墀德祖赞冲一个大将道:“你祖上奉松赞干布之命远赴天竺习文字,创造了大吐蕃的文字,为大吐蕃立下大功。今天,我给你一个再次为大吐蕃立功的良机。”

    “请赞普吩咐!”桑布扎是一个大汉,身材高大,很是精悍,大是振奋,嗓门特别大,一句话好象打雷似的。

    “我命你为孙波茹元帅,你一定要在冬季到来之前,拿下河湟之地!”墀德祖赞一双眼睛特别明亮,如同夜晚的繁星。

    “请赞普放心,桑布扎一定不负赞普期望!”桑布扎振奋异常。

    “今岁,你打下河湟之地,明岁春季,我亲率大军,直奔长安!”墀德祖赞右手紧握成拳,狠狠一晃。

    xxxxxxxxx

    长安,大明宫,麟德殿,李隆基正与哥舒翰在商议军机。

    自从哥舒翰同意出征之后,李隆基对哥舒翰的态度就由不冷不热变得很亲热了。

    这也难怪,哥舒翰冒着天大的风险入京救王忠嗣,这让李隆基对他异常欣赏。毕竟,王忠嗣是他心爱的假子,虽然让他着恼,他还是希望有忠心的部下前来解救。

    再加上哥舒翰有干才,深通兵道,两人竟然谈得特别投机,两人的脑袋都快凑到一起了,乍一瞧之下,这哪里是君臣,就是两个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在叙旧。

    “哥舒翰,你可知朕为何急着让你出兵么?”李隆基自问自答,道:“朕担心的是吐蕃那个大胡子先下手为强,突然出兵河湟之地。那样的话,大唐难以应付。你要知道,河湟之地扼在大唐进入西域的要道上,若是河湟之地不稳,大食必然会抓住机会进军西域。如此一来,大唐就要两面受敌,不太好应付。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进攻,把吐蕃堵在高山密林里。”

    这种担心绝对不是多余的,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自从朕接到高仙芝准备攻打小勃律的军报后,朕就在担心此点。是以,朕三番五次下旨,要王忠嗣进攻石堡城,他却置若罔闻,总是找籍口推托。高仙芝南征胜利,这事就刻不容缓了!”李隆基的声调转高,恨恨的道:“朕白疼他了!”

    虽然事情过去了,还是让李隆基气愤。

    哥舒翰一愕,寻思该如何说话,就在这时,只见高力士快步而来,道:“陛下,李昌国求见!”

    “李昌国?”李隆基一愣,随即道:“叫他进来!”

    高力士应一声,快步而去,很快就领着李昌国回转。

    “见过陛下!”李昌国冲李隆基见礼。

    李隆基摆摆手,示意李昌国免礼:“李昌国,要是朕没猜错的话,你是前来请战的吧?”

    “陛下英明!”李昌国正是前来请战的。

    “石堡城易守难攻,的确需要一员猛将前去协助哥舒翰,我看你合适。”李隆基微微颔首,大为赞成。

    “谢陛下!”还没有说,李隆基就准了,李昌国大喜过望。

    “呵呵!”哥舒翰也有拉李昌国参战的想法,乍闻此言,大是欢喜,发出一阵畅笑声。

    “哥舒翰,你那里正缺一位监军,你看李昌国如何?”李隆基猛然扭头,冲哥舒翰问道。

    ;
------------

第五十六章 挖挖挖……挖墙角!

    “监军?”

    李昌国很是诧异,以为自己听错了。

    对于这次请战,李昌国有着绝对的信心会成功。上次在解救太子一事上,李昌国辞让三级让李隆基对他的印象特别好,夸他是“忠厚人”,这请战成功自是在情理中。

    李昌国也设想过李隆基会给他何种官职,很可能是让他当一个将军,最大的可能是让他当前锋,因为他有参与南征小勃律一战的经历。

    攻打石堡城和南征小勃律颇有些相似之处,那就是在高海拔的山地上作战,这对于李昌国来说那是轻车熟路,李隆基若是要照顾他的话,把先锋派给李昌国那是再好不过。

    哪里想得到了,李隆基竟然把监军一职派给李昌国。

    哥舒翰是这支出征唐军的头号人物,那么,监军就是这支军队的二号人物,监军一职位高权重,极为重要,落到自己头上,李昌国还真没想到,有些晕乎乎的,以为听错了。

    “全凭陛下作主!”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李昌国还没有欢喜,哥舒翰倒先欢喜上了,冲李隆基见礼,一张大嘴裂到耳根了,连大牙都露出来了。

    监军一职不常设,却是必设。每当军队出征,朝廷就要派一位监军前去监督军队。军队出动后,有没有违法乱纪,有没有不顾军令乱来一气,有没有拥兵自重,这些都需要监督,是以,监军一职是不可少的。

    问题是,朝廷派出来的监军往往不懂军事,却是仗势欺人,乱指挥一气,弄得怨声载道。更过份的,连将领的正常指挥都给扰乱了。

    是以,历来将领对监军特别不爽,哥舒翰很是担心李隆基派给他的监军是那种屁事不懂,只懂瞎指挥的人。

    李昌国不仅勇猛无敌,更是有谋略,有智计,绝对不会瞎指挥。更重要的是,哥舒翰对李昌国很是信服,两人的交情好,把李昌国派给哥舒翰当监军,这对哥舒翰来说比给他增援十万大军还要好。

    哥舒翰是求之不得!

    “这事就这么定了!”李隆基大气的挥挥手,一锤定音。

    “谢陛下!”

    这是大好事,李昌国当然不会推辞,就这样,李昌国成了攻打石堡城唐军的二号人物。

    李昌国虽然很得李隆基欣赏,却是根基尚浅,根本就不可能统率一支大军,他能当上监军,成为这支出征唐军的二号人物,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这都是当曰辞让三级升赏的回报,果然是有付出就有回报。

    “来!过来坐下,我们好好议议。”李隆基冲李昌国招手。

    李昌国应一声,坐了下来,与李隆基、哥舒翰商议军机。

    李隆基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一定要打下石堡城!

    打下石堡城,就把吐蕃堵在高山密林里了,河湟之地就不会再受到吐蕃的威胁,唐朝就可以把大量的兵马钱粮投入到西域,与阿拉伯帝国争锋。

    二是要先下手为强,不能让吐蕃通过石堡城进入河湟之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420 11421 11422 11423 11424 11425 11426 11427 11428 11429 11430 11431 11432 11433 11434 11435 11436 11437 11438 11439 11440 11441 11442 11443 11444 11445 11446 11447 11448 11449 11450 11451 11452 11453 11454 11455 11456 11457 11458 11459 11460 11461 11462 11463 11464 11465 11466 11467 11468 11469 11470 11471 11472 11473 11474 11475 11476 11477 11478 11479 11480 11481 11482 11483 11484 11485 11486 11487 11488 11489 11490 11491 11492 11493 11494 11495 11496 11497 11498 11499 11500 11501 11502 11503 11504 11505 11506 11507 11508 11509 11510 11511 11512 11513 11514 11515 11516 11517 11518 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