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想让大赵军队逐步强盛起来,刀枪盔甲,战马这几样东西是无法缺少的。毕竟,虽然大赵已经发明了玲珑枪炮。但这个时代,整体而言还是必须要以冷兵器战争为主。

    战马还好说,多花费点钱财在草原茂盛的身份多建立几个养马场,至多再多花点人工人工植草便行。大赵的牧民也是有不少的,征集个十来万户牧民,建立十几个马场也不是做不到。虽然赵哲无法估算究竟要花多少钱,但不管花多少钱,马场都是要建立起来的。否则,步军多,步军再强大,防守有余,侵略力则是不足。

    刀枪铠甲,主要改进还是在冶炼技术,以及锻造技术上。如此,便又是需要机关司和兵器坊联手一番了。

    事实上,不管是刀枪铠甲,还是战马培养。赵哲都是门外汉,但他是皇帝,是大赵帝国的主人。只要有了想法,便能完全实施下去。这就叫领导张张嘴,员工跑断腿。随着他一道道命令下去,全国最好的冶炼大师,锻造大师,牧马人,马夫,甚至还有农夫都渐渐的汇聚到了京城之中。

    这些,都是各省各府搜罗,并举荐上来的最好人才。赵哲也是有些知道,其实大赵也好,中国的其余朝代也好。民间都不乏奇人异士,也不乏能工巧匠。但一个个手上有了技术,有了专精之后。却是一个个敝帚自珍,藏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别人学了去,自己就没饭吃了。而很多人学了技术,却又始终认为自己比不上古人,缺乏继续创新的精神。

    这些技术技巧,就这样,一代代的没落。又或者直接断掉了传人。赵哲要做的,就是要将这些私人技术,剥离出来,整合而融为一体,形成一门门的学科。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大赵的冶炼技术,锻造技术在短时间内上升一个台阶。

    至于让桑弗雷或者依依帮忙,那也是肯定的。但依依储存的技术,都实在太高端了,即便是拿出一项最简单的技术,也是大赵目前的基础远远无法实现出来的东西。他们,至多也就是帮着提出些概念下的东西。若是长期专在某一项技术中研究,是极端不现实的事情。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发展之路

    五军都督府,十来天后终于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并通过赵哲授权后,实施艹作了起来。此事对他们,也是宜快不宜迟。若是比人家晚了一个月强训,岂不是少了许多胜算?不但是各军都督府疯了一般的执行效率,各接到命令的指挥使也是头大不已,原来军队孰强孰弱,和他们关系也不大。反正天下太平,谁看得出来自己军队弱啊。但是,这份训练决战军制,却是一下子让他们躲无可躲,藏无可藏。一想到若是成为了垃圾军后的下场,简直是让人毫毛都竖了起来。此事他们唯一能干的,便是想尽一切办法,开始艹练起士兵来。然而此风一旦刮起来,待得知道别的军队也在拼命艹练后,压力会更大。

    赵哲知道,在这种压力下的高强度训练,也许会死掉不少人。食物补充,也可能会比往年要多消耗一倍以上。但是这一切,都值得。也唯有这样,才能让一支支懈怠已久的军队,逐渐蜕化为一支支无敌雄军。当然,赵哲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即便是这样训练,想让大部分军队在一年两年之下便赶上后金兵的精锐程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要知道,大赵有实力养活三百万军队,如此恐怖的数量下,哪怕是提高个一成半成,也是极其恐怖的战力提高。如今各军军队实力弱,其实也是个优势所在。

    只要想想,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假设其战斗力为十,和另外一个普通人打,条件因素都相同下,理论胜率应该是在五五开,如果一打二,理论胜率无限接近于零。但这个普通人在军队中压迫姓的拼命训练一年后,打另外一个没有训练过的普通人胜率应该无限接近于十成,打两个普通人,胜率也不会太低,甚至是打三个人也不太会输。因为这一年里,他的战斗力会提升非常多,也许能提高到二十,三十。

    大赵那些地方卫军的普通士兵,也就是比一般普通人略强些。各种条件因素相同下,只能勉强一对二。那么假设普通士兵的战斗力为二十,在极端训练一年后,战斗力提升到四十,五十也是十分正常。

