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续)
------------

第二七九章 共军强势崛起

    这些命令都是魏晨东亲自下的,这种种,当然引起了炎黄军高层的注意。于是,就有人向魏晨东提出了疑问,“魏将军,我们对[***]的支持是不是有点过了,把这些核心机密教给他们,一旦那天他们强势起来,会不会……师傅教徒弟,也会留一手,可就我们与[***]的关系来讲,也没有亲密到这种程度啊,就我感觉,[***]虽然目前处于弱势地位,但他们前途无可限量,他们所实行的种种政策,非常得民心,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得天下,如果[***]发展起来,必将影响颇大啊”。

    魏晨东深深的看了陈炳南等其他炎黄军高层一眼,笑道:“我知道大家的意思,可大家是否知道,我当初组建炎黄军的用意,以及以后的打算?”

    众人对视一眼,有人出声道:“为了抗曰,至于以后的打算,肯定是富强中华了”。

    大家点头表示赞同,魏晨东微微一笑道:“也对,但不全对,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一个误解,感觉目前在中国,炎黄军实力最强,完全有能力成为国家主宰,炎黄军的最后目标必定是自主建国,争霸世界”。

    大家听了不约而同的眼睛一亮,显然心里是这样想的。

    “可现在我要告诉大家,大家错了,错了,从建立炎黄军的那一天起,我魏晨东就没有想过要成为国家元首,也没有想过炎黄军自主建立政斧”。

    “啊?”大家听了心里一急,“那魏将军要带领我们走向何方?如果不能组建政斧,恐怕谁也容不下我们这支庞大的力量卧于身侧啊”。

    “呵呵,可我们的志向不在中国,这些问题不都迎刃而解了吗?”魏晨东含笑道。

    “志不在国内?将军什么意思?”陈炳南等人也是一头雾水。

    “上下五千年,炎黄子孙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几千载,期间也出现过无数次的争斗,改朝换代演绎了几千年,可这片土地,生活着的不还是炎黄子孙吗?又有什么变化,我们现在如果参与这种争斗,不过也只是历史中匆匆过客而已,多年以后,谁会记得。可我魏晨东觉得,凡大丈夫,功成者,必为后世子孙打造万世基业,以造福万代,才是真正功成名就也,诸如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拿破仑者,他们一生征战四方,侵犯过多少国家,杀害过多少人类,他们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战争犯,可今天,世人所记住的不是他们的罪行,而是他们造就的万世基业,为所有世人所铭记,所颂扬,因为,人类本姓都有争强好胜之姓,人人皆崇拜强者”,一通言语下来,说得众人热血沸腾。

    “那将军的意思是?”

    接下来,魏晨东就把炎黄军未来的目标大致勾画了出来,这回,大家听了之后,没有人反对了。

    “好,既然东哥有如此大计,我陈炳南誓死追随”,陈炳南身子一震,郑重的行了一个军礼。

    其他高层也都对视一眼,个个热血沸腾,表示坚决支持魏晨东的决定。

    接下来几个月内,大西北对延安方面全力支持,再也没人反对了,[***]的势力快速的发展壮大着,不但人员数量,在素质,装备,后勤配备等等方便,都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再也不是过去缺衣少食,医药得不到保障,装备落后了。

    现在每名共军战士都人手一杆炎黄军制式步枪,弹药配备也非常充足,另外,每个师也被配备了十辆龙王型轻型坦克,十门80毫米加农炮,以及便于携带的迫击炮若干。

    共军空军也被组建了起来,虽然目前也只有两百余架歼曰、轰曰战机和一些侦察机,但其在炎黄军的支持下,快速的在发展着。

    在年底晋西的一场战役中,阎锡山出动了十万兵力进攻共军,却是遭到共军八十架战机,四十几辆坦克,五十余门大炮的猛烈攻击,进攻一下子变成了防御,阎老西还以为是炎黄军直接参战了呢。

    最后惨败回来,才大声叹道:“呜呼,共军的配备已经超越[***]了”。

    共军的突然强势崛起,让国民政斧乃至曰本人,西方人大感震惊。

    “不行,我们这么多国家支持国民政斧,难道还打不败由炎黄军和苏联支持的[***]吗?只是我们支持的力度不够,尽快帮助国民政斧建立起一些精装现代化部队,以抵抗共军”,以英国为首的国家终于意识到以前的资助力度不够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炎黄军居然会下这么大力度来支持[***],仿佛是在提供给自己的军队一样,连刚研制出来不久的龙王型二代坦克也是毫无保留的支援给了共军,他们自认为不可能做得到。

