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他最后的记忆中的,是两条白晳的小腿,和一双沾满了血泥的小脚。

    关凤站在指挥车上,注意着阵中厮杀的孙鲁班,松了一口气:“你们孙家果然有出勇士的传统,不仅男子善战,就连女子也不可小视。大虎人如其名,将来不亚于姑姑你。”

    孙尚香嘎嘎一笑,一点也不谦虚的说道:“那还用说。”

    关凤微微一笑,打量着战场态势,说道:“扶南人已经失去控制,士气崩溃,该给他们最后一次打击,让他们投降了,要不然的话,我们的损失将会很大。”

    孙尚香点点头:“困兽犹斗,是该收手了。”

    关凤一挥手,身边的令旗兵挥动手中的战旗,十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挥动肌肉贲张的手臂,敲响了牛皮大鼓,隆隆的鼓声象闷雷一样,向四周弥漫开去。接到信号的左右两侧同时敲响了战鼓,战士们越过深坑,开始冲击扶南军的两翼,扶南士卒遭到了夹击之后,前进的势头再一次被打断,他们看着遮天蔽曰的箭雨,听着吴越联军士气如虹的喊杀声,彻底崩溃了,他们知道,自己无论怎么拼命,也没有生存的机会。

    范长呆呆的坐在象背上,看着疯狂的战阵,万念俱灰,所有的雄心壮志在这一刻都随风而去,甚至生死都变得不再重要了。他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心情出奇的平静,竟是体会到了那种平安喜乐的心境。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范长的嘴角露出自我嘲讽的讥笑,他想起了范旃。范旃虽然不是他的亲兄弟,可是范旃和他一样,是父王的爱将,范旃打的仗比他多,父王一直比较看重他,在听到范旃兵败身死的时候,他在惋惜的同时,还有些一些不屑,觉得范旃原来不过如此,可是现在他知道了,范旃兵败,不是他无能,而是吴国太强了,吴国人太狡猾了。他们到处挖坑,一步步的把他的四万大军引入了死地。

    “呜呜呜——”喧嚣的战场上忽然响起一阵奇怪的号角声,范长淡然的将头扭了过去,只见十几匹快马从阵前飞驰而过,马上的骑士手里举着一根管子一样的东西,大声的喊着什么。范长凝神细听,却是什么也听不到,刚皱了皱眉头,却见正前方的战阵中突然跑出十个庞然大物,亮闪闪的夺人眼目。范长很奇怪,定睛一看,这才发现是十头战象,只是浑身都披着闪闪发光的战甲,看起来有如天神降临一般。战象背上驮着一个木屋,不过此刻木屋是打开的,露出里面坐着的士卒,士卒的手里也拿着同样的管子。

    战场上忽然静了下来,几乎所有的扶南士卒都看着这十头闪着光的战象,心里充满了疑惑,什么时候吴国人也有了战象?

    战象上的人喊着什么,不时的挥舞着手中的彩旗,紧接着,对面的吴军士卒也跟着喊了起来,范长这次听清了,他们喊的居然是扶南土语:

    “降者免死!”

    战场上掀起一阵搔动,犹如死寂的水面吹过一阵轻风,不少士卒将头扭了过来,看向呆立在象背上的范长。原本以为必死无疑的他们突然发现还有一线生机,自然不敢轻易放过,只是范长不下命令投降,他们还不能放下武器。

    范长苦笑一声,他知道,仗打到这个地步,自己就是不想投降,也不会有人跟着他一起拼命了,最后的下场大概就是自己被求生的士卒杀死。在周围士卒渴望的目光中,范长没有做太多犹豫,挥手下令投降。

    短暂的沉默后,战场上爆发了一阵死里逃生的欢呼。

    经过半天的恶战,三万多扶南士卒战死八千多,受伤一万五千多,损失战象七十余头,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范长接受吴越联军的劝告,放下武器投降。

    诸葛恪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抚额而叹,他知道,自己创下了奇迹,以一万五千多战力参差不齐的吴军,在七千越军的配合下,以少胜多,干净利落的战胜了四万扶南军,生擒超过两万扶南人,战象六十多头,这样的战果可称辉煌,足以让他一跃进入名将的行列。

    诸葛恪知道自己的胜利是怎么来的,如果没有越国的强力支援,仅凭那些坑,他根本不可能拿下这场战役,范长虽然会损失很大,但他很可能会冲破堵截,组织起反击,以他手中仅有的八千精锐人马,最后失败的还会是他,而不是范长。所以他一面让人将捷报送给在西卷城的孙登,一面赶到关凤的大营致谢,一见面,他就躬身下拜:“多谢王后大力支持。”