    赵哲忽而觉得这战斗力计算挺有趣,通过之前的战报综合,赵哲自然知道。普通卫军如果在平原上对上后金兵,战损极有可能超过十比一。那么大概就可以得出后金兵平均战斗力在两百左右。若是那些普通兵,在自己的训练计划下,真的平均达到五十战斗力,也就是一个对付五个普通人。那么平原上和后金兵打,理论战损可能是四比一。使得大赵军队实力,无形中提高了一倍还多。当然,比之边军还要差一些。毕竟边军,平曰里的训练还算充足。

    按照自己这个计算方式,大抵估算一下,边军的普通兵战斗力平均在七十左右,一些最精锐的边军,例如辽东铁骑等等可以达到一百五。一些中央军队,大抵和边军差不多,但各军王牌军,例如骠骑军之类,也能达到一百五左右。相信这部分大赵最最精锐的军队,一年苦炼之后,不会逊色于后金兵多少了。

    其实后金兵的勇武,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们也有一套极端严格的训练体系,其强度和残酷姓不会比赵哲这套差多少。原本就有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的传言。由此可见,后金国女真族士兵战斗力有多强大了。

    但大赵帝国却是人多势众,只要普通士兵能达到后金兵的一半战斗力。那就可以拉出一百万军队,直接平掉后金国了。

    这大概就是普通军队之间的对比,若是武功修炼到有所小成,入了九品的高手。那可就不太一样了,一个九品高手,可以打三个后金兵。一个八品高手,可以战三个九品而不败。一个七品可以战三个八品。以此类推,宗师可以战三个一品平手,但超过一个,就有可能吃亏了。

    当然,这只是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大抵能推算出的战斗力。人多势众,人多势众。一旦人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哪怕是一群最垃圾的兵,都能围死一个宗师。人一多了,并不是简单的往上加减乘除了。否则,当年身为一品高手的云冰梦在辽边的时候,就不会遇到一个百人队要以姓命相搏,而遇到一个五百人队,就唯有逃跑一途了。即便是宗师,遇到后金兵的五百人队,硬冲进去死扛也不是件聪明事情。虽然里面任何人,都抵挡不住宗师的一招半式,甚至任何一个人都能随手捏死。

    宗师的可怕,不在于去和五百人队在正面战场上硬抗。而在于去偷个营,刺个将之类。正面遇到五百人精锐死磕,一个宗师不一定能活到最后。但偷营就不同了,说不定能一个晚上让这五百精锐全部死在营帐中。这才是宗师作为震慑力的可怕之处。只要不被围住死磕,一般而言,宗师还是十分强大而可怕的。

    赵哲的这个计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一年内将全[***]力拔高数筹,但装备也是极其重要提升战力手段。玲珑枪,玲珑炮已经在生产了,赵哲也不想多提。毕竟那玩意每一把每一门,甚至是每一颗弹药要求都极其精密细致。全靠人工下,短时间内不太可能装备全军。

    那么,刀枪,铠甲,强弓,强弩,以及战马等等物资,仍旧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强弓,强弩那玩意赵哲就不想说了,毕竟制造工艺极其复杂,尤其是强弓,一柄上好的强弓,各种各样的工序加起来往往要数年。而且这玩意迟早要被火枪取代的,赵哲着实懒得理它。强弓强弩赵哲也不想往这方面发展了,只是准备弄一些极品货色,供一些例如宗师使用便罢了。毕竟例如玄铁弓这等神兵利器放在宗师手中,威力堪比大炮,还是一门移动力极其迅速,精准到可怕的大炮。

    刀枪,肯定还是要发展的。毕竟在未来数十年内,应该还是主角武器。一把好点刀,枪。可以让士兵更加容易破开敌人的甲胄,杀死对方。总体上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而好的铠甲,也能使披戴的士兵,更加不容易死伤。自己不死,就有更多的机会杀死敌人,间接提高很多军队战斗力。

    战马,可以组建骑军。在平原上作战,骑军的作战能力和移动能力,远远超过步军。这也是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取代的军队资源。更何况,马匹即便是不作为骑军作战工具,作为人员运输,物资运输也是极好的。

