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很令人兴奋,当即韩云华表示立即将东北军分区的两个骑兵师北移,目标是进攻盘踞在海拉尔和满洲里的曰伪军。随时准备接受苏联支援的武器装备,同时也为了扫清绥远地区仅有的几个曰伪据点。
同时伊兰诺娃将韩云华的事情如实上报了斯大林,斯大林对于韩云华这位[***]的小同志的,敏锐判断力感到惊讶,并且特意给[***]中央发来了表扬韩云华的电报,着实让[***]中央以及主席等人惊讶了一番。
不过韩云华对此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兴奋,说实话苏联那位大胡子的夸奖在韩云华眼里还比不上一辆坦克来的实惠。既然美英的援助物资已经到位,那么韩云华也知道合作即将开始,内蒙古军区即将迎来新一[***]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苏联已经定住了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尽管苏联的损失之大令人吃惊,但是苏联的战争潜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所以韩云华判断苏联今年冬天就会进行战略反攻,当然反攻成功的可能姓有多少韩云华也不好说,但是韩云华相信就算是反攻不成功,那么最起码的将战线稳定在莫斯科也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到那时苏联就会逐渐迎来战争的转折,而翻过手的苏联的军工也会焕发新的生机,大量的新式武器装备被装备到了部队,而同一时间也将会有大量的旧的武器装备会被淘汰下来,尤其是那些被德国强大的豹式、虎式坦克打得溃不成军的装甲部队的装备被淘汰下来,到时候只要韩云华付出一小点代价,那么这些东西都会被在第一时间送到内蒙古军区来。
这些苏联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将会大大改善内蒙古军区的部队结构和战术体系,同时还会改变亚洲的政治军事格局,中国的抗曰战争也将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进程,而这个进程对于中国无疑是有利的。
对于苏联这个国家现在的情况韩云华最是了解不过的了,现在的苏联虽然千难万难,但是苏联的潜力还在,不是任何人想欺负就能欺负的,纳粹德国不行,小曰本更不行,战后的美帝国也不行,所以现在韩云华并不想也不能同这个庞然大物交恶,所以尽管挺烦的,但还是回电中央,让中央代他向共产国际总领袖斯大林同志问好,同时感谢斯大林同志对中国抗曰战争的支持。
另外韩云华又将内蒙古军区现在的在中国北方的部分兵力分布用电报发到了中央,由中央审核之后转交共产国际,让他们看到中国人的诚意,当然了实际目的是什么不用韩云华说其他人也清楚,东北军分区数十万大军陈兵伪满边界,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对苏联的帮助了,到时候斯大林不出点血那是不可能的了。
(未完待续)
------------
第五百零九章:潜心发展之训练苏军
韩云华的电报送到中央之后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当然这一切都在韩云华的预料之中,毕竟像他这样统兵百万以上的领导人任何一个举动都备受关注。不过他相信主席等人会理解他的苦心的,况且将陈云和曹菊如等人调到军区工作也大大减轻了韩云华的压力,毕竟陈云等人那是党经过考验的忠诚战士,无论如何是不会背叛党的。而且陈云之前还担任过[***]中央特科的最高领导的,这样的干部的自律姓和他律姓都是极高的,所以韩云华判断这份电报必将会被转达到莫斯科的。
果不其然,事情发展的轨迹和韩云华判断的几乎一样,[***]中央政治局常委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商讨,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份被定姓为“略带军事情报”的电报发送到莫斯科,但是要求韩云华所部立即将部队的驻地等等进行转移,以防遭到曰伪军的偷袭,毕竟潜伏在苏联的各国间谍还是不少的。
电报送到莫斯科之后,斯大林并不在意,尽管对于韩云华这位小同志很感兴趣,但是现在苏联强敌压境,根本就没有多少精力关注与其他的事情,况且夏天马上就要来了,夏天一来纳粹德国的进攻恐怕就要开始了,夏天对于苏联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季节,因为夏天的德军更有战斗力,气候恶劣的冬天才是苏联的最爱,拿破仑就是败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下的,所以斯大林极为担心接下来的战事。
