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听了刘欣的话,老脸一红,从背上取下那个包袱,吃力地拎到刘欣面前,拱手说道:“回大人,这里面都是洛阳左近的一些地契,下官想将这些全部捐献给朝廷。”

    本來,刘欣答应了腊赐的事情,杨彪就应该回去了,只是,一來他的儿子杨修被刘欣委了差事,他要帮忙安顿一下,二來,多年沒有來过襄阳了,他也被襄阳的繁华景致吃了一惊,想要多走走,多看看,毕竟年岁大了,以后出远门的机会不多了,

    杨修是被委任到礼部任职的,而礼部尚书蔡邕与他也算是旧相识,尽管过去蔡邕虽然声名显赫,但是论地位却远远不及他杨彪,所以在洛阳的时候,杨彪沒有少给蔡邕使脸色,

    但是今非昔比,如今蔡邕不但是刘欣的老丈人,自己的儿子还要在他手下做事,杨彪也不得不低下头,主动登门求见,幸好蔡邕沒有什么架子,再加上外孙又帮蔡家续了香火,整个人都仿佛年轻了好几岁,不仅沒有提起往曰的恩怨,还将自己最新编纂而成的《笔论》拿出來给杨彪欣赏,

    杨彪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有才华的人,看到这册《笔论》,顿时爱不释手,可是这本书也是蔡邕刚刚编写完成的,却不肯让他借回去观看,于是,杨彪白天在襄阳城里闲逛,晚上便去蔡邕家中借观《笔论》,有时候,杨修也会随同他一起前去拜访蔡邕,蔡邕对杨修的才华大加赞赏,常常和他谈论一些时事,难免会提起刘欣为了给大家发放腊赐,自己已经决定不领俸禄的情况,倒令杨彪感动不已,而且这次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感动,

    这期间,蔡邕还带着杨彪一起去看了趟王允,蔡邕对于王允与刘欣之间的恩恩怨怨比谁都清楚,一路上自然全说给杨彪听了,其实,就算蔡邕不解释,杨彪也绝对会向着刘欣说话的,毕竟他现在捧的可以说是刘欣的饭碗,

    王允对联袂前來拜访的这两个人还算客气,他虽然已经被刘欣废为庶民,但是虎倒架子在,平时的脾气还是不小,家里的那些下人们在他面前都是战战兢兢的,只不过,來的这两个人都可以算得上是他的老同事,倒不好摆什么脸色,

    不过,话不投机半句多,过去在东观的时候,王允对于蔡邕就有一股嫉妒之心,两人來往并不密切,而杨彪与他虽然同列三公,却是政见不和,所以,蔡邕、杨彪并沒有在王允那处小院停留多长时间,便起身告辞了,可以说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次会面,却也让杨彪感悟颇深,从王允的遭遇上,他既佩服刘欣的大度,又感受到刘欣无比的强势,因此,他回到驿馆后,倒是非常认真地思考了一回,下定决心要坚定不移地站在刘欣一边了,

    但是,现在的朝廷已经名存实亡,他们这些三公九卿实际上都成了一帮吃闲饭的主儿,还真想不出來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得上刘欣的,最后听说刘欣连俸禄都不领了,杨彪终于下了狠心,将家里这些古老的地契都捧了出來,

    杨家在关中原來也是响当当的世家,只不过那时候的大户人家,财产的一半都是以土地的形式存在的,经过这几年动荡不安的生活,杨家的宅子和其他财物都损失殆尽,只余下这包地契,虽然土地早已经被曹艹迁往洛阳的那些灾民占了去,但杨彪还是一直当宝贝似的带在身边,就连來襄阳也沒落下,

    刘欣看着这一大堆在竹简上的地契,也不由笑了起來,

    这些地契说它沒用,它就沒用,但是自己万一想从那些灾民手上夺回土地,这却是最好的凭证,不过,刘欣还沒穷到这个地步,他将那些古董般的地契重新放进包袱里,慢慢扎好,之所以称这些地契为古董,是因为现在荆、益二州的地契都已经改成特殊的防伪纸张了,

    刘欣站起身,将包袱重新塞到杨彪手上,笑着说道:“杨大人,这些东西你好好收起來,等到明年春天,洛阳府重新登记的时候,你拿去做个见证。”

    杨彪听出來,刘欣这是不肯接受自己的捐赠了,不由焦急起來,连声说道:“刘大人,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万望大人成全。”

    说话间,刘欣已经招手唤进一名亲卫,不由杨彪分说,吩咐道:“将这个包袱送到杨大人下榻的驿馆,另外安排马匹车辆护卫人众,一定要送杨大人安然返回长安。”

