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是太冲兄?”

    一见黄宗羲气势汹汹的过来,史可法便是面露苦笑,这伙子复社书生,难道真的是要自己拉下脸来,当众训斥他们么?

    眼看就会发生东林内哄,在场的东林重臣们便不觉都面露苦笑。

    拥立这件事,史可法犹豫不决,好局变坏,大伙儿一起倒霉,钱谦益反水,高弘图不表态,但也是屈服。

    刘宗周等人却是死硬到底,并且,支持这一派的东林复社中人,也是很多。

    这一下,可真是叫在场的人瞧了大笑话!

    镇守太监韩赞周是宫中老人,也是皇帝心腹,不然在这种时候断不能放到南京来,一见眼前这情形,韩赞周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一脸的不耐烦,挥着手便是喝道:“史大人,咱可不管你们东林自己的这摊子乱事,不过,可甭耽搁了去淮安的正事!”

    “是,公公所言极是,学生略作停留,即刻上路就是。”

    此情此景,也是叫史可法苦笑不已,适才好不容易打发走一批,这下可好,又来了一批更加生猛的。

    黄宗羲脸上似乎满是光采,这龙江关因为是奉迎未来的监国,或是皇帝,所以仪制齐备,场面十分隆重,礼部和户部等堂官都在,而姜曰广和张慎言等东林大佬因为给史可法送行,所以也是亲身在此,再加上魏国公徐弘基、诚意伯等勋亲,太监,数百人不是穿红就是着绯,能在这样的大场面上畅所欲言,就算因此获罪,又是何等快意之事!

    他是家中长子,今天决定以死相谏,事前已经安排二弟三弟,此事过后,国事若无可为,就及时抽身,早早回家务农种田,终生不准应考!

    到得史可法近前,黄宗羲已经是气定神闲,只是眼神之中,也是透着铁一般坚定的色彩。

    “史公阁部……”

    刚起个头,在靠近江面的那一边却突然乱起来。

    大约有超过百只的船队,在江面上游飞驶而下,而船只之上,却是打着醒目的明黄色的龙旗和皇帝仪仗!

    “这……”

    在场众人,无不是十分紧张,有人翘首以看,有人不顾江水湍急,索姓就站在江水岸边,就是图的那么一点点的近便,更有人双目圆睁,拳头也是紧握,用力之大,甚至是自己全身都颤抖起来。

    史可法双唇紧咬,一直到破皮出血,自己竟是丝毫不知,而眼前的东林诸生,也是一个个目瞪口呆,只是看向那飞驰而下的大股船队,最为醒目显眼的,当然就是中间打着旗号的最大号的官船。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很多老臣就已经撑不住劲儿了,站的摇摇晃晃,立不住脚。不少仆人上前将自己家的老爷扶住,而自己也是把头伸的老长!

    “是圣驾么?难道是圣驾?”

    死寂一般的场面,唯有韩太监喃喃自语,声音之大,却是把他自己也吓了一跳。

    “不可能吧……”刘孔昭面色死灰,他已经和马士英说妥,内阁归马士英,挤走史可法,他以艹江勋臣的身份,总掌京师禁军,到时候,饷、械、银,再加上大权在握,谁敢惹他?老刘家也是给大明效力几百年的大勋戚世家,先祖刘伯温在太祖手中是吃过亏的,现在也该他的子孙风光一把了!

    若是皇上回来,可就是一切成空了……

    (未完待续)
------------

第九十一章 风云(7)

    “是圣驾!”

    隔的又稍近一些,在场大臣,十之**都曾经见驾面圣,这其中,又以王铎等担任过曰讲官的官员对皇帝更为熟悉。

    因为宫廷曰讲,基本上每天或是隔一两天就会见面,谈论经义,甚至是诗词歌赋等文字小道,有里,更会有君臣唱和之事。

    皇帝字写的很好,人近皆知,而画画也很不坏,诗才,更属上等,赐秦良玉的四首御制诗都很出色,是难得的佳作。

    王铎虽年过五十,身体犹尚盛壮,眼神也很好,他先开口,吴伟业等人又稍迟了一会儿,便也是欢呼起来:“是圣驾,是皇上!”

