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结果,让骠骑军简直要崩溃。要知道,最后那名卫指挥使在军中威望极高,直逼两位军统领。放到其他王牌军中,都有资格统帅一军了。却是没有料到,竟然会败在了虎牙军中的一个小卒子,还是自称最垫底的小卒子。
没有人肯相信这个结果,骠骑军差点暴动了起来,他们认为那所谓的小卒子是说谎的。哪有一品,不,应该是一品巅峰的高手,心甘情愿当一个小卒子的。
然而待得那小卒子,揭开脸上的面具后,才使得喧嚣的骠骑军沉寂了起来。因为那小卒子,原本就是骠骑军中的一员,曾经年纪轻轻,就已经达到了六品境界。在骠骑军中也是极有声望。后来他被直接调动而走,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谁想,此时出现的他,竟然已经是一品高手。
那小卒子,淡淡的露出了个微笑之后,便再将面具戴在了脸上。归入到了虎牙军队伍之中。从他所处的位置来看,的确只是一个最普通成员待得地方。而遇到骠骑军的挑战,挑衅,甚至是怒骂。那三百多个虎牙军成员,竟然没有半点波动。
骠骑军的两位正副统领,也是面面相觑。他们自然也是深受皇上关注之人,算得上是亲信。也知道皇上打算招募年轻的天才高手,给予他们最好的修炼条件,组建一支无敌于天下的雄狮。原本他们以为,这支军队应该还没成型呢,即便是都由年轻高手组成,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修炼才会有所成就。
然而如今的结果,却是让这两位正副统领倒吸着冷气。他们自然知道自家事,他们虽然也是一品高手,但尚未修到一品境界的巅峰。也许,再有个五六年,就能到巅峰了。准备好好表现,凭着军功封爵封赏不提,说不定还能分得一粒造化丹。有了造化丹,他们至少在有生之年,就有机会晋升宗师了。他们都还年轻,才四十岁左右,只要有造化丹,就有机会。然而此时的他们,唯有苦笑。按照他们的武功,进入虎牙军后也不过是区区一个小卒子,或许人家还不要,嫌他们年龄大……
尤其是领头的那几个,气势内敛着,但只是随便瞥过来一眼,便是让这军统领遍体寒意,心生危险。心中各自暗忖,莫非这几个都是已经……互相望了一眼后,都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惊骇之色。皇上竟然真的手段通天,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了如此众多的超级高手。本来就对皇上极为尊敬拥戴的他们两个,更是生出了无限崇拜之情。
骑着马,端坐在最前面的那个骑士,此时却是透过面具,对他们两人深深地望了一眼。便挥手指挥着拔营而起。那一眼,看得他们两个只觉得浑身上下没有半点瞒得过那人的感觉。不敢有半点反抗,因为皇命下来就是让他们听那骑士的一切命令。立即拔营而起,集结着骠骑军,紧随他们而走。
与之同行的,还有作为轻骑军存在的骁骑军。五六万人马,从山海关中而过,到了辽东后,也不往辽东腹地而去,径直从边境而出。借道鞑靼国一角,一路开往了后金国腹地。
此次行军,辎重之类一切从简。只是多了数千匹马,直接载着营帐而走。此外,每个人都配备了二十斤干粮干肉,一大壶水,盐辣椒之类的调味品若干。除此之外,无任何辎重。当然,这些干粮干肉都是作为备用食品存在的。赵哲的思路是,一路边杀边抢过去。反正是和游牧民族打,肥牛肥羊是少不了的。喂马的草料,更不可能少得了。不但可以掠夺他们,还可以使自己不用带辎重。以前虎牙雏军出去劫掠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熟门熟路了。不过现在带的人多了,也只是多抢几次而已。
入得后金国境内之后,赵哲便不再客气了。除了一批五个虎牙军王品宗师高手,众星拱月般的跟在了他身后。其余三百多虎牙军,便以五人一组,分成了六七十组,作为顶级斥候向外扩散而去。别小看这五人小组,按照他们如今的境界修为,加上巨型战马和寻常人难以破开的战甲战刀,即使是落单的宗师遇到他们,至少也是个落荒而逃。几百人的敌军,也能硬打一把,恐怕胜率还会极高。而且,他们各组距离不会散的太开,隐隐约约间,互相守望。一旦真遇到了强敌,其他小组会立即上前支援。而他们的工作,不是剿杀敌军,也不是去抢劫。而是探路,探索游牧部落聚集地。
一旦探到,则会根据情况,率领军队上前劫掠。
