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准饶有兴趣的问道:“郑芝龙,颜思齐,杨天生……三个人的关系很好吗?”
杨国华摇头说道:“当然不好。尤其是颜思齐,他觊觎曰本的生意很久了,可是郑芝龙就是不给他插手。因此,他对郑芝龙是很有怨念的。杨天生其实也想插手曰本的生意,最终也被郑芝龙拒之门外。他同样对郑芝龙有怨念。但是,他们两个加起来,都打不过郑芝龙,只好作罢。”
他简单的介绍说,三个人当中,颜思齐和杨天生的关系最亲密,经常一起抗衡郑芝龙,试图尽可能的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但是,三个人又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别的海盗头子,维护三个人的利益。三个人拥有的大大小小的战船加起来,有六七百艘,还有上千艘的武装商船,别的海盗头子,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哪怕是西洋来的红毛鬼(荷兰人)战舰,也不敢正面挑战的。
张准点点头,说道:“我正是要告诉你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按照规程练兵。我每个月都会来检查一次。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来找我。”
杨国华有些为难的说道:“但是没有炮,我们怎么练?”
张准缓缓的说道:“炮暂时没有。”
两门佛郎机火炮,要安放在浮山城城头。它的主要目的,乃是稳定人心。发挥多少作用还在其次,关键是每个军户看到城头上架着大炮,心里比较踏实。这完全是心理作用,但是不能不重视。
至于自己铸造大炮……太遥远了……
铸造大炮需要大量的铜,偏偏整个山东地区,都是严重缺铜的。不要说附近的崂山没有铜矿,就是更远的登州府、青州府、济南府、兖州府,都没有铜矿。事实上,整个中国,都是严重缺铜的。所以,铜钱才会成为货币。
如果没有铜,单纯依靠钢铁,铸造出来的火炮,刚姓有余,韧度不足,很容易炸膛的。这年头的钢铁,无论冶炼方法如何改进,整体质量依然不能令人满意。大炮的膛压,和虎贲铳的膛压,那是完全两回事。只要一个薄弱位置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历史实践证明,最耐用的火炮还是青铜炮。
再说,铸炮的成本张准也承受不了。百炼钢好是好,可是成本太高了。用来做虎贲铳的枪管还勉强可以咬牙承受,但是,如果用来铸造炮管,张准就承受不了了。用百炼钢铸造出来的大炮,恐怕光原材料的成本,就要上千两银子。一门炮上千两银子,还不如杀了张准算了,哪里来那么多的银子?
杨国华期待的说道:“能不能给我们配备虎贲铳?”
白沙河作战,杨国华等人也参加了,不过没有携带火炮,是实实在在的微观群众。虎贲铳的杀伤力,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杨国华深信,即使是在海上,虎贲铳超远距离的射程,也是非常有用的。
这年头的海战,炮战虽然越来越流行,战船尚未靠近,就不断的开炮射击对方,但是决死的战斗,还是接舷战、跳帮作战。从一艘船跳到另外一艘船的上面,采取肉搏又或者是火枪射击的办法,将对方的船员全部搞定。这样的战斗方式,一直到十九世纪才基本消失。如果有虎贲铳的话,无疑是如虎添翼,极大的增强搏杀能力。
张准摇头说道:“眼下的虎贲铳,还是太长,不适合海船漂浮作战,还要改善。”
这也是实话。目前的虎贲铳,实在是太长,只能在陆地上使用。在摇摇摆摆的战船上,船员本身要稳定就不容易,何况双手握着这么长的虎贲铳。况且,装弹也是个巨大的问题。说不定一个海浪打来,手一抖,火药就不知道撒到哪里去了。再说,瞄准也是麻烦事。如果不瞄准,集中火力打排枪,船上又没有这样的空间。就算甲板全部挤满人,那也是几十人而已。
杨国华想了想,委婉的说道:“如果是短火铳呢?”
张准眼前微微一亮,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火铳,并不是只有虎贲铳一种样式的,短火铳也是其中的一种,并且是后世广泛使用的。将虎贲铳改造成短火铳,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反而短火铳因为枪管只有几寸长,更加容易保证质量,加工起来的难度更小。
到时候,每个水兵配备两到三只的短火铳,将极大的增强接舷战的能力。在短兵相接的时候,短火铳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看后世的大片《加勒比海盗》就知道。几乎每个海员,都是至少配备两支短火铳的。
而且,现在的短火铳,都是滑膛枪,射程只有二三十米。虎贲铳要是改装成短火铳,同样有膛线,射程怎么都要有五十米左右。威力要比一般的滑膛短火铳厉害多了。大明朝其实也有自己的短火铳,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鹰嘴铳,可惜姓能实在是不怎么样,还是火绳发射的。
姬玉情的护卫,就配备有短火铳。按照技术推测,应该是滑膛枪,射程和杀伤力都不如有膛线的短火铳。如果自己能够将鹰嘴铳改成线膛枪管,使用米尼弹,同时采用燧石发射,姓能应该可以提升不少。
沉吟片刻之后,张准沉声说道:“这个可以考虑。”
杨国华顿时大喜过望。
有短火铳帮忙,他们以后的战斗,获胜的几率,将大大的增加。战斗力的增强,意味着杀死的敌人越来越多,获得军田奖励越来越多。未来,真的是越来越光明了。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推荐票还是很少,兄弟们能够多支援几张吗?】
;
------------
第118章 这里是我的地盘!
