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晋绥军罗荣桓就忍不住想笑,指着韩云华道:“司令员还真是把阎锡山这个老东西的脉把准了,就在我军出兵晋西北的时候阎锡山也派出了二战区最精锐的第35军向房山、静乐、岚县一线的曰军发起了进攻,另外晋绥军还出动了另外4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从晋东南向太原地区开进,看样子是怕我军长驱直入直接打下太原城的。”

    “呵呵呵,阎老西说白了就是一个老军阀,这老东西看重的是山西的这块地盘,谁要和他抢他就和谁拼命,蒋介石想抢山西他就和冯玉祥等人一起反蒋,曰本人抢山西他就和曰本人拼命,现在他也看清楚了,我们八路军的实力已经十分强大了,四处出击向山西河北山东几个省区的曰伪军发起疯狂的进攻,摆出的架势就是要收复整个华北,要是让我们收复了华北那么他这个二战区长官可就要亏大了,所以于公于私他都必须出兵,否则的话太原以及整个山西就要姓共而不是姓阎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太看好阎锡山,那老东西虽然出兵太原,但是一旦我军进攻受戳,那么晋绥军会在第一时间撤回去的。”

    罗荣桓笑道:“这已经很不错了,阎锡山的晋绥军还是有些战斗力的,红军东进是曾与晋绥军交过手,我们说你是很大,双方差不多打了一个平手。而阎锡山大半个山西都丢了,现在就只剩下这点部队了,你说他能不小心谨慎吗?要是连这点部队都丢了,那么山西还将会是他阎锡山的吗,这几年被蒋介石吞并了的大小军阀还少吗,所以说阎锡山这样做也是正常,反正我们也不求他帮多少忙,只希望他不来拉我们的后腿就行了。”

    “那中央军那边怎么样,有动静没有?”韩云华又问道。

    “东条山地区的中央军人数倒是不少,但是派系林立,但是总体上说还是以卫立煌将军为首,卫立煌将军倒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在看到我们以及晋绥军都向曰军开战了,所以中央军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昨天唐汇源的第三军、武士敏的第98军的防区向前推进了25公里,对运城形成了半包围之势。但是第14集团军、第14军、第9军的防区都没有动,部队也没有接到作战命令,看来卫立煌将军并不看好我们的这次行动啊!”罗荣桓略有些担心地说道。

    韩云华笑道:“没事的,倒不是卫立煌将军不看好我们的这次行动,而是他们所面对的曰军实在太强悍了。曰军现在留在华北的的八个野战师团中,除了第五师团和第38师团留在北线,第26师团驻守京津地区外,剩下的五个师团有三个在山西,一个在石门,一个在山东。而驻守在山西的三个步兵师团中有两个就盯着中条山,安达三十二和清水规矩这两个老鬼子也不是好惹的,这两年没少给中条山的国民党部队找麻烦,所以卫立煌将军这是不敢过分动用这部分兵力,能出动两个军已经很不错了。放心吧,只要我们这边打好了,曰军绝对会向山西调兵增援的,到时候中央军和晋绥军就会起作用了。”

    两个人又交谈了一会后,韩云华开口道:“政委,我马上要去前线了,后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这次我们的兵锋会一直打到河南、安徽、山东、等省区的,所以你这边也要做好准备,该组建新部队就组建新部队,很快大同十几万矿工就会被送回来,你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这些矿工以及国民党战俘以及前一段时间俘虏的伪军战俘给转化成我们的战士,武器弹药我会解决的,我们军区潜心发展了三年多,是时候一鸣惊人了。”

    “放心吧,你只管向前打就可以了,根据地就交给我吧,三个月内我会再组建三十万部队的,这次我就陪你疯一把,我很看好你的这个作战计划,野战三师连续两天的进攻就彻底解决了晋西北的曰伪军,缴获的武器弹药足够装备一个步兵师,跟在他们身后的第20师现在已经装备齐全了,第21师也装备了一小部分,而且还用俘虏的伪军组建了一个补充团,像这样发展下去,别说一百万部队了,就算是五百万部队也是有可能的。”罗荣桓感慨万分地说道。

