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时,新会侯刘文炳下江南,所受的任务当然就是考察官员,他和巩永固二人对史可法都是赞誉有加,更是坚定了崇祯的信心,同时,也是替史可法在士林和勋戚中又加强巩固了地位。

    可以说,这位年富力强的“史公”现在是南直隶,特别是南京城中说一不二的强权人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了。

    但史可法此时的脸部表情,却是十分的凝重,除此之外,便是犹豫,迟疑,还有一点隐约可见的惶恐!

    自从崇祯十七年二月以来,史可法的心就象被人放在油锅里,煎炒炸煮,不停的翻来滚去……那个难受劲儿,不是局中人,真的是无从知晓!

    他是南都第一重镇,大事小事,都得由他做主,而自从勤王诏令后,北方一无消息,整个大明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失去了主心骨,再也没有诏旨制书,一切事物,都陷在了停顿之中,每曰会议,留都诸多高官都是束手无策的样子,会议之时,都只是长吁短叹,以足顿地。而说的最多的,便是埋怨今上不该留在都中,最少,该派太子到南京来监国!

    此时北都消息不通,而已经有消息陆续传来,京师被破是毫无疑问的了,只是还没有文武官员,或是有说服力的大臣逃到南都,所以,无论如何,也还只能隐瞒消息,镇之以静,以防消息走漏,引起市面不必要的恐慌。

    当然,留都大臣和消息灵通的士绅都已经知晓内情,所以最近浮议很多,而最为被关切的,当然就是新君的人选!

    “诸公,当今天子尚未有的确消息,诸公所言,学生不敢闻,亦不忍闻!”厅中话题,也是进行到了最后时刻,史可法面色严峻,向着众人道:“诸公请回!”

    在场中人,以给事中李清资格最老,也是金马玉堂的翰林出身,所以尚气敢言,他先环顾左右,再看向史可法,沉声道:“今上消息不通而北都闻变,史公负南都留守重责,又岂能不预先谋划将来之策?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宁无是理?”

    一个身着便服,艹扬州口音的中年男子也亢声道:“都门惊变,凶信频传,不知道史公可有定计,万一凶信确实,拥立之后,如何请驾,如何即位,难道不做预备,将来就不做这些事了么?如果今上无事,料想也不会怪罪史公,此是为天下计,为社稷计,为宗庙计,难道今上会无这么一点雅量?学生之言,史公以为如何?”

    史可法只是摇头,摆手道:“尚早,尚早!”

    他这个态度,其中也自有缘由。早在去年年末,皇太子就有私信来,道是李自成来年可能兵薄京师,预先要做准备,所以先行致意,过年之后,果然东宫不停的有人和钱物南下,暗中购买土地宅院,安置东宫的人,东官詹事王铎,少詹吴伟业,都是三四品的京堂,身居清秘要职,他们也是前后南下,并且暗中说明,太子在危急时候,可能会出京南下,而皇太子身边也有精锐兵马护卫,安全可保无虞。

    到了十七年三月初,东宫不少太监也先行南下,比如丘执中和李继业等人,都是东宫权阉,他们先后前来,虽然隐藏行迹,但也是和史可法暗中有过接触。

    有皇太子的这些举动,史可法原本就很犹豫,一想起择君而立的复杂和斗争的尖锐,他就觉得心虚和惶恐,大局如此,又何能内斗?而况,当年党争惨况,史可法是亲身经历过的人,于公于私,都不愿再有这样的事了。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说起来,还是他的东林同仁给他找的麻烦!京师惨变的消息接连传来,有一些在籍的东林党人便呆不住了。

    倒也难怪,拥立大功,谁不想把握?

    这股风潮,就是以钱谦益为首,联络了兵部侍郎吕大器、户部尚书高弘图、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姜曰广等朝中大吏,适才偏厢笑语之声,想来就是这几个人发出来的。

    他们都是东林同志,而且是位高权重资格也够老的大吏,象钱谦益,崇祯早年曾经会推入阁的大人物,虽然以侍郎身份在家闲居,但此人的活动能力,政治能量,就连史可法也忌惮几分……他牵头出面,所推举的人选,就是所谓择贤而立的潞王!

    “唉,诸位的意思,学生是明白了。等学生与当道诸公一并商议之后,再来一一奉谒告之结果,如何?今学生还有客,诸公请回,请回吧。”

    这几天内外交攻的滋味,史可法也实在受够了,此时此刻,尽管听着对方的话也有一些道理,不过总是觉得太过艹切,国本大事,岂能孟浪草率行事?

    这些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知道放浪言辞,给国家大臣添麻烦哪……史可法话已至此,厅中诸人当然也无话可说,当下一一起身,拱手告辞,只有扬州进士郑元勋下死眼看了史可法一眼,沉声道:“史公,晚生要力劝史公:千万记得伦序有常,不可妄言变动!否则,不以伦序,晚生恐人心不服,人心不服,就给小人可乘之机,有机可乘,就会生变!”

    “好,尊兄言之有理,学生记着。”

    一个在籍不曾任官的进士,却被这些朝官拉到这种朝政大事里头来,尽管这介郑元勋在地方上很有民望,也勇于任事,在扬州很办了一些好事,但无论如何,史可法心中也是十分的不满。

    等李清和郑元勋等人走了,史可法才大步赶向偏厢,推门之时,脸上原本的凝重与严峻交杂的神色就已经消息了,代之而起的,却是一股子雍容亲切的笑容。

    “牧老,你老又枉驾顾我?真真是叫学生蓬荜生辉,哈哈!”

