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以后,无论是校尉,还是将领,见到李昌国都要尊敬的称呼一声“李火长”。

    唐军就是这样,尊敬强者,你越是强,越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尽管李昌国还是一个小小的火长,军阶上比起校尉和将领差得远。

    尽管李昌国成名了,成了唐军的明星级人物,不过,他还是得在火长这个位置上呆着。因为唐军中的升迁不是看你有多勇猛,不是看你有多了得,而是要军功。你就是再勇猛,没有军功,也不能升迁,该在哪里呆着就在哪里呆着。

    象李嗣业,勇冠三军,以他的声望和勇猛,当将军不是问题,问题是他还没有积累到足够升迁的军功,只能屈就校尉一职。

    李昌国就是这样的情况。

    这天,李昌国与李嗣业正在切磋,高仙芝派人把二人叫了去,要他参与军机。按理说,李昌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火长,没有资格参与军机,不过呢,谁都知道李昌国积功升迁只是时间问题。

    二人到来,李昌国放眼一瞧,军府里好多的人,高仙芝、边令诚和段秀实在座,还有不少校尉和别将,济济一堂,不下百十人。

    不用想也知道,高仙芝这是在召开出征前的动员大会,在对这次南征做最后的准备了。

    高仙芝的帅座后面,挂着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是唐朝在西域的态势图,主要地区就是葱岭,核心地方是小勃律。

    众将看见李昌国到来,没有一点意外,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儿,谁叫李昌国已经是安西都护府第一猛将呢?他不参与,谁有资格参与?

    李昌国和李嗣业找个地方坐了,两人坐在一起。

    高仙芝环视众人一眼,这才缓缓道:“本将这次南征,就是要拿下小勃律!”

    他是开宗明义,直接道出南征的目标。

    “本将之所以要进行这次南征,那是要切断吐蕃进入西域的通道,把吐蕃堵在高山密林里,不得染指西域!”高仙芝大声说出战略意图。

    小勃律很小,是葱岭中的一个小国,领土狭小,人口少,国力极弱。却是地处吐蕃进入西域的必经之路上,吐蕃要想进入西域,必须经过小勃律。

    换句话说,只要高仙芝拿下小勃律,就切断了吐蕃进入西域的道路,吐蕃就给堵在青藏高原上,无法染指西域。

    “西方的大食正在蠢蠢欲动,其东方总督正在对石国、葛逻禄、突骑施拉拢。”高仙芝接着道:“大食这次是来势汹汹,极为不善。大唐要想与大食大战,必须先安定西域!要安定西域就必须把吐蕃堵住,不准吐蕃进入西域!要堵住吐蕃,就得打下小勃律!”

    高仙芝远征小勃律一事,并不是一次孤立的行动,而是整个唐朝西域战略的一环,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集中兵力与大食作战。

    在当时,唐朝有两个主要敌国,一个是吐蕃,一个是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这两个国家中,吐蕃虽然与唐朝打了上百年,却是因为其国力不强,军事实力弱,顶多就是滋扰唐朝,无法对唐朝造成重大打击,是以,吐蕃是唐朝的二号对手。

    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才是唐朝的主要对手。

    阿拉伯帝国的征服速度旋风一般快,在其崛起的过程中异常迅速,先是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后是灭掉波斯帝国。在此之后,阿拉伯帝国并不满足,快速东进,与唐朝在中亚相遇,两国大打出手,相持百年。

    对于唐朝来说,阿拉伯帝国是其西进的主要敌人,不打败阿拉伯帝国唐朝无法继续西进。

    要知道,在唐太宗年间,波斯帝国在其灭亡前夕,派人前来长安,向唐朝求援。这是当时唐朝进入中东的绝佳良机,可惜的是,当时的西域为西突厥控制,唐朝大军不可能从西突厥土地上通过去增援波斯帝国,唐太宗几经考虑后,最终拒绝出兵。

    这一事件,对唐朝的刺激非常强烈,在灭了西突厥后,就开始经营西域,准备入主中东。为此,唐朝一度想把波期帝国的末代太子俾路斯重新扶上王位,还设立了“波斯都督府”。

    唐朝当时的战略目标不是中亚,而是中东!

