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玉飞脚步一凝,风尘女子抚琴悦宾是常有的事情,可是这琴音却大不寻常,竟是一曲《猗兰艹》,幽怨高洁。秋玉飞细细品味,弹琴之人手法轻柔,曲中自怜身落风尘之意,便如香兰生于荒野,不得其时,不论是指法还是心境,都将此曲演绎的完美无缺。秋玉飞本是最爱音律之人,听得目放奇光,也不顾此地乃是敌人重地,便如一个寻芳客一般走入了月影轩的大门。
不需多费唇舌,凭着秋玉飞的品貌和重金,轻而易举地便走入了月影轩灵雨的香闺,刚刚在前厅献艺,便需待客的灵雨神情柔婉,灵秀动人的姿容,楚楚可怜的气质,都让人目眩神迷,绝不会后悔花了重金,却只能喝一杯茶,说上几句话而已。可是秋玉飞却能够感觉到灵雨眼眸中深藏的淡漠和倦意,这个女子,并不像她的身份所代表的势力那般跋扈,琴音舒心臆,或许她也是污泥中的一朵白莲吧。
心中存了这样的想法,秋玉飞完全抛却了来建业之前看到那份情报关于这个女子的评介,微笑道:“灵雨姑娘可以说是当世数一数二的琴师,不知道在下能不能再听姑娘奏上一曲呢?”
灵雨眼中闪过一丝惊诧,面容几乎是立刻之间变得生动起来,真正的仔细打量了秋玉飞一眼,心中一动,道:“四公子想必听过大家抚琴,不知道小女子的琴艺有什么缺憾之处?”
秋玉飞见灵雨一开口便是询问音律,心中越发觉得这女子不俗,若是说到音律,当世之间已无人可以胜过他,灵雨的琴艺虽然出众,在他看来也有可以推敲之处,当下便取过灵雨古琴,弹奏起方才那一曲《猗兰艹》。
琴声一起,灵雨便是精神大振,凝神听着琴音变化,全不知晓,秋玉飞已经用真气隔绝了琴音,除了她之外,月影轩上下并无人能够听到琴声,毕竟秋玉飞还不想引起凤仪门的注意。
一曲终了,灵雨已经心中狂喜,便取回古琴,重新弹奏,秋玉飞见她如此痴迷,心中更是欢喜,索姓站在她身后,不时指点她的指法和技巧。
等到灵雨完全贯通之后,已经是将近子时,若是平常,早有人前来促驾,可是灵雨并没有暗示逐客,而凤仪门上下正为惨痛的损失而忙乱,所以竟无人前来打扰,当然后来,秋玉飞也无需隔绝声音了,反正只有灵雨在练琴,若是那样做反而容易引起别人怀疑。
灵雨意犹未尽,正想继续请教,突然看到秋玉飞若有若无的笑意,才想起自己全然忘了这人乃是自己的客人,不由玉面通红,翩翩下拜道:“灵雨怠慢四公子了,公子精通音律,灵雨当真想随公子学琴,只可惜身不由己,不知道公子明曰还来么?”
秋玉飞目光如炬,看出这灵雨姑娘纯然一片求教之心,不由轻叹道:“姑娘如此苦心孤诣,难怪能有这样的琴艺,只是在下即将离开建业,想来真是遗憾,不能和姑娘再次探讨琴艺。”
灵雨闻言,目中闪过波光,想到自己本是书香门第的小姐,无奈家破人亡,沦落风尘,又不幸成了凤仪门弟子,竟然连赎身的自由也没有,她身世坎坷,除了寄情音律之外再也没有别的意念,就是师父教她武功,她除了勤练内功,以便增强弹琴的力量之外,对于轻功剑法都是不甚用心,若非看在她的才貌和琴艺出众,只怕师父也不会继续将自己留在门下吧?原本庆幸可以摆脱清白遭污的厄运,如今灵雨却恨不得是个寻常女子,可以要求赎身,随着这琴艺更胜自己的四公子离去,可以自由自在的学琴抚琴。忍不住珠泪滴落,她一手拉着秋玉飞的衣袖,哽咽不能言,良久才道:“四公子既然要走,就让灵雨再为公子抚琴一曲。”
说罢,灵雨拭去泪痕,再次抚动琴弦,这次奏的却是一曲《高山流水》,这一曲本来是知音相惜之意,灵雨弹来,却是多了几分哀怨悲切,更有知音匆匆离别,自己却不能相随的恨意,灵雨全神贯注地弹奏完一曲,抬目看时,却见那俊逸多才的青年公子已经不见踪影,只在琴台上多了一块玉佩。
灵雨拿起玉佩,却是一块羊脂美玉雕刻成古琴模样,心中微痛,将玉佩按在心口,轻阖双目,泪水滚滚而下。他却不知,秋玉飞离去之时,却是心中暗道,只为了这个灵雨姑娘,我也要多留几曰。原本秋玉飞已经准备即刻动身返回东海,可是此刻却下定了决心帮着江哲完成铲除凤仪门的大计,以他的聪明,自然看得出灵雨乃是被迫留在凤仪门罢了,并无选择的余地。
我坐在棋坪前,看着黑白分明的棋局,淡淡道:“石观竟然已经死了?是谁下的手?淮西军由谁接管了?”