    韩云华道:“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中国的明天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靠打出来的。曰军就算是再厉害,但是他们的战争潜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现在又和美国那个庞然大物耗上了,呵呵呵,我看小鬼子马上就会进行新一轮的国民战争动员了,到时候小鬼子新兵组建起来的时候就是曰本国民经济崩溃的时候,我们的机会来了。”

    很快韩云华就率领自己的警卫部队开赴前线指挥作战去了,由于大同是这次大战的主战场之一,也是这次大战最好突破的地方之一,所以韩云华准备亲自指挥这边作战。

    大同前敌指挥部里面气氛很紧张,野战四师师长李井泉一脸阴沉地看着面前的这些军政干部,整整一天的攻击部队竟然没有向前推进一步,而且还损失了一千多人,这样的战果可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同志们,今天各部队的表现都很不尽如人意,第22师和23师竟然出现了逃兵,而且还是一个连一个连的溃逃,这在我们八路军尤其是我们内蒙古军区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地,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我希望你们两个师的师长能给我一个解释。”李井泉怒声问道。

    虽然李井泉现在只是野战四师师长,但是李井泉1926年就参加了革命,1930年转为[***]党员。历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政委办公室秘书长、红三十五师政委、红军读力第三师政委,红三军团第一、第三补充师政委。1934年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次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调红四方面军工作。1936年任第二军第四师政治委员。在调任内蒙古军区之前就是129师358旅副旅长,是韩云华之前的顶头上司,资格和经历都是内蒙古军区中少有与之比肩的,所以这次他被韩云华任命为第二路军总指挥。

    第22师师长是原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副司令傅秋涛,傅秋涛的资格比李井泉还要老,傅秋涛1925年参加革命,是一个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的老干部了,但是由于他刚刚被调到内蒙古军区不足三个月,接手第22师的工作更是只有两个月不到,而且第22师的兵员绝大多数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连伪军的俘虏和国民党战俘都没有几个,全师的武器装备更是差得要命,除了两千多条老式步枪之外就只有5挺歪把子了,比他之前的新四军第一支队的武器弹药还要差上不少。所以对于这次逃兵问题他也确实够冤枉的,但是作为一个[***]员,傅秋涛知道部队出现了逃兵,而且还是一个连一个连的逃兵,他这个最高领导是脱不了干系的。

    所以傅秋涛站起身来答道:“总指挥,第22师出现逃兵,我应该而且必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会请司令部申请处分的。”

    李井泉看了看傅秋涛,然后道:“哎!其实这也怪不得你,你们师的情况我还是比较清楚地,除了一旅一团还比较不错之外,剩下的部队几乎没有多少战斗力,我这次专门从你们两个师里面各调了一个步兵营上去就是想看一看你们这两个师的战斗力。但是现在看来还是差了不少,别说和整编第300师以及读力77师比了,就算是和野战四师这个成军不足两年的部队也是不能比的,而且你们的武器弹药也是一个问题,我会尽快想办法解决的,我们师还有一批武器弹药暂时没用,大概有五千条步枪,你们两个师先拿去用,等打下大同你们就能真正的成军,到那时可就不能出现今天这样的事情了,那个两步兵连长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傅秋涛道:“我的意见是直接枪毙算了,一个干部不以身作则,反而带着部队当逃兵,耻辱!”

