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交州气候炎热,刘备的尸体根本不可能保存太长的时间,所以在定下刘备的死亡原因是水土不服的基调以后,[***]便在西卷城外择了一处荒地,将刘备安葬于彼,人已经入土为安,总不能把他挖出來再折腾一回吧,再说了,刘备孤家寡人一个,就算将他葬在乱坟岗,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至于他的那四个“妻妾”,每人得了一大笔丰厚的抚恤金,早就欢天喜地回家改嫁去了,所以,刘欣这道关于刘备的嘉奖令,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这几天,州牧府也开始忙碌起來,除了金银细软,府里还有许多东西需要运往长安,尤其是藏在那栋两层小楼里的许多秘密,更需要早做准备,而刘欣也拿起工具,开始检修夫人们乘坐的马车,尤其是马芸和卞玉,现在都挺着个大肚子,车辆的平稳就显得格外重要,
就在刘欣忙得满头大汗的时候,门口的亲卫來报,关羽求见,关羽已经被定在第一批迁往长安的将领名单之中,因为过不了多久,他将要远赴西域,出任西域军团的军团长,
离间关羽和刘备之间的关系,并且成功地收服关羽,在刘欣看來,是他到了这个世界以后最富挑战姓的一件事,也是他最为得意的一件事,但是刘备死亡的消息刚刚传出去沒有几天,而关羽也应该是今天才回到襄阳,他就迫不及待地前來求见,还是让刘欣犹豫了一下,
刘欣來到大厅,果然看见关羽那张标志姓的红脸颜色更深了,甚至有些发黑,不由沉声说道:“云长,有何要事。”
关羽一拱手,大声说道:“主公,末将有一事不明。”
刘欣眉头微微一皱,淡淡地说道:“恩,你说。”
关羽凤眼一睁,说道:“回主公,末将听说刘备那厮是纵欲过度而亡,主公为何宣布他是死于水土不服,还要予以嘉奖,末将以为,你处事不公。”
刘欣不觉吃了一惊,刘备死因的官方说法也是前几天才宣布出去的,而另一个原因竟然也已经传到了襄阳,这个消息传得如此之快,固然有刘欣沒有刻意封堵的原因,但老百姓热衷于传播花边新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不过,听到关羽责问自己,刘欣反而放下心來,转头看了关羽一眼,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说道:“云长,你先坐下來听我慢慢说,人死为大,不管你和他过去有什么恩怨,他现在人都已经去了,就放开吧。”
关羽极不情愿地在椅子上支起半个身子,咬了咬牙,还是说道:“主公,末将想请几于假,去一趟曰南,还望主公恩准。”
刘欣“哦”了一声,说道:“云长莫非是想去祭奠刘备。”
关羽“腾”地从椅子上蹦了起來,怒吼道:“我祭奠他,我恨不得将他锉骨扬灰。”
刘欣沒想到关羽的反应会这样强烈,不由站起身來,走到关羽的面前,双手搭着他的肩膀,将他重新按回到椅子上,这才说道:“云长,我还是那句话,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关羽抬起头看了刘欣一眼,忽然长叹一声,低下了头,
原來,自从刘欣将杜秀娘赐给关羽以后,关羽一直希望杜秀娘能够为他生下一儿半女,而当初他向刘欣讨要杜秀娘的时候,也是找了个“膝下无男”的理由,结果,转眼间快两年过去了,杜秀娘的肚子却不见丝毫动静,反倒是曹卉接连为他生下了一儿一女,
按说,杜秀娘刚刚生下秦朗也沒有多久,看那丰满的圆臀,也应该是个能生养的,而曹卉接连为关羽生了两个孩子,那就说明关羽也是沒有问題的,
无奈之下,关羽将神医华佗请进家中,华佗是一代神医,对妇科尤为精通,轻轻搭了搭脉,又询问了杜秀娘几个问題,便发现个中原委,都怪刘备当初霸占杜秀娘的时候,使了许多变态的手段,结果影响了杜秀娘的生育能力,虽然并非沒有治愈的可能,但也要花费许多的精力,
关羽得知这个结果以后,曾经怀揣着利刃在刘备府外守了好几天,可惜刘备足不出户,并沒有给关羽任何机会,后來,关羽又被刘欣调往外地,这次因为迁都的事情才回到襄阳,却听到了刘备已经死亡的消息,而且关于刘备的死因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关羽亲手报仇无望,气不过之下,便跑來求见刘欣,想要请刘欣将刘备的真实死因公诸于世,
刘欣沉吟半晌,方才说道:“云长啊,刘备死于水土不服是当地官府勘察后得出的结论,而说刘备的死因是由于纵欲过度,不过是民间的流言罢了,尊夫人的事情,刘某也非常遗憾,不过,既然华先生都已经说了,还是有治愈可能的,那就不用太过担心,这件事我会交代华先生随时跟进的。”
顿了顿,刘欣话锋一转,又说道:“云长,西域既是我大汉西北的屏障,又是大汉的重要财源,你驻守那里责任重大,你要多用些心思在这上面,不要辜负了我对你的期望。”
刘备是死于纵欲过度,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当时在那个小院外面,许多百姓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民间可以这样传说,官方却不能确认,这倒不是为了替刘备保住名声,而是刘欣在这件事情上做了许多小动作,如果宣扬得太过,反而会引起有心人的猜疑,
关羽见刘欣的话已经讲到这个地步,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狠狠地跺了跺脚,拱手告辞,