扫荡,这是明明确确,肆无忌惮的扫荡。任何部落,哪怕是上万人,几万人的大部落,被探到了也是死路一条。
不多曰后。
草原之上火光冲天,又是一支营帐延绵了数里之大,足足有两三万人的部落被彻底的摧毁。而己方所出动的人马,却是一百虎牙军,两卫重骑,两卫轻骑。两三万人的大型部落,能出动的战士不过数千人,面对如此强悍的实力,犹若螳臂当车。尤其还是,如今后金国为了再次与大赵一战,不顾元气未复,穷兵奢武的又是征了兵。使得能打善战的部落战士们,大多被征召到了军队之中。
后金国,虽然民风极其彪悍,习武成风。然而总人口,不过区区数百万人而已。两次战败,金狼军和虎牙军的前后搔扰,已经让他们元气伤了不少。如今青壮被抽,部落里多是老弱妇幼,即便是打赢了仗,恐怕没有百来年休想恢复元气。
然而此次赵哲,亲带成型的虎牙军和五六万大军进行灭绝姓的清扫劫掠。所给后金国的伤害,恐怕会远超前几次的损伤。赵哲的目的就是这样,你后金不是想以蛇吞象般吃掉我大赵吗?你不是会杀我大赵百姓吗?你不是会联合鞑靼国一起入侵大赵吗?我赵哲,身为大赵帝国的皇帝,就是要灭掉你,要你永世不得翻身。
一连十来天,直直大面积的清扫了后金国所属一般的地域。除了老弱妇幼外,只要是残留的青壮年一律清扫掉。大型部落干掉了七八个,中型部落数十个,小型部落不计其数。只是在保守的估算下,就已经得出,这十来天来杀掉的残余青壮年的总数,已经超过了十万。
后金国中如此,而另外半支虎牙军,以及骧骑,鹰骑,豹骑三军同时突入到了鞑靼国境内,同样干着赵哲干的那些事情。犹若天下最猛烈的狂风暴雨一般,彻底的肆虐着他们的内部。
心硬如铁,赵哲只是想到了大赵与后金的那次决战,死掉了的数十万大赵军民。又想到生活在辽东,几乎无处不被后金劫掠过的百姓。赵哲的心肠就软不下来。
后金国内,被赵哲如此肆虐般的蹂躏。也不是死人,只是大部分军队,已经开往了前线,准备里应外合,给大赵边军迎头痛击。悉数灭掉那些他们认为,掺着中央王牌军的大赵边军。
死也不会料到,赵国在面对鞑靼和后金两国同时进攻的时候。还有余力,可以派遣出如此彪悍的军队,分别进入后金与鞑靼国内横行无忌,做着那些穷凶极恶之事。然而震惊也好,愤怒也罢。鞑靼后金两国,不约而同的。将即将开到前线的大军,往后拉动,而一些暂时没有指派前去参战的预备军队,也是集结了起来,率先开往了那群正在他们国内肆虐的大赵军队,
他们已经得知消息,分别进入他们国家的大赵军,不过区区五六万,或者**万人马而已。而后金国,加上准备上前线的十五万军队,以及国内的预备军,足足能收拢到三十万军力。完全有把握,合围吃掉那支胆大包天的军队。
鞑靼国,虽然综合国力有些比不上后金国。但他们没有在大赵手中吃过太大的亏,所能拉出来的人马,总数更是高达四十万。同样,他们有信心灭掉那支**万人的军队。为那些惨遭蹂躏的部落报仇雪恨。
战争就是如此,大赵人恨鞑靼和后金。而后金和鞑靼人,此时却是对大赵人恨之入骨。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些种种反应,早就已经在大赵的计算之内了。两军虽然各自在两国肆虐,但新军路线却是早就已经计划好了的。此时的两支军队,在各自肆虐了半个国家之后,刚好重合会军在了一起。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围剿
一旦被他们形成了合军,先不说赵哲这支大军会不会被合围而陷入恶战。即便是没有被围,再想吃掉他们任意一支军队,就困难重重了。毕竟按照目前的实力,即使是任意两支军队合一,赵哲都很难吃得下。如今,他们之所以没有合围,盖因他们都有信心,任意一支军队,都不会被大赵吃掉,反而可以任意一支都能吃掉大赵军。
就是凭着让敌人小小的错觉,赵哲才有如今这个机会。若能利用好了,至少可以废掉鞑靼后金两国中的任意一国。相比于鞑靼国,赵哲对于后金更为忌惮。毕竟在他原先的时空中,大明王朝就是被这后金鞑子灭掉的。还统治了中国两三百年之久。
先灭后金,鞑靼人不足为惧。赵哲在整合完情报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想顺势将后金的有生力量消灭掉,将这个曰后会雄起的强大国家掐死在襁褓之中。合拢后的七百虎牙军,十四万多骑军。正像是一把尖刀一样,气势尖锐到足以捅破任何人的心脏。
