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人对视一眼,继续倾听。

    “外院仍叫幽州学院,而内院命名为科研院。”

    “外院仍旧旅行教育职责;而科研院则注重研究开创高的领域!”

    “科研院分为文学部、参谋部、科技部、律法部、农牧部、医学部、天文地理部、社会艺术部这几个部分。分别由儒家、兵家、墨家、法家、农家、医家、阴阳家和小说家入驻负责。”

    “科研院设院长一名,副院长三名,各部设部长负责人一名。”

    “科研院院长一职,本王提议由郑公担任,副院长由童老、马老和墨老担任。各部部长一职,文学部由本王岳父蔡翁担任,其他各部由各宗宗主或者宗主提名者担任。”

    “院长、部长直接向本王负责,正副院长位同一品,佚比五千石;各部长位同正二品,佚比三千石,有随时见本王的权利,每年俸禄由政府发放。”

    刘渊说完,问道:“诸位可有其他意见或者建议,不妨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郑玄皱了皱眉,先道:“为何划分内外两院,老夫有些不解?”

    “呵,想必诸位也一样吧,既如此本王就细细分析一遍。”刘渊笑道:“首先,内外两院的职责不同,外院只管教育,而内院则负责深入研究。打个比方,墨老主持科技部,大力研究各种机械,做出好、实用、节省、有意义的机械或者机关。譬如墨家的机关鸟,墨老是否想过,有朝一日做一个巨大的机关鸟,能载人飞天?!”

    “啊!?”

    墨攻惊叫一声,顿时陷入沉思。其余诸人是被刘渊的话惊住了。这历来天空都是飞禽的领地,如果能用一种机械将人类送上天,那……划时代的意义啊!想想就觉得让人战栗。若真有了这种飞天的机关,那战争、交通、等等等等,不是变得简单了许多吗?

    正所谓利千秋是也!

    “再譬如农家。”刘渊见引起了诸老极大的兴致,心中大笑,口中继续道:“自神农发现五谷,造福人类,直到现,粟、黍、谷等粮食作物的产量都经过了几次大的跃迁。但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产量增加?又可不可以根据这种规律让现的谷物产量大增!?若有朝一日,农家发明了亩产三十石、四十石甚至高的种子,那该多好?那时候就不会再有人饿死!”

    郑玄等人瞪大了眼睛,直道不可能,满脸都是不信。

    只有木原,是满脸的神采。

    “不想王爷农事领域也有这等造诣,老夫不佩服都不行!”木原感叹道:“我农家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农牧业的研究和发展,对于种子优化、耕作技术、农具研究和水利都有极深的研究,这些年已经大致找到了优化种子的条件,还未付诸实施,却被王爷提了出来!”木原连连感叹。

    “不可能吧?”童渊却满脸疑惑:“如果亩产真的达到了三十石、四十石,那……”

    “怎不可能?”刘渊笑道:“童老不知,我幽州现今粮食平均亩产已经超过了二十石!”刘渊伸出两根手指,郑重的比划道:“如此,才奠定了我幽州十年内连番大战,却不影响民生的基础!”

    “原来如此!”诸老俱都感叹不已,马崇道:“老夫还是第一次到幽州。之前老夫以为王爷连番大战,便是举一国之力恐也力有不逮,还以为幽州如今穷困潦倒,前日里到了幽州一看,让老夫惊讶之余也万分疑惑。而今听了王爷的话,才知道原来如此!”

    “嘿嘿,”华佗搓了搓手,笑道:“那么医家呢?”

    “本王早说过,各家宗派的研究领域,都是这个世上不可或缺的要素!医家也当仁不让!”刘渊道:“大家都知道,医家治病救人,此乃要旨。而医家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也就此。医术的普及与创,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就譬如婴儿的成活率,每年出生的婴儿,都会有很大一部分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病症失去生命,而婴儿,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再譬如医治外伤,我大军征战,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受伤者为数不少。而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外伤的处理不当而导致原本有希望活下去的战士却没有机会迎接胜利,有希望胜利的战争却失败了,可以说,医术也是决定一场战争胜利的必要因素。”

    “还有疑难杂症的研究、瘟疫的遏制等等等等,都离不开医术!所以说,华老,你们医家任重而道远啊!”