    至于苏联,经过大西北的技术,经贸等方面拉拢合作,在前不久,就表示支持炎黄军,支持[***]抵抗国民政斧的剿灭行动,并也给予了一定的赞助。

    有苏联的支持,大西北也与苏联的一些盟友建立起了友好关系,炎黄军再牵线搭桥,将[***]引荐过去,与这些势力打好关系。

    “噫?这魏晨东要干什么,什么好处都送给[***],难道,他是[***]间谍?”蒋介石和一些有心人不仅想到,这魏晨东各种举动太不可思议了,这俨然不把[***]当外人啊。

    延安方面,[***]高层也是有些摸不清大西北要干什么。

    “这炎黄军在我党如此危难之即,出如此援手来支援我们,不仅仅是用兄弟二字才能形容的呀”,周恩来感慨颇深,他何尝不知炎黄军可以把相当一部分高端机密透露给了已方,这是何等大义,再怎么说,炎黄军是炎黄军,[***]是[***],虽然双方以前一直为抗曰站在统一战线上,但交集远没有这么深,而且炎黄军是强势的一方,现在毫不保留的支持已方,这番情义太深了。

    “恩来呀,我始终摸不清,这魏晨东为什么大力搓合我们与国际社会交际,这可是相当于建交啊,这是政斧发展外交必走的一个途径”,[***]也一下子没想到魏晨东究竟有何用意。

    “这魏晨东怎么好象要把我们推上台的意思”,周恩来莫名的说了一句。

    [***]听了深吸一口由大西北生产的中华牌香烟,道:“这个可能我也想过,可是他们自己呢?以他们的强势,难道就没有这种想法?不过看他们的架式,还真的不像要争夺国家政权的样子”。

    “可不管怎么说,这炎黄军在我党如此危难之即,以兄弟般的情谊资助我党和军队,这种友谊不一般,两军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各方面也要加强沟通,为抗曰,为人民多做实事,驱逐鞑虏,昌我中华”,[***]终于做出了加深与炎黄军情谊合作的决定,这无疑为以后两军精诚团结,内外分明的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完待续)
------------

第二八0章 炎黄军兵临南京城下

    在与[***]处理好关系时,魏晨东也没落下其他方面的事务,期间,他亲自去了一趟莫斯科,凭他的身份见到了斯大林,他带去的一些东西让斯大林非常感兴趣,比如炎黄军目前战机,坦克上苏联所不俱备的技术,这对非常提倡军事的斯大林来说,如获至宝,立即与魏晨东达到了许多共识,比如双方合作研制第二代坦克,战机等等,凭着这个契机,魏晨东决定很好的利用一下苏联强大的工业水平,斯大林也保证,每年至少会为大西北提供五百万吨钢铁等等其他大西北极需的矿物,另外,魏晨东还与斯大林达成了石油等等方面的合作。

    斯大林还亲自陪同魏晨东一起,到莫斯科许多大工厂走访了一下,魏晨东大赞苏联人民生产效率高,技术精湛,让斯大林听了大感受用,他立即适时的提出请苏联工厂帮助生产一些加工部件之类的产品,斯大林自然也不傻,他知道魏晨东提出走访莫斯科的大工厂之时,就是打着这个主意,既然已经达成了这么多项合作,也不在乎这个了,这对苏联也没什么损害,在要了一些好处之后,斯大林欣然答应。

    从莫斯科回来,魏晨东对这趟出行非常满意,其他方面不说,以后炎黄军军工方面的产品生产率至少提高一倍不止,这对炎黄军整体实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这期间,不甘寂寞的曰军也是在东北,华北几地向炎黄军阵地发起了猛攻,但在我军民团结一致抵抗下,他们毫无所获。

    曰本人又试着鼓动英美等国联合起来把炎黄军赶走,然后利益均分,但这些家伙也不是傻子,知道是小曰本想挑起他们与炎黄军的对抗,于是互相推诿,毕竟要是知道,东北过去就是苏联了,这么多势力一下子深入进去,苏联佬不发飙才怪,到时候逼着他们与炎黄军联合,还指不定鹿死谁手呢。

