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准站起来,来回踱步,眼神越来越阴冷,让罗凯和身边的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的小命,就在张准的一刹那思念之间。在此时此刻,他们感觉自己的呼吸,都要停止了。每个人,都能听到自己急促的乱糟糟的心跳。
事实上,只要张准一个眼色,周围荷枪实弹的虎贲军,就会送他们全部上路,绝对不会有任何的犹豫。国人对于汉奸和卖国贼的痛恨,从袁崇焕身上可见一斑。袁崇焕的尸体,可是被愤怒的民众,直接吃掉的。只要想到万马分尸的拥挤场面,他们都不寒而栗。
幸好,张准并没有打眼色要杀人。他的脸色慢慢的缓和下来,很久以后才冷冷的说道:“罗凯,你将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说出来。或许,我可以给你们一些建议。但是,我事先提醒你,你们想要洗刷身上的污点,是要拿出诚意来的。”
罗凯顿时如释重负,深深的松了一口气,整个人好像都要因为欣喜而瘫痪下去。他急忙定定神,抖擞精神说道:“好的,大人请听……”
原来,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鞑子在黄县战败的消息,已经逐渐的传播开来,登州水师的官兵,也都知道了。足足九个牛录的鞑子全军覆没,超过十个牛录的鞑子伤亡惨重,这样的损失,绝对是空前的。自从努尔哈赤申诉七大恨,起兵反明以后,鞑子还从来没有遭受过这样大的损失。
此事除了对鞑子本身造成极大的影响之外,对投降鞑子的叛军,影响也非常大。叛军投降鞑子,无非是看中鞑子的战斗力强大,觉得投靠鞑子,比较有安全保证。同时,还可以从鞑子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看好鞑子,觉得鞑子有前途。
在虎贲军出现之前,鞑子的战斗力,的确是前所未有的。鞑子最开始只有建州一块小小的地盘,人口不过数万。现在,鞑子的控制区域,已经包括整个辽东都司,只有山海关一线除外。所有的地盘,都是鞑子依靠战争手段抢夺过来的。鞑子在不断的战斗中,越打越强,最终完全无视所有的明军。
从努尔哈赤申诉七大恨,正式起兵反明,到眼下的崇祯八年,也不过才二十年不到的时间,鞑子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地盘迅速的扩大,人口迅速的增多,军力国力都大大的增强。相反的,明国折损在辽东的军队,前前后后可能有五十万之多,至于耗费的钱粮,更是不计其数。明国的国力军力,都被鞑子拖垮了。
几乎在所有的战役中,鞑子都是百战百胜的。每次战斗,鞑子的伤亡,都是以几个又或者是几十个计算的。一次死伤上百鞑子的战斗,很稀少,一般都是特大型军团的混战。而鞑子每每死一个人,它的对手,都要死几十人甚至是几百人。
久而久之,鞑子不经意的造就了自己的不败神话。这种神话表现在几十个的鞑子,就敢向数百的明军发起攻击。几百个的鞑子,就敢攻打明国的城镇,驱逐数千的明军。几千个的鞑子,就敢和数万的明军对峙。至于几万名的鞑子……直接闯到明国的内陆腹地撒野来了。
------------
第508章 叛军的心乱糟糟
第508章 叛军的心乱糟糟
明军从上到下,几乎都形成了一致的看法,想要完全消灭鞑子,.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鞑子阻挡在关外,不让鞑子进入中原地区。但是,随着鞑子连续两次的入寇,这样的观念都被逐渐的改变了。因为,在鞑子的长途奔袭面前,关宁防线已经基本上失去作用了。
现在的明军,仅仅寄希望于鞑子入寇的时候,不要攻打大型的城镇,不要袭扰京师,不要让皇帝发火。鞑子在城镇的外面烧杀抢掠,明军是完全不管了,只等着鞑子烧杀抢掠够了以后,自己退走。鞑子毕竟是外来户,总不能在中原地区长住吧?
