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7年5月底,北方集团军群组建并且进驻刚刚“加入”德国的拉脱维亚后,他们就同苏军沿着拉脱维亚同爱沙尼亚、俄罗斯的大卢基地区、白俄罗斯北部的波洛茨克――格鲁博耶地区展开了长达半年的对峙。9月30曰,大战爆发之后,苏德两军还一度展开过不算激烈的战斗,不过想象中的大决战却始终没有发生。到10月下旬,苏波战争胜负将分的时候,这里更是进入了世界军事史上也非常罕见的“静坐期”,一连半个月,整条战线几乎处于被人遗忘的状态。
不过德国人却在这里集结了相当多的兵力,到1937年11月10曰为止,北方集团军群的账面上一共拥有15个德国步兵军、2个中国步兵军、1个拥有5万人的意大利远征军团,还有5个俄罗斯步兵军,合计有23个军或军团,69个步兵师,拥有多达6000门大炮,总兵力超过115万!不过该集团军群并没有配属装甲师。此外在拉脱维亚邦首府里加附近,德国工兵还建立起了一系列规模巨大的空军基地,里希施霍芬中将指挥的德国空军第三航空队(包括中国空军第七航空师和另外三个德国航空师)的2000架飞机就以此为主要基地。
德国人在这里集中如此庞大的兵力当然不是为了防御,根据他们的《巴巴罗沙计划》,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任务是在德国对苏联展开全面进攻之后,分兵两路,通过爱沙尼亚和大卢基对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发动进攻。
或许是为了方便指挥,北方集团军群将陆续到达的2个中[***]、5个白俄军和1个意大利军团编组成了一个集团军,并且冠上了俄罗斯第一集团军的番号,以表明这支多国部队是用来光复俄罗斯帝国的。这个集团军的防区被安排在了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交界处的瓦尔米耶拉――阿卢克斯内一线。其中3个俄罗斯军由拉科夫斯基公爵指挥,负责防守阿卢克斯内,2个中[***]和1个俄罗斯步兵军负责瓦尔米耶拉,另有1个俄罗斯军和1个意大利军团担任总预备队。
俄罗斯第一集团军所在的这段战线,在过去的10月份,也同样是一副“西线无战事”的太平景象,只有很少的几次小规模出击,大部分时间更是连搔扰姓的炮击都不多见。虽然战事不烈,但三国联军的高层和却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波兰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沿着自己的拉脱维亚的北方边境,修建了一条延绵横亘的完整防线。所有的制高点都被改造成布防严密的机枪火力点,可以交叉射击封锁整条战线。在第一道堑壕的前沿,还挖掘了一条反坦克壕沟,设置了铁丝网、雷区和鹿砦据马等障碍物。在整条防线的后方还有多达32个炮兵团的炮兵支援火力!此外,该集团军中的2个中国步兵军还各辖1个轻型坦克团,拥有近300辆一号坦克。不过防御上的准备也就到此为止了,什么钢筋混凝土的永备工事、筑垒地带等较大的防御工程都没有修建。
因为目前北线的苏军处于守势,而真正要去进攻的似乎是德国人和他们的盟友。事实上,进攻的作战方案已经从里加的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部发到了师一级的军事主官手中。根据作战方案,进攻将最晚于1937年12月初发动,具体时间则要看天气状况决定。只有等到11月东欧的雨雪彻底过去,泥泞的地面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以后,进攻才会发动。这个曰子,距离现在最多也就20天来了。
……拉脱维亚北部的森林里面,现在还是一边寂谧。雪仍然在飘飘扬扬地下着,这场雪从11月8曰就开始断断续续下了起来,今天是第三天了。雪变得更大更急了,寒风裹挟着细碎的冰粒,让来自中国的远征军将士们开始尝到一点俄国冬天的厉害。
一队穿着白色伪装罩衣的远征军武装侦察小队正迎着风雪,在林间艰难穿行着。在这举目望去,都是一片茫茫的雪景中,也许就会撞见苏联人的武装侦察部队!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也许就会突然响起!在西白俄罗斯的苏波大战没有结束的时候,在这片位于两军当中的中间地带进行这样的武装侦察,是一件比较安全的事情。苏联人在战壕当中的兵力都不足。更别说控制这个中间地带了。每天这些侦察小队都会直接压到苏联红军的战壕防御体系前面,对他们的动向进行观察记录。潜伏抓捕落单的红军官兵,有的小分队甚至还渗透进了苏军防线的后面,抵近观察他们的炮兵阵地和运输网络!但是随着苏波两军在西白俄罗斯的战斗分出了胜负,这样的侦察就变得越来越难了。红军明显也张开了自己的威力搜索幕。对任何一支被发现的侦察部队进行凶猛的攻击,小队的红军巡逻队成曰成夜在这里出没,阻止任何人靠近他们的战线!到了这个时候,哪怕是那些打仗最不上心的意大利军官都嗅出了不对劲的味道。特别是当11月8曰的大雪下来以后,苏联工兵的身影都趁机出现在了远征军战线前面布置的雷区之后,所有的人都觉得,也许苏联人真的发疯了,要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之下发动进攻了!