    关凤笑笑,伸手示意他起来:“元逊果然是将才,筹划有方,数万大军指挥若定,不亚于宿将,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啊。看来我要提醒我家大王,以后不要与元逊对阵才是。”

    诸葛恪既有几分得意,又非常惭愧,连忙谦虚道:“王后谬赞,恪焉敢有受。如果没有王后的大力支持,恪岂能有此大捷。此战能胜,王后乃是第一功。恪自问尚不敢与王后对阵,更遑论去捊越王殿下的虎须。”

    关凤咯咯一笑,请诸葛恪入座,命人上了酒,沉默了片刻道:“元逊,此次大战,如果你觉得我们还有些功劳的话,就提提公主吧,其他的就不用再提了。”

    诸葛恪愣了一下,有些意外的打量了关凤一眼,见关凤神情诚恳,不象是虚伪的推辞,不免有些好奇。他犹豫了片刻,问道:“敢问王后,可是有什么担心吗?”

    关凤抿了一口酒,点了点头:“元逊,不瞒你说,吴越的情况你是清楚的。我家大王不想和吴越有什么冲突,也不想让人觉得越国对吴国有什么威胁,或是对曰南、九真有什么企图。我身为越国的王后,也不需要什么战功,所以嘛……”

    诸葛恪沉思了片刻,他本来也在为分功劳的事情担心。这一仗是打赢了,他的功劳当然不会小,孙登的功劳也不小,可是如果传到孙权的耳朵里时,这中间也许就会变样,依仗越国的帮忙才打赢这一仗,无形中就会减弱许多,说不定会生出相反的效果来也说不定。只是诸葛恪心里清楚,这一仗能打赢,越国的帮忙是关键,特别是最后,如果没有飞虎营和摧锋营帮忙,如果没有十头战象镇住阵脚劝降,扶南人会不会拼杀到最后真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情。

    抹杀越国的功劳是不行的,可是如果如实汇报,那事情的变数又是非常大,现在关凤主要提出要淡化越国的功劳,可谓是解决了诸葛恪的一个重大难题。诸葛恪十分感激,不过他也不至于高兴得忘乎所以,他犹豫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战利品就请王后先挑吧。”

    关凤笑了,诸葛恪是个聪明人。“扶南的俘虏和战象都给我,其他物资都给你,另外,希望新的曰南太守是个熟识的人,我越国不想夺曰南郡,可是也不希望来一个坐地虎。”

    诸葛恪皱了皱眉头,这两个问题都有些棘手,前一个还好办,反正俘虏多少由他说了算,第二个就麻烦了,曰南太守是什么人,他决定不了,恐怕就连孙登都决定不了。他想了片刻,忽然明白了,关凤之所以说不要战功,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她不要虚名,要的是实惠,近两万俘虏,几十头战象,这是多大一笔财富啊。

    “王后,这个……我做不了决定。”诸葛恪笑道:“不过,我会向太子请示,尽量向他转达王后的美意。”

    “那就好。”关凤也不勉强。

    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孙尚香和孙鲁班有说有笑的走了进来。一看到诸葛恪,孙尚香矜持的笑了笑,孙鲁班却大步走了过来,爽朗的一拍诸葛恪的肩膀:“这次我帮了你们忙,你们准备怎么谢我啊?”

    诸葛恪的肩膀被她拍得一阵生疼,嘴角不由的抽了抽,他虽然非常不习惯孙鲁班这么亲密的动作,可是孙鲁班是公主,他除了受宠若惊之外,不敢有任何表示。

    “公主的赏赐,当然要由大王决定了。”

    “父王?”孙鲁班眼珠一转,摸着下巴道:“你说我父王能让我做个将军吗,就和姑姑一样?”

    诸葛恪脸一僵,孙权大概不会象孙绍这么没规矩,孙鲁班就是武功再好,功劳再大,也当不成将军。可是他随即想到了一个问题,孙鲁班可是无法无天惯了的,如果孙权不能让她做将军,她肯定不服气,到时候在孙权面前摆功,把这一仗的经过全抖出去,那可怎么办?一想到此,诸葛恪心虚的看看关凤。

    关凤笑了笑:“公主,你放心好了,你父王不让你做将军,你大兄还会吝惜一个将军吗?”

    孙鲁班嘻嘻一笑,挨着关凤坐下,讨好的笑着说:“那嫂嫂说,我这次能做将军吗?”

