会涨价!”
米店的大掌柜在大声叫喊,维持秩序,他身材肥胖,虽然天气寒冷,却也忙得他满头大汗。
他忽然若有所感,一回头,见不远处站着十几人,中间那个年轻的公子,大掌柜一下子认出来了,那不是姑爷吗?他惊得心都要跳出来了,慌忙跑上来行礼,“姑爷,你怎么来了?”
皇甫无晋笑了笑,“你认识我?”
大掌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姑爷和小姐成婚时,我也在旁边帮忙,负责清点嫁妆。”
“哦!我没有注意到,你贵姓?”
“小人姓徐,姑爷,请店铺里坐。”
这个掌柜很聪明,他见皇甫无晋身着常服,便知道他是微服私访,不要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所以他一口一个姑爷,而绝不称他殿下。
皇甫无晋确实想问问情况,便点点头,从侧门走了店铺,他走到贵客房坐下,徐大掌柜连忙跪下行礼,“小人参见殿下!”
“哎!大掌柜,刚才不是蛮好吗?你叫我姑爷,我也很高兴啊!”
“是!”
徐掌柜站起身,连忙又给皇甫无晋倒了杯热茶,“我临行时见到了小姐,小姐说她们也要进京了。”
齐凤舞现在已经有六个多月身孕,所以要赶紧进京,再过一个月,她就不能长途跋涉了,皇甫无晋已经收到家信,她们应该已经在来洛京的路上,连太皇太后也跟着一起来了。
皇甫无晋点点头,又笑问道:“齐瑞福怎么会想到做米生意?”
“这是大老爷的意思,洛京刚刚恢复营生,做绸缎买卖不现实,所以做米生意是最紧迫,我们是前天开业的,从楚州运来五万石大米。”
“可是今年豫州的粮食也是大丰收,你们卖米是否明智?”皇甫无晋微微笑道。
徐掌柜犹豫了一下道:“姑爷,我说句实话,你可别生气。”
“你说,我不会生气。”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4112
34113
34114
34115
34116
34117
34118
34119
34120
34121
34122
34123
34124
34125
34126
34127
34128
34129
34130
34131
34132
34133
34134
34135
34136
34137
34138
34139
34140
34141
34142
34143
34144
34145
34146
34147
34148
34149
34150
34151
34152
34153
34154
34155
34156
34157
34158
34159
34160
34161
34162
34163
34164
34165
34166
34167
34168
34169
34170
34171
34172
34173
34174
34175
34176
34177
34178
34179
34180
34181
34182
34183
34184
34185
34186
34187
34188
34189
34190
34191
34192
34193
34194
34195
34196
34197
34198
34199
34200
34201
34202
34203
34204
34205
34206
34207
34208
34209
34210
3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