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燕国国君猜忌乐毅,临阵换将,说不定齐国早已被灭。

    “那么帆公子的意思是?”这个时候,廉颇已经听出来赵帆似乎对六国攻秦之事,有了另外的想法,当即也是问道。

    闻言,赵帆也是点了点头,道:“没错,我预料,这次六国攻秦之战,不会顺利。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先王的想法,绕道九原,利用轻骑之优势,偷越沙漠荒原,直下秦都咸阳。当然,这也要假派一支军队,联合其他五国,在正面牵制秦军。”

    在场的都是惠文王的心腹重臣,所以并不用担心有人将此事泄露出去,不然赵帆也不会将如此重要的事情,就这般说了出来。

    当即,众人也是一惊,惠文王面色有些复杂,而廉颇蔺相如却是眼前大亮。

    惠文王的魄力实在不能跟武灵王比,听了赵帆的话,当即也是有些犹豫,不过赵帆自然有办法将他说法,因为前者比较还是个明事理的君王。

    在赵帆详细的说出计划后,廉颇也是拍手称赞,惠文王知道,前者的说法的确行之有效,在稍微的由于后,也是同意了下来,当然,这只是初步想法,至于具体事宜,还需仔细规划。

    回到平原君府后,赵帆也是仔细的思索了一下赵国的前途,现在秦国隐然有一统六国的趋势,所以,对于赵国来说,最大的威胁莫过于秦。

    赵国要想图强,必须要先将秦国解决,然后才有机会对付其他国家,毕竟,当今天下,三雄鼎立,秦赵齐三国,是当今天下最为强大的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又以秦国最为强大。

    秦国与赵国接壤,秦国被灭,到时候赵国自然是能占到最大的便宜,相对于灭齐来说,无疑是灭秦对赵更为有利。(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七章:酒宴风波

    公元前四百零三年,东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册命了韩、赵、魏三家列位诸侯,由此战国七雄局面正式形成。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国,东田姓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北姬姓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

    各家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变少了,胜出者疆域变大了,人口变多了,财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财富,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诸侯手里。

    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资源的集中使得各国间的战争规模,战争烈度也急剧上升。在彼此间不断的激烈攻伐中,如何谋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富国强兵成了各国决策层的首要考量目标。

    在此时代出现的普遍的需求之下,一系列的变法改革应时展开,魏国有李悝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赵国有胡服骑射,韩国申不害改革,齐国有邹忌改革,燕国有燕昭王“千金买马骨”。

    这其中,以魏国李悝变法和秦国商鞅变法影响最为深远。

    李悝变法,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盛的国家,可惜魏国后面的君王都太过昏庸,没有魏文侯的识人之明,所以慢慢衰落了下去。商鞅变法,则使得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七国能发展到现在的地步,都经历大大小小至少也有成千上万场战争,就算韩国、燕国这等弱小的国家,要想将其灭亡,都是十分困难,更别说秦国这等天下最强的国家。

    所以,这条路,还有很长的时间要走,赵帆现在,只是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短暂的规划而已,至于具体实施内容,还需仔细斟酌。

    现在赵国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思考如何提升国力,因为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只是使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顶尖的军事强国,至于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

    所以,赵帆要考虑,是否与惠文王还有蔺相如等人,推行第二次改革,并且把重心放在提升国力上面,就犹如商鞅变法一样。

    当然,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赵帆是知道的。不过,那是商鞅针对秦国的具体情况所作的改革,虽然很有效果,但却不一定适合赵国,更何况,赵帆来自二十一世纪,知道许多先进的知识,倒也没必要照搬商鞅变法,对赵国进行第二次改革。

    当即,赵帆也是拿出毛笔,将脑中所想的一些具体措施,记了下来。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毕竟是大事,所以赵帆现在只是目的姓的记录一下前世所学的知识,到时候真的要推行改革,一定是要仔细规划才能实施。

    赵帆可是知道,当初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就算他是赵国的君王,要推行改革都是极为困难。不过赵帆对于这点,倒是不怎么担心。

    因为毕竟有了先例,再进行第二次比第一次明显的要容易许多,更何况胡服骑射的作用,已经显现了出来,那些大臣应该不会反对。

    其实,对于赵国来说,推行第二次改革,其实是很迫切的,毕竟就算是秦国的商鞅变法,都是推行了两次.

