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很多的巡检司,职能五花八门,有检查盐业的,有检查铁矿的,还有检查茶叶的,还有的什么都不检查,就是专门负责检查流动人口的。只要是能发财的行业,基本上都设置有巡检司。

    江阴的巡检司,属于水上巡检司,又称水检衙门,主要是检查来往的商船。从江阴附近经过的商船,要是被他们看上了,都要拦截下来,进行检查。当然,检查什么的,都不过是借口罢了。真正的原因,是他们要捞取油水,收受贿赂。无论全国什么地方,只要是巡检司,都是肥缺,江阴的水上巡检司更不例外。

    但是,这件事显然是背后有人搞鬼。沈凌菲自认平时和江**检衙门的关系还算可以。她毕竟是苏州沈家的人,从小就知道,要做好生意,必定要和官府搞好关系。因此,相关的方面,她从来都是打点到的,绝不遗漏。没有十分的必要,水上巡检司的人,也不会和她们过不去。

    然而,这一次,水检衙门的人,却是板着脸,就是要扣押她们的三七。无论沈凌菲说什么,他们的态度,都不肯改变。甚至,沈凌菲悄悄的让人给对方塞了几百两的银子,但是,银子收下了,三七还是要扣留。为了恐吓沈凌菲她们,巡检司还出动了两艘崭新的战船。

    巡检司这边人多势众,又有两艘崭新的战船虎视眈眈,沈凌菲身边的人不多,又惦记着张准的吩咐,不想发生暴力冲突,于是,她们暂时放弃了三七,准备回来以后再想办法。不料,船到长江口,在崇明岛的附近,被巡检司的战船追上,双方再次发生冲突。巡检司的人,不知道吃了什么药,居然要将沈凌菲扣下来。

    沈凌菲当然不甘示弱,双方的气氛,一度非常的紧张。她手上有鹰眼铳,负责护卫的黄姑娘,也带有几十把的鹰眼铳。但是,巡检司这边,也有很多的火铳。就射程和威力而言,鹰眼铳和这些火铳,显然不相伯仲。双方发生冲突,各自死伤了几个人。

    最终,沈凌菲等人的船只,被迫驶入了崇明沙所附近的港口。巡检司的人,也不敢过分逼迫,担心沈凌菲这边狗急跳墙。他们对鹰眼铳的威力,也相当的忌惮。鹰眼铳尽管是短火铳,可是真正打起来,射程和巡检司装备的飞鸟铳,竟然不相上下。因此,进入港口以后,巡检司的战船在外面游弋,防止沈凌菲的战船逃走,双方一直在对峙。

    混乱中,黄姑娘让思思悄悄的遁走,返回山东报告张准。可惜,思思出海以后,刚好遇上北风。冬天刮的都是北风。逆风行驶,速度自然很慢,思思在海上足足艰难的行驶了五天的时间,才回到浮山城。一下船,她就马不停蹄的赶来,向张准报告了。

    “五天……”

    张准大皱眉头。

    幸好船只上有足够的粮食和淡水,否则,五天的时间,足够沈凌菲他们吃苦头了。但是,在这五天的时间里,会不会发生变化,还很难说。幸好,自己有派人保护他们,黄四郎的女儿,叫做黄桂英的,带了五十把的鹰眼铳。巡检司的人要是不愿意拼命的话,想要将她们抓到,倒也不容易。

    不过,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

    问题的关键在于,他张准的脸,被巡检司的人狠狠的打了一巴掌。

    很清脆,很响亮,很有力,很直接的一巴掌。

    是可忍,孰不可忍?

    思思并没有看到张准的愤怒,更是着急,两眼泪汪汪的哀求说道:“大人……”

    张准点点头,沉稳的说道:“思思,你不要着急,我马上跟你下江南。”

    思思这才稍稍放心。

    张准当即召集相关的人员议事。

    军事大比武以后,鳌山城周围的形势,相对平稳。无论是猫眼司还是情报司反馈的情报,都说明周围暂时没有什么危险。相反的,是周围的势力,察觉到张准的危险。不少人都悄悄的撤离了。大家都在猜测,张准下一步,要进攻哪个目标。其中以即墨和莱阳的可能性最大。

    原来准备进驻莱阳的东江镇战兵,到达栖霞县以后,找个借口,留在那里,一直没有到达莱阳。显然,他们是担心,万一张准的屠刀,挥向莱阳的话,他们要遭受无妄之灾。登州水师的战败,给这些东江镇的战兵,也带来一些影响,在彻底的搞清楚状况之前,他们可不想重蹈登州水师的覆辙。

    进入十二月份,气候已经非常的寒冷。北直隶等地,已经开始下雪。山东应该不久也会下雪。下雪天,一般都不会发生战斗。因此,张准暂时离开鳌山城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大碍。当然,张准也不可能在江南长时间的逗留,过年前必须返回。

    因此,张准给自己的时间,是二十天左右。

    有二十天的时间,足够了。

    “独孤猎,集合狙击手分队!”

