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以“口有蜜腹有剑”著称当着人说人话当着鬼说鬼话这辈子就很少说实话今天说的全是实话。而且他这辈子就没有说过如此多的实话堪称一奇了。
每说一件李隆基的脸se就难看一份直到李林甫说完李隆基的脸孔扭曲了极为难看脸se铁青胸膛急剧起伏似yu即将喷发的火山。
“还有谁说?”李隆基紧咬牙关一一顿的问道。
要是在平时谁敢再接着说话?今天却是撞鬼了邪门了群臣争着说。
李隆基一个一个的点名群臣一一道来他们说的全是实话。然而实话最伤人。李隆基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随时可能爆发。
“朕不信朕不信!”李隆基如同热锅的蚂蚁团团乱转额头的汗水如同泉水般直冒:“如此禽兽不如的事怎么是人做得出来的?是个人都不会如此做。是你们是你们。是你们在中伤杨氏是不是?是不是?”
指点着群臣。吼得山响口水横飞。
群臣都知道李隆基已经信了只是他一时之间难以接受需要给他点时间。
猛然间李隆基停了下来大吼道:“杨钊呢?快传杨钊。朕不能偏听偏信。朕要与杨钊前来对质。还有虢国夫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杨氏都来。”
如此恶毒之事即使要编也编不出来一听就知道是真的。可是李隆基对杨氏太过宠信仍是不愿接受也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接受。
“陛下杨钊已死杨氏已灭。”李林甫犹豫了一下。大声禀报。
“什么?”李隆基一声咆哮如同千个万个炸雷轰鸣指点着李林甫的鼻子:“是你一定是你杀了杨钊灭了杨氏。杨钊盯着你的相位你为了保住相位你才杀了杨钊灭了杨氏满门。是不是?你莫以为朕不知你与杨钊的过节?”
李隆基本是一代圣明天子虽然不如以前jing明了仍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有好多事他是看在眼里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今天大怒之下竟然把等秘事说出来了。
李林甫是恨不得杨钊死可是他却丝毫不让道:“陛下臣是与杨钊有过节是恨他。可是杨钊之死并非出于臣之手。杨钊是死于愤怒的百姓之手被百姓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光了只余一具骨架。”
“这怎么可能?”李隆基一万个不信却是不得信这是真的。
因为如此之事他要查出真假太简单了谁也知道如此作假。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询问。这些百姓就在宫外。”李林甫丝毫不让。
“陛下臣等今ri把百姓带来。陛下若有疑问自可亲自询问。”群臣轰然道。
李隆基愣了愣指点着群臣大吼道:“若有一虚言朕诛你们满门灭你们九族。”快步而去如同风一般快。
群臣忙从后跟了去。
李隆基如同一头受伤的凶兽怒气冲冲的登皇城城墙放眼一望只见黑压压一片人群一眼望不到头全是百姓。
“陛下为要草民作主呀!”
“杨氏为祸之烈千古罕见坏事做绝恶事做尽还陛下还草民公道。”
李隆基还没有说话百姓的喊冤声就响成一片。
百姓的愤怒、委屈、不甘、希冀真真切切不需多高明的才智只要两个肩膀扛颗脑袋都能听出来。
李隆基质问还没到嘴边就不得不咽了回去。长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道:“你们有什么委屈你们尽说来朕为你们作主。”
此言一出一片哭声响起百生不住抹眼泪怨气冲天七嘴八舌的道来说的尽是杨氏做的恶事。
他们是亲身经历者所说触目惊心让李隆基目眦yu裂一双眼睛瞪得滚圆。
百姓的讲述没有李林甫那般条分缕析没有丝毫加工修饰却是原汁原味更能震憾人心。虽然李隆基已经听群臣讲过一遍此时再度听来一颗却是怦怦直跳。
听了十几件李隆基最后一丝毫疑虑也不复存在了他终于理解为何李林甫和太子李亨这样的死敌也能联手了若不如此若不能为百姓讨回公道于心难安。
“卟嗵!”李隆基跪在城墙仰首向天大呼一声:“杨氏为恶如此朕之罪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四十八章 李隆基疯了
第四十八章 李隆基疯了
罪己诏!
这是罪己诏!
历代帝王下罪己诏之事多不数胜绝大多数只是做做样子博取美名落得一个善于自省的名声罢了。象李隆基这般当着万千百姓一众大臣下跪仰天自责之事在中国数千年历史是第一次。
这是真正意义的罪己诏!
汉武帝《轮台罪己诏》非常有名那也只是下道旨意没有下跪更没有当着如此之多人的面。
实在是杨氏所作所为让人震惊尽管李隆基心石如铁也是忍不住一阵阵自责强烈的自责让他放下九五至尊的尊颜不得不下跪。
不如此不足以当心中的愧疚感。
所有人包括李昌国、李林甫、陈玄礼这些大臣以及万千百姓个个震憾无已睁大了眼睛死盯着李隆基一脸的难以置信。
原本喧嚣的吵闹声如同被剪刀剪断似的一下子失去了声音所有人集体失音。
因为他们太震憾了!
自古以来皇帝的尊颜高于一切不论皇帝犯了怎样的错误哪怕把天捅漏了也不会承认为的是维护皇权。
象一代枭雄曹cao知错纠错改错却不认错。曹cao曾经做过很多错事当他意识到错误后开始纠正、弥补却从不认错不管是谁谏争都不成。因为他要维护他的权威绝不能承认只能偷偷改正。
正因为如此遭cao落得了枭雄的称谓。
李隆基当众认错还是当着万千百姓的面下跪仰天疾呼声泪俱下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就没有出现过。这是华夏数千年历史的头一遭。
是以这事太有震憾了李昌国很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双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难以置信。依他想来李隆基肯定会怒发冲冠把责任推给杨氏。即使不是全部也会是大部分。哪里想得到他竟然全揽在自己身。
做为帝王而且还是一个取得非凡成就的帝王能如此清醒的认识能把责任全揽了这种胸怀足以感天动地李昌国暗赞不已:“怪不得开元盛世会成为中国历史的丰碑。一千多年以后仍是不能超越。不说别的单凭这份胸怀就难以企及。”
杨氏作恶多端所作恶事太多太毒若是能揽一小部分责任就足以让人赞扬;能揽过大部分责任足以让人赞不绝口;李隆基全部揽过来无论怎样赞誉都不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