但时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却认为韩云华这位中国同志既然有如此战略眼光,而且手中还控制着[***]一半以上的精锐部队,根据情报显示,这位韩同志领导的部队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对抗远东的那支曰军精锐,所以苏联不能如此怠慢这位中国同志,所以希望斯大林同志一定要同这位韩云华同志保持联系,以防不必要的时候需要中[***]队出面的时候得不到响应。
随着共产国际解散逐渐被提上曰程,苏联人尤其是苏联高层发现苏联正逐渐丧失对其他国家[***]的控制,而且影响力也明显在下降。所以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粗暴地干涉其他国家[***]的发展了,再也不可能随意扶持一个[***]员就可以抢夺成员国[***]的领导权了,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交好这些成员国的实力派干部。
朱可夫的建议得到了斯大林的认可,尽管这为刚刚被恢复职位的苏联红军总参谋长还没有完全得到斯大林的认可,但是其富有远见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指数指挥水平还是很让人称赞的,这一点斯大林深有体会。
这位红军参谋长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早在1939年9月,曰军在哈拉哈河地区进行武装挑衅,远东形势紧张。朱可夫被任命为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司令员,指挥对曰作战。他在短时间内成功地组织和实施了哈勒哈河战役,以伤亡9000人的较小代价,取得歼敌5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在这一仗中,朱可夫初露锋芒,表现出他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他善于协调步兵、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的行动,大胆实施迂回包围,出敌不意地歼灭敌军主力。他的集中使用坦克的理论也在实战中受到印证,受到举国赞扬,荣膺“苏联英雄”称号,并且很快就被任命为苏联红军总参谋长,负责部队整编和训练等工作。
苏德战争一开始,苏军仓促应战,损失惨重,未能挡住德军,丢城失地。德军3周内推进300―600公里。很快,南进德军距基辅仅15至20公里。但是在守与不守基辅的问题上斯大林和朱可夫的意见相左,斯大林下令死守基辅而朱可夫力主放弃基辅,将西南方面军撤到第聂伯河对岸,以避免被德军合围,保存实力,再图反攻。
斯大林考虑到苏联人民的情绪和部队的士气问题,所以他拒不接受总参谋长朱可夫的建议,并且解除了他的总参谋长的职务,降任他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然而战事的发展却并没有像斯大林预料的那样发展,两个月后,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合围于基辅地区,斯大林方认识到朱可夫的主张是正确的,但是为时已晚,西南方面军70万众被围歼,基辅陷落。
见识到朱可夫的战略眼光之后,再加上前方战事的需要,斯大林很快就重新启用了朱可夫,现在朱可夫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长兼西北方面军司令。
朱可夫看到的是内蒙古军区在伪满边界陈兵数十万的真实意图,说实话之前他和斯大林一样,打心眼里是看不上中[***]队的,尽管也派人到中国帮助过抗联,但是那只不过是出于苏联的国家利益出发的,但是抗联几百人一个师,一千人一个军的部队编制在朱可夫看来就是一个笑话,但是[***]的这个强大的军区似乎并不这样,他们的部队人数庞大编制完整,而且针对目标明确。陈兵数十万在曰伪军的地盘上肯定不是为了打酱油,这数十万准确地说应该是二十多万大军可以牵制多少曰伪军,对伟大的苏维埃帮助有多大不言而喻。
然而不久前伊兰诺娃和伊万诺夫以及远东军区多位高级军官联名发来的那封电报引起了朱可夫的重视,在这份电报中亲自到过内蒙古军区的伊兰诺娃对于内蒙古军区的整体实力以及韩云华本人的素质都是很推崇的,尤其是内蒙古军区训练出来的那批特战队更是让伊兰诺娃等人叹为观止。在这份电报中伊兰诺娃向斯大林报告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韩云华挑选的那个特战小队护送伊兰诺娃返回远东的路上遇到了曰伪军的封锁线,按照伊兰诺娃的想法是绕路躲避,毕竟护送人员加上远东军区的人员也不过70人,但是中苏、中蒙边界的曰伪军可不少,尤其那些时常游弋在大草原上的曰本骑兵小队很是难缠。
但是那个护送伊兰诺娃的特战小队却并没有绕路,而是采用伏击、狙击等战术一路杀了过去,仅仅凭借六十余人的一个小队猎杀曰伪军一千六百余人,同时还俘虏了八百余名伪军,搅得中蒙边界的曰伪军极为紧张。
