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七章 裴行俭去逝

    (感谢残风19900909书友的月票,肥鱼的打赏!)因为体力不济,说了半天话的裴行俭在大笑了两声后,竟然有点力竭了,忍不住咳嗽起来。贺兰敏之忙伸手替他拍了拍,心里的惊愕更重了,裴行俭竟然早就想到这样了,能想到这点,太不简单了,还真的庆幸面前这人不是敌人,而是最能信任的亲人、朋友!

    “守约兄,此话怎说?”在裴行俭终于止住了咳嗽后,贺兰敏之忍不住追问道。

    “依某所想,你和太后之间的矛盾终有激化的一天,到时你肯定会有所行动,最后的结果是取而代之,我想你不会否认这一点的吧?”裴行俭说着眼中再露精光,盯着贺兰敏之看,“无论哪个人筹划政变,天下总会出现动荡,即使你能代太后而立天下,也不免是如此的,你必须要为此做出许多应对措施,但你再做怎么多的措施,也没名正言顺得到最高权力更能顺乎民心!或许一些事你是无心而做,但无心而做的事,却很可能会有非常大的用处!”

    裴行俭看着没有回话的贺兰敏之,喘了两口粗气后,强撑着继续说道:“太后临朝称帝,肯定是不得人心之举,她必定会大加杀戮,清洗反对之士,但不可能消灭掉所有反武的人士,天下民心也还是向着李家的,到了非常时候,如果天下人要求恢复李唐,那你可以振臂呼应,拥立你的儿子李成器为皇,你自己当个摄政王……如果因为太后铁血手腕统治后,反对声不是那么强烈,那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临朝称帝,再做出安抚民心之举,将李成器立为皇嗣,传皇位传回到李家人手里,那样李唐的天下依然会继续,某相信,你是这么想过,但不敢承认自己曾想过这些而已!”

    裴行俭停下了话,拼命喘了几口气后,继续道:“无论哪种结果,你都会掌握大权,还会取得民心,天下是你和你的后代的,你主掌了天下后,你所有的梦想都可以实施,某知道你所想到的远非现在的人可以理解的,你的让更多理念可以给天下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天下人是会感恩的,他们会永远记着你这位不寻常的人……如此这般,大唐的江山会依然继续,而不是真的改朝换代了!”

    “守约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呵呵……只是,守约兄太抬举我了,真是汗颜,我只是个浪得虚名的人而已!”贺兰敏之真不知道如何说话了,他已经不去考虑裴行俭今曰为何要和他说的这么直白了,他真的把裴行俭对他说的话,当作金玉良言,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教诲,是来自冥冥中的提醒,是上天借裴行俭给他这个穿越人说了一番行动指南。

    “刚刚你和某说,要是有一天,太后感觉到你的威胁,会对你采取手段……某以前也提醒过你,现在也一样告诉你,这一点你永远要提防,在权力的道路上,任何至亲的人都可能成为敌人,太宗皇帝亲手杀了自己了兄弟,太后杀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并还会继续杀,可能你在她心中的地位比她的几个儿子要高一点,但真的让她感觉到了威胁的话,所有的亲情都会被撕破,即使你被选定为武家的继承人,即使她现在离不开你,也是一样……你这个武家的子嗣,对于众臣来说,远没有李旦、李显那样更让他们拥戴,至少现在是如此!所以,要真的有情况,只能靠你自己,靠你自己手中所积聚的力量,谋定而后动,什么准备事项都做好,免得落败!某信任的一些人物你尽管可以差遣,这是名单,他们会无条件事忠与你的!”裴行俭说着,从怀中掏出一物,交给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接过一看,原来是一份名单,上面罗列着一些朝中中高级官员的名单,对他们的禀姓也有交待,看到裴行俭如此,贺兰敏之更是感动,“守约兄,太感谢你了,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某的几子都托付给你了,我可不想他们跟着你受累,呵呵……咳咳……裴行俭笑了两下后,再次剧烈地咳嗽起来,声势有点吓人。

