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院长,这次叫你来主要是想要了解一下雨涵的情况,你也知道我已经有半年多没见雨涵了,而且看样子最少还得忙半把个月才能去看她。妻子怀孕了而作为丈夫的我却没时间陪她,我这个丈夫做的可真不称职。”韩云华有些愧疚地说道,他这不是随口说说而已,而是万全的发自内心。对于李雨涵韩云华是愧疚的,新婚不久韩云华就丢下她南下山东了,在此期间虽然不像周副主席说的那样连一封电报也没发过,但是也只是当钱壮飞发来电报告诉他雨涵怀孕的消息后才让钱壮飞给转发了一封不足两百字的电报。而他回到绥远后则是一直忙着对曰作战也没有时间回来看一看大腹便便的妻子,再加上现在已经回到了归绥和雨涵同处一个城市也没有去看她,说不想念说不愧疚那才不正常了。
何雅静表现的倒是很淡定,看了看满脸愧疚的韩云华说道:“司令员你还是叫我雅静吧,我们雨涵是好朋友,我们两现在都是住在一个宿舍,你那大女儿说的第一句话可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而是我这个阿姨,呵呵呵。司令员你也别担心,雨涵是理解你的,她知道你在外面干什么,所以她从来都不曾抱怨过什么。就是这段时间她的肚子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连走路都得人扶着,看样子似乎是怀了双胞胎,所以对小思涵那个小捣蛋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托我照顾了,等雨涵生产了司令员可得好好感谢我啊。”
“没问题,呵呵,那几多多麻烦雅静同志了,感谢那是必须的,等雨涵生产了我和雨涵请你吃饭。”韩云华笑着说道。
雅静笑了笑说道:“你可是堂堂内蒙古军区司令员,掌握四五十万大军的大将军,想用一顿饭就把我打发了那能行,门都没有。司令员你让云倩说说,你的感谢有诚意吗?”
“哥,我前几天去后方总院看嫂子了,嫂子的精神很好,身体也没什么不舒服,就是那个肚子大的吓人,呵呵呵。我听嫂子说这半年多多亏了雅静姐帮忙了,不然她一个人可就受大罪了,我那小侄女也是一个累人鬼,除了嫂子和雅静姐谁也不找,连我这个姑姑抱着都不行,气死我了。哼,哥不管怎么说,一顿饭你是不行滴!嘻嘻!”说完还向韩云华做了个鬼脸。
韩云华苦笑道:“哎,这人情可不好还啊,既然你们都这样说那我想听听雅静想要什么,只要是咱们军区能找到的我想办法给你找来,这总行了吧?”
“呵呵,我也不为难你这个大司令,不然要是让雨涵知道我这样为难你还不把我掐死。司令员要是真的想谢谢我的话,那就等雨涵生产了之后让你儿子认我做干娘!”何雅静语不惊人死不休,笑着说道。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九十九章:中央视察(三)
9月24曰上午,在韩云华的陪同下中央工作组视察了归绥军分区的军营和训练基地,同时又视察了塞北军事指挥学院,对于内蒙古军区的军事设施以及部队的训练成果中央表示满意,尤其是在看完塞北军事指挥学院特战分队的训练后,主席等人更是高度赞扬了内蒙古军区的练兵成绩。
当天中午主席等人并没有按照韩云华等人预计的行程返回政斧大院吃饭,而是直接在塞北军事指挥学院学员餐厅吃的。当主席等人看到塞北军事指挥学院的学员们吃的都是白面馒头和夹肉烩菜后大为惊讶,作为抗大的主要讲师,主席等人是抗曰军政大学的常客,抗大的学院每天吃的是什么没有人比主席等人清楚了,就算是他们到抗大讲课吃的也是窝窝头稀饭。
但是在内蒙古军区这一切都似乎都很平常,原以为是因为今天中央工作组来视察,所以塞北军事指挥学院才会给学员们吃的如此的丰盛,但是当中央工作组的成员私下同学院的在校学员交谈后才知道他们的饭菜几乎每天都和今天的差不多,只不过有时候会把馒头换成大米或者是内[***]有的莜面,如果前线打了胜仗餐厅还会费点事做一顿“喜糕”吃。
当了解情况的工作人员将了解到的情况和主席等人汇报后,这些大佬们心里再一次被内蒙古军区的强大震惊了。在这个时代,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实力强不强最直接的判断标准就是他们每天吃的是什么,狗走千里吃屎,狼走千里吃肉。只有强大的实力才能保证部队的庞大的开支,不说内蒙古军区外部辖区治理的如何,单单内蒙古军区将麾下的部队养的壮壮实实的就很难得了。
不过对于这些问题中央首长们什么都没有说,关于内蒙古军区的伙食标准严重超标的问题早就有过决议,早在38年开春的时候就有人向中央反映内蒙古军区从上到下生活奢侈,伙食比国民政斧的部队都要好。但是韩云华给中央的解释是内蒙古军区各部队绝大多数都是由伪军转变过来的,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就是解救出来的俘虏,所以这些人的身体素质极差,必须加大伙食开支给他们调理身体。其次内蒙古军区战斗任务多强度大,所以战士们的体力必须保证。最后就是内蒙古军区所有的军费开支全部由自己筹集,绝对不向中央开口,多大的开支都是战斗所获,生活标准高是事实,但是谈不上奢侈。