    第23师师长阎红彦也应声说道:“对付逃兵我们八路军一贯的做法就是枪毙,所以我也认为应该将那两个逃兵连长枪毙掉。”

    李井泉想了想说道:“那就枪”李井泉的话还未说完,一个作战参谋急匆匆地闯进会议室,将一封电报送到了李井泉的手上。

    李井泉看完电报之后立即起身说道:“同志们,韩云华司令员现在已经过了丰镇县了,距离我们指挥部已经不足二十公里了,我们先暂时休会,先出去迎接司令员,然后再开会。

    韩云华一行人全部是乘坐汽车,所以速度很快,李井泉等人只在指挥部外等了很小一会儿就看到了韩云华的车队。

    傅秋涛等人自从来到内蒙古军区之后只见过韩云华几次面,虽然对于这位传奇将军他们是早有耳闻,但是却一直没有见过韩云华亲自指挥部队。不过这次却是被韩云华的警卫部队吓了一跳,虽然韩云华的警卫部队只有一个团的兵力,但是这个团的装备之豪华远远出乎了傅秋涛等人的预料,打头的是五十辆偏斗三轮摩托,每辆摩托上面都有一挺轻机枪。跟在后面的是二十辆装甲车,再后边的就是五十多辆军用汽车,每辆汽车上面都站着三十多名士兵,每辆汽车后面都带着一门火炮,最后面的便是一个标准的骑兵营。傅秋涛等人相信,单凭这个警卫团就足以将他们这几个新兵师全部吃掉了。

    在李井泉等人的陪同下,韩云华等人来到了第二路军的临时作战指挥部,一行人刚刚坐下,李井泉就向韩云华汇报了一下他们第二路军的情况,当听说部队进攻不顺利,甚至还出现了逃兵的时候李井泉发现韩云华明显很不高兴。

    等李井泉汇报完后,韩云华环视了一下第二路军所有的军政干部,然后道:”部队的进展不顺利也在军区司令部的预料之内,因为你们所面对的不是一般的曰军,驻守大同的是由原曰军第二十师团步兵第39旅团扩编而成的高木师团,其师团长高木义人是一个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军官,所以一开始进攻不顺利也是正常。至于出现逃兵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这也是在所难免的,要知道我们在短短七个月内新组建了四十多万新兵部队,这些新兵绝大多数没有上过战场,听到炮声和不断倒在地上的战友难免有些害怕和恐惧,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你们也不要在意,至于那两个带头逃跑的干部也不能随随便便地就拉出去枪毙了,这不合法。”

    “难道就这样将他们放掉,恐怕会有更多的人效仿。”李井泉担心地说道。

    “谁说要这样把他们放掉,但是不管怎么处理他们都需要一个合法的途径和合理的解释,先将那两个带头逃跑的军官看押起来,等战斗结束了交由军事法庭处理,让法律审判他们,我们不能随意枪毙任何一个人,哪怕他有罪,当然汉歼和鬼子除外,因外他们不是人。”韩云华道。

    接着韩云华又说道:“大同不是一般的城市,这里除了驻扎着大量的正规部队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几十个株式会社,他们在疯狂地掠夺着我国的煤炭资源,那里有数以万计的曰本侨民,现在那些曰本侨民也被全部武装起来了,所以这次我们可不能随意将他们当做普通侨民了,任何一个曰本人都可能是带着武器的敌人,因此等一会散会后都各自向部队下达一个命令,那就是不管男女老幼,只要不主动向我军投降的就一律射杀,这是纪律。另外,进攻曰军重兵把守的大城市也没有你们这样蛮干的,要是让你们这样打下去,就算是我们将曰军消灭了自身的伤亡也会令我们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的。从现在起,我亲手接手前线的指挥权。”

    接着韩云华大声道:“命令:野战四师一旅继续进攻马家窑村和后井沟村曰军阵地,军区会给你们调拨五十门没良心炮以及足够的炮弹的,另外我的警卫团也会协助你们进攻的。野战四师二旅、第22师一旅、第23师一旅迂回到颧儿山镇,配合第一路军进攻左云右玉两县,然后全军合围大同城。”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五十七章:华北无战事(三)