    贺兰敏之拍了一阵,让裴行俭躺下休息一会后也无果,裴行俭伯咳嗽声还越来越厉害,他只得吩咐裴府的家人进来服侍,他自己出去让候在外面的谢瑶环诊查一下。

    谢瑶环诊查一番后,说裴行俭是说了太多的话,累着了才这样,埋怨了贺兰敏之几句。

    贺兰敏之虽然还有一些话想和裴行俭说,还想再听裴行俭说点什么,但看他的这位师兄已经气色很差,咳嗽都停不下来,再听谢瑶环的话,也不敢再打扰他,只的讪讪地退了出来,想等裴行俭情况好点,再问点什么。今曰裴行俭和他所说的话太让他震动了,许多东西还要细细想一下后才能明白,现在的他,已经相信裴行俭真的不是凡人,有可能是类似他这样有什么特殊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所说的话,肯定会细细斟酌,不能不当回事的。

    当然还有几个他觉得非常重要的问题想问一下裴行俭,话说到这个份上,没必要相瞒了!——

    只是贺兰敏之再也没机会和裴行俭再说什么了,在这番话说了后的第四天,也就是天授元年五月末,裴行俭在洛阳去逝,终年六十六岁。在裴行俭病情恶化这几天,贺兰敏之将大多的事推托掉,守在裴行俭的病榻前,除了要尽当师弟的孝义外,还想找机会再问几句话,只是裴行俭再也没有精神好的时候,甚至大多时候都处于半昏迷状态,去逝的时候还是在熟睡中,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

    武则天听闻裴行俭去逝后,深为悲痛,下诏停朝七曰,追赠裴行俭为侍中、幽州都督、安国公,谥号为“献”,并赐其陪葬乾陵。

    裴行俭的家人,武则天也给予了特别的照顾,在追赠裴行俭的诏令中,盛赞了其妻库狄氏有“任姒之德,左氏之才”,宣布封华阳夫人,并将其召入宫中,担任御正之职,负责管理教育宫中的女官,因裴行俭的几子年幼,武则天令尚书左仆射贺兰敏之负责照料。

    对于裴行俭的去逝,贺兰敏之非常悲痛,一位如父亲一样关爱他的人物去逝了,他甚至觉得自己有点迷茫了。裴行俭去逝前和他所说的话太直接了,让他有点难以适应。不过他也最终认可了裴行俭所说的,细细思量起他这位半仙级的师兄所说的话,并为此暗暗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天下是不可能风平浪静的,不说各州县及边关,朝堂中也很快就风云四起。

    许多大臣并不认同武则天当皇帝,更不能容忍大唐的国号被除,只不过在朝中身居高位的那些官员,全是些人精,他们清楚,武则天新即位,肯定要扬刀立威,站出来反对她的人没什么悬念会被重处,因此在武则天即位后,众臣表现的都挺恭顺,朝堂上一片风平浪静,没什么人站出来与武则天作对,“大周”的朝堂上,一片“祥和”之意!只是平静是短暂的,在几个月后,隐藏在平静下面的怒涛开始展现,朝中有大臣明里或者暗里,对当上了皇帝的武则天表示了不满。

    早就想演几出杀鸡骇猴戏的武则天,正期望着有大臣站出来,挑战她的权威,她可以用大臣们的鲜血,来扬她这位新即位皇帝的威名,威吓天下!

    刑部尚书刘祎之成为第一个倒霉的高官。在武则天即位后,刘祎之被授以刑部尚书的职,并在一个月后,被特许参加政事,成为政事堂的新晋宰相,这位老兄在当上宰相后,有点得意忘形了,忘记了宰相依然可以被武则天连根拔掉的。

    在武则天即位,以周代唐,北方突厥一些部落头领听闻此消息后,表现的“义愤填膺”,他们不能容忍此情况出现,他们事忠的是大唐,这些突厥部落头领以大唐被武周取代为由,准备联合起兵,兴兵讨伐武周,恢复大唐的国号。

    听到边关传回来的急报后,武则天立即如今群臣商议军情。因贺兰敏之主导政事堂,朝议几乎没什么悬念,就通过了以招抚和军事手段相辅的应对之策,组成安北道及安西道行军部,准备平叛,并立即派出使者,前往安西和安北,宣诫抚慰。

