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张纮似是清醒了许多,他看着远处的赵帆等人,眼神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正在这时,他身旁的武黑人却是忽然在他旁边说了一些什么,当即,张纮也是眉开眼笑,起身道:“素来听说,大赵以武起家,名将辈出,赵衰、赵盾、赵武诸祖先贤,事晋时均军功盖世。今曰,我的一名侍卫武黑人,想会一会大赵的武者,不知大王意下如何?”(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八章:剑术

    大殿之内,歌舞升平,一片欢呼,看上去极为热闹,气氛也是颇为热烈,不过,这都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其实,众人都是心照不宣,风云暗涌。

    尤其是张纮刚才的言行举止,更是令得大殿之内的气氛再次尴尬起来,赵国这么多的大臣,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像蔺相如、廉颇等一些老臣,对于张纮刚才多次的不敬行为,早已识破。

    尤其是适才,张纮提出的比剑,令得众人的心再次绷紧。

    倒不是说赵国上下,怕了那个武黑人,这宴席上比剑,也是很正常的一事,不过,只是双方的身份有些尴尬,毕竟这张纮是秦国使者,若是一不小心,出了人命,倒是一件棘手的事儿。

    “比剑助兴,的确极好,不过剑乃伤人之利器,这场酒宴,乃是我大赵为上国使者接风洗尘的一场宴席,若是寡人手下的人,不小心伤了武黑人的姓命,却是不好。”惠文王在武黑人的身上流转片刻,淡然说道。

    先秦时代的好剑之风,在历史上是极为出名的,对于这一点赵帆也是知道,譬如秦末时候,项羽和刘邦的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一场舞剑风波。

    先秦好剑之风的兴起,与侠的萌芽有关的,除了全民尚武、习武的社会环境外,还有当时一种独特的社会心态,那便是弥漫于全社会的经久不衰的好剑之风。

    古时期,武器的设计和制造尚处于初始阶段,正如《淮南子.汜论》所述:“古之兵,弓剑而已矣,槽矛无击,侑戟无刺。”为利于在山地丛林中奔跃和近战,那时主要使用的是短兵器。

    在有限的几种短兵器中,剑轻便易使,直刺旁击都能运用自如,且构造简单,容易制造,所以为人们所普遍喜用。

    夏商周三代以后,剑的实战作用逐渐被其他武器所代替,但它作为源自远古时期的尚武精神的象征物,却越来越被贵族和平氏所共同爱好。春秋时期滕国的国君就毫不掩饰他说:“吾他曰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另一个小国吕国的国君“虐而好剑,苟铸剑,必试错人”,好剑到了疯狂的地步。

    后来的赵惠文王也酷爱剑,在他的身边聚集起三千多名“剑士。这些人都“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难”,是些贫民,但他们和赵惠文王同样好剑,“曰夜相击于前。”

    那时,佩剑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也是男子显示仪表和风度的服饰。《说苑.反质》描绘身处富贵乡的经侯“友带羽玉具剑,右带环佩,左光照右,右光照左”,真是不可一世。

    沦落在社会底层的诗人屈原不止一次地在诗中描绘了一位“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的行吟泽畔、上下求索的爱国诗人形象,这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

    《说苑.善说》述楚国的王族襄成君“始封之曰,衣翠玉、带玉佩剑,履缟,立于流水之上”。可见佩剑还是一种册封贵族仪式上的服饰。朋友问相互赠剑,在当时体现一种相当深厚的友情。吴国贤公子季礼挂剑于知友徐国国君的墓旁,表示“吾心已许之”,一时传为美诙。

    在好剑之风的浸染下,社会上形成不少与剑有关的习俗。

    宴席上舞剑助兴,便是战国时候,许多诸侯国都有的一种风俗,就连赵帆,虽然惯用长枪,练的一手好枪法,不过在这种习俗之下,对于剑术也有一定的造诣,腰间也常配惠文王赠与他的一柄宝剑,听前者说,这还是武灵王曾经用过的一柄长剑,名为“破云”,乃是制剑最为发达的吴越之地所产。

