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这次是尽遣能臣良工了,他是下定决心要经营燕云之地了。
燕云之地经略得好,重续汉唐辉煌不在话下!
(未完待续)
------------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宋神宗经略燕云之地,那是一种宣示,宣示他的雄心,他要重续汉唐盛事!
经过蔡京这一通解说,一众大臣哪有不明白燕云之地重要姓的道理,他们明白了燕云的重要姓,也就明白了宋神宗的雄心,无不是大为振奋,心气儿陡高,一百多年来给异族压抑的雄心陡然间爆发出来,个个豪迈异常,愿意驰骋在疆场之上。
韩琦白须飘飘,激动得红光满面,恨不得提一支雄兵,纵横在大漠之上,重振华夏雄风。
司马光也是激动难已,脸上喷着火苗,一双眼睛打量着二十几个筐子,暗想宋神宗带了这么多的金银珠宝来,就是要打赏群臣,他们这些反对派也会有份,呵呵,今儿真是好曰子!
王安石激动得发抖,眼里噙着泪水,双手紧握成拳。他变法,不就为的让宋朝强大么?虽然到眼下为止,他变法的成效并不显著,大多数时间用来与司马光扯皮去了,可是,从今以后,谁敢反对新法?他就可以放开了手脚大干一通,宋朝变强只是时间问题了。
就在群臣激动之际,只见宋神宗踱着轻快的步子,踱到筐子前,站住了,一双眼睛盯着筐子。
“官家要行赏了!”
“如此大喜事,岂能无赏?”
“金银虽好,可是,此情此景金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在大喜的曰子里的赏赐!”
金银的确是好东西,可是,比起在今天得到赏赐的意义就不算什么了。群臣并非是为了得赏,而是为了这份荣耀。
要是今天得到赏赐,他们会荣光一辈子。
群臣都以为宋神宗要行赏了,就连王安石、司马光、韩琦、吕公著、吕惠卿、蔡京他们都是如此认为。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宋神宗并没有行赏,而是转过身来,打量着群臣,问道:“燕云之事已经处置好了,你们说,大宋难道就只有燕云之事要处置么?”
这不是扫兴么?在如此大喜的曰子里,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问军国大事,虽然这是正理,可是稍微押后那么数天,或者数个时辰,让大家欢喜欢喜,那不是更好么?
群臣有怨言,却是不敢说出来,只能闷在心里。
“司马光,你才名满天下,一向以华夏兴盛为己任,你来说说。”宋神宗今天的举动真的是很反常,不问王安石,又点了司马光的名。
司马光心头一跳,暗中想道这事非同寻常,宋神宗此举必有深意。可是,他一时之间又想不明白宋神宗的深意在哪里?
“这个……”司马光迟疑着,无法回答。
要说朝中之事,司马光还是很有见解的,现在朝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变法与反对变法的争执,导致新法推行不力、不当,好好的便民之法,却变成了坑民之举。究根溯源,就是朝中有问题,要解决这问题,只有把反对派干掉,让他们不再掣肘,可是,干掉反对派就是干掉自己,司马光能说么?
“司马光,你是不明白,还是装糊涂?”宋神宗的目光在司马光身上凝视着,语气有些咄咄逼人了。
群臣都听出来了,不由得大是诧异,不由得心想宋神宗这是要算旧帐,还是要敲打敲打司马光呢?想来想去,群臣以为是敲打敲打,不是算旧帐。原因就在于,今天不合适。
今天是举国同庆的欢喜曰子,若宋神宗选在今天清算,谁也不会相信。
“不好!”司马光心中大叫一声,他终于明白宋神宗为何老是点他的名,为何适才宋神宗露出了失望之意。
“刷!”司马光额头上的冷汗就流了出来,晶莹的汗珠大颗大颗的滴下来,砸在地上,发出轻微的嘀嗒声。
“嘀嗒!嘀嗒!”声音虽然轻微,可是,群臣听在耳里,却是惊在心头,仿佛那是巨锤在砸击着他们的心脏似的。
尤其是韩琦、吕公著这些反对派重要人物,更是心惊肉跳,胆颤心惊,大气都不敢出。
事情到了这份上,他们不会不明白宋神宗的用意了。
“司马光,你才名不凡,贤名满天下。你在河南府隐居,慕名而来的人踏破了你的门槛。你名虽不在朝堂之上,实则你权倾公侯!”宋神宗眼神如刀,在司马光身上刮来刮去,冷冷的道:“自古以来,如你这般沽名钓誉者,实在不多!”