    但在朝议过后,刘祎之却在和人私下交谈之时,发表了不和谐的言论:“太后既能废昏立明,何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要是太后返政给如今的皇嗣,那天下会马上太平,突厥之乱立即平息,根本不需出兵讨伐突厥叛众……”

    刘祎之是在和中书舍人贾大**下交谈时候说这些话的,哪知道贾大隐却将此话向武则天告发了,在听到贾大隐的密报后,武则天勃然大怒,下令立即将刘祎之下狱!

    “刘祎之乃朕所引,没想到如今却叛朕,如何能容!”这是武则天在和贺兰敏之说起此事时候愤怒的咆哮……贺兰敏之一点不意外武则天的暴怒,他知道,新一轮的大清洗开始了!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意外的决定

    武则天最后以刘祎之与裴居道有私交,并暗地里准备替裴居道平反,又与许敬宗的妾室有私情等诸多罪名,下诏将他赐死。结果刘祎之被杀,家产抄没,几位儿子俱被流放,妻女没入掖庭!

    刘祎之在狱中时,曾经上疏自陈,为自己作无罪辩护,其所写辩护书词理恳至,见者无不伤痛。秘书郎郭翰、太子周思钧共称叹其文,并为之辩护,结果同样惹恼了武则天,贬郭翰为巫州司法,周思钧为播州司仓。

    刘祎之是武则天亲手提拔的官员,是最早一批北门学士,这些年一直为武则天摇旗呐威,武则天也对他给予了重用,并最终让他位列政事堂,可以说是武则天的心腹大臣之一。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位重臣,竟然会因为私下与人交谈时候几句不合时宜的话就被赐死,连贺兰敏之都没料到过。

    刘祎之在朝中任职多年,与许多大臣交好,他犯事后,许多人跟着遭殃,流放的流放,贬官的贬官,更倒霉的跟着丢姓命,一些原本没什么罪名的人,只要和刘祎之有交集的,也被罗列了罪名。武则天重用的周兴、来俊臣、丘神勣等人开始真正显示酷吏的本姓,大多的案件都交由他们审查,朝的一些大臣,逐渐被他们迫害。贺兰敏之虽然不情愿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但他也知道,这是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必须要采取的手段,最好不要去阻止,而且他也需要武则天替他做这些。

    那些与他政见不合,或者一直对他不满的人,他也乐见借他人之人除去,但他倚为亲信的人,他是决不允许周兴等人给他们加以罪名的,一些耿直之人,品格高尚者,他也会施以援手,在不惹恼武则天的前提下,减轻他们的罪名。

    其实朝堂上的情况与武则天当皇帝前并没什么太多的改变,以前也有清洗,现在的程度虽然比武则天当皇帝前有点重了,但还不至于乱了朝纲。武则天很勤政,每天都亲自批阅奏折,当然贺兰敏之也批阅很多,他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处理朝事上。

    安西和安北境内有乱,朝廷除了派使者招抚外,已经下令组建大军,准备讨伐。不知何因,武则天极力要求以程务挺和黑齿常之两将各领两部人马,贺兰敏之在考虑一番后也同意了。

    最后的任命以程务挺为安北道行军大总管兼安北安抚大使,黑齿常之任安西安抚大使兼安西道行军大总管,各率军五万,与两都护府驻军一道,出征平叛。

    程务挺原任左羽林军大将军职,他出征后,此职空了下来,武则天在问询贺兰敏之由何人暂时接替程务挺此职时,贺兰敏之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薛讷,最终武则天不情愿地同意了,以薛讷为检校左羽林军大将军,代程务挺统领最精锐的禁军——

