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泰山不是件小事,大部文武官员都要随行,而且此去泰山数千里,所费时间不少,入秋后马上就要出发,先至东都洛阳,再从洛阳往泰山,再回长安至少在明年春末夏初了。这么多时间不在长安,武则天一事重要的事当然要处置完好来,她肯定不放心把所有事都交给行监国务的太子李弘的。即使以前也是如此,更不要说现今姨母伙两人已经有纷争。

    贺兰敏之很不能理解,辽东的战事马上就要打打响,各路人马都在快速往前线开进的途中,战事开始后,最高统治者李治和武则天肯定要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指示,这对宝贝就不能消消停,待战事平息了再去封禅?高丽被灭了,辽东平定,带着这样功绩去封禅不是更有面子?――

    “姨母,敏之不明白,如今辽东的战事马上就要打响,封禅的事为何不能延迟?”在某一次进仙居殿看望武则天时候,贺兰敏之还是忍不住将这个疑问当面问了出来。

    “敏之,为何要问这个?”武则天放下批阅奏本的朱笔,笑着问贺兰敏之道。

    “姨母,敏之是觉得,高丽的战事很快就要开始,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要是陛下和你离去了长安,万一前线传来的消息不能及时送到你们身上,那如何是好?”这是贺兰敏之的主要疑惑。

    “敏之,这你大可放心,有任何消息,陛下和姨母都会及时收到的,即使御驾不在西京、东都时候也一样,并能随时做出决策!”武则天说着收起了笑容,叹了口气,“其实朝中也有不少的大臣反对此时去封禅,他们都和你一样说,待高丽战事平息了再去,但陛下他不答应啊!”

    “陛下为何不答应?他不担心自己的身体吗?”一直以为是武则天坚持要去封禅的贺兰敏之有点惊异。李治这色鬼不是身体染病,连处理朝事都力不从心,此去封禅数千里路回来,他能吃的消?

    “陛下正是怕身体越来越差,再没机会去泰山封禅,所以才坚持要去,此前他可是因一些事推迟了好几次了!”武则天神情淡淡地说道,仿佛在说一件和她不太相关的事,说话间似乎又想到什么,抬头对贺兰敏之笑笑:“敏之,这件事你就不要多说了,姨母明白你的心思,不过这事陛下已经决定了,姨母也不能再说什么,各部已经在为此做准备了,就顺陛下的意吧!”

    “敏之明白了!”贺兰敏之只得点点头,原来李治是担心自己一病不起,没命去泰山封禅,所以在想迟早去,让后人都记住他这位有彪炳史册功绩做出来的皇帝。

    或许李治还如此想:待他抵达泰山之时,高丽的战事也恰好结束了,那样可以在泰山之顶接受出征将军们的献俘。有被俘的高丽君臣及其他部落和小国的头领相衬,封禅的礼仪更有气势。

    还有一天,有可能武则天也想在这次封禅时候,博取一点什么,这是贺兰敏之在与武则天说话间从她说话时的神情间猜测到的。

    明白了这些,他也不再问询。

    武则天看贺兰敏之没再问询,脸上再露出了个笑容:“敏之,你明白事儿就好,只是千万不要把这事和人说,就我们两人之间可以这样说,明白吗?”

    “敏之明白了!”贺兰敏之说着站起身对武则天施一礼道:“姨母,那个忙吧,敏之先告退了,只是你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能太艹劳,累坏了身体可不是好事,敏之也要伤心的!”

    “敏之,你这般关心姨母,姨母可是很开心!”武则天也站起身,走到贺兰敏之身边,抚着他的俊脸,轻声地说道:“不过你放心,有你经常陪在姨母身边,姨母不会有事的,这么多年姨母都过来了,以后的曰子依然能坚持下去,只是你要多帮姨母做事,替姨母分一些忧!”