事实上,此时的赵哲军,距离后金国国主的博顿军,只有区区八百里地左右。博顿军,不但是四支军队中,实力应该是最差的一支。还是直线距离最近的一支。虽然其有两名难缠的宗师坐镇。然而却改变不了,博顿这十五万大军,至少有一大半是没有训练多久的新兵这事实。虽说后金国民风彪悍,随便拉一个人都是不俗的战士。但经过军队锤炼,又久经沙场的老兵绝对不是他们这些新丁可以比拟的。不论是其战斗经验,士气,还是血姓,新兵只是新兵。
八百里的距离,若要急速行军的话只要三四天便能赶至,而博顿军也正在往这个方向行军而来,两边一凑,差不多三天的时间便能碰面。而其余军队,都在边走边拉开大网。距离此处,至少都有一千里以上。
赵哲看着地图,刚好在两军中间,距离赵哲这边大约五百里地,有一座小山脉。山脉周边,绝大多数是平原地带。但北侧,却是有一条大河延绵而过。当然,这条大河是自西而东流向的,两军都无需渡河,所以无法利用对方渡河时候来杀敌。但至少这条河,可以封住一面逃跑路线。现在已经是二月初了,换做阳历已经快四月份了。即便是北国,一些冰冻起来的大河,也已经大多解冻,即便是还没完全解冻的,也不可能任由人马随便践踏了。
那里,并不是一处什么可以利用险要地势伏击之地。事实上,大家都是十几万军队,行军起来漫山遍野的,又各自会有大量的斥候活动。想找什么山隘之类的险地伏击,简直是笑话。更何况,赵哲自忖按照如今麾下实力,硬碰硬战胜博顿军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那处不是很好的伏击之地,但大片的平原,却是最好的决战之地。不险恶的地势地貌,还能减轻后金大军的警觉心,何乐而不为呢?
之所以挑选那五百里之地,局势时间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五百里时间,大赵这支大军,急行军的话大概两天就能到。但博顿军,估计骑兵步兵的混杂军,虽然距离近很多,但没有三四天的行军恐怕到不了。赵哲刚好可以利用急行军率先抵达他擅自决定的决战之地,休息一两天以逸待劳,迎头痛击博顿军。
以逸待劳是一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的优势却是可以和其他大军拉出一定的距离。若是能够欺骗过他们自己的行军路线,那是最好不过了。毕竟,卓勒军和博顿军是呈大钳子一般的想两面夹击赵哲,两方的距离目前超过一千五百里。
要是这边能悄无声息的干掉博顿军,卓勒军尚且不知的话,那是最好不过了。不过要做到那一点恐怕极难。基本上,这边和博顿军交战,卓勒军最多六七天的时间,便能得晓这边局势,其他大军,也会先后知道。两支鞑靼[***]队不去说他们,按照距离计算,除非他们都会飞,不然死也来不及赶到的。但卓勒军,肯定会将行军速度慢的步军舍去,单独带着骑兵长途奔来支援他的国君。卓勒军中,绝大多数是老兵,也是骑兵。最快可以在七天内赶到战场。也就是说,赵哲必须在战争一开始的那天算起,用十三天的时间来剿灭博顿军。待得卓勒军那十万出头的精锐骑军赶到,所有优势都会消失。甚至有可能被两军纠缠住,即便逃出去也会损失极大。
但若是在十三天内干掉博顿,且自己损伤不大的话,那么就会给赵哲攒下极大的优势。那卓勒率领的援军,便会变成了急匆匆送上门来找死的冤死鬼。若是一口吞掉卓勒这十来万骑兵,后金国就彻底完蛋了。举国之下,将极难再拉出可战之兵。而整个后金国,也将成为大赵的囊中之物。
当然,这一切都是都是最顺利的计算,一旦出现些什么意外之事,就没有办法了。赵哲大军,开始往博顿军方向飞速行军着。如此行军,赵哲大军比之旁人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虎牙军做探马,实在太合适了些。每一个虎牙军士卒胯下的战马,都是经过四十多个月极品灵气滋养,以及月月灌一粒归元丹的变态级战马。
就说赵哲胯下的踏雪,变态程度让赵哲都有些难以想象。在没有任何负重的情况下,百来米的距离,奔腾冲刺起来要不了三秒钟。比飞行在空中的利箭,还要快上许多。就连赵哲自己,一个宗师,不,他甚至是一个宗师中都强大的存在,全速奔跑起来也没有这么快。而战马的体力耐力,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成长。强大的体力支撑下,能以较快速度匀速奔跑个一整天后,才会需要休息。若是七百虎牙军,想要单独行军的话,那区区五百里的距离,根本连一个白天的时间都不用,便能全部抵达。这还是因为路途不熟,加上各种路径不良情况下产生的结果。不过这些变态战马,对于路面状况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因为它们有时候一蹦跶,可以越过一条不算窄的河面,就好像腾云驾雾一般。其余战马就差得多了,在平原上还行,若是路况不好,速度还要减慢许多。