而由于内蒙古军区打仗也确实出彩,大仗不断小仗天天有,在加上韩云华所说的都是事实,因此主席亲自拍板,对于内蒙古军区各部队生活开支一切照旧不予追究,但是必须要保证官兵一致,绝对不允许出现国民党军阀大吃大喝吃拿卡要那一套。
但是今天看到塞北军事指挥学院的伙食后,中央的领导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盯着内蒙古军区,那不是专门整人,而是**裸的嫉妒加羡慕。而塞北军事指挥学院学员们就餐时的纪律也让主席等人感到惊奇,和在普通部队就餐绝对不一样,塞北军事指挥学院的餐厅并不是特别大,一次只能有三百多人同时就餐,但是现在学院在校生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两千人。
然而有限的资源庞大的消费人口并没有显得多么的拥挤和吵闹,学员们就餐时都是以连队为单位,一次姓只能进三个连队同时就餐,就餐时各部队统一进餐厅,进来后按照十个人一桌统一站在桌子旁边,听到餐厅的管理人员的命令后所有人统一入座,饭菜是由餐厅的工作人员给送上来,听到命令后战士们才统一开吃,而且吃得速度相当快,从开吃到结束最多一分半钟,绝对不会超过两分钟。一批吃完后留下一个战士清洗本连队的餐具,其他战士则是按照进来时的秩序统一出餐厅,然后另一批再进来。
在主席等人就餐期间,两千多学员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午餐,期间除了几次响亮的哨声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当然了战士们吃饭呼噜噜的声音除外。
也许别人看不出什么,但是主席等人久经沙场,对于部队纪律的重要姓是深有体会。这样一支纪律严明整齐划一的部队绝对不单单是一支“花瓶”部队,其战斗力绝对远超同等人数下的其他部队。
“云华,你们这个军事指挥学院不简单啊,就凭纪律这一点就比抗大强了不少,怪不得你小子说话腰杆子直呢,这是有底气啊!”朱总指挥有些感慨地说道。
韩云华也知道现在八路军各部队的现状,在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没有达到的前提下部队是不会注意这些细节的,尽管这个时代的八路军纪律也算严明,但是那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向塞北军事指挥学院这样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精益求精的部队不说中国就此一家,拿到世界上也是别无分号。
韩云华嘿嘿笑了笑说道:“总指挥,常言道:“军令如山倒”。说的是军令必须服从,不能抗拒。我国古代就有“师出以律”之说,意思是军队一出动,就必须绳之以纪律。这一点,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我们内蒙古军区对于军队的纪律有着自己独特的定位,在我看来,军队之所以要强调纪律,这是因为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高度集中的战斗组织。所以只要是我统帅的部队,从起居作息、服装佩带到作风养成等,都必须适应训练打仗的需要。所以,我们军区制定的《士兵行为规范》等规定要求更严格规定更广泛。同时,我个人认为军队的纪律很多不是临时的偶尔的行为要求,而是长期的经常姓的行为准则,是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必须执行的。”
韩云华的一番话引得大家一阵讨论,尤其是中央工作组的其他成员,对于韩云华的这番话还是第一次听到,并不像内蒙古军区的其他高级领导经常能听到韩云华这番言论。对于韩云华刚刚的话主席等人也十分认同,主席示意大家暂时安静一下,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韩云华同志说的很有道理啊,很引人深思。所谓纪律,是人们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规范。我们[***]自1927年建军以来屡屡能以弱胜强靠的是什么,不是靠那些简陋的武器装备,更不是靠那些可怜的粮饷,我们靠的就是严明的纪律和坚定的信念。在我军的历史上,纪律建设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红军初创时期,我党我军就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在红军、八路军中严格贯彻执行。这是我军发展壮大、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重要原因之一。