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所有任务、折腾得疲惫不堪的刘秉先坐下来细细一算,发现川军在此次征战中发了大财。
刘秉先虽然不知道川军各部搜掠到多少金银财宝,也无法计算滇东北地区被搜刮抢掠的上千官绅地主损失有多大,但仅是上万人用六天时间运回叙府的各种物资,价值就高达三百余万,其中还不包括三千多头牛马和近千辆各式马车。
浓重的无力感,沉甸甸地压在刘秉先心口上,从未有过的疲惫、无奈和迷茫阵阵袭来,刘秉先终于病倒了。
风寒引起的高烧,使得刘秉先全身酸痛乏力,濒临昏迷状态,四名军医匆匆急救后效果不佳,立即将刘秉先火速送往渝城治疗,经过紧急抢救才勉强止住烧。
这条硬汉一睡就是五天五夜,醒来后不管旁人怎么劝说也不愿待在医院里,回到自己家中闭门不出,谁来拜访探望他都不见
深受战乱困扰的川南民众,获得了军队和政斧的大力资助,踊跃参加物资抢运的八千多民工领到丰厚的工钱,每人还额外获得一匹布或者一个大铁锅的奖励,欣喜不已。
当川南驻军官兵和官员把一批批牛马、一辆辆马车、一袋袋种子和无数农具送到每一个村子时,所有的民众惊愕不已,随后喜极而泣感激万分,孤寡老人每人还获得两块大洋的救济。
第四师防区内的三十七个镇子,各获得五百大洋的小学堂建设费用,态度和蔼平易近人的官兵信誓旦旦地保证:
全力帮助各镇建设自己的学堂,让所有的适龄孩子都获得念书的机会!此前与第四师各团达成军民共建协议的村子收益更大,几乎村村修起了小学堂和大马路。
四川军政两界通过这次战争获益良多,四川各地到处是民众有口皆碑的由衷感激声,政斧和军队的威望随之树立起来。
获得内部嘉奖、普遍升官发财的川军将士,悄然退出了川滇边境地区,返回各部驻扎地休整,一批批获得奖章和大笔奖金的官兵轮番休假,骄傲不已的官兵们换上最好的军装,戴上一枚枚擦得铮亮的军功章、纪念章,携带着礼物,满怀骄傲地返回老家探望亲人,由此而引发波及四川全境的尚武热潮。
千百年来,当兵的人第一次获得民众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喜爱,无数的青年在战功和英雄事迹的刺激下,把参军入伍当成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各处驻军驻地围满了询问怎么才能加入光荣川军的年轻人。
与此同时,川军所有繁琐的战后工作和宣传任务,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经受了考验的总司令部各处军官,迅速成长起来,整个军队如同一部庞大的机器,以从未有过的高效率,平稳地运转起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总司令萧益民却无事一身轻,在频频致电关注二哥刘秉先身体的同时,小曰子过得轻松自在,每周三次前往军校授课的惯例再次恢复,同时他还将建军以来发生的所有战争,包括西征边军的“芒康战役”得失总结,汇集在一起修订成册,并加上自己的点评,成为军校学员读之不倦的战例教材
萧家后院的桃花逐渐开放,难得清闲的萧益民抱着一双儿女,陪着爱妻一同游园,钟颖从巴塘送来的两匹白色小马驹成了孩子最喜欢的小伙伴,萧益民也任由两匹小马驹在桃花丛中徜徉。
斜阳夕照,懒洋洋地坐在花树间的长椅上,沐浴春风,倾听妻子的絮絮低语,看着孩子与马儿在林木间与草地上撒泼尖叫,萧益民心中感到无比的满足,所有的烦恼和哀愁,在这一刻均烟消雾散。
“哎,跟你说件事,小月这丫头不愿再念高中了,一定要进兵器研究所学无线电,马克斯先生被她烦的不行,只能同意她每周两个下午进入研究所学习。我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你得管管她,要是她真不愿读师范,去德国教会的医学院进修也行啊,秉先二哥的妹子就很不错,深受医学院的几个洋教授和嬷嬷们的喜爱,现在已经开始跟随教授实习了。”易真颖低声说道。
“这事怎么问我?”
萧益民不以为意地说:“老二也不管管小月?毕竟他才是小月的大哥啊,我去说合适吗?”
易真颖白了丈夫一眼:“麻刚如今忙得脚不沾地,一个月能回家两天就算不错了,你这个大哥不管谁来管?再者说了,小月这丫头人小心大,也很能沉住气,这么些年你还不知道这丫头的心思啊?”
萧益民头疼不已:“你这个嫂子也得帮帮忙才行,看看那些上门求亲的人里面有没有满意的人选,要是有的话,让小月和人家见见面,要是相互喜欢就谈谈,女人总得嫁人的。”
易真颖弯下腰凑过脑袋,半是欣慰半是怀疑地盯着丈夫的眼睛:
“我们家小月要相貌有相貌,要才气有才气,她和你那二哥的妹子一起,被赞为成都四大美女之一,你真舍得她们嫁出去啊?”