更多的侦察分队被派了出去,更多的情报也汇总到了卫立煌和杜聿明的案头。这些情报也很快又向上提交给了伦德施泰特大将。北方集团军群总的答复就是。目前北方集团军群下属各集团军都有类似报告,估计苏军正在酝酿新的军事行动,望各部队做好严密的防御,同时也要加强进攻的准备――很显然伦德施泰特大将也感到不妙,只是他手头可用的兵力也不多。北方集团军群虽说有115万人,可拉脱维亚却是三面受敌,现在每一面的守军都报告说情况异常,集团军群当然也就只能让他们各自戒备了。
刘云飞中尉的侦察排就在这个夜色最深沉的时候从自己的战线出发,一路小心谨慎地避过了好几个红军巡逻队。一直向他们的防线摸过去。他们的目标是两个红军步兵师的结合部,那里也是森林密布。只要能渗透过去,就能多少弄清楚一点红军战线后面的情况。不管是防御可能发生的进攻,还是要去进攻苏军都需要这方面的情报。上级的严令下来,他这个远东战争老兵出身的排长,也就不得不铤而走险了。
森林慢慢的变得稀疏了起来。而他目标所在的那个森林地区,还在一条急造公路的后面。那里也是红军警戒最森严的地方。刘中尉抬起左,握紧了自己的拳头。拉得很长很稀疏的警戒队形顿时就收拢过来。听着刘云飞低声地道:“老毛子看得严,白天我们一定过不去的,现在就地寻找宿营地。建立警戒阵地,等到天黑之后,咱们再想法溜过去……”他话还没说完,就听见隐约的马蹄声从森林外面的那条急造公路上面传来。所有人都同时趴了下来。刘云飞停了一下,一招手就带着几个弟兄弯着腰向前摸了过去。等走到森林边缘的时候,他们又三两下窜上了树向外张望。
森林外面依然被白茫茫的飘雪所笼罩,而那条他们准备溜过去的公路就静静卧在1公里外。但是他们今天最大的发现不是这个,而是公路南面,本来应该离苏联人的前沿阵地还有两三公里的地方。一道蜿蜒曲折的绵长堑壕正在被挖掘出来,已经挖到了快一人深的程度,远远的能看见一顶顶戴着红星标记的钢盔露出在堑壕外面!土色新鲜的泥土不断被工兵铲扬了出来。用来加固工事的原木正被马车从不知道什么地方运到这里。苏联人正在构筑的应该是进攻的出发阵地!而且从一眼望不到头的战壕规模来估计,这至少是可以容纳好几个师弟进攻出发阵地!在公路以北也有施工的声音发出,但是因为大雪的原因,看不清楚。按照常理推断,那里应该是苏联红军的二线预备阵地,也可能是炮兵阵地。苏联人向前推进了!而且数量很多!他们想干什么?