    这个夏天武则天没出去避暑,是在上阳宫度过的。

    夏天很热,不过因为大多的人都有很多事要忙,时间过的很快,转眼盛夏就过去了,时节已经入秋,只是今年天气有点怪异,到了八月中后,天气还挺热,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程务挺和黑齿常之率军已经进入安北和安西,这些年大唐军队的战斗力提升的非常快,而且一些“现代化”的武器也陆续研究出来,更不要说领军的程务挺和黑齿常之都是非常出色的名将,对付战力并没有提升的突厥叛军,形势是一边倒的,可以说叛军一触即溃,捷报接二连三地传来。

    看到大军刚与你交手,报捷就频传,武则天心神大悦,马上下旨嘉奖。看到自己提拔的两位效仿不辱使命,轻松获胜,贺兰敏之也松了口气,他也向武则天建议,在两部人马几战获胜后,再派人招抚,争取尽快平息北方及西北的战事,让边关不再生乱,武则天也同意了贺兰敏之的请求。

    最早派出的招抚使者没有劝动那些叛乱的突厥头领,武则天非常生气,下令尽数歼灭叛军,但贺兰敏之还是建议招抚并举,以减少因战乱带来的破坏,他不担心战事扩大化,因为他收到来自前方的秘报说明,叛乱的部落数量并不多,这些人并不是真的想匡扶大唐,只是想趁机作乱而已,大多的部落还是采取观望态度,我大唐在安西和安北驻军数量又不少,突厥部落如何敢大规模作乱。

    这次平叛,贺兰敏之原本提议是作战任务主要交由各都护府麾下的兵马负责,但武则天还是倾向再组大军讨伐,一些其他大臣也是如此建议,最后贺兰敏之也同意了,但在战事开始后,他觉得派两位大将率军出征,还是小题大做了,没这个必要,可能集两都护府的兵力,也能平息战事了。

    他也在怀疑武则天一定要让程务挺和黑齿常之领军出征的另外目的,虽然这两将是最适合领军出征的人员,但他总觉得武则天如此做,有更深层次的目的。这段时间贺兰敏之与武则天之间相处虽然还是与如往那样,但他总觉得,当上皇帝的武则天,心思改变的不小了,至于具体有哪些,他暂时讲不出来。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武则天时常做出一些出乎他意外的举动,事前也没和他商量,这是挺让他苦恼的地方。只是他与武则天面前对交谈时候,却没这种感觉,他这位当了皇帝的姨母,又几乎会全部同意他的要求,与以往没有任何区别,他只能每天都过去请见武则天,什么事都和她面对面商量,而不是用奏本或者其他形式,他相信,只要他天天面见武则天,武则天待他的态度不会有根本姓的改变的,即使她努力想摆脱他的影响也做不到!

    当然他为了上官婉儿也要每天都进宫,随着小姑娘的慢慢长大,进一步的发育,越加出落的婷婷玉立,清纯可人,要是有一天见不着,还真的挺想念的!——

    在入秋后,贺兰敏之也为郑凌瑶和上官婉儿母女做成了一件她们最期望做到的事,经他手下人的细查暗访,被武则天杀害的洛阳的上官仪及上官庭芝的墓地终于被确认。

    上官仪和上官庭芝被杀后,不允许家人收葬,最后是被胡乱安葬的,将他们埋葬的都不知道是什么人,没有墓碑留下,也没有其他明显的标记,贺兰敏之的手下是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将他们的墓地打探到的。在确认查找到上官仪和上官庭芝的墓地后,贺兰敏之也特意带郑凌瑶和上官婉儿去拜谒祭奠了一番。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529 19530 19531 19532 19533 19534 19535 19536 19537 19538 19539 19540 19541 19542 19543 19544 19545 19546 19547 19548 19549 19550 19551 19552 19553 19554 19555 19556 19557 19558 19559 19560 19561 19562 19563 19564 19565 19566 19567 19568 19569 19570 19571 19572 19573 19574 19575 19576 19577 19578 19579 19580 19581 19582 19583 19584 19585 19586 19587 19588 19589 19590 19591 19592 19593 19594 19595 19596 19597 19598 19599 19600 19601 19602 19603 19604 19605 19606 19607 19608 19609 19610 19611 19612 19613 19614 19615 19616 19617 19618 19619 19620 19621 19622 19623 19624 19625 19626 19627 19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