    “那要看你的收获有多大了。”关凤瞥了诸葛恪一眼:“收获大,赏赐才大,你大兄可是公平得很。”

    诸葛恪心中一动,听明白了关凤的语中之意,会意的点点头,起身告辞。

    孙登接到诸葛恪的捷报,又惊又喜,惊的是诸葛恪胆大包天,以两万人包围三万人,可谓是行险之极,喜的是诸葛恪居然打赢了,而且胜得这么漂亮。

    “将才,元逊是难得的将才。”孙登喜滋滋的连声说道:“叔发,元逊是将才啊。”

    谢景躬身施礼:“恭贺太子得一将才。”

    孙登哈哈大笑,在屋里来回走了几趟,又想起了什么,不免皱了皱眉头。谢景一声不吭,他大致能猜出孙登在担心什么,只是孙登不主动说,他也不好主动提起。

    “叔发,听说这次作战,越国王后出了不少力?”孙登收起了笑容,捻着手指说道:“你说,他们会不会提出一些非份的要求?”

    谢景心中早有答案,但是听到孙登此问,他还是考虑了一下,这才说道:“吴越本是一家,越王与太子是从兄弟,这次出征扶南本就是合作,他们出力也是理所当然的。”他看了一眼孙登,见孙登的脸色并不轻松,又接着说道:“不过,这次作战,主力还是我吴军,主将也是元逊和吕将军,越国只是呼应而已,越王殿下已经去了扶南湾,这里只有王后关凤等人。”

    孙登琢磨了一下,若有所悟。

    很快,诸葛恪亲自赶到西卷城,把关凤的意思一说,孙登虽然很不高兴,觉得关凤未免狮子大开口,这么一来,吴国虽然得了虚名,却什么实际好处也没捞着,扶南人的粮草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那些破烂军械,吴国也看不上眼。可是诸葛恪和谢景两个人的意见却是一致,现在太子要的就是名,这个时候和孙绍闹翻不是好事,孙绍没有把曰南抢过去,已经是手下留情了,他主动离开曰南,远赴扶南湾,就是为了把功劳让给孙登,自然要多占一点好处。从目前来看,孙绍想要全占扶南国已是昭然若揭的事情,难道你还想和他去抢扶南不成?与其如此,不如把俘虏给了他,反正到最后这些人还会逃回去,不如卖孙绍一个人情。

    孙登虽然不情不愿,可是权衡了一下利害,还是接受了诸葛恪的建议。和孙绍闹翻绝对弊大于利。他原本是抱着打算和孙绍较量一番的心理到钱唐的,可是在钱唐呆了半年,然后又到曰南呆了大半年,他发现无论是哪一方面,他都不是孙绍的对手,就连他老爹孙权也搞不定孙绍,更何况是他。现在周循、周胤兄弟都跟着孙绍,周家已经全部搬到了越国,他想把周玉留下也不太现实了。他虽然对周玉爱恨交加,但是为了周玉这么一个女子得罪孙绍,他觉得非常不值。眼下他要想坐稳太子之位,和孙绍拉好关系非常必要。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堵住吕岱的嘴最重要。谢景接下了这个差事,他找到吕岱,表示孙登愿意把曰南太守的位置留给他,把这次战功的一半也交给他,换取吕岱的相应支持。吕岱这次出兵先胜后败,如果不是诸葛恪给他机会,他大概连复仇的机会也没有,现在孙登主动示好,帮他掩盖作战不力的责任,他当然求之不得,略作思索之后便答应了。

    很快,孙登写好了奏功捷报,为诸葛恪和吕岱请功,在奏表中,他把吕岱的功劳放到了首位,而诸葛恪则由主将变成了次将,同时上表请求以吕岱部下的校尉陈时为曰南太守。吕岱投桃报李,也上了一份表,大夸特夸孙登指挥若定,诸葛恪年轻有为,大有名将潜质云云。

    关凤接到消息,十分满意,她主动提出和孙登商谈有关合作协议。曰南是重要的经济要道,从这里经过的商人非常多,每年的商税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如果孙绍能拿下扶南,那么曰南的经济命脉就掌握在孙绍手里,他如果不想让曰南发财,完全可能把商道改到林邑或海上,曰南一旦失去这些来往的商人,将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穷郡。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82 5183 5184 5185 5186 5187 5188 5189 5190 5191 5192 5193 5194 5195 5196 5197 5198 5199 5200 5201 5202 5203 5204 5205 5206 5207 5208 5209 5210 5211 5212 5213 5214 5215 5216 5217 5218 5219 5220 5221 5222 5223 5224 5225 5226 5227 5228 5229 5230 5231 5232 5233 5234 5235 5236 5237 5238 5239 5240 5241 5242 5243 5244 5245 5246 5247 5248 5249 5250 5251 5252 5253 5254 5255 5256 5257 5258 5259 5260 5261 5262 5263 5264 5265 5266 5267 5268 5269 5270 5271 5272 5273 5274 5275 5276 5277 5278 5279 5280 5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