    对于阿拉伯帝国来说,唐朝是可怕的敌人,不打败唐朝,阿拉伯帝国无法把征服的土地伊斯兰化。

    历史上,阿拉伯帝国征服了大片的土地,西起地中海,东到中亚,却是在短时间内无法进行伊斯兰化,因为唐朝牵制了阿拉伯帝国。直到怛罗斯之战后,唐朝停止西进,阿拉伯帝国方才有余力把征服的土地伊斯兰化。

    是以,两国都有大战的强烈愿望,都想把对手打趴下,这一战不可避免!

    正因为如此,两国才在中亚爆发了上百年的战争。唐朝以其雄厚的国力,压着阿拉伯帝国打,大占上风。可是,阿拉伯帝国也是一个庞然大物,虽然屡战屡败,却是败而不伤,屡败屡战。

    解决唐朝,是阿拉伯帝国东方总督的首要任务,为此,其不惜重金拉拢唐朝的属国。

    高仙芝要西进,必须要安定西域。要安定西域,就得拿下小勃律,把吐蕃堵在青藏高原,这才有了历史上那场著名的山地作战。

    ;
------------

第十五章 此路不通

    第十五章此路不通

    交待完了这次出征的战略意图,高仙芝之才来布置这次出征的方略。站起身,来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的连云堡,道:“连云堡是吐蕃设在西域的军镇,驻有上万吐蕃大军,是我们的眼中钉,肉中刺,首先必须清除。第一战,就是打下连云堡,拔掉这颗眼中钉!”

    连云堡是吐蕃打入西域的钉子,若是不拔除,后患无穷。若是不拔掉这颗钉子,高仙芝就算打下小勃律也会有反复,会给连云堡的吐蕃军队重新夺回小勃律。是以,第一战以拔掉这颗钉子为宜。

    众人都知道连云堡的重要,微微点头,对于高仙芝的部署,极是赞成。

    李昌国大是赞同这一方略,暗赞高仙芝果是了得,不愧是“山地之王”。

    接着,高仙芝的手指在地图上向西移动,道:“打下连云堡后,大军略事休整,再进军阿弩越城。阿弩越城并不难攻下,只要拿下这里,就到了小勃律边境了,我们的胜利也就不远了。”

    手指在阿弩越城略一停顿,接着西移,道:“这里就是孽多城,小勃律的都城,大军一到,必定踏平!”

    小勃律的都城是孽多城,以小勃律的国力,其都城也不会太坚固,肯定挡不住唐军。只要唐军到达,打下来是必然。

    众人大是振奋,眼中闪烁着炽烈的战意,高仙芝看在眼里,极是欣慰。

    “打下小勃律,还未完!”高仙芝的话锋一转,接着道:“孽多城东六十余里外,婆夷水上的藤桥才是最为紧要的!这是吐蕃进入西域的唯一道路,只要破坏这座藤桥,吐蕃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到西域来!”

    这座藤桥把小勃律和吐蕃连接在一起,这就是小勃律地理位置特别重要的原因所在。若是没有了这座藤桥,吐蕃对西域只能望而兴叹,什么也做不了。

    高仙芝策划的这次南征,最终目标,就是这座藤桥。只有破坏了藤桥,吐蕃就不能进入西域,再加上连云堡的吐蕃军队给拔掉,那么,整个西域就安定了,高仙芝就可以集中兵力、物力、财力,与大食争夺中亚了。

    “小勃律本是大唐的属国,为了一个吐蕃公主背叛大唐,投靠吐蕃,苏失利必须受到惩处!”高仙芝的剑眉紧拧着,如同出鞘的利剑:“为了打下小勃律,安西都护府多次出兵,都没有成功!这次,我们一定要成功!你们有没有信心?”

    最后一句话,高仙芝的声调很高,尖细刺耳,比起边令诚的声音一点也不逊色。

    “有!”

    只有一个字,却是惊天动地,爆发出震天的吼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180 22181 22182 22183 22184 22185 22186 22187 22188 22189 22190 22191 22192 22193 22194 22195 22196 22197 22198 22199 22200 22201 22202 22203 22204 22205 22206 22207 22208 22209 22210 22211 22212 22213 22214 22215 22216 22217 22218 22219 22220 22221 22222 22223 22224 22225 22226 22227 22228 22229 22230 22231 22232 22233 22234 22235 22236 22237 22238 22239 22240 22241 22242 22243 22244 22245 22246 22247 22248 22249 22250 22251 22252 22253 22254 22255 22256 22257 22258 22259 22260 22261 22262 22263 22264 22265 22266 22267 22268 22269 22270 22271 22272 22273 22274 22275 22276 22277 22278 2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