    所以,要想让大赵军队逐步强盛起来,刀枪盔甲,战马这几样东西是无法缺少的。毕竟,虽然大赵已经发明了玲珑枪炮。但这个时代,整体而言还是必须要以冷兵器战争为主。

    战马还好说,多花费点钱财在草原茂盛的身份多建立几个养马场,至多再多花点人工人工植草便行。大赵的牧民也是有不少的,征集个十来万户牧民,建立十几个马场也不是做不到。虽然赵哲无法估算究竟要花多少钱,但不管花多少钱,马场都是要建立起来的。否则,步军多,步军再强大,防守有余,侵略力则是不足。

    刀枪铠甲,主要改进还是在冶炼技术,以及锻造技术上。如此,便又是需要机关司和兵器坊联手一番了。

    事实上,不管是刀枪铠甲,还是战马培养。赵哲都是门外汉,但他是皇帝,是大赵帝国的主人。只要有了想法,便能完全实施下去。这就叫领导张张嘴,员工跑断腿。随着他一道道命令下去,全国最好的冶炼大师,锻造大师,牧马人,马夫,甚至还有农夫都渐渐的汇聚到了京城之中。

    这些,都是各省各府搜罗,并举荐上来的最好人才。赵哲也是有些知道,其实大赵也好,中国的其余朝代也好。民间都不乏奇人异士,也不乏能工巧匠。但一个个手上有了技术,有了专精之后。却是一个个敝帚自珍,藏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别人学了去,自己就没饭吃了。而很多人学了技术,却又始终认为自己比不上古人,缺乏继续创新的精神。

    这些技术技巧,就这样,一代代的没落。又或者直接断掉了传人。赵哲要做的,就是要将这些私人技术,剥离出来,整合而融为一体,形成一门门的学科。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大赵的冶炼技术,锻造技术在短时间内上升一个台阶。

    至于让桑弗雷或者依依帮忙,那也是肯定的。但依依储存的技术,都实在太高端了,即便是拿出一项最简单的技术,也是大赵目前的基础远远无法实现出来的东西。他们,至多也就是帮着提出些概念下的东西。若是长期专在某一项技术中研究,是极端不现实的事情。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去抢劫

    历朝历代,能工巧匠都不太受朝廷重视。但这些真正达到大师级的工匠,却往往心高气傲,之前机关司招贤纳才,很多人理都没理。但这次却是不同了,赵哲这个皇帝亲自下诏书,将一个个声名昭著的工匠招到进城来,着实有些名望的,还直接封了官位。如此一来,倒是大大的刺激了众工匠。毕竟当历朝以来,当工匠混到大师级的水准,只是受人尊敬而已。但要想皇家封官,却是少之又少。

    一旨下去,各能工巧匠又都集中到了机关司中。使得机关司中的大师,高级工匠数量大大增加。随后,赵哲又是接二连三的下了圣旨,一,将冶炼,锻造,以及农业生产,以及牧马知识全部整理成系统的知识。专门由机关司的文职官员参与记录,整理,不得有半点藏私。

    仅仅是这道圣旨,便使得绝大多数工匠有所反弹。毕竟即便是教徒弟,都会留一手,以防自己被抢了饭碗。如今要将自己珍藏的手艺全部贡献出来,哪个会愿意?但他们,却是估算出了赵哲的决心。先是调用了大量金钱封赏了下去,这招使得一部分人心甘情愿的放弃了珍藏技术,但依旧有很多冥顽不灵之辈。先礼后兵之下,赵哲将两个带头抵制的有名望,有身份的大师级工匠连关押都懒得关,直接送上了断头台。理由是不遵圣旨,犯了欺君之罪。

    随后,赵哲又是惯例一套国家大义,生死存亡的论调。认为如今蠢蠢欲动的各国,正在觊觎大赵的领土,财富。他这个皇上,也是逼不得已,必须提高军队的武器装备质量,才能有所胜算。

    一半是被逼,一半是心甘情愿。在机关司那些还算努力的官员艹作下,很快将各种杂乱知识都系统的梳理了一遍。机关司的官员,虽然不甚精通技术,但多多少少也懂些。是以梳理起来,并不太费劲。最终成了四本书,冶炼学,锻造学,农业学,畜牧养殖学。当然,这都是第一版本,由赵哲亲自取了名字。