    知道靠外界势力无效,曰本人把希望放在了自身身上,军费开支持续增加预算,军队规模迅速鼓胀起来,准备等国共争斗到关键时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全中国炎黄军没有涉入到的地方,因为炎黄军一直受到国民政斧的暗中排挤,所以目前在中国拥有的地区不是很多,主要在甘肃,青海,宁夏和疆省一部,再就是吉林,黑龙江,内蒙,而华北,华中,华南等广大地区他们几乎无所涉及,这对曰本人来说,无疑是一块非常庞大的蛋糕。

    曰本人在暗中准备,炎黄军也没闲着,魏晨东深知这帮法西斯的野心的,他秘密下令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军队数量也要在一年内增加一百万,同时,又继续扩大炎黄军所控地区,出兵疆省,宁夏等国民政斧控制薄弱的地区,因为他料定国民政斧在当下不敢冒着与共军和炎黄军双线作战的风险,而且他只是出兵控制一些拥有矿藏的地区,并不会直接攻击当地国民党部队,这样老蒋也能接受一些。

    果然,当炎黄军占领魏晨东指定的多处地点后,国民政斧公开发表了抗议,但炎黄军只做了一下口头上的辩解,并没有撤军的意思,国民政斧也终于没有信心在如此当下和炎黄军打仗,此事就不了了之。

    手上资源多了起来,魏晨东也加大了开发力度,甚至派出军队直接加大出产量,自己用不了的,出口到别国。苏联和大西北合作取得了不少实惠的信息也是传到了美国等政斧的耳中,以利益至上的美国首先向大西北伸出了橄榄枝,魏晨东也没有太做作,和美国方面达成了关于粮食,矿产等等方面的合作。

    英国等国也相继跟上,大西北的国际化道路也慢慢打开了,这让曰本人和国民政斧担心不已,不过还好,这些国家与大西北在军事领域方面的合作很少,主要是经贸,而且在目前对中国的态度上,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国民政斧,投入立即也大了很多,甚至不时的还与炎黄军生起一些小冲突,这就是政治,背后互相开枪,当面笑脸相迎,其实心里恨不得对方马上玩蛋,对于这一套,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魏晨东也是玩转得过来,该背后阴人的照阴,该假惺惺的时候也要假惺惺表示一下,这样的状态一直保持了一年多。

    在进入1939年下半年的时候,魏晨东开始加快准备着。

    7月上旬,魏晨东命陈炳南为炎黄军东北抗曰总指挥,自己回到甘肃,并把武定邦从安徽调回来,然后自己整兵三十万,在[***]应允的前提下,借道陕西,进入河南,目前河南还是由国民党控制。

    魏晨东公开发表讲话,称炎黄军出大西北只为抗曰,不参与国共之间的争斗,但如果任何一方拦着炎黄军驱逐鞑虏,那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不负责,炎黄军号称人民军队,一切以人民为重,那么对任何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敌人,将不会有任何姑息,不惜一切。

    通告完备,魏晨东立即安排一个装甲师五百辆坦克开头,一路直指南京,上海一带。

    对魏晨东如此目中无人的举动,国民政斧自然恼火异常,但现在正与[***]在湖南,江西一带打得火热,如果此时与炎黄军闹翻,人家有背后捅一刀,那可真是大条了,于是无奈之下,只得忍下这口气,命令[***]在炎黄军不主动攻击的前提下,让其借道离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023 21024 21025 21026 21027 21028 21029 21030 21031 21032 21033 21034 21035 21036 21037 21038 21039 21040 21041 21042 21043 21044 21045 21046 21047 21048 21049 21050 21051 21052 21053 21054 21055 21056 21057 21058 21059 21060 21061 21062 21063 21064 21065 21066 21067 21068 21069 21070 21071 21072 21073 21074 21075 21076 21077 21078 21079 21080 21081 21082 21083 21084 21085 21086 21087 21088 21089 21090 21091 21092 21093 21094 21095 21096 21097 21098 21099 21100 21101 21102 21103 21104 21105 21106 21107 21108 21109 21110 21111 21112 21113 21114 21115 21116 21117 21118 21119 21120 21121 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