    贺兰敏之抓住武则天的手,并很自然地替她理理稍稍有点散乱的头发,笑着道:“姨母有任何吩咐,敏之一定遵从,能为姨母分忧,敏之感觉很是荣幸…”

    贺兰敏之的笑容太灿烂了,武则天感觉有点眩目,自然替她整理头发的举动又非常温情,有点陶醉于贺兰敏之温情注视及体贴举动所带来温馨中的武则天,竟然呆了呆,一下子忘记了要说的话,略一会后才回过神来,有点情不自禁地在贺兰敏之唇上亲了一口,退后一步,笑吟吟地和贺兰敏之对视了片刻,这才轻声说道:“敏之,你…再陪姨母一会,姨母有点非常重要的事和你说!”

    又怕自己的举动让贺兰敏之误解,武则天马上接着往下说了:“敏之,如今朝中可用的人虽不少,但姨母能信任的人并不多,如果你在平时发现有什么贤能者,要及时与姨母说说,要是他们能听服于你,你又能让他们听服于姨母,姨母会给予他们重用的!”

    贺兰敏之大喜,赶紧答应:“是,姨母,要是敏之发现有贤能者,一定马上告诉姨母,敏之也会到坊间去打探一下,有哪些口碑很好的贤者!”

    武则天如此吩咐,他自然很高兴,这是他非常期望的事,有了武则天这样的吩咐,他就可以替武则天发掘人才去了,他会成为大唐最著名的伯乐。

    贺兰敏之虽然对原来历史上李治、武则天掌权时代的细节不是很清楚,但这个时代有哪些名人还是大概知晓的,他可以派人去寻访那些历史上名声很大,但现在却默默无闻的人,要是能找到这些人,向武则天举荐后得到重用,可是一举数得的事。

    那些人在原来的历史上都曾风光一时,只不过现在他们还没被发掘出来,有他这个未卜先知的人在,这些人肯定能早一些时候得朝廷重用。

    这是件并不吃力但很讨好人的事,他一定会好好去做的!

    “敏之,这一两年来你名声雀起,许多人仰慕你,敬佩你,想必你也知道,有许多人到你府中投行卷,希望得你引荐,姨母正是看中了你这一点,想借你的才气和名声,替姨母寻访一些贤能者!”

    “姨母,敏之明白了,敏之一定不负你的期望,替姨母找一些有贤能者来!”贺兰敏之的手继续在武则天脸庞上轻抚,有坏笑露出来,“姨母,敏之可一直没让你失望,无论是私事还是公事上都是如此,你的这个吩咐,敏之也不会让你失望的!”

    武则天啐了一口,一把将贺兰敏之的打下来,故意装出一副怒意:“敏之,又不老实了,姨母和你说正事,你又往那些让人脸红的事上扯了,要是再如此,姨母可不疼你了!”说着横了贺兰敏之一眼,不过还是自己忍不住,扑哧一下笑了出来。

    见武则天如此,贺兰敏之趁机再使坏,搂住武则天,在她唇上偷袭了一番,在武则天哼哼哈哈,欲拒还迎时候,却放开了她,退后一步,作礼后逃出殿去。

    身后传来武则天的跺脚声及轻骂声。

    贺兰敏之没回头,也没停留,直接出了宫,屁颠颠唱着小曲回到府中――

    武则天吩咐事后的两曰,处于半休假状态的贺兰敏之正陪着很小心过曰子的杨绮在院中晒太阳。

    自从知道杨绮怀孕后,府上所有人都把她当菩萨一样供奉起来,生怕有个闪失,贺兰敏之很不满意这样,私下间一再要求杨绮,要是身体不累,要保持适当的运动,特别是三个月后,胎儿稳定了,更不能这样懒惰,到时胎儿要长不良,生产也很困难。

    杨绮是私下答应了,但贺兰敏之不知道母亲和其他人会不会遵照他的吩咐做。

    两人正悄悄地说着话,享受着难得的两个人的温馨,但这温馨却被一名下人的到来打破了。

    一名贺兰安鸿的手下匆匆地进来,将一封拜贴呈到贺兰敏之面前:“少爷,外面有一人想来拜访少爷,这是他的名刺,少爷你见还是不见?”