    当赵帆写满了一卷长长的竹木简后,这才停了下来,此刻已经将近傍晚,赵帆将木简卷起来,放在一旁的几案上,然后走出来院落。

    赵帆刚出门,迎面便撞上了赵胜。

    “帆兄,王兄已经备下酒宴宴请张纮,我们快去王宫吧。”赵胜一把拉着赵帆,就往府外而去。

    闻言,赵帆这才一拍脑袋,忆起这事,刚才写着变法内容的时候,他太过投入,差点忘了今晚惠文王与群臣宴请张纮,为其接风洗尘之事了。

    当即,两人也是匆匆乘坐马车,朝王宫而去。

    赵宫在邯郸城的中心,四周城墙环护,城河既深且阔,俨若城中之城。

    晚宴在宫内的祥瑞大殿举行。

    赵王的王席设在对正大门的殿北,两旁每边各设四十席,均面向殿心广场般的大空间,席分前后两排,每席可坐十人,前席当然是众王室贵胄大臣,后席则是家眷和特别有身分的武士家将。

    愈接近赵王的酒席中,身分地位便更崇高,如今的蔺相如和廉颇,俨然成为了赵国的梁柱,所以他们的席位,分设于左三席和右三席,于此亦可见这两人在赵国的重要姓。

    众宾客入殿后,分别坐入自己的酒席,谈话时都是交头接耳,不敢喧哗,气氛紧张严肃。

    当赵帆和赵胜身穿华服进场之时,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两人站在一起,身高体态都是极为相似,完全就是亲兄弟的模样,这也令得一些心中还有一些怀疑赵帆身份的人,抛去了之前的想法。

    本已入席的蔺相如见到两人迎来,顿时起身,笑道:“两位公子迟到了哟,当罚酒三杯。”

    蔺相如跟赵胜、赵帆的关系都十分不错,而且又是徐嘉的叔父,所以跟众人虽然相差了这么大的岁数,但也颇为谈的来,赵帆的才能不用多说,自然令得蔺相如十分欣赏。

    而赵胜,虽然并没有惠文王和赵帆那般聪颖,但风度翩翩,胸怀颇广,所以也极易使人心生好感。

    这时近门处一阵哄动,原来是几名高大的秦国侍卫,簇拥着一身儒衫的张纮到了。

    只见张纮一脸平静,表面看去似乎颇有风度,不过眉宇之间却是有着一丝高傲,进入大殿,假意含笑和各人打招呼,又不时用眼神挑逗场中美女。

    这时应邀赴宴的已来得七七八八,女子都头结宫髻,盛装赴会,服饰多为衣裳相连的深衣,头带步摇,又或长垂膝,隐见下裙,罗衣长褂,手拂广袖,配以绾臂的金环,约指的玉环,耳后的明珠,肘后系的香囊,绕腕的镯子,腰间的玉带,一时衣香鬓影,教人目眩神迷。

    男仕们则头顶冠冕,长衣夹袍,后襟裁剪成燕尾之状,亦款摆生姿,与女仕们相映成趣。

    “哈哈,上大夫来了,快快入席,待会儿等大王过来之后,一定要好好的多喝几杯。”见到张纮走了过来,赵帆亦是迎来上去皮笑肉不笑道。

    闻言,张纮亦是哈哈大笑,与赵帆不断客气交谈,是众人以为他们是多年的好友一般,不过,像蔺相如廉颇这等眼光毒辣之人,却是能发现两人都心照不宣,不过只是表面上的客套而已。

    当即,几人也是感觉有些无语,暗自佩服两人的这种忍耐力。

    几人说着话,赵帆却是忽然注意到张纮身后的一个黑汉子,这黑汉子看上去像是张纮的守卫,长得脸目黝黑,身形横矮,方脸大耳,但一对眼睛却是细长狭窄,使人感觉有些阴险狡诈。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1135 1136 1137 1138 1139 1140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1151 1152 1153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1159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1170 1171 1172 1173 1174 1175 1176 1177 1178 1179 1180 1181 1182 1183 1184 1185 1186 1187 1188 1189 1190 1191 1192 1193 1194 1195 1196 1197 1198 1199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