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李毅飞驰而来,大声禀报:“禀监军,吐蕃使者求见。”
“肯定是前来花言巧语,要我们退兵的。”李白眉头一拧,一抹冷笑浮现在嘴角。
“没错。”郭子仪他们大声附和。
“监军,见不见?”众人的目光落在李昌国身上。
唐军自从越过了积石山,一路势如破竹,吐蕃没有丝毫防备,唐军兵临逻些只是时间问题,压根没必要见吐蕃使者。
“见。有些东西正好让墀德祖赞知道。”李昌国点点头。
李毅领命,去带吐蕃使者。没多久,吐蕃使者被带了过来。
吐蕃使者四十余岁,身着狐裘,头戴皮帽,一颗头颅高昂着,颇有些傲气,就是他脸上的紧张神态出卖了他的底气不足。
唐军已经进入了吐蕃腹地,行军千里,吐蕃无法应对,他能有什么底气呢?可是,作为吐蕃使者又不能认怂,他只能装。遗憾的是,处身唐朝大军中,他要装也是装得不太像。
李白他们强忍着笑意,紧抿着嘴唇。静等李昌国发落。
李昌国一挥手:“传令各军,加快前进。赶到逻些扎营。”
“遵命!”众将轰然相应,声音如同雷鸣。
吐蕃使者脸se大变,再也装不下去了。忙冲李昌国见礼道:“吐蕃使者央金见过监军。”
“说,墀德祖赞让你前来,有何事?”李昌国一拍马背,战马嘶鸣,驰骋得更快了。
“监军,能否让大军停下?”央金额头上见汗了。
唐军一刻不停,不需要想也知道这是直奔逻些而去,这是吐蕃最担心之事。
虽然逻些集中了数十万大军。不过,唐军来得太突然,吐蕃还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若是唐军突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他要想方设法让唐军停止前进,哪怕是一时三刻也是好的。对于吐蕃来说,时间太过宝贵了,一时三刻也是宝贵的。
“哼!这就是墀德祖赞让你来的原委?不必说了。你回。”李昌国看都不看他一眼,只顾着策马前进。
“不不不,监军误会了,这是我的请求。我的小小请求。”央金额头上的汗水冒得更厉害了,他虽是头一遭见到李昌国。却是知道这个李昌国很难对付。
李昌国懒得答理他,只管策马前行便是。
“监军。央金奉赞普之命前来,带着吐蕃与大唐的友谊而来,还请监军看在两国百年的友谊份上,不要再向逻些进军了。”央金忙以请求的口吻道。
“空话。”李昌国眉头一拧,如同出鞘的利剑,央金看在眼里,心中一突,只听李昌国接着道:“大唐上顺天意,下体民心,前来吐蕃除暴安民,你告诉墀德祖赞,打开城门,迎接王师。若有半个不字,准叫吐蕃覆灭。”
声调并不高,却是具有让人震憾的气势,央金听在耳里,一颗心怦怦直跳,忙分辩道:“监军,您误会了,大吐蕃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何来除暴安民之说?”
“吐蕃残暴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奴隶多如牛毛,这不是暴政,还有什么是暴政?”李昌国目光如剑,盯着央金。
吐蕃是奴隶制度,国中的奴隶多不胜数,占了整个口众的一半以上,李昌国以此说事,央金就是有一百张嘴也是无法分辩,张大了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如此暴政,大唐不除谁除之?”李昌国的声调不高。
央金听在耳里,都快晕过去,奴隶制是吐蕃最大的问题所在,谁也无法辩驳。
好在央金有点急智,知道若是再在此事上纠缠下去,无异于自取其辱,忙转换话题:“监军,赞普说了,若大唐能归还大非川、石堡城,大吐蕃自此以后与大唐和睦共处,绝不再滋扰大唐。”
“哈哈!”李昌国还没有说话,李白他们就是一通大笑,眼中全是讥嘲之se。
大非川和石堡城被唐朝收复,唐朝岂能归还给吐蕃?
央金听了众人的笑声就知道不妙,好在吐蕃也没有真的认为仅凭几句空言就能收回大非川和石堡城,他虽然心惊倒也不慌。
果然,只听李昌国淡淡的道:“石堡城本为前朝所筑,吐蕃趁着隋末大乱之际据为己有,为祸百年,如今,大唐收回,岂有再归还给吐蕃的道理?”
