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吼声蕴含着无尽的喜悦,很有感染力,然而,进进出出的百姓听在耳里,却是没有当一回事,只是咧咧嘴角。
更有人冷笑起来:“雄州大捷?真会吹的!打了上百年的仗,大宋几时有过大捷?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不能怪汴京百姓麻木,实在是宋朝没有打多少胜仗,让他们太失望了。上百年来,有谁听过大捷的消息?
“雄州大捷!全歼五万来犯辽狗!活捉辽将耶律明!雄州大捷!全歼五万来犯辽狗!活捉辽将耶律明!”
只见一队宋军疾驰而来,扯起嗓子叫嚷着,快活无已。
这队宋军一身的冰雪,人人身上厚厚一层冰晶,乍一看,就象冰人似的。却是扯起嗓子,吼得很是欢畅,尽管声音沙哑不堪,却是丝毫不妨碍他们的吼叫。
“贼配军又在谎报军情了!”
“五万辽狗给全歼了?真是胡言乱语。杀百姓冒充战功吧!”
“以为辽狗是猪啊,任由你们来砍来杀?”
“谎报军功,也要过过脑子,好好想想。报个杀敌三五千,还算靠谱,说杀敌五万,大宋立国百多年来,有谁杀敌五万的?太祖没有,太宗没有,杨无敌没有,潘美没有,曹彬没有,杨延昭没有。”
“贼配军好狠的心肠,一次杀五万百姓冒功,真没天理了!”
一众百姓看在眼里,不屑在心头,不少百姓开始骂起来。
即使让宋朝很自豪的高梁河一战,也不过是杀敌数千而已,一次姓歼灭五万辽军的事情,在宋朝历史上就从来没有过。不要说五万,一次姓干掉辽军两三万的战例都没有,要让汴京百姓相信这是真的,不是难,是很难,很难!
比起要让他们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难度一点也不小。
习惯成自然!要是说宋军打了一个大败,一次姓损失五万,汴京百姓肯定会相信。就是说损兵折将十万,汴京百姓还是会相信。
一次姓歼敌五万这种事情,宋朝没有发生过,汴京百姓没有这种习惯,绝对不会相信。
“拦住这些贼配军,要他们好好交待杀百姓冒功的龌鹾事。”
“拦住贼配军!”
“拦住贼配军,不能让他们去冒功!”
汴京百姓义愤填膺,好象潮水一样冲了上去,把兴冲冲赶来的一队宋军给拦住了。
(未完待续)
------------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望着象潮水一般涌过来的百姓,这队报讯的宋军惊诧莫铭,又震惊异常。他们绝对想不到,他们带着宋朝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喜讯而来,却是落得如此下场,百姓不信还在其次,瞧百姓这气愤样儿,把他们划入了无恶不作的“贼配军”行列。
“你们要作甚?”一个宋军见势不对,眉头一皱,大声喝问起来。
“贼配军,你还敢使横?”百姓立即暴怒起来。
“贼配军,你们太没天良了,杀数万百姓冒功。”
“打!打!打死可恶的贼配军!”
一句质问点燃了火药桶,百姓原本就对宋军没有什么好感,把捷报当作冒功的可恶事件,听了这话,谁还能忍耐?无不是捋起袖子,咬牙切齿,就要冲上去把宋军打死。
宋军军纪败坏,杀百姓冒功的事情层出不穷,不知道干过多少,百姓对宋军早就恨之入骨了,有此等良机,群起响应,气势汹汹,涌了过去。
见势不妙,报讯的宋军忙抽出斩虏刀,盯着百姓,大吼起来:“你们这些刁民,真是没眼光。我们在雄州打生打死,好不容易打了一个天大的胜仗,你们不信就算了,还要找我们的不是。”
“我们要是死在你们手里,那就真是冤枉死了!没死在辽狗手里,死在你们手里,有这天理么?”
众怒难犯,百姓虽是没有武器,真要动手的话,一人一拳,就足以把他们打成肉泥。
就在这危急之时,城门冲了过来,把百姓拦住,把报讯的宋军护在中间,宋军这才长吁一口气,暗道好悬,若是城门军来迟片时,他们就会成为枉死鬼。
“军爷,你们让开,我们要打死这些无恶不作的贼配军。”百姓对城门军还是有所忌惮的,好言相劝。
“胡闹!即使他们有罪,也得官家治罪,轮不到你们来多嘴。滚!”城门军冲百姓大吼起来,气势汹汹的举起了手中的麻扎刀。
见城门军发火了,群情激动的百姓终于平静下来,不敢闹事了。
“兄弟,你们真在雄州打了一个天大的胜仗?”一个城门军有些好奇,冲报讯宋军问询。
“那还用说!”报讯宋军胸一挺,头一昂,意气风发,得意万分的道:“你也不瞧瞧,我们手中用的是何种利器,这叫斩虏刀,锐利无匹!区区五万辽狗算得了啥,就是五十万辽狗,我们照样全歼?”
不是他们爱吹嘘,实在是雄州一战太长他们的志气了。宋朝百年历史上的第一个大胜仗,由不得他们不自豪。
他们说得口沫横飞,自信十足,任谁听了都会相信。
然而,城门军冲他们一竖大拇指,赞道:“兄弟,有你们的!说胡话都说如此较真,可以去勾栏瓦舍说戏了!”
他们也不信,报讯的宋军郁闷得发狂,个个哇哇大叫起来:“你们要怎生才会信?”
“你怎么说,我们都不会信!全歼五万辽狗,我还一刀劈死十万辽狗呢!要冒功,也得多动动脑子。”城门军的回答很是打击人。
“你们爱信不信,不跟你们说了。见官家去!”报讯的宋军气愤难已,明智的选择了不予解释,报给宋神宗再说。
城门军虽然不信,却是护着他们赶去皇宫。
就这般,宋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胜仗,竟然在汴京引起了相反的后果,没有激起一点喜悦的气氛。
xxxxxxx集英殿,宋神宗、王安石、吕公著、吕惠卿、司马光、韩琦等人聚在一起,个个脸色凝重,气氛压抑。
司马光和韩琦二人是奉宋神宗的旨意,从家里赶过来的。司马光原本想再做做姿态,以写《资治通鉴》为名,要宋神宗三番五次下旨再出山,可是,当他接到宋神宗的旨意之后,马上改了主意,从河南府连夜赶来。
雄州战事不利,宋神宗在旨意上明确说了,要他进京,商议抵抗辽军入侵中原一事。这是他的良机,完全可以借此事大做文章,干掉王安石,他就有机会重新出山,只要他当上丞相,新法夭折就是必然,那是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他哪能不来的。
为了早点赶到汴京,司马光是曰夜赶路,刚刚赶到,风尘仆仆,顾不得歇息,就进宫见驾,准备逼王安石罢相。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770
10771
10772
10773
10774
10775
10776
10777
10778
10779
10780
10781
10782
10783
10784
10785
10786
10787
10788
10789
10790
10791
10792
10793
10794
10795
10796
10797
10798
10799
10800
10801
10802
10803
10804
10805
10806
10807
10808
10809
10810
10811
10812
10813
10814
10815
10816
10817
10818
10819
10820
10821
10822
10823
10824
10825
10826
10827
10828
10829
10830
10831
10832
10833
10834
10835
10836
10837
10838
10839
10840
10841
10842
10843
10844
10845
10846
10847
10848
10849
10850
10851
10852
10853
10854
10855
10856
10857
10858
10859
10860
10861
10862
10863
10864
10865
10866
10867
10868
1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