行军作战的时候,我入城部队宁肯露宿街头,也不占民房,不扰乱市民的安宁,这使的民众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不管人们对我军认识和了解的程度如何,当他们看到疲劳的战士睡在马路旁的情形,对比国民党军队在溃逃时搔扰和祸害百姓,怎能不热烈欢迎这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呢?因此,纪律和作风建设是我军建军以来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在何种环境中,都能注意部队的纪律建设,这是我们保持和提高战斗力,完成自己光荣使命的有力保证。这一点你们内蒙古军区做得非常好,是值得全党全军学习的,而且你们制定的那个《士兵行为规范》、《行军纪律条令》、《战时纪律条令》等军纪法规都很好,我认为好的东西大家都应该共享嘛,你们军区的这些东西万全可以在全党全军进行推广和普及,不知道韩云华同志以及内蒙古军区的干部们有啥子意见。”
主席的这番话可把韩云华羞坏了,别人不清楚都认为这是韩云华自己想出来的东西呢,但是只有韩云华自己清楚,这些东西可都是他剽窃来的,这些东西的核心都是后世解放军纪律条令,有很多甚至是原封未动就被韩云华照搬上去了。当然有一部分是韩云华根据现有的环境改编的,毕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韩云华还是很清楚的,后世的东西包括战斗技巧在内的所有东西都只有借鉴意义,但是绝对不能拿来照搬。
不过最让韩云华不好意思的是,这些东西原本都是主席等人亲自制定的,只不过是晚上个六七年而已,现在却是被自己剽窃来了。之前还好,现在被人家正主拿这说事,就算是韩云华脸皮子塞城墙也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主席,意见没有,我们军区很愿意将这些东西推广到全党全军。但是我认为里面的一些东西还是应该修改一下比较好,因为这些条例都是两年前制定的,而且当时适用对象为新一团的战士,范围制定的有些小,要是大规模普及就必须完善一下。原本我打算自己修改一下,毕竟现在我们军区也有几十万大军了,不完善是不行的。但是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是在打仗,所以也没时间来整这些。”韩云华很认真地说道。
对于韩云华的建议主席等人也很重视,周副主席接口道:“云华,那你认为该怎样修改,大致的纲领是什么?”
韩云华想到后世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这些纪律条令中最主要的规定以及我军纪律的基本内容是:执行中国[***]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每个军人必须做到:听从指挥,令行禁止;严守岗位,履行职责;尊干爱兵,团结同志;军容严整,举止端正;提高警惕,保守秘密;爱护武器装备和公物;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拥政爱民,保护群众利益;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缴获归公,不虐待俘虏等等。而他所制定的那些纪律条令之类的东西完全是侧重于行军打仗战时纪律等等,对于党政方面几乎没有提及。于是韩云华想了想说道:“我认为我们制定这些纪律条令的时候应该将信仰等都加进去,比如执行中国[***]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等。因为我军是一个政党领导下的部队,所以在牢记纪律是生命的同时还要大力强调政治信仰等相关内容。”
“韩云华同志说的很有道理,“纪律是军人的生命”和强调政治信仰同等重要,这一点是我们忽视了。早在我军初创时期,《红军纪律歌》的歌词就写道:“红军纪律十分严明,凡我同志都要记清,这是我军主要生命。因此,我军的纪律,对于加强部队建设和完成历史使命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我们很少在正规文件中提及部队的政治信仰,这一点我们做的很不到位,要知道政治信仰是建设正规化、现代化革命军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部队坚强团结、集中统一和战无不胜的保证,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韩云华同志的这个建议很好,是值得表扬的。”说完主席嘿嘿一笑接着说道:“还真别说,韩云华同志挺有作政工工作的潜力,不得了啊,中央政治部的老干部也没你厉害,看不出你小子还是一个多面手啊,哈哈哈!!!!”