萧益民一把搂住妻子:
“别胡思乱想,我有你就很满足了,别人三妻四妾我管不着,我就要你一个。我也没那么多精力去干别的,只想和你一起,养大我们的孩子,等我们老了,孩子们都能成长起来,就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易真颖听了感动不已,伏在丈夫怀里久久不愿分开,心中充满了幸福。
侍卫长吴三站在花园入口,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大声咳嗽,然后慢慢走向已经和妻子分开的萧益民,半道上抱起扑进他怀里的萧南征,乐哈哈地来到萧益民面前。
“有事?”萧益民笑问。
吴三点了点头:“子承大哥从渝城来电话,说有人想见大哥一面。”
萧益民微微吃惊:“他回到渝城后,连我的电话都不愿接,怎么会突然来电话,还要引见别人?”
“我也不知道,是郑处长通过内部电话转告我的……对了,那人姓蒋,好像叫……对!是蒋介石。”吴三补充道。
萧益民惊得站起来,吩咐妻子把孩子带回家,带上吴三,快步走向西面的北校场司令部。
(未完待续)
------------
第一二六章 赤诚(一)
两辆改装过的厢式汽车,穿过龙泉山二十多公里的盘山公路,徐徐驶下龙泉驿东边的狮子岩坳口公路,远远地就看到数名头戴白色钢盔、肩挂红色肩章的川军总部宪兵站在桥头,全副武装的宪兵早早举起红色信号旗,将两辆喷涂成绿色的军用厢式车拦下。
两名宪兵上前接查完车上川军上尉出示的证件,敬了个礼,随即后退三大步,挥动手中的绿色信号旗,指向北面的路口,没有半点儿让两辆车过桥的意思。
车上的上尉和司机面面相觑,大为惊讶,心想我们车上悬挂的可是渝城警备司令部的车牌,怎么还会遭到如此对待?
上尉有些恼火地跳下车来,上前询问原因,宪兵小队长只是一句奉命而为便闭口不言,态度异常严肃,没有半点儿商量的余地。
上尉知道全部由各军精兵中挑选出来的宪兵不好惹,哪怕将军犯错也会遭到宪兵司令部的质询,一般官兵根本不敢惹,犯了错挨打白挨,全军官兵如今见到宪兵就像是老鼠见到猫一样,所以上尉不敢发火,只好忍气吞声地询问沿着河岸向北的公路通向哪里?宪兵小队长回答说通向总部直属工兵团营区,其余一概不知。
大惑不解的上尉哪里敢做主?连忙跑到后面的车门外,低声向车中的司令刘秉先报告。
刘秉先皱了皱眉头,忽然想起一项军中机密,笑了笑吩咐上尉按照宪兵说的做即可。
两辆军车拐进北面路口,很快消失在蜿蜒的沿山公路尽头,公路两旁茂盛的树林遮住了路面,汽车走在阳光斑驳的水泥路面上,显得分外孤独。
坐在刘秉先身边的年轻人,相貌俊朗,气度不凡,身上普普通通有些发皱的银灰色文人长衫掩不住勃勃英气,高挺的鼻子下,紧闭的双唇轮廓分明,双眸炯炯有神,目光平淡而坚定,处处流露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
身穿长衫的年轻人看到汽车突然拐入林中道路,也不在意,继续向刘秉先说出自己的感受,盛赞刚才经过的二十多公里盘山公路修得坚实平整,沿途树立的标志牌让人能够提前了解前方路况,方便预先做好转弯或者是减速准备。
更为难得的是,每段险道边沿都浇筑厚实的混泥土防护栏,防护栏上用蓝色油漆刷上的醒目箭头非常直观,他直言整条公路气势不凡,耗资巨大,恐怕全国上下仅此一条。
刘秉先点了点头,详细解释说,这条道路是在百年老路的基础上修建而成,所有工程全部由川军总司令部直属工兵团完成,全长二十五公里,耗资高达七十五万元之巨,用去近百吨炸药,最费钱的是途中四段新开山道和两座钢筋混泥土桥梁,比起原来的老路足足节省了三公里,而且更为安全顺畅。
这条路自去年秋竣工之后,刘秉先自己也只走过两次,加上这一回是第三次。
说话之间,汽车开出两公里路程,转过弯道后立即看到前方一座巨石凿成的大门,气势雄浑的大门外肃立十余名军官,似乎是等候多时了。
距离大门二十余米的时候,第一辆车上的上尉军官看到站在马路中间的竟然是总司令萧益民,立刻命令司机靠边停车,车没停稳立刻跳下去,一阵小跑冲到萧益民面前敬礼:“渝城警备司令部警卫科长刘秉华见过总司令!”
萧益民微笑着回了个礼,上前拍拍刘秉华的肩膀,大步走向打开车门的刘秉先,一群将校排列成行,大步跟随。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328
15329
15330
15331
15332
15333
15334
15335
15336
15337
15338
15339
15340
15341
15342
15343
15344
15345
15346
15347
15348
15349
15350
15351
15352
15353
15354
15355
15356
15357
15358
15359
15360
15361
15362
15363
15364
15365
15366
15367
15368
15369
15370
15371
15372
15373
15374
15375
15376
15377
15378
15379
15380
15381
15382
15383
15384
15385
15386
15387
15388
15389
15390
15391
15392
15393
15394
15395
15396
15397
15398
15399
15400
15401
15402
15403
15404
15405
15406
15407
15408
15409
15410
15411
15412
15413
15414
15415
15416
15417
15418
15419
15420
15421
15422
15423
15424
15425
15426
1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