    杨彪老泪纵横,还想再说什么,突然从外面冲进一个亲卫,双手奉上一封书信,那信封上还插了一根红色的鸡毛,

    刘欣的脸色凝重起來,顾不上再和杨彪说话,一把拿过那封鸡毛信,便朝书桌走去,

    (连续第四天三更了,感觉好累啊,大家给乱石鼓鼓劲,乱石拼了,)
------------

第443章 弃城

    为了分清各类书信的轻重缓急,刘欣对各地报來的书信进行了分类,一般的书信全部交由各部处理,而插着鸡毛的书信属于紧急军情,需要由内阁处理,之所以选用鸡毛而不是其他羽毛,只不过因为鸡毛比较容易得到,并非因为刘欣小时候看过电影鸡毛信的缘故,他还别出心裁地将鸡毛染成各种颜色,红色属于最高级别的十万火急,需要直接呈报给他來处理,

    杨彪虽然看不到信的内容,但是瞧刘欣的脸色也猜得出來,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有心要替刘欣分忧,忍不住上前一步,问道:“敢问大人,出了何事。”

    红色的鸡毛信只是代表军情紧急,并不是说信中的内容就有多机密,听到杨彪相询,刘欣将那封信往他面前一丢,沉声说道:“杨大人自己看吧,匈奴人竟敢袭扰我凉州边境。”

    杨彪捡起那封鸡毛信匆匆看了一遍,不笑了起來,拱手说道:“大人息怒,每逢冬春之际,草原诸部,如匈奴、羌、鲜卑、乌桓,皆会袭扰我大汉边境,此类事件在凉、并、幽诸州皆时有发生,但是,这些夷狄也只是劫掠一番,便会自行退去,并无大害,主公无须担忧。”

    多少年來,草原上的部落袭扰大汉边境几成惯例,就算汉武帝时大败匈奴,整个匈奴部落一分为二,南匈奴依附了大汉王朝,却仍免不了时常劫掠边民,更不要说鲜卑等新兴的草原部族了,杨彪身在朝廷中枢,每年都会接到许多这样的军情报告,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不过,大多数袭扰边境的事件都发生在初春,这是因为,入冬以后,北方的大雪会阻碍战马的奔行,而草原上的各部都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离开了骑射这个看家本领,他们很难讨到便宜,像今年这样,刚刚入冬沒有多久便來袭扰凉州的事情,倒是很少发生,

    过去,无论是刘宏做皇帝,还是董卓当权,大家对于草原部落的袭扰已经习惯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反正受害的只是那些穷苦百姓,对于那些上层贵族并沒有太多的影响,相反,这些贵族大多都和这些草原民族进行着一些秘密的贸易,更不希望与这些草原部落交恶,

    但是,现在负责凉州政务的是贾诩,而镇守在那里的是黄忠率领的第五军团,黄忠不用说了,刘欣手下这些武将个个都有一腔热血,怎么会容忍异族欺负到自己的头上,而贾诩本來就是凉州人氏,他对于匈奴袭边的事情格外痛恨,特别是在和刘欣进行过一席长谈以后,贾诩已经能够感觉到刘欣看得很远,已经开始关注这些草原上的民族了,于是他便用上了代表最紧急军情的红色鸡毛信,

    刘欣來自后世,他更知道在今后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这些草原上的部落对汉人都是最大的威胁,甚至几次将汉人推向了亡族的边缘,因此,刘欣对杨彪的话他很不满意,“啪”的一拍桌子,怒道:“凉州过去不在刘某的治下,就算刘某想管也管不到,但是现在不同以往,刘某又岂能坐视他们被外族欺凌而不闻不问。”

    杨彪方才说这番话只是想让刘欣放宽心,沒想到竟然激起他这么大的反响,慌忙说道:“大人一心为民,令下官佩服之至,只是,这些草原部落都是來去匆匆,等到大人的军队赶过去,他们早就不见了踪影,莫如派一名使者前往南匈奴,对他们加以斥责,以好令他们有所收敛。”

    这些年來,汉朝虽然沒有以前强大了,但是在那些草原部落面前,照样是个庞然大物,有时候,朝廷的话还是能管一点用的,所以,董卓才能够轻松在往召到羌后和匈奴兵助战,除了许以重利外,这些草原民族对大汉仍有畏惧之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说话间,沮授匆匆走了进來,看到刘欣的神情,拱手问道:“主公莫非要对匈奴用兵。”

    在刘欣手下的一众谋臣中,沮授的绝对算不上最顶尖的,但是他的忠心和品姓却是最让刘欣放心的一个,否则,刘欣也不会将幻影秘谍这样重要的机构交给他掌管,所以,即使是直达刘欣的红色鸡毛信,也会另外报一份给沮授,因此他已经知道这封信的内容了,

    刘欣点点头,说道:“不错,刘某要给匈奴人一个教训。”

    沮授沉吟道:“如今大军封路,队伍先进不便,补给也十分困难,恐怕不是用兵的好时机。”

    杨彪也附和道:“是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刘大人若是决意对匈奴用兵,何不待來年春天……”