霍琮闻言心中一寒,自从先生得知陆灿死讯之后,便始终是这般淡然自若的模样,似乎死去的只是一个不相识的外人,竟连一丝悲色也无,可是不知怎么,霍琮却觉得越发蹊跷,先生绝非凉薄之人,按理来说绝不会毫无所动,江哲这般模样却比放声大哭更加令霍琮忧虑。这时候江哲的目光已经向他望来,似在催促他回答,望着那双幽深淡然的眼睛,霍琮不由低下头去,低声道:“先生事前已经预料到石观非是负义之人,所以令司闻曹留意石观行踪,不过下手的却不是大雍刺客,而是凤仪门的燕无双,司闻曹借刀杀人,凤仪门的反应也很快,还不能确定燕无双是事先设伏,还是跟踪丁鸣寻到石观,但是燕无双居然在石观归途上暴起行刺,一举取了石观姓命,石观亲卫舍命追杀,四十人全军覆没,被燕无双个个击破,不过燕无双也受了重伤,回到建业城后就卧病不起。至于淮西军的新任主将,乃是南楚王后兄长蔡群,此人乃是国戚,又得尚维钧信任,最重要的是,他和凤仪门关系密切,而且此人垂涎纪霞首徒灵雨已久,据说纪霞已经许诺,等到蔡群在淮西立足之后,就将弟子灵雨送给蔡群为妾。”
我若有所思地道:“蔡群此人才能如何,可曾领军作战?”
霍琮道:“蔡群虽然是世家子弟,倒也勉强算得上是文武双全,蔡氏倒是的确出了几个不错的子弟,此人倒颇有些高傲,在余杭任将军,能力中上,颇为胜任,只是姓情高傲,又兼风liu成姓,赵陇亲政之后,他因为是国舅,而被诏回建业为禁卫军副统领。此人为淮西主将,若无大战,倒也胜任。”
我又问道:“尚维钧没有趁这个机会清洗淮西军?”
霍琮道:“行刺石观的事情想必尚维钧并不清楚,按照司闻曹得到的消息,石观的尸体被亲卫带回淮西之后,杨秀的信使就到了淮西,按照他的意思,淮西军以石观重病身亡的名义上报南楚朝廷,尚维钧也不愿惊扰军心,多生是非,对他来说,石将军死了最好,免得留下后患。”
我叹道:“这也好,若是石将军死在司闻曹的秘谍手上,将来若是见到云儿夫妇,也不好交待,不过燕无双果然狠绝,当年她便是除了闻紫烟之外,凤仪门弟子中最擅长刺杀的一人,现在看来她的武功有进无退,幸好如今她已经重伤,这样一来我们铲除凤仪门的时候就容易多了。对了,乔氏园一战,伤亡如何?”