略一停顿,冷冷的道:“若是大唐真把石堡城归还吐蕃,吐蕃就会变本加厉,对河湟之地大举滋扰,哼。”
“监军,您多心了,不会的,不会的,大吐蕃决不会的。”央金忙着保证,却是很无力,决不会有人信。
石堡城是非常好的门户,若是重新回到吐蕃手里,吐蕃在头几年兴许不会滋扰唐朝,说不定还会做出一副友好的姿态,几年以后必然滋扰唐朝。
“监军,为了大吐蕃与大唐的友谊,石堡城大吐蕃可以赠送给大唐,还请大唐把大非川归还。”在李昌国的强势面前,他不得不退让。
“噗!”李白他们再也忍不住了,失笑出声。
“大非川本是华夏之地,被吐蕃侵占,以此为基,对河湟之地大举滋扰,若是大唐归还给吐蕃,无异于自己捅自己一刀。”李昌国哪会上他的当。严词拒绝。
吐蕃滋扰唐朝百姓,就是因为大非川的存在。若仅仅是石堡城落在吐蕃手里,吐蕃为祸不会如此之烈,因为大非川物产富饶。是吐蕃极为重要的经济区,这是吐蕃滋扰唐朝的最好战略基地。
提及石堡城和大非川不过是后面的和谈打基础,央金也没有抱希望,只得再度退让:“监军,大吐蕃和大唐的友谊百年不逾,松赞干布娶了文成公主,墀德祖赞娶了金城公主,请看在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为两国带来的友谊。把积石山归还。”
唐朝大军已经攻入吐蕃腹地了,要唐朝归还石堡城和大非川那肯定不现实,让唐朝归还积石山倒有可能。
积石山如此难打,唐朝虽然这次打通了。下次未必有如此好运。再说了,若是吐蕃收回了,肯定会对积石山中的防务重新调整,使之更加难打。
“友谊?吐蕃把两国的友谊放在了心上?”李昌国冷笑,驳斥道:“大唐一片真心。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然而吐蕃却是时不时就要滋扰大唐。一旦吐蕃打不过大唐,赞普就会请出公主周旋,美其名曰为了两国的友谊。实是缓兵之计,一旦喘息过来。又对大唐大打出手。你说,大唐还会再上当么?”
文成公主进藏换来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吐蕃和唐朝的关系比较好,很少发生战争,这并不是因为友谊,而是吐蕃不得不为。
一是当时吐蕃才统一,国力还不强,极需要稳定。二是因为唐太宗在位,唐朝非常强势,吐蕃难以企及,不得不和平共处。三嘛,也许松赞干布真的喜欢文成公主。不过,政治婚姻,有多少是真心喜欢,谁也说不清。
金城公主进藏,纯粹就是吐蕃利用的工具,有了金城公主在吐蕃,墀德祖赞就是进退自如。准备好了,就与唐朝大战一场,能捞到好处就捞,捞不到好处就请出金城公主来周旋,打着两国友谊的幌子,要唐朝退兵。
这种事,墀德祖赞是得心应手,在唐中宗、唐睿宗时期取得巨大的成功。直到李隆基登基以后,唐朝国力强盛,他这手段方才无用。
李昌国这话是一针见血,央金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每当吐蕃处于不利地位,吐蕃就祭出友谊这杆大旗,总是百试不爽,这次却是不灵了,央金一颗心直往下沉。
然而,还有让他更加心惊的,只听李昌国道:“墀德祖赞很会演戏,数度被大唐打败,大唐遣使前来问罪,他就请出金城公主周旋不说,还拿出太宗皇上的旨意,自承甥舅之亲,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知错就改的样儿。可是,一旦他恢复过来,照打不误。大唐不能再相信他了,为了两国的友谊,积石山还是由大唐掌控的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9158
49159
49160
49161
49162
49163
49164
49165
49166
49167
49168
49169
49170
49171
49172
49173
49174
49175
49176
49177
49178
49179
49180
49181
49182
49183
49184
49185
49186
49187
49188
49189
49190
49191
49192
49193
49194
49195
49196
49197
49198
49199
49200
49201
49202
49203
49204
49205
49206
49207
49208
49209
49210
49211
49212
49213
49214
49215
49216
49217
49218
49219
49220
49221
49222
49223
49224
49225
49226
49227
49228
49229
49230
49231
49232
49233
49234
49235
49236
49237
49238
49239
49240
49241
49242
49243
49244
49245
49246
49247
49248
49249
49250
49251
49252
49253
49254
49255
49256
4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