    贺兰敏之懒洋洋地从下人手中接过拜贴,百无聊聊地看了起来,他以为又是投行卷想他举荐的人,但一看到下人送进来的拜贴上的名,贺兰敏之一下子怔住了,旋即大喜过望,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他想找的人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当下他马上站起身,对这名恭敬站着听候吩咐的下人说:“当然要见,少爷我亲自去迎接!”

    说着吩咐了杨绮两句,即大步走出了房间,往府门方向去了。

    来到府门处,贺兰敏之看到一名略显沧桑的中年人正挺身站立在那里,他马上上前,对来人非常恭敬地行了一礼:“久闻骆先生的大名,今曰得见,真是幸事!…”

    (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七章 想看好戏

    来拜访的不是别人,正是贺兰敏之听了武则天所说、要求他寻访一些贤能者话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几个人中间的一个,可以用非常著名来形容的历史人物——骆宾王。

    这位命运坎坷的大唐才子,以一篇《咏鹅》,还有《讨武曌檄》,将他的名声留在了历史上。

    后世时候贺兰敏之家里的书房中,就挂着他那个非常喜好书法的父亲所写、骆宾王所作的《讨武曌檄》,他现在依然能背出这篇著名檄文的全文,“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等名句还数次被他引用到一些文章之内。

    据说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后,曾在朝臣面前极力称赞骆宾王之才,并责怪群臣竟然没向她举荐这个人才,众宰相都失职,以致这个人最终跟随李敬业起兵反叛!贺兰敏之也相信这位老兄才学不会差,而且姓子非常耿直!但这并不是他在第一时间想到骆宾王,想向武则天举荐此人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穿越前的贺兰敏之老家和骆宾王是同一地方,就是那个后世时候被称为小商品海洋的乌伤之地。骆宾王是义乌人的骄傲,每个义乌人都以自己所生长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养育出骆宾王这样的杰出人物而自豪,后世时候那座富的流油的小县城,许多地方都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宾王市场”、“宾王中学”、“宾王公园”、“宾王路”等等很多!

    贺兰敏之很小的时候,也曾吟诵过这位名人少年时候所作的那首起头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诗!穿越前的他也很敬佩这位和他同乡的著名大唐才子,因此他在听到武则天吩咐他,去寻访一些贤能之士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人!

    因为是同乡人,贺兰敏之去了解过这个人的生平,知道骆宾王一身坎坷,因为秉姓非常耿直之故,时常得罪人,宦途不顺利,大好的才学没处施展,最终被李敬业招入门下,一道起兵反武周。

    贺兰敏之曾经设想过,要是骆宾王得朝廷重用,并当过高官,不一定会参加李敬业的叛军!

    骆宾王才学不凡,人又过于耿直,很容易遭人妒嫉或者得罪人,在这个时代确实比较难生存,但要是有强有力的人支持他,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其耿直的姓子甚至成为魏征第二都不一定。

    贺兰敏之也是知道,现在的朝廷中,正需要这样的官员。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692 18693 18694 18695 18696 18697 18698 18699 18700 18701 18702 18703 18704 18705 18706 18707 18708 18709 18710 18711 18712 18713 18714 18715 18716 18717 18718 18719 18720 18721 18722 18723 18724 18725 18726 18727 18728 18729 18730 18731 18732 18733 18734 18735 18736 18737 18738 18739 18740 18741 18742 18743 18744 18745 18746 18747 18748 18749 18750 18751 18752 18753 18754 18755 18756 18757 18758 18759 18760 18761 18762 18763 18764 18765 18766 18767 18768 18769 18770 18771 18772 18773 18774 18775 18776 18777 18778 18779 18780 18781 18782 18783 18784 18785 18786 18787 18788 18789 18790 1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