    诸人听完,也都不止的叹息。古代影响人口增长重要的因素,就是婴儿的成长率过低和战争、瘟疫的影响。而医家,正是为此所创。

    “昔有神农尝百草,历经百死而无憾。本王希望医家能继承这个精神,把医术发扬光大,为百姓为社会做出贡献。”

    华佗满脸严肃:“王爷放心,我医家从未忘记过神农尝百草的精神!”

    刘渊点点头,又道:“我们再说儒家。这天下为何能独尊儒术?本王以为,不只因为帝王的需要,重要的,是因为儒家传承了先贤祖宗的精神!本王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儒家,是我华夏民族的精神核心!”

    “就像本王说过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仁义礼智信,代表了华夏民族为美好正气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的精神寄托。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精神!”

    “儒家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继承先祖精神与文化成果,把这份宝藏传承、发扬,使我后人永远记得,那遥远的年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的艰难困苦中开拓创!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怎样巨大的一份财富!”

    “我们可以没有吃、没有穿、没有住!但我们不能没有心中的坚持与信念!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是华夏人!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华章之美谓之华!”

    “传承我华夏之文化,继承祖宗之精神,将其发扬光大,开拓创,这就是儒家的职责!”

    刘渊说着,眼泪流了出来。泪光朦胧中,他仿佛看到了那远古时期,祖宗们为了后代而努力拼搏!仿佛看到了三皇五帝披荆斩棘,引领华夏;仿佛看到了先圣孔子开坛讲学……

    郑玄听得是老泪纵横!

    这,才是他一直以来要寻找的真理啊!

    这才是儒家的真正精髓啊!

    童渊、马崇等人震撼了!

    难怪儒家会始终压他们一头,原来原因竟此处!

    “先圣孔子果不愧圣人称呼!我等深敬仰之!”童渊等人肃然道。难怪各家学派的开创者只有孔子被尊为圣人,现想来,也只有他能有资格被尊称为圣!
------------

一百八十四章 秘闻

    一秒记住【供精彩小说阅读。

    一百八十四章秘闻

    刘渊挥袖拭去眼角水色,定了定心神,又道:“好啦,儒家传承先祖的精神,我们不敢或望,自要时刻铭记心。但兵家法家的作用,也绝对不容半点忽视!”

    “我们先说兵家。我尝闻有儒生鄙视兵家,说兵家执刀行杀伐之事,没有仁义可言!对于这样根本算不上儒学学子的人,本王见了,定要喷他一脸口水!”

    “本王以为,兵家行杀伐之事,那才是大仁义所!”刘渊斩钉截铁道:“诸位可能不知,本王也是兵家之人!”

    “啊?!”

    诸老惊诧莫名。

    童渊脸上是惊喜。

    “不过本王非孙子之兵家!”刘渊又道。

    童渊笑脸一僵,跟着随众人一起疑惑起来。听刘渊所言,难道这天下还有第二个兵家?不可能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783 22784 22785 22786 22787 22788 22789 22790 22791 22792 22793 22794 22795 22796 22797 22798 22799 22800 22801 22802 22803 22804 22805 22806 22807 22808 22809 22810 22811 22812 22813 22814 22815 22816 22817 22818 22819 22820 22821 22822 22823 22824 22825 22826 22827 22828 22829 22830 22831 22832 22833 22834 22835 22836 22837 22838 22839 22840 22841 22842 22843 22844 22845 22846 22847 22848 22849 22850 22851 22852 22853 22854 22855 22856 22857 22858 22859 22860 22861 22862 22863 22864 22865 22866 22867 22868 22869 22870 22871 22872 22873 22874 22875 22876 22877 22878 22879 22880 22881 2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