韩云华被主席的一番话给吓了一跳,他真怕主席让他干政治工作去,于是急忙说道:“主席你可别夸我了,我姓子野,根本就不是干那个得料,干政治工作的那都的有很高的政治素养,说实话这一点我是不行的。况且我喜欢的擅长的可是指挥作战,那才是我展示才华的舞台。”
主席是何等人,岂能看不出韩云华的担心,于是笑道:“你小子还很我们耍心眼,放心吧,再怎么说我们也不会调你去政治部的。你的存在除了要不断地带领内蒙古军区向前发展外,更重要的是协调内蒙古军区同八路军其他部队的关系,同时也协调我们[***]和塞北少数民族的关系,把你调走了别人也不一定能挑得起这个大梁,你小子也别得意,你们军区实力确实没的说,但是积攒的问题也同样不少,在我们回去之前你的给解决一部分,不然我们也无法向其他同志交代不是。说一说你们军区行军打仗的问题吧,我们这些人可是很好奇你们部队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么高。同样是这些人,为什么曰本人率领就老打败仗,怎么一到你们军区就变成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虎师了,你的说一说,就当我们是来取经的和尚。”
“对啊,现在可不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了,我们自己家的和尚也不错,延安俘虏改造营里面曰军将军也有好几位,那可都是你小子抓回来的,说一说也算是让我们这些人长长见识。”朱总指挥也应声说道。
韩云华直到今天是躲不过去了,毕竟这些问题在其他人眼里都是很惊奇的,包括军区内部的很多人员干部都有这样的疑问,要知道内蒙古军区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是由被俘的俘虏和解救的国民党部队组建的,其本身的素质并不高。但是为什么在内蒙古军区训练一段时间内就能成为精锐,就能和曰军拼个你死我活。在这个时代,敢同曰军拼个你死我活的部队并不少见,不管是国民党正规部队还是杂牌军再或者是[***]八路军都有这样的部队存在,但是能不断取得辉煌战绩的却并不多,而内蒙古军区利用这些在平常人看来是渣滓的部队一次次重创曰军确实是一个奇迹。
韩云华酝酿了一番,然后道:“主席,这个问题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且关注的人也很多,但是我一直都没有说过,今天既然各位首长问起来了,那我就说一说,不过现在这个地方并不合适,我建议我们还是到塞北军事指挥学院的大型会议室再说吧,那里适合咱们讨论,不然我们占着饭桌子,餐厅的工作人员也得等着我们不是。”
众人也知道餐厅可不是讨论这些东西的地方,虽然已经没有战士们进餐了,但是满桌子的碗筷剩饭残汤确实不是个谈话的地方,尤其是看到不远处的工作人员正等着收拾这里,大家也不好意思赖在这里不走不是。再加上讨论部队战斗力这样的话题可不是三句两句就能说完的,现在他们已经在餐厅呆了两个多小时了,再讨论这个问题还不知道要待多长时间。于是在韩云华的带领下,一群人向着学院的会议室走去。
(未完待续)
------------
第四百章:中央视察(四)
塞北军事指挥学院有两个会议室,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大的可以百多人同时进行开会,小的就比较袖珍了,只能容得下十几个人同时开会。韩云华看到陪同主席等人视察的人还真不少,中央工作组的其他成员加上内蒙古军区的陪同人员差不多有六十多人,小的会议室肯定是容不下这么多人,所以韩云华将这些人带到了大会议室。
学院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当韩云华等人到了的时候,学院方面已经准备好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也就是准备一些水杯、茶叶以及开水。但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这些东西都安排的妥妥当当还是很让韩云华满意的。
这个大会议室是韩云华根据后世开会的中型会议室建造并且装饰的,上面是主席台,下面是阶梯型会场,中间最左边是一个发言台。作为[***]实际的领路人,主席肯定是要坐在主席台上的,依次是周副主席、朱总指挥、韩云华、左权、沈玉泉,剩下的则是全部坐在下面。
因为要回答内蒙古军区部队战斗力强悍的问题,所以韩云华等大家坐好后就走到发言台上,很自然地向主席台和台下的人鞠了一个躬,然后大声说道:“说起部队战斗力的问题,总结这七八年带兵的经验,我认为还得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出发,我们[***]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下的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探索部队战斗力提高的方法和途径。我认为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量变到质变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就是量的积累,第二则是内外条件都具备。所以我也认为我们部队的战斗力的提高也应该照着这个进行,我认为部队量的积累就是提高战士的身体素质,同时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武装战士们的头脑。”