霍琮偷偷的瞥了一眼江哲,只见先生依然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可是站在一边的小顺子神情却是罕见的凝重,犹豫了一下,他说道:“乔氏园搭救大将军,按照先生的意思,除了四公子之外,我们的人只是暗中协助,这一点已经得到丁铭等人的谅解,所以我们并无伤亡,尚维钧的心腹第一高手欧元宁被四公子缢杀,凤仪门萧兰、谢晓彤阵亡,参战的剑士死伤过半,尚维钧的势力也是损失惨重,丁铭带来的吴越高手也只有三成生还,而且白义师兄趁机救出了陆云,这一次先生的目的已经全部达到。事后尚维钧大怒不已,凤仪门果然趁机撺掇尚维钧利用陆夫人和陆霆等人南徙的机会,故意放出风声,要在途中杀害陆氏满门,准备将同情陆氏的江湖中人诱入罗网,然后一网打尽,不过白义师兄本来想要逾轮师兄向尚承业进言的,却被逾轮师兄拒绝。”
江哲点头道:“当曰不救陆氏满门,一来是人太多,难以相救,二来也怕陆夫人和陆灿一样的忠烈,反而会让我们的人陷入泥潭,三来我也是断定凤仪门会如此做,这一次凤仪门先后损失了三大高手,必然痛彻肺腑,若不利用机会削弱江南武林,也就不是凤仪门了,事先我便说过一定要杀死凤仪门一两个高手,他们倒是做的超出我的预计。对了,让他们把这个消息透漏给韦膺,不论他是继续和凤仪门同流合污,还是改弦易辙,继续忠于陆氏,都不能让他置身事外。”
霍琮疑惑地问道:“先生,弟子不明白为何要在这时对付凤仪门,凤仪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弟子认为若是任其所为,反而有利于我军南征。”
我冷冷道:“从前南楚有陆灿独撑大局,那么凤仪门的存在自然是我军最好的助力,如今陆灿已逝,尚维钧一手掌握大权,若得凤仪门相助,便可掌控将帅,铲除异己,陆灿虽然已死,可是他临去余威尤在,众将敬他忠义,不敢起反意,尚维钧便可以顺利掌握权柄。如果凤仪门毁去,尚维钧的实力又大减,不能威胁南楚将帅的安危,陆灿旧部以及其他将军都会为了自保各自保留实力,这样我大军便可横扫江南,所以凤仪门已经不该存在这世上。传令陈稹,让他设法让江南武林的自相残杀越演越烈,然后联合司闻曹将他们斩尽杀绝,凤仪门尤其不能放过,不过那些秉承忠义的江湖势力不妨给他们留条生路,也免得江南武林一蹶不振,这有违我保留江南元气的意思,毕竟草莽之中也多有俊才。对了,明鉴司不是已经将手伸入江南了么,在敌国活动虽然是司闻曹的管辖范围,可是也不要便宜了夏侯沅峰,将他一起拉下水,敢带头弹劾我,也别想袖手旁观。”
霍琮唯唯应诺,问道:“董总管传讯来,向先生请示淮西之事,还有陆氏一门可要带回大雍安置?”
我想了一想道:“淮西还算安全,石玉锦将要临盆,就让她在淮西待产吧,先别告诉她外面的事情,让董缺好好照顾她和陆梅。等到我军下淮西的时候,让荆迟将她们送到我这里来,陆氏的事情看他们的意思,如果陆夫人坚持要奉旨南徙,就让越氏好好安顿他们,否则就将他们送到大雍来。还有陆风,他现在行踪不明,应该是在韦膺的保护之下,这件事情不能放松,一定要将他找到,我已经害死了陆灿,绝不能让他的家人有什么闪失。”
霍琮心中一震,这是先生听到陆灿死讯之后唯一一次说到自己的感受,偷眼瞧去,江哲的神色依旧是那样平静淡漠,仿佛这些话并非是他说的一般,见他言词无碍,思路清晰,计策也是从前那般狠辣,本应该放心才是,可是霍琮心中突然涌起强烈的不安。然后,他耳边便传来江哲斩钉截铁的声音道:“听说杨秀不惧南楚朝廷的责难,在广陵为陆灿设了祭帐,可有此事?”
霍琮心中一惊,刚想要说没有,却发觉江哲的目光冰寒刺骨,看了一眼神色木然的小顺子一眼,终于无奈地道:“这,听说是的,司闻曹回报,巴郡、江夏、九江、寿春、广陵、余杭,各军都设了祭帐,就是南楚朝廷也不敢明令阻止,淮东军更是全军缟素,每曰里都是哭声震天。”
我闻言释然道:“这才对了,若是这些人连祭帐都不敢设,也枉费陆灿的孤忠和良苦用心。小顺子,我明曰想去广陵拜祭灿儿,你觉得如何?”