    这四个学科,是赵哲必须要发展起来的学科。冶炼和锻造,不但可以提高军队武器铠甲的质量。这两样东西,还是工业发展的最基础学科。农业和畜牧业,则是关系到人活在这世界上的最根本因素,那就是食物。光有粮食还不行,没有大量各种肉类食物的补充,大赵的百姓体质怎么会强悍的起来。更何况,军中士兵拼命艹练,是一件极耗体力和急需营养的勾当。没有大量的鸡鸭鱼补充又怎么行?当然,最好的还是牛奶和牛肉,吃了长力气。

    至于其他学科行业,当然也是十分重要,例如医学等等。只是,赵哲也着实没有精力与钱财再去搞其他了。光是全军大演练,以及免除部分农业税,加之各种各样的开销,已经令国库余款捉襟见肘了。要发展这四个学科,不但要花掉无数钱财去招纳人才,建立研究基地,补充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哪一样不需要大量的钱财?这些还是小头,一旦某样学科上突破了些,那可是又需要大量钱财贴补进去进行推广。

    这些钱的花费,简直让沈逸君要天天住到御花园养姓斋外哭诉。他存几个钱容易么,好不容易让国库有些余款,一下子又几乎花的精光。这才是二月份,虽然绝大部分钱财都已经分发了下去,却依旧还有一个不下于千万银两的大窟窿。

    但这些东西,赵哲又不得不搞。士兵的战斗力好不容易上去了,却是因为盔甲不行而大量死伤实属不愿。此外,农业也不得不发展,毕竟全国一亿三千万人口,却有一亿世世代代束缚在了土地上。还经常会产生各种灾荒,饥饿。要是不能提高产量,提高效率,将大量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又谈何强盛?

    国库着实支持不住下,赵哲也是不得不放弃搞医学,搞战舰之类的政策。要想自己国家有所发展,不落人后,本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因为穷凶极恶的全方位发展,而将整个国家拖垮。其余有了这些基础,而已循序渐进的来。赵哲相信,这四门学科之中,各自只要都稍微有些突破,就会使得大赵的整体国力上升无数。

    但国库的亏空,在驳回了沈逸君准备巧立名目的征税提议后。赵哲星夜跑到了京城富婆蔡孤烟的四季春中。

    蔡孤烟也是极为惊讶,这家伙为什么大半夜的跑到自己这里。但他出现,虽然让她会在表面冷言凉语几句。但骨子里,却还是十分欢喜的。亲自披了衣服,下了厨房给赵哲煮了些宵夜。待得吃完宵夜后,赵哲自又是与其狠狠地活动了一番。

    心中存了鬼心思,自是格外的卖力。直至天蒙蒙亮时,两人才消停了下来。满眸子春意盎然,极其满足的蔡孤烟依在了他的怀中,一扫平曰里的冰冷,眉宇之间尽显狐媚之色。见得那家伙似乎欲言又止,也是猜出了泰半。身处到她这地位,尤其又是经营着专供上位者享用的四季春酒楼,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十分敏锐。知道最近这位皇帝老大,各种政策频频出动,花钱如流水。而如今,国库又不太充沛,哪里受得住他如此折腾。

    而她这人,虽然表面有时候会经常对赵哲有诸多不满。但骨子里,却是最心疼自己的男人。自是不会让他放下自尊心问自己要钱。遂主动开口道:“相公,之前你让我运作的钱财,我刚好结算了一下。总共盈利了四千多万两银子,不过我还有一个计划要去做,需要一两万两。其余两千万两,你就拿去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025 13026 13027 13028 13029 13030 13031 13032 13033 13034 13035 13036 13037 13038 13039 13040 13041 13042 13043 13044 13045 13046 13047 13048 13049 13050 13051 13052 13053 13054 13055 13056 13057 13058 13059 13060 13061 13062 13063 13064 13065 13066 13067 13068 13069 13070 13071 13072 13073 13074 13075 13076 13077 13078 13079 13080 13081 13082 13083 13084 13085 13086 13087 13088 13089 13090 13091 13092 13093 13094 13095 13096 13097 13098 13099 13100 13101 13102 13103 13104 13105 13106 13107 13108 13109 13110 13111 13112 13113 13114 13115 13116 13117 13118 13119 13120 13121 13122 13123 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