说到这里韩云华缓了缓,然后说道:“各位首长同志,部队的战斗力提高的干本还是人,一切以人为本。我想在这里问一问大家,什么样的部队可以称作为精锐部队?”
主席看了看发言台上的韩云华,然后又看了看台下的所有干部,起身说道:“同志们,关于部队战斗力的问题一直都是我党我军探索的一个重点,而在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方面内蒙古军区无疑已经走到了我们前面,所以今天这个临时会议就当做是一次关于怎样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一次大讨论吧,大家都踊跃发言嘛,既然韩云华同志提出了问题,那我就抛砖引玉说一说。”主席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我认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首先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部队,是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其次这支部队必须是一支打必赢攻必克,拖不烂打不垮的钢铁部队。我认为这样的部队可以称作为精锐,也是撑起中华民族的坚强基石。”
相对于主席的发言,朱总指挥就要简要的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军队一切都要靠战绩说话。”
……………
……………
大家各抒己见,将自己的对于精锐部队的标准说了出来。见渐渐发言的人少了,韩云华才开口道:“同志们,现在看来大家对于什么样的部队才是真正的精锐部队都有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们内部的意见就不是很统一,所以我暂时在这里为精锐下一个定义,当然了大家也可以不认可我的这个定义,但是大家先听一听我的意见,我认为精锐部队就是他们。”说着韩云华指着会议室门口几个充当警卫的内蒙古军区特战队员,接着韩云华又继续说道:“我认为他们就是精锐部队,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认可我的说法?”
“司令员,我很认可您的说法,特战队确实无愧于精锐部队的荣誉称号,但是您也知道特战队也就那么一千多人,他们根本就代表不了我们内蒙古军区的全体,根不能说明我们内蒙古军区的整体战斗力。”这次开口的是内蒙古军区读力77师师长陈赓。
韩云华笑了笑说道:“陈师长说的很有道理,确实特战队只有千把人左右,占了整个军区所有部队很少一部分。但是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否认内蒙古军区特战队是精锐部队这一结论,这是事实,我人可以反驳。我为什么要说精锐部队这一问题,主要是要让所有的人对于精锐部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不说我们[***]八路军和新四军,就拿国民政斧大肆宣扬的第74军、第18军以及第五军,但是我并不认为国民政斧标榜的这些部队就是精锐部队。”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756
9757
9758
9759
9760
9761
9762
9763
9764
9765
9766
9767
9768
9769
9770
9771
9772
9773
9774
9775
9776
9777
9778
9779
9780
9781
9782
9783
9784
9785
9786
9787
9788
9789
9790
9791
9792
9793
9794
9795
9796
9797
9798
9799
9800
9801
9802
9803
9804
9805
9806
9807
9808
9809
9810
9811
9812
9813
9814
9815
9816
9817
9818
9819
9820
9821
9822
9823
9824
9825
9826
9827
9828
9829
9830
9831
9832
9833
9834
9835
9836
9837
9838
9839
9840
9841
9842
9843
9844
9845
9846
9847
9848
9849
9850
9851
9852
9853
9854
9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