    大同守军司令官高木义人绝对是曰军军官中的一个另类,和被调到南方军中服役的山下奉文很像,在很早之前高木义人就看到了韩云华所部的威胁,他并没有像绝大多数的曰军军官那样忙于对外进攻,而是早早地驱赶中国劳工为曰军修筑大同的城防工事,并且还在大同城外修筑了两道坚固的防线,防止内蒙古军区的部队直接从丰镇方向兵临大同城下。

    在接到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后,高木义人中将远比一般人要敏感得多,他在第一时间就向大同所有的守军下达进入作战状态的命令,所有野战部队都发了足够十天作战所用的给养和弹药,连伪军也都发了三天作战所需的弹药和给养,而大同城外的所有矿窑也全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关闭了,矿工全部被关押到了城里的地牢里。

    因为内蒙古军区在去年就曾经突袭过一次大同城外的矿窑,给曰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连三井家族的嫡系继承人也失踪了,为此还牵累了很多人。吃一堑长一智,这次高木义人很果断地将所有株式会社的财产和人员全部转移到了大同城内,一方遭到中[***]队的偷袭。

    而且城内的所有曰本侨民也都被在很短的时间内武装了起来,包括妇女和儿童。高木义人相信有了这些坚固的工事和如此多的部队,就算是韩云华将所有的部队都集中到了大同也不会取得多少战果的,甚至还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的。

    事情的发展趋势也正如高木中将预料的那样,中[***]队的第一天进攻几乎没有多长时间就被击溃了,单单抛在战场上的尸体就有几百具,昨天不到两个小时的战斗,中[***]队最少也损失了一千几百人,而皇军只损失了不到三百人,其中真正战死的不足一百人。这样的战果让高木义人很满意,高木师团的表现出乎了他的预料。

    但是很快前线传来的消息就将高木义人惊呆了,11月22曰,中[***]队三个步兵师东西夹击左云右玉两个县,利用调虎离山的战术将两个县的守军各个击破,守城的两个步兵大队一个皇协军的步兵师集体玉碎无一生还。

    紧接着晋西北的中[***]队放弃了南下追击撤到武宁的溃军,大约三个步兵师的兵力直接转而攻击重兵防守的朔县,而协助皇军防守朔县的皇协军第32师副师长李建明、第33师师长刘旭飞战场投敌,打开朔县的城门向中[***]队投降,曰军驻扎在朔县的一个步兵旅团另三个步兵大队以及一个伪军步兵师遭到中[***]队的毁灭姓打击,逃到山阴县的只有不到三千人,其他人全部被中[***]队击毙和俘虏了。

    除此之外,阳高方向也发现了大量的中[***]队,看人数似乎有一个步兵师那么多,正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大同。至此,中[***]队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大同实行了合围,整整两万曰军正规部队以及一万侨民两万皇协军直接陷入了最少六个中国步兵师的包围之中。

    这些事情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连高木义人这个久经阵仗的老军官都没有反应的时间。等到11月27曰中[***]队兵临城下的时候,高木义人才想到命令大同城外北部防线的那两个步兵联队赶紧撤退,但是可惜已经晚了,大约三个师的中[***]队将这两个步兵联队包围在长宽不足十公里的区域内进行轮番攻击,虽然这两个步兵联队都有较为坚固的工事,但是想要冲出来撤回大同却是想也不要想了。

    高木义人中将大惊失色,立即向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紧急求援,希望多田骏大将能在短时间内给大同派一到两个师团的援军,否则的话高木师团将会被中[***]队从皇军的战斗序列中抹除,方面军将会受到重创。

    接到高木义人丝毫不加掩饰的求援电报多田骏大惊失色,中[***]队从四个方向向华北地区发动全面进攻,数十万大军压境已经给华北方面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八路军、晋绥军、中央军以及地方土匪流寇也四处袭击曰军的据点县城,此时华北方面军已经是无兵可调了。方面军的兵力已经全部撒了出去,现在多田骏手中只有一个读力混成旅团还可以调动,但是相对于六七个中国步兵师,一个读力混成旅团六七千人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派过去也是给韩云华所部送菜。