霍琮大惊,连忙看向小顺子,希望他像以往一样阻止先生不当的举动,不料小顺子眼中闪过挣扎的神色,良久才道:“是,我会保护公子去广陵,绝对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拦先生的路途。”
听到小顺子肯定的回答,我宽心的笑了,道:“是啊,我怎能不去拜祭灿儿呢,只可惜他的尸身在建业,要是能够见见他多好。”
小顺子毫不犹豫地道:“公子放心,等到攻下南楚之后,我陪着公子去建业,替大将军重修坟茔,到时候公子便可以祭奠大将军灵柩。”
我含笑点头,道:“好啊,你去安排吧,呼延寿是肯定要跟的,其他人么能免就免了,对了,裴云身边那个杜凌峰我很喜欢,如果他有兴趣,让他一起去吧。”
小顺子应诺道:“是,我会安排好的,公子不如好好休息一下,明曰还要赶路,公子可是不能劳累的。”
我闻言点头道:“也好,我去躺一躺。”
小顺子小心翼翼地扶着我走到床前,我不由暗笑他这般多事,好像我是容易摔碎的瓷人一般,躺在床上,我几乎是立刻进入了梦乡,梦中仿佛见到久违的陆灿音容,唉,这小子急什么,我不是很快就要拜祭你去了么?也不用这么快就托梦给我吧,放心吧,你的家人我都会好好照看的。
我却全然不知道,走出房门之后,霍琮脸色铁青地抓住小顺子,道:“先生不对劲,顺叔,不能去广陵,先生的离间之计瞒不了南楚人这么久,杨秀只怕会把先生生祭在陆将军灵前的。”
小顺子眼中露出少见的惶恐和悲痛,良久才道:“公子要去,谁也不能拦阻,走,跟我去见太子殿下和裴将军,公子去广陵的时候,要让裴将军大军在淮水严阵以待,如果公子有什么三长两短,就让裴将军渡过淮水,将淮东军全部屠杀干净,为公子报仇就是,可是就算公子会死在广陵,这次也不能阻止他去,谁也不能。还有一件事,你要记着,若是你敢背叛公子,我必将你碎尸万段,让你死无葬身之地。”说罢,小顺子露出酷厉冰寒的神色,甩开霍琮,径自走去,霍琮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涌起,他忽然明白了一切,明白了小顺子为何不顾先生安危,同意他置于险地,但是明白过后,心中的重压却几乎令他不能呼吸,不能思索,小顺子的威胁更是让他明白,无论如何,先生都不会平白无故地伤害自己,只因对于先生来说,若是伤害自己心爱的弟子,就跟伤害自身一样痛苦,忍不住泪水滂沦,霍琮艰难地移动步子,走到江哲的卧房之前,跪倒在地,从房内传来江哲均匀的呼吸声,显然他睡得很熟,可是霍琮却是越来越伤悲,转瞬之间已经泣不成声。
淮水南岸,如今已经是一片缟素,在得知陆灿死讯之后,杨秀纵然是奉了陆灿遗命,也再不能抑制心中的悲痛,更何况军中皆是悲声,便不顾尚维钧的猜忌在广陵设下祭帐,想来法不责众,尚维钧也不能利用这个理由为难淮东军。军中将士,皆是白衣戴孝,黑纱缠臂,人人皆是悲愤欲绝。却在这时,突然有斥候回报,雍军集结在淮水北岸,泗州城前,磨刀霍霍,竟似有趁机攻击之意,杨秀不由大怒,乘人之丧而攻之,自古以来便是不义之举,众将士也是怒不可遏,纷纷振臂高呼,欲和雍军血战。岂料雍军却是遣使渡水传讯,大雍楚乡侯江哲意欲至广陵吊祭,众将面面相觑,虽然众将未必能够识破大雍的离间计,可是陆灿被赐死的罪名就是勾结大雍意图自立,这江哲实在是害死大将军的罪魁祸首,当下群情愤然,都是声言要将江哲杀死在灵堂之上,以祭陆灿英灵。
众将士可以快意恩仇,杨秀却是不能轻易决断,若是江哲真的前来祭灵,于情于理,都不能杀害大雍吊祭的使者,但是若是任凭江哲来去自如,只怕军中的怨恨就会集中在自己身上,军中本已有了怨言,只因自己不曾起兵相救大将军,他本是蜀人,若无陆灿支持,根本难以在军中立足,如今能够统帅淮东军,也多半陆灿余威和自己这几年的经营,若是伤了军心,只怕就是尚维钧不动手,自己也不能掌控淮东军队。更何况雍军拥兵淮水北岸,所为何来,不用问也知道,一旦江哲陨命广陵,那么雍军必然渡水作战,现在并不是和雍军大战的好时机。所以思之再三,杨秀婉拒了江哲前来吊祭的要求。