    刘欣将手一摆,说道:“既然匈奴兵來得,那我大汉精兵又如何去不得,刘某倒要看看,这些匈奴人在草原上到底有多厉害。”

    在北伐董卓的时候,刘欣手下的骑兵已经和那些匈奴骑兵交过手,而且将他们杀得大败,几乎令整整十万人的匈奴骑兵全军覆沒,他还真沒有将这些匈奴骑兵放在眼里,因此,刘欣对自己的骑兵十分有信心,这些骑兵装备了马镫,在骑术上绝对可以超过那些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的草原部落,而他必须趁着那些草原民族还沒有掌握马镫的时候,抵消他们在骑术上的优势,将他们彻底击败,为汉民族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

    沮授对于关中之战的情况自然非常清楚,但是他却沒有刘欣这样的自信,赶紧欠身说道:“回主公,不仅是补给的问題,属下还担心茫茫草原,我大汉骑兵又不识路径,难觅敌踪,不如依杨大人所言,等來年春天,再行用兵,请主公三思。”

    刘欣哈哈笑道:“公与多虑了,这天下虽大,却沒有我大汉精兵去不了的地方,何况,刘某此次用兵,并不是要尽数剿灭匈奴,只不过是给他们一点教训而已。”

    顿了一顿,刘欣沉声说道:“公与,传我的命令,第一军团、第二军团所属骑兵和第六军团即曰开赴凉州。”

    第六军团是全骑兵军团,共有五万人,而第一、第二军团中的骑兵配置得又比其他军团要多一些,各有两万人,加上原來就驻守在凉州的第五军团一万骑兵,集结在凉州的大汉骑兵就将达到十万之众,沮授不由吃了一惊,这哪是要给匈奴一点教训,分明是要大动干戈了,

    第二天清晨,一大队一大队的骑兵便从荆州各地陆续拔营北上,而且这一次,刘欣将徐晃、张飞、赵云、庞德、马超、孙策全派去了凉州,这样强大的阵容,就连北伐董卓的时候都沒有出现过,

    杨彪也随着这些骑兵一起北上,他主动提出來,自己有几个家人去过南匈奴一带,对那里的地理略知一二,愿意让他们担任大军的向导,杨彪现在已经想通了,无论将來如何,自己的儿子现在都是在刘欣的手下做事,他帮刘欣,也算是在为儿子挣点分吧,

    刘欣调动大队骑兵北上的时候,曹艹也开始行动了,他并不担心袁绍,这个人空有千军万马,却优柔寡断,只要自己的动作够快,拿下徐州以后,恐怕袁绍的人马还沒有开始动作呢,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刘欣,尽管刘欣承诺了两年内不会对他用兵,但是他并不相信刘欣,因为他感觉得出來,刘欣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而且他也不太注重自己的名声,一个不会被自己的名气所拖累的人,又怎么会在意一个口头的约定呢,所以,得知刘欣的大军北上凉州,且不管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曹艹都觉得是个好机会,

    自从兵败襄阳城下以后,曹艹也开始重视起骑兵來,尤其是体会到了马鞍下各拴一个铁环的好处,他手下的骑兵战力迅速提高了起來,这一次,曹艹便让夏侯惇、夏侯渊兄弟率一万精锐骑兵为先锋,皆头裹白布,竖起一面大旗,上书“报仇雪恨”四个大字,浩浩荡荡杀奔徐州,

    刘备杀了孙观,赶跑了臧霸,假借他二人结连曹艹的名义,占了琅琊,顺利接管了城中的三万军马,但是,刘备也知道,这些人马表面上服从自己,背地里并不一定那么听话,于是一直呆在琅琊沒有离开,而且,他手下除了关羽,也沒有其他得用的人可以统率这支军队,

    听说曹艹的大军杀了过來,关羽提起青龙刀,拱了拱手,说道:“大哥,兵來将挡,水來土掩,曹贼胆敢犯我疆界,待小弟引军杀他一场。”

    刘备摇了摇头,说道:“如今三军新附,人心未稳,加之曹军势大,不可轻敌,不如弃了琅琊,收各郡之兵于徐州,徐州城高池深,足可坚守,待曹军久攻不下,袁绍、刘欣必会闻风而动,到时候,曹军可以不战自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8723 38724 38725 38726 38727 38728 38729 38730 38731 38732 38733 38734 38735 38736 38737 38738 38739 38740 38741 38742 38743 38744 38745 38746 38747 38748 38749 38750 38751 38752 38753 38754 38755 38756 38757 38758 38759 38760 38761 38762 38763 38764 38765 38766 38767 38768 38769 38770 38771 38772 38773 38774 38775 38776 38777 38778 38779 38780 38781 38782 38783 38784 38785 38786 38787 38788 38789 38790 38791 38792 38793 38794 38795 38796 38797 38798 38799 38800 38801 38802 38803 38804 38805 38806 38807 38808 38809 38810 38811 38812 38813 38814 38815 38816 38817 38818 38819 38820 38821 3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