总的来说,大家的看法,都是逐渐的趋于悲观。绝望的沮丧的悲观。兵部每次在构思对鞑子作战方略的时候,都要找几个疯子来完成。因为,只要是稍微有点正常理智的人,都不相信明军能够打败鞑子,不相信明军能够有效的阻挡鞑子的入寇。
甚至,有人的想法更加的悲观。有人觉得,既然鞑子可以绕过山海关防线,直接进入中原地区烧杀抢掠。那么。鞑子入主中原,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样一块来,中原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当然,有这样悲观想法的人不多。
当时的鞑子,想到的也只是烧杀抢掠,尽可能的虚弱明国的国力,尽可能的增强自己的国力,而不是直接入主中原。即使是皇太极,也没有想过要在中原建立自己的王朝。鞑子的每次作战,都是围绕烧杀抢掠进行的。
既然绝大部分的明军,都深信自己是无法战胜鞑子的,那么,在形势不利的话,选择投降,也就顺理成章了。反正,投降了鞑子以后,明国就算要惩罚他们的叛国罪,也没有丝毫的能力。登州水师就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投降了鞑子。
在他们看来,投降鞑子以后,有鞑子罩着,一定不会吃亏的。鞑子这边,对于战功的分配,更加的公平。只要勇敢作战,获得的好处比原来更多。因此,有些叛军在投靠鞑子以后,作战更加的卖命。这也是后来满清能够顺利入关的主要因素。大部分的明军,都是被四顺王率领的叛军击溃的。
现在,虎贲军展现出比鞑子更强的战斗力,顿时将鞑子身上的光环,一下子剥落下来。叛军忽然发现,明国还是有办法清算他们的叛国罪行的。在明国的内部,还有人的战斗力,比鞑子更强。
比如说,这次的黄县大战,东江镇原来的两个参将,王庭瑞和袁安邦,就被鞑子杀了。人头还被高高的悬赏起来示众。可以说,明国是借虎贲军的手,而虎贲军又是借鞑子的手,清算了他们两个的叛国罪。这一点,恐怕是当初两人投降鞑子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的。
而那些被打死在黄县外面的叛军,同样被清算了。黄县大战,鞑子的损失惨重,叛军的损失也不少。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最少有三四千名叛军被打死又或者是被俘虏。狼狈不堪的孔有德,甚至连红夷大炮都不要了,可见当时的情势,是多么的危急。
没有人知道虎贲军为什么会这么厉害,没有人知道那个叫做张准的人为什么这么厉害。但是,他们知道结果。这个结果就是虎贲军完全打垮了鞑子。鞑子的两位贝勒,现在都被困在登州城里面等死。同时,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海面上,出现了大量的虎贲军海军战船,将登州城和鞑子的后方,完全的割裂开来。辽东的鞑子想要增援登州城,很难。登州城的鞑子要通过海路撤退,更是难上加难。
逐渐的有叛军为自己的选择后悔了。他们本能的感觉到了危险的存在。虎贲军收拾鞑子都不费吹灰之力,更不要说收拾他们这些叛军了。一旦落在虎贲军的手上,叛军的下场,可想而知。原本是没有什么风险的投降行为,忽然变得非常的危险,前途也变得非常的渺茫。叛军的内心郁闷,可想而知。
后来,又有更加恐惧的消息传来。由于登州城的鞑子被围困,辽东的鞑子,必须组织力量解救。但是,鞑子没有自己的海上力量。如果要和虎贲军海战发生激战,必然是他们这些登州水师的降兵打前锋。换言之,就是他们被推到了和虎贲军作战的第一线。
当初,登州水师曾经在阮大铖的怂恿下,南下去找张准的麻烦。结果,双方在浮山城附近的海面,发生了激战。登州水师最终不敌虎贲军海军,被迫撤退。这已经是大半年之前的事情了。在半年以后,虎贲军海军,显然会更加的强大。而登州水师的实力,却是在不断地削弱当中。现在的登州水师,哪里还是虎贲军海军的对手?要是被鞑子推到第一线,和自杀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在各方面的作用下,有部分的叛军,开始寻找其他的出路。既然鞑子这边不安全了,那只有反正,又从鞑子这里脱离出去。他们的出路有三个。第一个,是投降朝廷,算是名副其实的反正。第二个,是投降虎贲军,做三姓家奴。第三个,就是闹**,自己干自己的。