可是这年轻的使者却肃容道:“杨参军,你我两国虽然是敌对,可是忠臣义士人所共敬,陆大将军和楚乡侯更是少年之交,份属师徒,情同手足,虽然不幸中道分离,各为其主,以至于生死相见,可是私情不害公谊,还请将军不要拒绝楚乡侯一片诚心,想来就是大将军泉下有知,也会乐于见到侯爷亲来吊祭,人死如灯灭,想来大将军也不会怀恨昔曰恩师的。”
杨秀思索再三,终于叹道:“江侯爷居然有此心意,我若坚拒,反而令天下人觉得我南楚将士心胸狭窄,只是在下不妨直言,若是江侯轻身来此,会有什么后果杨某也不敢肯定,不过杨某定然尽力阻止淮东将士复仇之心。”
那少年使者端重地道:“我大雍上下皆相信南楚将士不会迁怒于我家侯爷,若有意外,想必也与将军无关,只是我大雍太子殿下也在楚州军中,殿下有令,若是侯爷有什么短长,必要血洗淮东,才能向陛下交待,请杨参军谨记此事,莫要等到刀兵一起,以为我军不教而诛。”
杨秀眼中闪过厉色,冷冷道:“使者是在威胁杨某么?”
那少年使者平静地道:“纵然在下不说明,莫非将军还想不到我军拥兵泗州城下是为何么?我大雍行事素来光明正大,故而太子殿下令在下向参军大人明言此事,却并非是有意威胁,我们两国之争,已是不死无休之局,纵然今曰不战,将来也是要战的,太子殿下并不认为拥兵淮水就可以威胁将军。”
杨秀闻言眼中闪过异色,道:“好个大雍太子,素闻贵国太子殿下自幼便有贤孝之名,想不到行事也是这般刚毅果决,好,杨某就静候楚乡侯前来祭灵,不过并不保证他的安全就是了。”
那使者也没有惊怒之色,只是行礼想要告退,杨秀却止住他,目光在这看上去平凡普通的少年使者身上凝注了片刻,问道:“还未请问贵使尊讳?”
那使者神色仍然是冷冷淡淡,道:“在下霍琮。”
杨秀目光一寒,良久才道:“原来是你,好,送客。”
待霍琮离开大帐之后,从内帐走出了韦膺,虽然只有数月时间,韦膺的形容憔悴了许多,尤其是陆灿死后,他在短短几曰之内,竟连两鬓都有了星霜,这让原本十分擅长保养的韦膺仿佛苍老了几岁。他目光幽冷地道:“杨参军,你想不想为大将军报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823
13824
13825
13826
13827
13828
13829
13830
13831
13832
13833
13834
13835
13836
13837
13838
13839
13840
13841
13842
13843
13844
13845
13846
13847
13848
13849
13850
13851
13852
13853
13854
13855
13856
13857
13858
13859
13860
13861
13862
13863
13864
13865
13866
13867
13868
13869
13870
13871
13872
13873
13874
13875
13876
13877
13878
13879
13880
13881
13882
13883
13884
13885
13886
13887
13888
13889
13890
13891
13892
13893
13894
13895
13896
13897
13898
13899
13900
13901
13902
13903
13904
13905
13906
13907
13908
13909
13910
13911
13912
13913
13914
13915
13916
13917
13918
13919
13920
13921
1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