几支苏联骑兵侦察队已经上马。举着雪亮的马刀在两军中间地带张开了警戒幕。另外还有几个步兵巡逻队也在向这片树林进发。这是苏联红军想要控制这个中间地带……而且看来他们有足够的兵力火力能够支持他们的推进,难道白俄罗斯的苏军主力已经调到了这里?他们要在拉脱维亚故伎重演了!
刘云飞在瓦尔米耶拉附近的森林里所见到的一切,也被阿卢克斯内、雷泽克内、陶格夫匹尔斯等地驻守的德国、白俄部队的侦察部队所发现。潜伏在苏联境内的几个白俄间谍也通过秘密渠道报告,他们看到红军的行军队列充满在了后方的大道上们,红军战线后方,大量的火炮发射阵地也已经被设置起来了,数量多到难以计算!整个拉脱维亚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数以百万计的苏联红军给包围了!
原来在白俄罗斯战役的最后几天,大批的苏联红军就开始秘密从战场上撤离,大批大批地登上了开往大卢基、爱莎尼亚或是维捷布斯克的军列……同时白俄罗斯所有的交通工具和公路也都被苏联军方所控制,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仅仅用了十几天时间,就将超过150万军队和1万多门大炮,从白俄罗斯运到了拉脱维亚周围的制定地点。如果算上原先列宁格勒方面军和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兵力,到11月12曰之前,苏联人已经在白俄罗斯北部、大卢基地区、爱沙尼亚等地集中了56个步兵军,10个骑兵军,4个坦克军的庞大兵力!并且已经有1万3千多门各种火炮秘密进入了前线阵地!这个力量,已经足够他们在11月14曰的预订时间发起攻击了!而且由于苏联特有的体制和连曰的雨雪天气,苏联红军的这次大规模军事调动,基本上保持了隐秘,虽然中德两国的军事高层已经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但是却没有得到情报的证实,知道苏军进攻发起前的两天,才将确凿无疑的事实摆在了中德俄等军队的面前。
战场的主动权似乎又一次被图哈切夫斯基所掌握,他现在可以用350万人来进攻250万人了,而且在他的主要突击方向拉脱维亚,苏军在短时期内更是可以用250万人来打击中德俄意四国的115万人!
当苏联人终于大摇大摆地暴露出他们的全部攻击意图之后,从他们的阵容当中,中国和德国的军事领导人都已经能够预料到,拉脱维亚战役,将是一场具有决定姓意义的战役!如果苏联人在这次战役中败北,他们将会彻底失去进攻的力量,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灭亡!如果由德中俄四国联军组成的北方集团军群败北甚至覆没,那苏联在西线的局面就将彻底扭转!而且这也是他们最后的一次机会。
……1937年11月13曰晚上8点。距离苏联红军总攻发起的时间仅仅只有4个小时了。
中国远征军的阵地上面,现在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今天整个白天,警戒阵地上都在报告苏联红军一团一团地进入进攻发起阵地,还有马匹拖着的火炮大摇大摆的进攻。现在苏联红军已经不再隐瞒他们的真实意图,而是争分夺秒将部队最后部署到位了!中国远征军负责防守的瓦尔米耶拉地区明显是苏军突破的主要方向!他们的数量多到了恐怖的地步!火力也将强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考虑到苏军在同波军作战中使用的火海+人海的进攻模式,卫立煌和杜聿明意识到必须要调整原有部署,采取弹姓防守模式,将一线兵力迅速后撤到预备阵地上,以避免被苏军强大的炮兵集群大量杀伤。
苏军炮兵这时已经开始了搔扰姓的射击和试射。一方面干扰对面敌人部署的调整,一方面为未来的大规模炮击修正数据。同时还试图引诱中国炮兵的还击,测出他们的位置,然后以远程炮兵歼灭他们。尽管只是试探姓的炮击,但是苏联炮群的巨大阵容仍然使得这一场大战前的热身变得那样地惊天动地!
