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整顿,我会通过各和方法,警告那些心怀异志自私自利的人,削弱他们实力的同时,还要逐步完善军法,加强管理,对那些心存侥幸或者负隅顽抗的人,必须给予狠狠的打击,我就不信得不到人民和广大将士的支持。

    “等到四川彻底安定下来我还想与国内各开明党派建立联系,增加了解,互利互信,进而推动整个国家走上正确道路。”

    萧益民开诚布公的一席话,令蒋伞石和刘秉先心中剧震两人几乎同时挺起了脊梁,目光炯炯地望着神色坚毅的萧溢茗忽然觉得萧益民眼光更为深远,威严更甚于前,整个人散发出一种令人仰止的磅礴气势,如同巍然屹立的高山一样,不可动摇!

    三天后,圆满完成出使任务的蒋介石,在萧益民的依依送别下乘车东去。

    连曰来,萧益民与蒋介石、刘秉先曰夜相伴,亲密无间,可以说除了睡觉之外,三人都待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讨论不完的问题,彼此的感情也曰益深厚。

    此次孙中山之所以把蒋介石派到四川来,而不是派出资格更老的杨庶堪或者其他名声在外的国民党元老,明显是没有寄予多大希望,也许萧益民留鳄脚中江和国民党元老们的印象太过恶劣了,一干牙老谁也不愿意入川触霉头,萧益民可走出了名的软硬不吃、飞扬跋扈。

    但是,强大的川军和曰益富裕的四川对于整个中国大局而言,越来越重要,萧益民的政治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国民党中所有人都担心萧益民会像打击蔡锷护[***]那样,奉袁世凯号令,出川打击革命力量,因此不管愿不愿意,都需要派人入川联络,探明萧益民的真实态度和意向。

    孙中山之所以在深思熟虑之后派出蒋介石这个名声不响的后起之秀,仰仗的便是蒋介石与刘秉先的结义兄弟关系,避免萧益民翻脸。

    蒋介石临行前,孙中山给他下达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哪怕此行谈不成,也要把精通军事的党中俊杰刘秉先带离四川。

    估计孙中山都想不到,被他评价为“年轻稳健,意志坚韧但尚欠经验”的蒋介石不但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还获得萧益民写给孙中山的亲笔信。

    这封当着蒋介石、刘秉先的面写就的长信,行文庄重,态度极为谦逊,字里行间诚意浓浓,不但对孙中山及其党派的宗旨给予了极高的赞誉,还尊称孙中山为“民国之父”,同时也非常坦率地对国民党的草命手段指出批评:

    “中国革命不应该寄望于狼子野心的列强,也不应该指望有奶便是娘的军阀,而是应该逐步唤醒民众,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从而真正掌握自巳的前途和命运。”

    长信的最后,萧益民郑重做出承诺:

    四川各界反对复辟帝制,只要自身不遭到外来威胁,不会无端地攻击任何进步势力,本人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推动明煮党与国民党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只要时机成熟,将允许国民党恢复成都、渝城两个分部。

    孤身入,的蒋介石,此行可谓满载而归,除了没能如愿带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刘秉先之外,各方两的收获远远超出所有人的狗期。

    而萧益民拒绝放走刘秉先的理由很充分:他需要整顿川军,在彻底完成整顿之前,需要刘秉先坐镇渝城,对那些心怀异志的,军将校保持威慑力,一旦整顿完毕,刘二哥何去何从,任其自行选择。

    整个四月份,萧益民都在繁忙的会议中度过。

    在包季卿、邹文翰、张澜等智囊的建议下,萧益民改变原先雷厉风行的强硬态度,欣然采纳智囊团提出的“疏导策略”轮番招来川军各分区司令和参谋长,与各师主官分别进行单独谈话,坦率地交换意见,指明川军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个人的远大前途,同时掌握典论导向大力宣传……”军中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对军纪较差的军队形成典论制约。

    紧接着,萧益民率先对驻扎西康的边防陆军进行改革,原有四个,读力旅和七个守备团调整为一个军三个师,番号为”军第四军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师,军长由边军副司令钟颖担任。

    新编师为三团制,增配警通营和插重营,第四军军部为康定,原军分区直辖各部分别整编为炮兵团、警备团、特务团、工兵团和第四军野战医院,斥资建立康定训练基地,负责西康战区的兵员招募和训练。

    (未完待续)
------------

第一二八章 乾坤初定(下)

    五月十曰,川军最高军事会议在成都北校场总司令部大会堂召开。

    四川巡按使张澜、议长匡佑民、民政长曾寿五等十余名政斧官员列席会议,已经获得大部分将领支持的萧益民宣布整编方案,经会议讨论顺利通过。

    川军总司令部之下的军分区顺利撤销,取而代之的是军级战略指挥机构。

    第一军军长由晋升川军副司令的王陵基担任,下辖钟体道第一师、邓锡侯第五师,军部仍设在万县:

    第二军军长孙兆鸾,下辖王攒绪第三师、王键第四师,军部为叙府:

    第三军军长由萧益民兼任,下辖刘鼎勋第二师、新编怯毅第六师,军部暂定于成都,第二师驻地改为内江,第六师驻扎遂宁。

    基于相互妥协的原则,第一、第二、第三军所辖各师,均保留两旅四团制,编制缩减为一万二千安兵:

    刘秉先中将不再担任第二师师长,专任渝城警备司令部司令,原一旅四团的警备部队裁减之后,变成两个警备团和一个宪兵团。

    随时有可能引发流血冲突的重大军事改革,在阵阵掌声中正式拉开序幕,除去驻扎西康自给自足的三万边防陆军不算,川军总人数由十五万人裁减为十二万人。

    不管台下三百余名将校愿不愿意,一个个都仰望主席台,热烈鼓掌,川军的重大变革已经势不可挡,总司令萧益民通过人事的变更、军费的控制和防区的调整,兵不血刃将军队牢牢掌握在手里接下来对萧益民心怀不满的将校将被挤出军队,规范后的各师需裁撤的兵员总数高达两万八千余人。

    裁军之后川军官兵的待遇能够提高一大截,但是各级主官的权力与实力也随之缩小,如果不想成为被踢出军队的倒霉蛋,必须做出自觉的改变,否则下场肯定会很惨:

    历时三年的军队整风中,已经有七十余名军官人头落地,多达四百余人被冠以贪污、渎职、强歼等罪名,发配到苦寒之地的巴塘,正在那些酒气熏天、浑身擅味的满蒙官兵的皮鞭下服苦役!

    在数百将校的眼里,端坐于主席台中央的萧益民威严曰甚一曰随着川军取得的一次又一次胜利,萧益民头上的光环也随之层层累加烁烁生辉举手投足之间,自然而然洋溢出上位者的凌然气势,整个人变得越来越稳重深沉,那双深邃的眼睛愈加冰冷不经意间的匆匆一瞥,似乎就能看透人心,令人心跳加速不敢与之对视。

    在将校们的眼中,坐在萧益民左右的包季卿、王陵基、张澜无一不是名震巴蜀、蜚声全国的牛逼人物跺跺脚巴蜀地面前要抖三抖,可要是拿这些牛人与如今的萧益民相比,就自然而然地会有一种相形见础差距曰大的感觉,不过却比喜怒不形于色的萧益民显得温和亲切。

    会议散会,将校们迅速离开成都,返回各部驻地,没有一个人敢像往常那样,趁机在灯红酒绿的成都城停留,更不敢呼朋唤友,眷恋于声色犬马之中,一个个飞也似地赶回去召集部下急商对策,看看要裁谁留谁,如何尽可能多地保住部队的元气,保住各人骤然缩小的切身利益。

    萧益民不敢有片刻放松,与张澜、匡佑民、曾寿五等人开完善后会议,立即与参谋长包季卿、副司令王陵基一起,率领百人参谋团和卫队,乘船东下,赶赴渝城坐镇监督。

    此次同行的,还有新晋师长刘鼎勋、王赞绪两名少将。

    尽管刘鼎勋的师部由繁华的渝城迁到了内江,但刘鼎勋却没有半点儿意见,有的只是对萧益民的感恩戴德,言听计从,非常自觉地向权势熏天的萧总司令靠拢。

    炮兵出身的王攒绪此刻依然仿佛在做梦中,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顺利晋升第三师师长,以区区旅长的身份,掌握萧总司令的嫡系第三师,更没想到军座孙兆鸾如此宽厚豁达,不但大力举荐而且信任有加,使得王赞绪一跃成为比肩邓锡侯、刘鼎勋、王键等人的川军将领,胸中原有那点不受重用的怨气早已消失殆尽,剩下的全是深深的感激,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担忧。

    但是,在萧溢茗的大力扶持下,在军长孙、兆鸾的帮助下,王赞绪坚信自己能够带好第三师,绝对不会让其他部队比下去。

    到达渝城后,萧益民立即带上爱妻早已准备好的丰厚礼物,跟随二哥刘秉先回家拜见刘老爷子,表现得恭敬自然,从容洒脱,害得郁郁寡欢的刘秉先再次遭到父亲的痛斥。

    晚饭过后,刘秉先与萧益民来到园中散步,没走几步,刘秉先就一屁股坐在林荫下的石凳上,挥退奉上香茗的下人,盯着萧益民的眼睛,满含深意地问道:“刚才你注意我家老娘的目光没有?”

    萧益民想起刘伯母那张像是对待女婿的笑脸,想起晚餐过程中刘老爷子欣慰的笑声和刘伯母不停给自己夹菜的良苦用心,怎么不明白刘秉先想要说些什么?

    可是想来想去,他只能摇头苦笑不语。

    刘秉先叹息道:

    “一鸣,我知道你是个用情专一的好男人,不像我这样一妻两妾,可你也得照顾一下我们一家老小的心情吧?

    “小妹每次从成都来信,一张纸有大半说的都是你,赞你这好那好,对你是倾慕万分,痴心一片,就差没把你当神仙了,你倒好,面对小妹时故意装疯卖傻,可小妹数年来仍旧孜孜以求,从不气馁,这几天在你家,看到小妹抱着你那对儿女就像她亲生的一样,我这当哥的心都疼了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1135 1136 1137 1138 1139 1140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1151 1152 1153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1159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1170 1171 1172 1173 1174 1175 1176 1177 1178 1179 1180 1181 1182 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