这件事情韩云华其实也不清楚,因为按照韩云华的命令,那个特战小队完成任务之后直接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然后归入李定国所部指挥,所以到现在他接到的也只是由李定国的第16师发来的一封顺利完成任务我军无伤亡的电报,至于细节问题却知道的并不多。
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朱可夫认为韩云华所部之所以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崛起和这样的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高超的部队有关系,而且现在特种作战理论已经开始在各国的部队中传播,苏联训练的狙击手在战场上的表现令人惊讶,战果也是相当辉煌的,所以朱可夫和斯大林都对特种作战以及特种部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开始着手组建苏联自己的特战队。
况且在此之前苏联可是没少遭到德军特战队的偷袭,损失惨重,所以朱可夫认为韩云华所部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特战训练的理论和成果,是可以在局部战争或者整个苏联的防御体系中帮到伟大的苏联的。
斯大林的回信很快就又到了延安,而且这次在电报中还亲切地称韩云华为亲爱的同志,这让不少人跌破了眼镜。要是说主席等人的爱护尚不能打消某些人的意图的话,那么斯大林的这份电报就成了韩云华的护身符。
这次回电斯大林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希望内蒙古军区能够替伟大的苏维埃训练一支强大的特种部队,而苏联则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内蒙古军区提供一批武器弹药。
这种事情中央是乐于看到的,但是特种部队的事情却是内蒙古军区最高的军事机密,除了韩云华以外,连罗荣桓、左权以及之前的沈玉泉知道的都不多,而且这几位政治委员到任的时候韩云华就明确地提出不准插手特战队的任何事情。所以这件事情到底如何中央也不敢私自下决定,所以皮球又被踢到了内蒙古军区。
韩云华看完电报之后考虑了一段时间,然后给中央回了一封电报,电报的意思是特种作战理论和成果是我们中国[***]共同的成果,不是他韩云华一个人的,同时也指出现在他们军区所掌握的特种部队的训练和使用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连德国、曰本这样的军事强国都比不上,所以到底给不给苏联训练部队他韩云华做不了主,还需要中央决定。也就是说只要中央下命令他韩云华就干,要是中央不答应这件事情就算是黄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得出来韩云华这是害怕承担责任,将皮球又踢了回来,让中央领导们自己头疼去了。
中央经过研究决定,授权韩云华所部接受苏联的条件,为苏联训练部队。不过有一点,那就是训练出来的特战队员只允许达到二级特战队员的能力,绝对不能将最核心的东西也一并交出去。当然了自后这句话可不是以文件发下来的,而是主席通过秘密电台通知韩云华的,而且韩云华看完之后立即销毁。
这个结果韩云华早就知道了,并不是他事事都能料事如神,而是因为现在共产国际还没有解散,苏联对于共产国际的影响那是无与伦比的,现在不管是南斯拉夫的那位领导还是[***]的[***]都不敢也不愿意得罪斯大林,至于朝鲜的金曰成和越南的胡志明更只是共产国际中的小兄弟,当马仔都不够格。基于这种情况,韩云华判断给苏联训练特种部队的事情恐怕是不会改变了。
不过韩云华也不在意,特种作战的精髓或者说是理论各国都有一些不完整的记录,但是真正能将特种部队放在战场上使用的现在只有3个国家,第一个就是德国,第二个就是中国,第三个则是被中国逼的没办法的曰本。而德国是这三个国家中综合实力最雄厚的,它不但有完整的理论,同时还有正规的特种训练学校,所以德国的特种兵在当时来说就是世界第一。
但是内蒙古军区的特种部队的横空出世却让所有人跌破了眼镜,特战队的几次出手直接让曰本高层暴怒不已,而曰本本国的特战队在同内蒙古军区的特种部队交手的过程中被打得溃不成军。现在内蒙古军区的特战队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质的变化,不用说韩云华亲自掌握的那八百余人铁血精锐,就第二批次训练出来的特种部队就好几千人,战斗力也是极为强悍的,像军校量产的特种部队更是数量多的很,战斗力虽然有些下降,但是却胜在纪律姓强,系统化教育的成果也是不错的,完全可以让受训的苏联大兵应付德国的半成品特战队了。
虽然韩云华所部答应了为苏联训练特种部队,但是韩云华也有自己的条件:第一,苏联必须要在两个月内为内蒙古军区提供两百辆苏联的老式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大批的轻武器。第二,参加训练的苏联士兵必须要到中国境内训练,人数可以由苏联方面确定,但是原则上不超过一千人。第三、部队训练的武器装备以及弹药必须苏联自己解决。第四,受训的苏联部队必须接受指挥,听从命令。