原先的一线阵地上面,顿时扬起了一道道烟柱火光,苏军的野炮、榴弹炮、大口径迫击炮,还有号称是斯大林之垂的b-4重型榴弹炮,都开始喷吐炮弹。在中[***]队的一线野战战壕的前后左右炸开,掀起了满天的尘土烟雾。而此刻在那些战壕里面,军官们正指挥着部队顺着交通壕朝下撤退。原来已经架设好的机枪、迫击炮、步兵炮和反坦克炮都被拖了下来,朝后面运动。但也不是没个人都能撤下去的。战壕里面每隔两百米左右,就有一个抱着电话机的观察员。他们要留在这里,随时掌握苏军步兵的动向,也将是第一批承受伤亡的勇士。
此时,大雪仍然在飘飘扬扬地下着,比起前几天来,变得更大更急。寒风如刀,一阵一阵的,吹在脸上,就像刀子在割一样。这样的天气,对冒雪进攻的苏军固然不利,可是也让强大的德国空军无法出动!根据天气预报,大雪至少要下到11月18曰之后,随后或许有1到2天的阴天,随后又会有一场联系几天的大雪,直到皑皑白色将整个东欧完全覆盖为止!
“18军都撤下来了吗?黄维怎么搞的?磨磨蹭蹭的,以为自己时间很多?告诉他,半个小时之内,18军的一线部队必须撤到预备阵地!而且预备阵地必须立即加固!”
“德国人的那几个重高炮团呢?转移阵地没有?把他们派给桂率真(桂永清)统一指挥,苏联人的飞机来不了的,把88mm高炮当野炮使吧。”
“和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联系上了没有?增援部队什么时候上来?什么?是隆梅尔的第七装甲师来增援,他们在东普鲁士正在上火车,那得什么时候才能到啊!”
卫立煌端坐在瓦尔米耶拉城内的指挥部里面,面沉如水,举着镇定,一副胸有成竹的大将之姿。他的脑海中正在努力全盘掌握住自己指挥下的两个中国步兵军和一个俄罗斯步兵军的全部兵力分布。而参谋长杜聿明则守着电话,和前面的部队随时保持联系,督促他们迅速完成转移阵地的动作,以免被突如其来的苏军炮火所覆盖。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流逝,万炮轰鸣的那一刻就要来到了……
(未完待续)
------------
755 中国远征军 二 血海火海坦克海
1937年11月14曰零时。拉脱维亚北部,瓦尔米耶拉。
苏联红军的战线上面突然掠过了一道将黑夜都几乎变成了白昼的闪光。不少紧张地注视着对面黑沉沉的苏军阵地方向的中国官兵都觉得,自己的眼睛被一下耀花了,随后就是一片巨大到无法想象的轰鸣声在耳边响起,旋即又化作鬼哭狼嚎般的尖啸声。苏联红军的炮击开始了!而且是多达1370门中型和重型榴弹炮,2160门轻型榴弹炮、野战炮、山炮,以及数百门120mm的重型迫击炮在一条并不是很长的战线上同时爆发出怒吼!火红色的弹道顿时在天空中交织出一道道由火光构成的巨网。仅仅几秒钟,一群群的炮弹就在中[***]队的阵地上面炸开了,大地为之颤抖,山河为之变色!
坐在离一线还有十公里远的总指挥部里的卫立煌、杜聿明,就看到屋子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晃动起来,已经用胶布贴上的玻璃窗也距离颤抖着。电灯忽明忽暗。一阵阵的灰土从天花板上掉下来。指挥部里所有的人此刻都停止了走动,放下手中的工作,只是竖着耳朵听着那连成一片,根本分不出炸点来点巨大爆炸声!
过了不知道多长时间,杜聿明突然沉声说道:“听声音,最少有3000门大炮在同时开火!按照苏军的标准差不多有60个团……那是12个步兵军的标准配置!”
卫立煌抬眼看了下忧心忡忡的杜聿明,淡淡道:“还有直属总部的火炮……应该没有12个军,不过8到10个军是一定有的。光在瓦尔米耶拉就投入40到50万人!这个图哈切夫斯基还真是个狠角色啊!”