    讲官先认出来,再下来便是太监,重臣,将佐,留守南京亲勋大臣,数百人不顾江水尚寒,一窝蜂般的拥到了江水里头,多是朝廷重臣,甚至有不少年过七十的数朝老臣,此时此刻,也顾不得什么身份地位,什么汉官威仪……一切都被抛在了九宵云外,剩下的,就只是眼中那站在官船前方,身着皇帝常服袍冠,正在微笑凝望的当今皇帝!

    “臣史可法,叩见皇帝陛下!”

    “臣高弘图,叩见皇帝陛下!”

    “臣张慎言……”

    “臣王铎……”

    “臣徐弘基……”

    “奴婢韩赞周……”

    大群的人拥入江边浅滩,就在泥水中,岸边,甚至是江水里,以最为郑重虔诚的姿态,缓缓下拜!

    史可法趴伏于江滩之上,只觉肩头重担一轻,几乎快意的要跳起来!

    皇上尚在,他曾经几次被皇帝召见,有在平台,也有在左顺门,或是乾清门,数次独对,皇燕京曾叫他抬起头来,所以御容见过几回,眼前船上的着龙袍的中年男子,毫无疑问就是当今圣上!

    而自从北都惊变,千均重担都压在他的肩膀之上,可惜他是那种按人吩咐做事可以尽心尽力,而且没有私意只有公心,所以是那种做事很公平方正的事务型的大臣,叫他在危亡之际成为众人的核心,并且随机应变……这个任务对史可法来说,实在是太重了一些!

    “万岁……”

    此时此刻,史可法眼中满是泪花,而在他身前左右,已经有不少太监和勋臣哭成一团,甚至有人嚎啕大哭,简直无法扼制自己的情绪,史可法只觉心中一阵阵的感动,心中只道:“皇上御极十七年,果然人心尚存,今且看来,恐怕李自成就是黄巢一流人物,我大明就算不能中兴,好歹也还有几十年的国运可言。”

    …………站在最大的两千料的大号官船之上,崇祯也是感慨万千的样子,眼神之中,似乎也俨然有泪花在。

    在出京之时,他曾经亲眼目睹百姓对他和对大明灭亡的无动于衷,甚至也目睹或知道了百官多半留在都中,不肯出逃或是殉国,大多数是选择了投降,这其中还包括他称为“先生”的内阁大臣们。

    最少,这一次跟随他出来的,内阁首辅在内的大学士们是一个也没有。

    为君为父,到这种地步,想起来又是情何以堪!

    一路上,除了和太子朱慈烺多次长谈,教崇祯明白自己在军政大事上有很多失策之处,同时在很多政务处断上也没有想象的那般英明,除了太子之外,王家彦和冯元飏、冯元飙、李邦华等大臣也是多次详加建言,更使得崇祯下定决心,要到南京之外,改弦更张,非要将江河曰下的国运扳回来不可!

    到了此时,一路海途风流考验,崇祯都是挺了下来,现在他的肤色也是被海风吹的有点发黑,三十四岁的人,平素在宫中是被国事弄的焦头烂额,将近一个月的海上长途,反而是把崇祯的身体调理的很好,整个人看起来也是精神十足,而多年的帝王生涯更使得他有常人难及的尊荣和威仪,这一切,都使得站在龙船之首的崇祯显的十分的具有帝王风范,而看在船上船下的众人眼中,更使得人心因为更加的激动而致沸腾!

    “卿等,随朕下船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378 16379 16380 16381 16382 16383 16384 16385 16386 16387 16388 16389 16390 16391 16392 16393 16394 16395 16396 16397 16398 16399 16400 16401 16402 16403 16404 16405 16406 16407 16408 16409 16410 16411 16412 16413 16414 16415 16416 16417 16418 16419 16420 16421 16422 16423 16424 16425 16426 16427 16428 16429 16430 16431 16432 16433 16434 16435 16436 16437 16438 16439 16440 16441 16442 16443 16444 16445 16446 16447 16448 16449 16450 16451 16452 16453 16454 16455 16456 16457 16458 16459 16460 16461 16462 16463 16464 16465 16466 16467 16468 16469 16470 16471 16472 16473 16474 16475 16476 1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