    “膠东兄,偏了我的好茶了?这是郑芝龙特意送来的大红袍,真正的武夷山上采摘下来的,你对茶道向来有研究,怎么样,喝出不同来了没有?”

    “自老,你最近身子如何?听说前一阵咳嗽不止……你老这个年纪,可万万不能大意!”

    史可法在别人面前,严刚坚毅和雍容大度的形象兼而有之,只有在这些东林前辈和同辈的面前,他显的十分的亲切可亲,丝毫不见留守大臣的架子,当然,在场中人,在籍无事的钱谦益也是个侍郎致仕的身份,与他相差不远,而科名就是钱谦益远在他之前,至于在东林党中的资历,那更是相差的太远了。

    自从京师的凶信传过来,钱谦益这已经是第二回到史可法这里了,事先的准备工作,钱谦益更是做的十足。

    他和高弘图私交最好,每次来南京都是预先和高弘图打过招呼,住也是住在高府,至于和各总兵官和地方大吏书信沟通,和东林党人的招呼致意,很多时候都是钱谦益和高弘图等人联手而为,所以短短时间就已经造成了不小的声势,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吕大器和姜曰广等人也加入进来,坊间的东林小辈和复社的才子们更是同相奔走,钱谦益知道,眼前的这个史可法小事有决断,也有魄力,但遇到大事就缩手缩脚,不敢擅做决定,但此事关系到他钱某人和整个东林党的兴衰,此时此刻,也就由不得这个小辈了!

    当下微咳一声,钱谦益先开口,接下来便是高弘图,吕大器,先后交攻,众口一词,总是要史可法现在就定下决心,急速奉迎潞王至南京,一旦凶信确实,就可告天即位!

    对这些人,史可法适才的借口却是丝毫也用不上,到了最后,他才沉吟着道:“择贤,亦非不可。学生心中实在并无定见,而且……”

    有些对郑元勋等人不便出口的话,当着党内同仁的面,倒是不妨直说了,史可法顿了顿,又缓缓言道:“以学生私心而论,福藩也确实不宜为万乘之君。”

    “就是!”钱谦益一拍手,笑道:“适才我们说的福王有七不可立一说,如果有人坚持福藩是宗室近藩,不妨拿这个挡!”

    “虽然如此,学生还是怕有人说话。”史可法将郑元勋和李清等人的来意向在场众人说了,提起这话,钱谦益倒是想起自己拆了路振飞的信,因将那信一推,笑道:“看,持此愚见的还不止李清等,现成还有一个。”

    “他竟敢私拆我的书信!”

    史可法心中大为光火,但他涵养深沉,知道钱谦益这样是故意为之,此时和他硬顶,倒是落了下风,凭白落人口实,当下只微微一笑,将书信接了过来,大略一览,放在手边小几上,皱眉道:“众议纷扰,学生也颇感困惑了。”

    “道翁,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钱谦益用坚决的口吻道:“吾等已经说动左良玉,此人可用,而江北有刘泽清,更是吾辈中人……他已经派兵将潞王护住,只要这边一宣示,就可护送潞王至南京……我等居中枢高位,众人一心,下面又有我东林、复社中人宣讲潞王之贤,就算一时有人想不通,中枢大位一定,也就无话可说了。此诚君子正色立朝的不二良机,一旦潞藩迎立,朝中必定是正色盈朝,国事就大有可为了,这个时候,可是千万不要犹豫了!”

    (未完待续)
------------

第八十三章 重逢

    钱谦益话中的意思实在明白,南京诸部多是闲曹,但闲曹虽然是“隐官”,威望和人脉却都是在的。而且整个南方多半控制在东林党人手中,地方督抚和中央最少有一半是东林或是东林党的同盟,现在众人一心都要迎潞,以潞王贤德为名就是,管他伦常法统!

    要说造舆论,地方上有大量的东林党和复社,整个江南文脉就是掌握在东林手中,要说中央威权,史可法一人足以当之,若是说地方实力,有大量督抚,要紧的是还有刘泽清和左良玉这两个铁杆的支持东林党的军阀!

    “再想想,再想想……”史可法却只是沉吟,负手徘徊,一时下不了决心。

    “何必再想?事已至此,难道还有什么可说?”

    “唉,只恐人心不服。”

    “这……”

    说了半天,还是绕回前说,钱谦益气的面如金纸,恨不得上前用老大耳刮子来抽史可法。这个人,怎么就这么优柔寡断!

    “这样吧,”眼见各人都不以为然,史可法最后让步,道:“我先写一封书信给马士英,极言福王之不可立,再与此人约见一次,面议商谈,诸位,以为如何?”

    这倒也是可行之法,东林党势力虽强,但左良玉远在湖广,而且在和李自成所部做战,急不可就,而刘泽清一部毕竟势单,马士英是督抚中地位十分要紧的凤阳总督,黄得功和刘良佐、高杰,理论上都是由他管制,现在高杰是在孙传庭之下,黄得功和刘良佐的动向,就很叫人注意瞩目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004 30005 30006 30007 30008 30009 30010 30011 30012 30013 30014 30015 30016 30017 30018 30019 30020 30021 30022 30023 30024 30025 30026 30027 30028 30029 30030 30031 30032 30033 30034 30035 30036 30037 30038 30039 30040 30041 30042 30043 30044 30045 30046 30047 30048 30049 30050 30051 30052 30053 30054 30055 30056 30057 30058 30059 30060 30061 30062 30063 30064 30065 30066 30067 30068 30069 30070 30071 30072 30073 30074 30075 30076 30077 30078 30079 30080 30081 30082 30083 30084 30085 30086 30087 30088 30089 30090 30091 30092 30093 30094 30095 30096 30097 30098 30099 30100 30101 30102 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