投降朝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朝廷的战斗力,和鞑子相比,简直连渣都不如。要是投靠朝廷,万一鞑子杀过来,他们抵挡不住,马上就要成为被鞑子屠杀的对象。出尔反尔,鞑子不将他们一个个都剁碎了喂狗才怪。因此,投降朝廷,是不可能的。
自己闹**,那就更加不可能了。想要闹**,就要有自己的地盘。问题是,他们现在是在辽东的地盘上,这里是鞑子的势力范围。他们要有属于自己的地盘,就必须和鞑子开战。用脚后跟都可以想到,他们有没有和鞑子开战的胆量和本领。向鞑子开战,根本就是自杀中的自杀,绝不可行。
唯一能够获得生路的地方,只有虎贲军。对于登州水师的官兵来说,虎贲军是他们最后的希望所在。只要虎贲军答应接收他们,就算是鞑子,都奈何不了虎贲军。既然鞑子奈何不了虎贲军,当然无法来清算他们的出尔反尔了。当然,这仅仅是一部分人的想法。
另外有部分人,觉得鞑子还是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这次鞑子在黄县损失惨重,只是因为他们太大意了。在以后的日子里,虎贲军未必能够继续击败鞑子。但是这部分的人员,对于别的同伴试图投靠虎贲军的行动,也是暗中默许的,因为,他们也想知道,虎贲军这边,到底有没有生路。
最终,在某些人的共同努力下,罗凯做了一次危险的行动,就是向虎贲军发起试探行动。既然要试探,那就要表现自己的诚意。表现自己诚意的最佳办法,莫过于投名状了。就算他们有天大的罪行不能饶恕,只要将鞑子的首级送上,相信小命还是没有问题的。
刚好有一群鞑子要冒死到登州城去,解救城内的同伴,罗凯就主动的承接了运送的任务。通过登州水师内部的手脚,罗凯在自己的船上,集合了反正意念最强烈的一些人,然后将鞑子全部都“不动声色”的送到虎贲军的虎口里面。
船上总共是半个牛录的鞑子。要是在陆地上,凭借他们的勇敢和战术,肯定可以负隅顽抗好长一段时间。但是,到了大海上,他们就成了软脚虾了。甚至,鞑子连自己悄悄地陷入虎贲军海军的包围圈,都毫无所觉。罗凯也故意任凭鞑子的牛录章京瞎指挥,加速了他们的灭亡。张准看到的奇怪现象,就是鞑子的头目乱指挥的结果。
当战斗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罗凯发出暗号,所有的水手,都跟着跳水逃生。这是他们预先商量好的。只要罗凯跳水,其他的水手,同样跟着跳水。鞑子想要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需要时间。事实上,鞑子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被虎贲军全部消灭了。
“这些鞑子为什么要来登州城?是谁给他们的命令?在他们的后面,还有多少的鞑子准备到来?你们登州水师的其他船只,还能够运送多少的鞑子?”张准缓缓的问道。
“没有人给他们命令,都是这些鞑子自己组织起来的。听说鞑子在黄县战败的消息,金州卫、复州卫的鞑子,都很混乱。有的人想要撤回去沈阳,有的人想要从沈阳得到增援,还有人想要南下,解救登州城的鞑子。因为所有的甲喇章京都被多尔衮带走了,所以,在金州卫和复州卫,官职最大的就是牛录章京,总共有二十个左右。”
“这二十个的牛录章京里面,关系非常的复杂。有的是皇太极安排的,有的是多尔衮的死忠,还有的是多铎的亲戚。大家纷争不断,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无法统一行动。他们最终决定,各自分头行事。回去沈阳的回去沈阳,南下的南下,驻守原地的驻守原地,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干涉。”
“我们登州水师的船只本来就不多,要是用来运载鞑子的话,一次最多运送八百名的鞑子。但是,东江镇的运输船很多,起码有四五十艘较大型的船只,一次就可以运输两千名鞑子。不过,这些船只都没有安装大炮,鞑子不是很放心,因此,只是用他们来运送物资。”
罗凯一一详细回答张准的询问。