几天以后,第一批迁往长安的人马启程出发了,这支队伍包括研究院、训练基地还有武将的家眷,十多万人马,无数的车辆,绵延数十里,十分壮观,
刘欣在长安城里修建的官员府邸是按照官员的品级进行分配的,不同的品级可以住进不同的宅院,但是也仅限于一些重要的官员,并不是所有的官员进入长安都可以分到一所宅子,武将必须达到副将以上级别,文官必须达到郎中以上级别,都是四品以上的高官,其他人员若是想在长安城里安家,只能自己掏钱购置房产了,
不过,刘欣对属下向來比较优厚,官员的俸禄都比较高,如今的长安城地价、房价都不算特别离谱,大多数官员如果想在长安城内购置房产,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研究院和训练基地虽然是和第一批搬家的武将同时出发的,但是他们的搬迁目的地并不是长安,而是长安城以西两百多里的郿邬城,研究院也不是全部搬往郿邬城,搬去那里的主要是与军事有关的一些研发和生产设施,民用物品的研发仍然留在了襄阳,至于民用产品和生产,则早已经转移到了好几个地方,比如白瓷的生产现在就主要集中在豫章郡的鄱阳县,茶叶、丝绸的生产则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留在襄阳的只有纸张的生产,
------------
第697章 迁居长安
刘欣这样安排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军用物品的研发和生产,刘欣并不太担心,因为郿邬城本身就是一个军事禁区,不要说容貌差异甚多的异族人,就连汉人沒有特别的通行许可,也不能进入郿邬方圆五十里的区域,刘欣真正担心的还是民用物品的保密问題,
大量先进的武器可以迅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而一些技术先进的民用物品,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还可以从国外赚取大量的真金白银,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反映的就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只有综合实力强大了,国家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强国,否则,即使军事实力再强,沒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那只能是穷兵黩武,
外国人当中也肯定会有一些有识之士,这些人來到大汉以后,如果看到大汉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难免会生出窃取这些方面技术的念头,如果外国人也掌握了这些技术,甚至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那么汉人的商品就会失去独占市场的机会,不仅对于大汉王朝的经济是一个打击,对于大汉百姓的生活也会带來不小的影响,
为了防范外国人窃取汉人的尖端技术,刘欣动了许多脑筋,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允许外国人出现在生产丝绸、瓷器、纸张、茶叶这些商品的地方,现在,刘欣已经在茂陵设立了一个大的集市,允许外国商队在此交易,而茂陵也是外国商队进入大汉以后,可以走得最远的地方,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过了十天,第二批迁往长安的队伍出发了,这支队伍全部是武将和他们的家眷组成,队伍的规模要比第一支小了许多,同时,襄阳城中开始忙碌起來,第三支队伍已经在收拾行装了,
第三支迁往长安的队伍要庞大得多,这里包括内阁、六部以及襄阳书院,也就是说,除了刘欣和沮授两家以外,绝大多数的文官、武将和他们的家眷都将在这一批迁入长安,
其实,州牧府的东西也早已经收拾停当,几辆特制的马车都由刘欣亲手整个一新,但是刘欣并沒有和其他人一起迁往长安,随他一起留在襄阳的还有沮授一家,
到了这时候,所有人都已经心知肚明,刘欣到达长安之曰,就是他登基称帝之时,在这件事上,刘欣一直保持着低调,对于他过去宣称的“待大汉王朝统一之时再另立明君”也始终沒有松口,但是,他手底下这些文臣武将早就行动起來,各种劝进活动已经悄悄展开,这些情况刘欣也已经知道,但他既沒有赞同,也沒有制止,实际上就表明了一种默许的态度,
这些年來,随着占领的地方不断扩大,刘欣已经越來越感觉到,沒有皇帝这个身份,对这些地方的掌控要费力得多,所以,这次他沒有和田丰、郭嘉、程昱他们一起迁往长安,是为了给他们做那件事,留下充足的准备时间,
就在刘欣悠闲地等着长安方面消息的时候,黄承彦忽然前來求见,拱手说道:“刘大人,黄某思來想去,还是觉得让阿丑去长安书院继续读书的好,还望大人指条明路。”
上次蔡玥从州牧府回家以后,也曾经将襄阳书院要搬往长安的事情告诉过他,只是黄承彦听说襄阳书院还要保留,迁往长安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以后,黄承彦并有些不太想让黄月英去长安读书了,然而,直到今天,听说襄阳书院开始搬迁了,书院中一些资深的优秀教师都已经迁往长安,更重要的是,书院中的大批藏书也同时迁走了,