“钧座,看起来咱们这里是主攻方向。”
“这里有通往里加的公路,他们是想用最快的速度打开缺口,然后用机械化和骑兵部队快速突击里加,摧毁那里的机场,同时再从侧后攻击德国第六集团军或第七集团军……”
“北方集团军群现在三面告急,是没有援兵可派了。”杜聿明昼着眉毛盘算了下,“援兵只能由立陶宛的中央集团军群派,这两天的道路状况,没有三到四天恐怕是到不了里加的。”
“那么说来援军至少要五天才能全面增援上来。这已经是最乐观的估计了。在这五天里,咱们不能被苏联红军打败……光亭,你留守司令部。我去第十八军军部坐镇。保持联络,前面有什么情况你要及时处理。对了,亚历山大大公(俄罗斯第一集团军司令官,卫立煌名义上的上司)那里还有一个俄罗斯军和一个意大利军团可派,你和他沟通一下,怎么样也要给两个俄罗斯师。”卫立煌吩咐好了以后就准备上一线,杜聿明看了他一眼,知道这个卫长官的决心已经不可动摇了。他只是沉默地点点头:“好,卫长官去一线统一指挥,是全军之福。援兵的事情,我会尽可能争取,两个俄罗斯师保管没有问题!”
杜聿明说完之后就郑重地向卫立煌行了一个军礼,而卫立煌也肃然还礼。中国远征军的卫司令官带着几个幕僚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出了指挥部。杜聿明杜大参谋长也就这样肃立着目送他的背影远去。在即将到来的空前惨烈的战事前,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来生再见!
……“……苏联红军的炮兵无疑是强大的。在瓦尔米耶拉,他们的炮火准备时间也空前漫长。是我遇到过的最长的一次!他们大概集结了三千门大炮,整整轰了12个小时,这种打法简直让人以为是回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幸好在苏军炮击发起之前,司令部命令我们放弃了前沿阵地,收缩到了预备阵地里面躲避炮击。他们一开始的几万发炮弹就这样白白打空了!不过,在苏军大炮的弹幕轰击开始之后,我所指挥的排就奉命反回第一线野战阵地!在这之前,我们所有人都留下了遗书!因为我们知道,为国家的千秋伟业献身的时刻到来了!”
“……我们这个排有四十个弟兄,有3挺mg37通用机枪,一支12.7mm反坦克枪,在战前我们还领到了三把民26式自动步枪,此外还有15支中山式步枪和14支民18式冲锋枪。这样的装备在当时来说是很好的,比起德国国防军来都要好一些。比那些苏联步兵就更强了。所以在上去之前,我们并不是特别担心。可是当我们亲眼看到了那如潮水一般的人流滚滚涌来,听到了狂热的乌拉声隐隐盖过了枪炮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战争!”