    “杨伟国、钟无影、刘吉祥,将十个狙击小组,都集合起来!”

    “张友彩、彭勃、周焱宇,集合你们各自的小队!”

    “方贺、刘栋,集合你们的水兵作战分队!”

    “杨国华,准备好你的旗舰!”

    连串的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

    所有的部队,立刻忙碌起来。

    “每人带足五个基数的弹药。”

    “后勤司,另外预备每人二十五个基数的弹药,装船!”

    “后勤司,预备一百支崭新的虎贲铳,一百支鹰眼铳,装船备用!”

    张准继续发布相关的命令。

    各色弹药装备,都流水般的送到鹧鸪湾海军基地,然后装船。

    杨国华的旗舰,载重量只有五十吨左右,只能装载部分的物资,还要装载人员,显然无法满足需要。幸好,有思思姑娘的一艘商船,可以装载上百吨的物资,可以一起装载。因此,张准决定,带领这两艘船一同前往江南。

    张准要带走的,当然是这次军事大比武的精英。说来也巧,这次的军事大比武,就好像是专门为这次的江南之行选拔部队似的。张准只需要闭着眼睛,将获奖的个人和团体,都全部抽调出来,就组成了南下的部队。

    此次的江南行,不是大规模的战斗,更多是内部的冲突,所以,不需要太多的人。江南地区,并没有明军的主力部队,只有一些守备部队。至于这些守备部队的战斗力,基本不用考虑。不是张准藐视他们,实在是因为他们自己不争气。否则,当初几十个倭寇,也不会成功的到南京城下去转悠了。

    五个作战分队,加上十个五人狙击小组,加上专业的狙击手,总共是三百多人。张准觉得足够了。唯一遗憾的就是三艘苍山船,无法到江南去。否则,张准很不介意,让苍山船停泊在南京城外,对着南京城放几炮,吓唬吓唬江南的那些家伙。不过,即使没有大炮,张准也准备吓唬吓唬南京,吓唬吓唬整个江南。

    扣押我的药材,还扣留我的人,你们找死。

    断人财路,有如杀人父母。

    你断我财路,我杀你父母!

    一切都很快安排妥当。

    十二月初八,张准正式率军南下。

    两艘船满载着三百多名战士,还有大量的作战物资,晚上从鹧鸪湾悄悄的出发,迅速的进入茫茫的大海。由于是顺风,航行的速度非常快,一天一夜的时间,张准就到达了崇明岛的附近。

    海盗出身的杨国华,对于崇明岛当然不陌生,一路上,他都在向张准介绍崇明岛的情况。同时,思思姑娘也向张准描述了一些崇明岛的情况。张准结合自己后世的认识,对崇明岛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当时的崇明岛,和后世的崇明岛,是完全不同的。明朝的崇明岛还没有连成一片,人口也很少。岛上设立有崇明县,大概有两三万的人口。崇明岛分为西沙、长沙、三沙、南沙等几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其中,最大的是西沙岛(和今日的西沙群岛完全两码事),又叫崇明岛。主要的人口和建筑,都在西沙岛上。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崇明岛上还设立有一个崇明沙所。这是一个千户所,隶属于苏州府镇海卫的管辖。按照编制,崇明沙所应该有1120名士兵。不过,考虑到卫所制已经废弛,这个崇明沙所,能够出动五十人的家丁就算不错了。

    船队到达崇明岛附近的时候,刚好是凌晨,天蒙蒙亮。日常繁忙的长江口,在这个时候,是最冷清的。张准举着千里镜,一路仔细的观察,并没有看到其他的商船。两艘船只悄悄的靠近崇明岛。思思说,沈凌菲的船队,被困在崇明岛西部的海心沙港口。张准当即下令船队向海心沙驶过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732 8733 8734 8735 8736 8737 8738 8739 8740 8741 8742 8743 8744 8745 8746 8747 8748 8749 8750 8751 8752 8753 8754 8755 8756 8757 8758 8759 8760 8761 8762 8763 8764 8765 8766 8767 8768 8769 8770 8771 8772 8773 8774 8775 8776 8777 8778 8779 8780 8781 8782 8783 8784 8785 8786 8787 8788 8789 8790 8791 8792 8793 8794 8795 8796 8797 8798 8799 8800 8801 8802 8803 8804 8805 8806 8807 8808 8809 8810 8811 8812 8813 8814 8815 8816 8817 8818 8819 8820 8821 8822 8823 8824 8825 8826 8827 8828 8829 8830 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