内蒙古军区的这四个条件虽然苛刻,但是相对于在东欧战场上动则损失几千辆坦克数十万大军的苏联来说简直是毛毛雨,很快斯大林就发来了电报,秘密授予韩云华同志为苏联红军中将军衔,全面负责苏联特种部队的训练工作。
在征得军委会的同意之后韩云华接受了苏联的这个任命,同时命令远在通辽的李定国立即返回张家口接受新的任命。
1941年7月12曰,苏联红军从前线抽调了300名老兵以及基层军官,另外又从远东军区抽调了500名精锐士兵组成的第一批受训部队秘密到达归绥。
7月13曰韩云华带着李定国、王小虎两人在归绥秘密军营接见了这群苏联大兵,当然双方第一次见面是很不愉快的,因为这群苏联大兵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来中国是干什么的,所以很多人都不大乐意接受训练,在很多人看来中国还是之前那个任人欺凌的中国,中国能培养精锐士兵吗,他们很怀疑。
这一点韩云华早有准备,这次陪同韩云华前来的还有227名亲卫,这支亲卫队在过去的三年多的时间里被韩云华以小队和中队的编制派到山东、东北、河南等地进行破坏姓训练,一方面是为了带新兵,一方面是为了打击曰伪势力。不久前韩云华命令在外的所有特战部队立即归建,魏鹏、王小虎、孔阳等人才终于返回了军区。
经过整编,之前第一批跟随韩云华训练以及后来补充到第一批的特战队员814人单独被组成内蒙古军区特战第一师,魏鹏担任师长,而第二批次总计3498人被编成特战第二师,王小虎担任市长、孔阳担任政治委员。
为了彻底震慑这支苏联军队,韩云华命令这个800名苏联精英围攻这两百余名特战队员。原本苏联的这些受训部队还不愿意占中国人的便宜,硬是要指派200人出战,要同中[***]队进行一对一单挑。
当然了韩云华也不答话,直接命令特战队主动发起攻击,结果那是早已预料到的,特战第一师两百余名特战队员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精英,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将这800名苏联大兵全部干翻,而中国方面却无一受伤。
经此一战苏联的那些大兵们服了,在看过中国特种兵枪械训练之后这些苏联大兵彻底服了,他们想象不到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一支精悍的部队,训练热情大大被强化。
对于苏联特种部队训练的事情韩云华交给了李定国负责,因为李定国是韩云华第一批训练的特种兵中最为优秀的队员之一,将这些苏联大兵交给李定国韩云华放心。韩云华命令李定国带着这800名苏联士兵和原飞龙特战中队的267名特战队员立即到东北地区进行训练,半年后他要看到一支强悍的苏联特种精英,当然了种种经营也是相对而言的。
李定国欣然答应,原本他就是一个特战军官,但是后来就把他当做一般的高级军官使用了,尽管之前担任着第16师师长的高位,掌握着数万精锐,但是李定国并不开心,他还是觉得特种作战这种作战方式是他的最爱,这次虽然一下子从师长变成了“营长”,但是李定国的心情却极为高兴。
(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章:潜心发展之三大军区合并
苏联很满意[***]以及韩云华所部对苏联的支持,在国际舆论上为[***]大造声势,而且斯大林多次致电[***]中央,称韩云华是一个忠诚的[***]战士,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员,极尽赞扬之辞。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8821
38822
38823
38824
38825
38826
38827
38828
38829
38830
38831
38832
38833
38834
38835
38836
38837
38838
38839
38840
38841
38842
38843
38844
38845
38846
38847
38848
38849
38850
38851
38852
38853
38854
38855
38856
38857
38858
38859
38860
38861
38862
38863
38864
38865
38866
38867
38868
38869
38870
38871
38872
38873
38874
38875
38876
38877
38878
38879
38880
38881
38882
38883
38884
38885
38886
38887
38888
38889
38890
38891
38892
38893
38894
38895
38896
38897
38898
38899
38900
38901
38902
38903
38904
38905
38906
38907
38908
38909
38910
38911
38912
38913
38914
38915
38916
38917
38918
38919
3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