这是曰后成为国防军总参谋长的郝柏雄上将在他的《远征军回忆录》中的部分内容。
“开火!开火!快开火……”当时还是少尉的郝柏雄当时心里面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把苏联人这种汹涌澎湃的人海攻势,阻挡在离自己尽可能远的地方。所以当敌人一进入步枪和机关枪的有效射程之内,他就大吼着下达了开火射击的命令。
虽然黄埔军校的教科书上要求指挥官尽可能将敌人放近了打,以最大限度发挥火力的优势。不过当曰在整个瓦尔米耶拉前线,是没有哪个一线指挥官敢于这样做的。就在郝柏雄下达开火命令的刹那,战壕中顿时爆发出了压抑已久的枪声,炙热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逼近中的人潮顿时减缓些速度,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后退,不过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跟随步兵运动上来的苏军迫击炮开始猛烈开火,压制中国国防军阵地。一团又一团的火球、弹片和冲击波卷起的其它东西如旋风般卷过,许多人甚至连惨叫声都没有发出,就为国捐躯了!而大多数人,包括黄埔12期毕业的郝柏雄少尉在内,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不得不缩回了战壕。这样一来,阵地上火力顿时减少了一大截,苏军的进攻也就更加势不可挡了。
轰!轰!轰――就在所有人以为阵地就要丢失的时候,一又密又急的炮火,突然砸在了苏联人的密集冲锋队形当中。战场上面一片俄语口语的惨叫声音!这是中国远征军和俄罗斯第3步兵军的12个炮团的一千多门大炮,在以超高频率发射,一片炮火的高墙横扫过冲锋的苏军……这阵炮火急袭是卫立煌下令实施的,他现在就在距离第一线阵地仅3公里的一处设立在小山坡上面的的掩蔽所内,他和与他在一起的第18军军长黄维各守着一架炮队镜。看着苏军嚣张的人海攻势被中[***]队的火海扫荡,恨恨地骂了一句:“他娘的!更咱们比人多!这帮俄国佬真是瞎了熊眼了……”
……此时,在卫立煌的对面。红军军神图哈切夫斯基也亲临前线来督战了。
“这个马利诺夫斯基简直是一个白痴!”图哈切夫斯基看到红军的又一轮攻势被中国人的炮火所淹没,气急败坏地扬起手重重的将自己手中的望远镜给扔到了地上,将两块精贵的蔡司镜片给砸得粉碎。“打了整整一个下午,连敌人的第一道防线都没有突破!这样打下去……”说到这里,他不由得重重地挥了挥拳头,不知道是想去砸马利诺夫斯基少将的脑袋,还是去砸中国的防线?
而刚刚到位的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副参谋长朱可夫中将斜着眼睛看着那个正在汗出如浆的马利诺夫斯基。说句老实话,他对现在这种为了保存坦克部队实力,而单纯使用步兵+大炮去撕开敌军防线的打法有些不以为然。这种打法和一战的阵地战有什么区别?如果用这种战术来对付波兰这样实力较弱的对手还勉强凑合,可是遇到德国和中国这样的敌人……战果自然非常有限了。
于是朱可夫开口建议道:“现在的情况十分紧迫。我认为,我们应该提前将巴格拉米扬的坦克第3军派上去,让坦克引导步兵进行攻击。”他停顿了下,又补充了一句:“元帅同志,现在正是投入坦克的最佳时机。”
“康斯坦丁,我们的坦克数量太少了,禁不起消耗,只有等到最关键的时刻才能投入。”图哈切夫斯基耐心解释道。实际上他对朱可夫还是非常看好的,这位年轻的红军将领,在这次的白俄罗斯战役中的表现及其抢眼。而在波兰的沃沃明战役中,朱可夫其实也有上佳表现,打败仗的原因还真不在于他。实在是中国人的坦克太强大了……想到这里,图哈切夫斯基猛地惊醒了过来。这次的对手,不就是拥有强大坦克军团的德国吗?苏军的那些t-26根本不够那10个德国装甲师塞牙缝的,而现在就是在打以快打慢的主意,所以不怕损失坦克,只怕损失时间。
“康斯坦丁.朱可夫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图哈切夫斯基的脸色阴沉了下来。“我们的坦克不多可时间更少,现在去准备作战计划吧……我们要用坦克来换时间了,让巴拉格米扬的坦克第3军派出两个营,配属给卢金的第46步兵军,今天晚上开始就让卢金上去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8488
38489
38490
38491
38492
38493
38494
38495
38496
38497
38498
38499
38500
38501
38502
38503
38504
38505
38506
38507
38508
38509
38510
38511
38512
38513
38514
38515
38516
38517
38518
38519
38520
38521
38522
38523
38524
38525
38526
38527
38528
38529
38530
38531
38532
38533
38534
38535
38536
38537
38538
38539
38540
38541
38542
38543
38544
38545
38546
38547
38548
38549
38550
38551
38552
38553
38554
38555
38556
38557
38558
38559
38560
38561
38562
38563
38564
38565
38566
38567
38568
38569
38570
38571
38572
38573
38574
38575
38576
38577
38578
38579
38580
38581
38582
38583
38584
38585
38586
3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