相信如果是处在赵哲那个年代的高速公路上,踏雪奔跑起来的速度,不会逊色于汽车多少的。若是在一些路况不好的地方奔跑,大多数汽车都跑不过它。
在如此优势下,这两天的急行军距离,都能让虎牙军蹦跶两个来回了。七百人分成几组,出去探路后,让大军的行进速度快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开一些不想遇到的部落。剿灭一个部落简单,但这样极容易走漏风声。而且虎牙军探马出去,遇到一些小股的游牧民族,或者打猎的之类,可以迅速清理。免得被人看见大赵军队行军,被那些游民骑着马,连夜跑去和博顿举报。毕竟大军行军速度,和单枪匹马的跑路完全是两个概念。即使是赵哲这十四万的王牌骑军,训练优良,战马不俗。又无辎重,两天要行军五百里地,也是已经达到极限了。但换做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辛苦一些,一天都能到五百里地外。
虎牙军在这次行军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不但兼有探路工作,还能清敌保密,在短时间内不至于泄露行军线路。甚至,已经有五名宗师级虎牙兵,带着一百虎牙兵离队,火速赶往了这次目标集结地,先行了解那处的地貌情况。毕竟地图只是地图,多了解一些也是好的。那五个宗师,还会再分出三个,作为全世界最顶级的斥候,继续前进,去探查博顿军的行军情况。
由这么多宗师去做探马,估计全世界也只有赵哲才有这份殊荣了。也只有他,才会如此奢侈。一切,都在赵哲的计划中。甚至这次的行军,比预料中的更是快了小半天。待得到了那处小山峦附近后,整支大军已经有些人困马乏了。便各自按照编制,安营扎寨了起来。赵哲和其虎牙军,自然是在最中间的位置。
亏得由赵哲率先派来的一百零五个虎牙军先行抵达了一天,这一天的时间内。这一百零五人已经悄无声息的将周边两个小部落,一个中型部落清扫完毕。这次和以前手下留情不同,关系到十几万大军的生死存亡,以及这场战斗会影响到今后周边所有国家走势之故,那些虎牙兵没有再手下留情,彻底的清了场。
并且在大军休息之时,不断有虎牙兵和部分各军精锐混合着在周边二三十里范围内秘密巡逻,布下暗哨。所有无意中游荡到这里来的人,都会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不容有失。
大军经过一天的休整之后,绝大多数人马已经恢复了精气神。而前去探查博顿军的三个宗师探马,也是已经赶了回来,给赵哲带回了极其重要的情报。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889
4890
4891
4892
4893
4894
4895
4896
4897
4898
4899
4900
4901
4902
4903
4904
4905
4906
4907
4908
4909
4910
4911
4912
4913
4914
4915
4916
4917
4918
4919
4920
4921
4922
4923
4924
4925
4926
4927
4928
4929
4930
4931
4932
4933
4934
4935
4936
4937
4938
4939
4940
4941
4942
4943
4944
4945
4946
4947
4948
4949
4950
4951
4952
4953
4954
4955
4956
4957
4958
4959
4960
4961
4962
4963
4964
4965
4966
4967
4968
4969
4970
4971
4972
4973
4974
4975
4976
4977
4978
4979
4980
4981
4982
4983
4984
4985
4986
4987
4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