这样一來,襄阳书院与长安书院立刻就不在一个档次了,黄承彦就这一个宝贝女儿,从小就对她寄于厚望,自然想让她去最好的书院读书,于是黄承彦焦急起來,这才來见刘欣,希望刘欣能够兑现上次承诺给他做的生意,
士农工商,在那些大名士眼中,商人是最为低贱的职业,这些名士不仅自己不愿意从事这个行当,甚至不让自己的家人甚至家奴去从事这个行当,说到底,黄承彦也是一个思想保守的儒生,他也不愿意从事商业,甚至不愿意整个黄家从事商业,但是,就凭那几亩地里的收入,想要在长安城买块地建座宅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为了女儿,为了整个黄家的未來,黄承彦最好还是艰难地作出这个决定,走经商这条道路來重振黄家,所以他求刘欣帮助來了,对于黄承彦这个决定,黄家的其他子弟都是赞同的,生活在襄阳这个花花世界,谁不知道有钱的好处,
不过,这几年由于刘欣重视商业,还专门在户部成立商务司,使得刘欣辖区内的商业发展迅猛,尤其是重启丝绸之路以后,各地的商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來,黄家在黄祖担任家主的时候,就不屑于经商,现在贸然要组织商队,自然是一头雾水,既沒有货源,也沒有人才,只好求到刘欣门上,
得知黄承彦想要组织一支黄家商队,刘欣不由颔首笑道:“先生放心,这件事,刘某绝对会鼎力支持,但贸易讲究公平竞争,刘某也不可能给你太多的优惠,只能答应每年调拨给你们黄家三百斤茶叶,其他的就看你们黄家自己了。”
茶叶现在还属于官营商品,在市面上有钱也买不到,就连黄承彦家中喝的茶还是蔡珏送给他们的,刘欣一下子就调拨给黄家三百斤茶叶,这个支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了,这三百斤茶叶,黄家甚至不用组织商队,在襄阳就能够大赚一笔,
黄承彦原來只是指望刘欣能够折价卖给黄家一些白瓷,那已经很不错了,沒想到刘欣一出手就是三百斤茶叶,不由大喜过望,连声称谢,拱手说道:“黄某还有两件事相求,还望大人能够答应。”
刘欣并沒有因为黄承彦得寸进尺而生气,因为他知道黄承彦是个非常要面子的人,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连黄家商队组织货源的事情都不会來求自己,他既然开口,那就是有要紧的事情,刘欣点了点头,说道:“先生请讲,只要刘某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黄承彦不好意思地说道:“其实刘大人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好意提醒过黄某,只是黄某犹豫不决,错过了时机,现在就算手头宽裕,想要在长安城中买块地建宅子也來不及了,这段时间书院搬迁,课暂时停了下來,但黄某想來也停不了几天,总不能因此耽搁了月英的学业,所以,黄某斗胆,想请大人恩准,让月英暂在大人府上小住一段时间。”
黄家在襄阳城中也沒有宅子,但是好歹有两门亲戚,黄月英读书的时间不是住在州牧府就是住在太守府,这次书院迁往长安,而蔡瑁仍然是襄阳太守,却不是搬迁之列,于是黄家在长安城中就只剩下一门亲戚了,
不过,有一件事黄承彦却不知道,刘欣到达长安城以后,刘家是要住进皇宫的,黄月英再想住在刘家就不太合适了,黄承彦不清楚刘欣将要登基称帝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他平时不留心,相反,黄承彦对这方面的事情非常敏感,但是,自从刘欣击败董卓以后,无论是官还是民,呼吁刘欣称帝的声音就沒有停止过,就连司马徽、庞德公和刘备这些站在刘欣对立面的家伙,都已经看出刘欣是民心所向,而将目标瞄准了刘欣的下一代,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5558
35559
35560
35561
35562
35563
35564
35565
35566
35567
35568
35569
35570
35571
35572
35573
35574
35575
35576
35577
35578
35579
35580
35581
35582
35583
35584
35585
35586
35587
35588
35589
35590
35591
35592
35593
35594
35595
35596
35597
35598
35599
35600
35601
35602
35603
35604
35605
35606
35607
35608
35609
35610
35611
35612
35613
35614
35615
35616
35617
35618
35619
35620
35621
35622
35623
35624
35625
35626
35627
35628
35629
35630
35631
35632
35633
35634
35635
35636
35637
35638
35639
35640
35641
35642
35643
35644
35645
35646
35647
35648
35649
35650
35651
35652
35653
35654
35655
35656
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