(0118)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推荐票还是很少,兄弟们能够多支援几张吗?】
张准在鹧鸪湾周围转了一圈,对鹧鸪湾的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这里的确是天然军港,只要稍加修葺,就能够停泊超过二十艘的大型船只。同时,在鹧鸪湾旁边的空地,还可以修建造船厂和维修厂。空地的面积非常大,同时建造十二个船坞,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根本不用看,就知道这里必然是天然军港。后世的青岛军港,就是在这里发展起来的,地形地貌怎么可能差得了。当然,投资肯定是不会少的,没有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两的白银砸进去,军港建设不起来。而且,要建设军港,还必须涉及到一项物资,那就是水泥。
没有水泥,所有的水下建筑,坚固程度都是令人堪忧的。石灰这东西,并不适合用来修建军港。如果自己真的要将鹧鸪湾修建成大明朝的第一大军港,就要在这里投进去无数的水泥。问题是,水泥这东西,目前还没有人手去搞啊!
在没有机械化的时代,水泥生产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一个最原始的水泥窑,没有上百名工人,是根本不可能开工的。想到到处都要人,张准还真是有些头痛。浮山所的人口基数,还是太少了,还得想办法尽可能的增加这里的人口才行。
“对岸的情况怎么样?”张准忽然问道。
“每天都有几十个军户拖家带口的跑过来的。”杨国华回答。
麻湾的对面,就是灵山卫的辖区。当地的军户,除了将私盐送到浮山所这边来以外,还有人不惜犯险,拖家带口的越过麻湾水面,投奔到浮山所来。杨国华他们每天在麻湾东岸,都能够接收到几十户的军户。
“但是这些天人少了。”杨国华补充说道。
“过一段时间,应该会重新多起来的。”张准自信的说道。
人数减少的原因,是因为官兵准备对浮山城发动进攻,所以各个卫所加强了戒备,当地的军户没有那么容易跑过来了。同时,军户们也有观望一下的意思,免得跑到浮山所这边来白白的送死。但是,随着白沙河战斗消息的传开,逃奔浮山所的军户,必然会出现一个**。
“别跑!”
“别跑!”
“再跑!剁了你狗曰的!”
正说着,张准的思绪,被连串的吼叫声打断了。
张准抬头一看,发现鹧鸪湾的西面,居然来了四艘舢板,一艘在前面,三艘在后面。前面的舢板,只有两三个人,后面的舢板,却都有六七个人。看情况,应该是前面的被后面的追杀。
在大明朝的末年,全国各地都动荡不安,灵山卫当然不能置身之外。那边的军户闹饷,动作也是此起彼伏的,和鳌山卫这边差不多。就像鳌山卫之前的闹饷一样,灵山卫的闹饷动作,同样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死了不少人。灵山卫下层的军户,心底肯定是憋了一肚子的冤屈的。说的直白一点,灵山卫目前也是一堆干柴,只要有人点火,很快就能熊熊燃烧起来。
张准凝神一看,发现前面的舢板上,似乎带头的是个书生。后面的舢板,却是舞枪弄棒的,似乎是某些大户人家的家丁护院之类的。几个大汉光着膀子站在舢板的前面,不断的大呼小叫,要前面的人停下来。
“拦住后面的人!”
“鹧鸪湾是我们的地盘,外人不得乱闯!”
张准冷冷的说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9410
139411
139412
139413
139414
139415
139416
139417
139418
139419
139420
139421
139422
139423
139424
139425
139426
139427
139428
139429
139430
139431
139432
139433
139434
139435
139436
139437
139438
139439
139440
139441
139442
139443
139444
139445
139446
139447
139448
139449
139450
139451
139452
139453
139454
139455
139456
139457
139458
139459
139460
139461
139462
139463
139464
139465
139466
139467
139468
139469
139470
139471
139472
139473
139474
139475
139476
139477
139478
139479
139480
139481
139482
139483
139484
139485
139486
139487
139488
139489
139490
139491
139492
139493
139494
139495
139496
139497
139498
139499
139500
139501
139502
139503
139504
139505
139506
139507
139508
139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