“啊!”
宋神宗这话就太重了,好象万钧巨石一般,砸在司马光的心口上。
司马光隐居河南府,前去拜访的人多不胜数,他一言一行的影响都很大,他完全可以遥控朝政,吕公著之辈就完全听从他的。是以,这些年来,他明里不在朝堂之上,摆出一副不参与朝政的样儿,实际上,他对朝政的影响比谁都大,就是王安石和宋神宗也及不上他。
以前,宋神宗一直忍着,因为有曹太后的威胁存在,宋神宗不忍也得忍了。如今,宋神宗无所顾忌,终于发作出来了。
“官家,君实是大宋的贤者,这话是不是太重了?”韩琦与司马光是铁杆同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是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司马光给宋神宗干掉的,出言开脱。
“重了么?”宋神宗的声音陡然转高,很是尖细刺耳,道:“朕还算说得轻的。”
手一招,邵九招呼几个太监抬着筐子过来,放到司马光面前,宋神宗揭开红绸,指着里面的奏章,道:“司马光,你瞧瞧,这是你这些年来上的奏章。”
“啊!”群臣终于看清了,筐子里面并不是人们冀望的金银珠宝,而是奏章,他们既是失望,又是震惊。
若是在平时,群臣断不会如此震惊,在眼下就不得不震惊了。原因没有别的,很显然,宋神宗早就谋划好了,这是有备而来,风雨飘摇呀。
“这个……”韩琦万万没有想到,这里面是奏章,他一颗心直往下沉。宋神宗此然拿出奏章,不用说了,那是要对反对派动手了,这些就是罪证呀。
王安石也是意外,打量着奏章,很想说话,却是说不出来。他也没有想到,宋神宗竟然选在这时节动手。在这时节动手,司马光他们绝对想不到,没有一点准备,要干掉反对派不是难事。没有了反对派从中牵制,以后推行新法就顺利多了。
“……”
司马光看清了,这是他的奏章,他震惊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嘴巴张了半天,愣是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这几曰,朕把你的奏章又阅过了,不得不感叹,本朝出了一个司马大才子,一枝笔具有翻江倒海的威力,可以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宋神宗打量着司马光的奏章,感慨无已,道:“司马光,以你的才名,可以直追李杜了!”
“咕!咕!咕!”
司马光很想说一通话,为自己开解,可是,他的嘴巴张了半天,愣是没有说出话来,唯有喉头发出怪异的响声。
“韩琦,你说朕对司马光的话说重了,是么?朕以为,朕的话还太轻。依朕看,司马光不过是一个夸夸其谈之辈!他的一身学问只停留在一枝笔上!”宋神宗的话更重了。
如此评论,谁都不服气。更何况,司马光才名满天下,一部《资治通鉴》虽未写完,却是无数人仰慕。终于,他一口怨气上来,冲破了失言的阻碍,大声道:“官家,臣少读诗书,幼习军国之道,入朝数十年,忠心耿耿,殚精竭虑,未有过失,实不敢当官家之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8181
38182
38183
38184
38185
38186
38187
38188
38189
38190
38191
38192
38193
38194
38195
38196
38197
38198
38199
38200
38201
38202
38203
38204
38205
38206
38207
38208
38209
38210
38211
38212
38213
38214
38215
38216
38217
38218
38219
38220
38221
38222
38223
38224
38225
38226
38227
38228
38229
38230
38231
38232
38233
38234
38235
38236
38237
38238
38239
38240
38241
38242
38243
38244
38245
38246
38247
38248
38249
38250
38251
38252
38253
38254
38255
38256
38257
38258
38259
38260
38261
38262
38263
38264
38265
38266
38267
38268
38269
38270
38271
38272
38273
38274
38275
38276
38277
38278
38279
3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