他进一步介绍说,由于虎贲军海军成功的拦截了来往辽东和山东之间的绝大部分鞑子船只,所以辽东的鞑子,对于登州城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的了解。偶尔有鞑子的船只,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避过虎贲军海军的堵截,来往于辽东和山东之间,带来残缺不全的信息,也不能让辽东的鞑子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反而让他们感觉到更加的糊涂,更加的混乱。
信息缺少,自然是导致谣言满天飞。鞑子也是人,同样会产生谣言,同样会相信谣言的。黄县大战战败的消息传来,整个辽东地区南部,都是谣言满天飞。其中又以金州卫、复州卫、盖州卫、定辽右卫的传言最为复杂。因为这里是鞑子控制不久的区域,那里的民众,还没有完全臣服。无意中听到鞑子被打败的消息,他们当然要积极的传播谣言了。
有谣言说,多尔衮在黄县已经战死,现在是多铎在登州城负责指挥。还有谣言说,虎贲军正在集中全力,围攻登州城。从鞑子手上缴获过来的红夷大炮,正在日夜的炮击登州城。甚至,还有谣言说,登州城已经被虎贲军攻破,多尔衮和多铎等奴酋,要么是成了俘虏,要么是被打死了。其他的鞑子,要么被打死,要么是跳海自杀。
因为黄县大战,主要是在鞑子和虎贲军之间产生的。因此,有关张准和虎贲军的谣言,就更加的多了。有人说,张准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专门吃鞑子的。有人甚至描绘了张准的塑像,就是一个青面獠牙的魔鬼,手里正拿着血淋淋的鞑子的心脏。
有人说,张准是真龙转世,能够呼风唤雨,点石成金。在黄县,张准就是随手招来一阵的狂风暴雨,轻松的打败了鞑子。还有人说,张准是战神下凡,武功盖世,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够灭掉所有的鞑子,多尔衮和多铎,就是被张准随手打死了。
所有的谣言,都是有板有眼,细节十足。而且,谣言和谣言之间,还有相互印证的作用在内,即使是比较理智的人,也不能不感觉的确是真的。如果有人仔细研究,就会察觉到这些传言,乃是某些有心人传播出来的,绝对不是一般的谣言。编织谣言的人,显然是个老手。比如说,某个叫做孙歆的盗墓贼。
------------
第509章 一个人头赎罪,两个人头立功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1590
161591
161592
161593
161594
161595
161596
161597
161598
161599
161600
161601
161602
161603
161604
161605
161606
161607
161608
161609
161610
161611
161612
161613
161614
161615
161616
161617
161618
161619
161620
161621
161622
161623
161624
161625
161626
161627
161628
161629
161630
161631
161632
161633
161634
161635
161636
161637
161638
161639
161640
161641
161642
161643
161644
161645
161646
161647
161648
161649
161650
161651
161652
161653
161654
161655
161656
161657
161658
161659
161660
161661
161662
161663
161664
161665
161666
161667
161668
161669
161670
161671
161672
161673
161674
161675
161676
161677
161678
161679
161680
161681
161682
161683
161684
161685
161686
161687
161688
16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