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王忠嗣应声出列。欢喜难言,心想这统帅落在他身上了。
群臣也是如此想法,靠得近的,更是小声冲王忠嗣道喜:“恭喜大帅!”
王忠嗣是一员不错的将才,能征善战,数十年来大小战役数十战,就未有过败绩。他统兵出征的呼声很高,不在李昌国之下。眼下。李隆基首先点到他,不是统兵出征还能是什么?
“你曾有言,愿为保护太子,极好。太子身兼安西大都护一职,你就辅佐太子,为大军筹备粮草辎重、援军、民夫丁壮。”出人意料的是,李隆基把后勤之事派给了王忠嗣。
“遵旨……啊!陛下。不是让臣统兵?”满打满算可以统兵出征的王忠嗣没有反应过来,先是欢天喜地谢恩,然后才反应过来,他只是个后勤官,并不是统兵出征,惊呼出声。
“谁要你统兵出征了?”李隆基脸一沉,沉声道:“你做好后勤辎重便可。若敢不尽心,军法从事!”
“臣……遵臣。”王忠嗣万分不愿,也只得领命。
太子李亨没有处理过军务,他担任安西大都护只能是挂个功。捞一场功劳,不可能处理得了这些事务,必须要派一个人辅助他。这个人,肯定王忠嗣最合适了。一是因为王忠嗣jing通军务,二是王忠嗣与李亨交情好,两人是自小一起长大了,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帮李亨做好。
群臣这才明白李隆基的用意,大是赞赏。李隆基不愧是圣明天子,只要认真起来,总是能有最好的办法。
“李昌国!”李隆基看着李昌国。脸上泛起笑容。
“这才是统帅。”群臣已经明白了。
“臣在。”李昌国出列。
“李昌国任升副安西大都护府,统兵出征。负责一切与大食作战事宜!”李隆基正式命帅了。
“臣遵旨。”这在李昌国的意料中,一点也不意外。
“李昌国,你要哪些人与你出征?”李隆基很清楚,即将到来的大战是何等的艰难,唐朝必须要jing锐尽出,尽遣良将,准备由李隆基挑人。
“陛下,此战非同小可,关系华夏国运,不可掉以轻心,大唐要想战胜,必须要jing兵良将尽出。”这事,李昌国早就思虑成熟了。
“嗯!”李隆基深以为然,重重点头道:“虽说数十年大战,大唐战了上风,然而,大食是屡败屡战,国力非同小可,不可轻视。大唐的jing兵良将,任由你挑。”
“李泌、郭子仪、李光弼、安禄山、史思明、杜甫、高适、岑参……随臣出战,还请陛下恩准。”李昌国正式调人了。
安禄山最是欢喜,一双眼里jing光闪烁,以为自己可以立大功了。却不知李昌国之所以带上他,是可以趁此机会消除“安史之乱”的祸端。
“准!”李隆基非常爽快,道:“在这之外,再调五千龙武军随你出征。龙武军是大唐的jing锐,应当让他们上战场历练。随你出征吐蕃的就不必再出战了,重新挑选五千。”
龙武军是唐朝最为jing锐的军队,让他们接受战火的洗礼,对唐朝有莫大的好处,李隆基此举深得李昌国之心。
“谢陛下!”李昌国谢恩。
“安西都护府危在旦夕,越早出兵越好。今ri准备,明ri出发吧。”李隆基下旨。
次ri,玄武门外人山人海,长安百姓赶来相送。
李隆基率领群臣相送。
“不破大食,誓不还!”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踏上征战。
ps:今天又停电了,妈勒b的,电老虎无敌。这一卷写完了,马上进入新的一卷,明天休整一天。
------------
第一章 史思明
“隆隆!”
如雷的蹄声中,一队唐朝疾进,朝西北开进。
这支唐军正是李昌国率领下的唐军,从长安出发,直奔河湟之地,准备出击大食。
有五千龙武军,回京受封的有功将士们,他们人人都是jing锐,行进间气势惊,很是让人赞叹。
“不破大食,誓不还!”
出兵大食一直是唐人的梦想,如今终于变成现实,唐朝正式出兵了,唐朝百姓万分欢喜,凡李昌国他们所过之处,百姓必然是欢天喜地,大声欢呼,迎接李昌国他们的到来。
在百姓的欢呼声中,队伍疾进,没有丝毫停顿,更没有呼喊,只有行进间的如雷蹄声。
“好雄壮的队伍!”
“那还用说,谁叫这是我们大唐的jing锐呢?”
“这可是龙武军呢!”
“还有征战吐蕃的英雄们,能差么?”
百姓指点着快速开进的队伍,议论纷纷,赞叹不已。
李昌国骑在骏马上,打量着行进的队伍,只见将士们个个昂首挺胸,士气高昂,战意炽烈,大为满意。
自从唐朝与大食交战以来,就有数十年的历史了,若是再加上从唐太宗时期开始的两国外交上的交锋,已经超过一百年了。在这百年期间,唐朝与大食在外交、军事、经济上进行了你死我活的交锋,唐朝虽然占到上风,却是没有办法重创大食,更别说出兵击破大食了。
这次出兵是唐朝百年来的第一次,人人兴奋,个个欢喜,作为参与此战的大唐男儿,将士们倍加欣喜。无不是盼着早ri与大食一战。
是以,要他们不士气高昂都不成。
郭子仪、李光弼、李泌、杜甫、安禄山、高适、岑参他们簇拥在李昌国身边,个个眼时闪着jing光,异常振奋。
“大帅,我安禄山万万没有想到,你异会让我随军出征,多谢大帅。”安禄山一双肥手冲李昌国一抱拳。大声致谢。
击破大食是盛事,不要说亲自参与。就是听听就让人热血振奋的。尽管安禄山有野心,不把天下放在眼里,不过,参与此战必是人生最大的荣幸。安禄山原本以为自己与此无缘,连争取都没有争取,让他不想到的是,李昌国竟然点名要他随军出片。这对安禄山来说。是天大之喜,要他不欢喜都不成。
“为国出力嘛,你不消道谢。”李昌国点名要安禄山随军出征,并没有安什么好心,反而要趁机除掉安禄山。
安禄山是李隆基宠信的大臣,若是进谏要让李隆基杀掉他,很困难,应该说不可能(大唐天下1章节)。若是让安禄山随军出征,李昌国要把安禄山搓遍捏圆,拉长砸短。还不是李昌国说了算?
大不了,干掉安禄山以后,再给他安个大功劳。安禄山已死,就算是天大的功劳,能有什么用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0561
60562
60563
60564
60565
60566
60567
60568
60569
60570
60571
60572
60573
60574
60575
60576
60577
60578
60579
60580
60581
60582
60583
60584
60585
60586
60587
60588
60589
60590
60591
60592
60593
60594
60595
60596
60597
60598
60599
60600
60601
60602
60603
60604
60605
60606
60607
60608
60609
60610
60611
60612
60613
60614
60615
60616
60617
60618
60619
60620
60621
60622
60623
60624
60625
60626
60627
60628
60629
60630
60631
60632
60633
60634
60635
60636
60637
60638
60639
60640
60641
60642
60643
60644
60645
60646
60647
60648
60649
60650
60651
60652
60653
60654
60655
60656
60657
60658
60659
6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