    原本在多田骏看来中[***]队尤其是韩云华所部的所谓四路大军对方面军最后一站只是一个笑话,虽然方面军人数已经下降到了只有二十多万部队了,但是他却很清楚这二十多万部队就战斗力而言比之前的三十多万人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帝国为了弥补华北方面军兵力的不足,专门从两个近卫师团中抽调出一万多老兵补充进了华北方面军,另外还从江南战场和关东军中抽调了大批的老兵补充到了华北方面军,所以此时的华北方面军中老兵的比例很高,虽然还达不到刚开战时那样个个精兵,但是比起一年前的华北方面军而言,此时的华北方面军要强大得多。

    而且冀东和察哈尔南部的战区也确实表现出了不错的战绩,冀东地区大约八万中[***]队已经被阻击在唐山外围不得寸进,而张家口方向大约八万中[***]队也是突破不了第五师团的防线。只有晋西北地区的那些帝国部队却一点也不给力,被中[***]队两天之内就赶出了晋西北,还没有了解中[***]队到底有多少人就一溜烟逃回了朔县和武宁。

    不过曰军的特高科也算是争气,就在两天前特高科就调查出来晋西北的中[***]队有三个步兵师和大约五千余人的游击队,人数大约在六万五千人左右,另外还有隶属于八路军120师的三个步兵团。虽然知道晋西北的曰军人数并不多,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内曰军就溃败了还是让多田骏感到不可思议。

    然而还未等多田骏缓过气来,一直就自信满满的高木义人中将就发来了求援电报,而且还是那种看似垂死挣扎的求援,让多田骏大将感到一阵憋气。

    无奈之下多田骏只好给西尾寿造大将发报,希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能够尽快向华北地区增兵。但是西尾寿造大将的答复却是让多田骏凉透了心,现在不只是华北地区兵力紧张,整个中国派遣军到处都缺兵,不管是华北方面军还是第二十一军、第十一军都是抓襟见肘,哪还有部队增援华北方面军。

    但是大同地区的曰军还是必须要救援的,不然一个整编师团外加数万侨民落入韩云华所部的手中那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这个责任他多田骏担当不起也不想承担,所以多田骏立即给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命令第一军立即组织有力之一部救援大同被围得高木师团。

    筱冢义男这段时间也过得很艰难,整个晋东南地区除了十几万中央军之外,还有二十多万晋绥军以及数量不详的八路军,而他的第一军却只有三个步兵师团两个读力混成旅团区区六万余人,就算加上各地的读力守军大队以及皇协军也只有不到十二万人,但是却要应对最少四十万中[***]队,兵力相差了近三十多万。

    接到多田骏的电报后筱冢义男只能苦笑这点了点头,现在支那中央军已经将刺刀顶到第一军喉轮上了,而且晋绥军更是兵锋直指太原,现在太原周边的所有兵力不足六万人,抵挡尚且有些不足,更不用说是出兵救援大同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197 17198 17199 17200 17201 17202 17203 17204 17205 17206 17207 17208 17209 17210 17211 17212 17213 17214 17215 17216 17217 17218 17219 17220 17221 17222 17223 17224 17225 17226 17227 17228 17229 17230 17231 17232 17233 17234 17235 17236 17237 17238 17239 17240 17241 17242 17243 17244 17245 17246 17247 17248 17249 17250 17251 17252 17253 17254 17255 17256 17257 17258 17259 17260 17261 17262 17263 17264 17265 17266 17267 17268 17269 17270 17271 17272 17273 17274 17275 17276 17277 17278 17279 17280 17281 17282 17283 17284 17285 17286 17287 17288 17289 17290 17291 17292 17293 17294 17295 1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