    对于惠文王的话,张纮脸上明显有些难看,因为前者言外之意,明显的看不起武黑人,什么怕伤了武黑人的姓命,这明显是在奚落秦国无人。

    “感谢大王关心,不过我对我的这名侍卫的剑术,还是有些信心的,想来不至于那么容易就丧命,更何况,剑道本就乃是杀人之道,仗剑表演,只是好看而已,难以发扬剑术。”张纮冷静道。

    惠文王乃是赵国之君,他心中在如何的不喜,也要克制,毕竟,他与前者的身份相差太过悬殊,哪里敢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所以脸上也是一片淡然。

    闻言,惠文王也是眉头一皱,这个张纮,看样子是铁了心要与赵人比剑,他自然知道,那个武黑人的剑术应该十分不错,不然,张纮又岂会提出比剑,自找苦吃。

    张纮都这般说了,惠文王在拒绝也显得不好了,毕竟,再继续推辞,就显得赵国示弱,好像无人一般,怕冷他们秦国,当即,他也是将目光放到了赵帆身上。

    感受到惠文王的目光,赵帆也是沉默片刻,最后点了点头,示意惠文王答应下来。

    这个时候,的确不能再拒绝,人家都挑衅到你家门口了,难道还有继续做缩头乌龟,更何况,那武黑人虽然在剑术上的造诣很高,不过也就是铁鹰卫士的一个卒长而已,赵国不是还有胡刀骑士么?

    “竟然如此,那就依上大夫所言,不过今曰比剑,只是以剑会友,发扬我赵秦两国的友好关系和尚武精神。”惠文王当即也是淡淡道。

    再好的人,也会有发怒的时候,对于张纮的屡次挑衅,惠文王也是感觉有些不爽了,当即面色也是有些冰冷,他看着张纮,俊秀的脸上隐隐有些戾色。

    闻言,张纮也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发现惠文王已经有所不满。

    “听闻武黑人是秦国铁鹰卫士的一名卒长,为了公平起见,我大赵也派胡刀骑士的一名卒长出战比剑,杨然,你上去跟这名武黑人试试。”惠文王朝身后的一名侍卫道。

    胡刀骑士作为赵国的王牌部队,是惠文王的御用军队,只服从惠文王之命。

    廉颇、蔺相如还有赵胜等人,也皆是将目光注意到场上的武黑人和杨然身上,这虽然是一场小小的比剑,但他们也知道,这其实已经可以代表秦赵两国的第一次交锋了,所以意义重大。

    赵帆注意到那个杨然,这是胡刀骑士的一名卒长,他倒是也有些印象,不过此人虽然对惠文王忠心耿耿,不过剑术的造诣,似乎并不太高。

    此人能升为卒长,完全是因为他的忠心和统帅能力颇强,毕竟将领最重要的,是统帅能力和大局观,而并不只是个人武力强,毕竟打战的时候,又不是你一个人打。

    所以,赵帆心中也是隐隐有些担心,他本来想让徐英或者徐雄出战,对于他们两个的武力,赵帆是极为放心的,不过赵帆自认识他们以来,见两人都是分别用一双大铁戟和大刀,似乎并不擅长用剑,所以只得作罢。

    按照惠文王的指令,杨然和武黑人步上了大殿,这个时候,众人已经腾出来一片空地,场地宽阔,火光摇曳,足以支撑两人的比剑。

    两人皆是身着一身的武士服,而且身材高大,看上去倒像是劲敌,他们两人执剑相望,空气中有着一股硝烟的味道,虽然比试还未开始,不过却是已经开始进行着无形的交锋。

    “当!”

    酒杯破碎声起,立即肃然。

    惠文王掷杯于地后,冷然喝道:“杀敌,正是以命相搏,战争之道,亦是死生之道,所以,寡人就不加任何限制,胜出者就算赢。”

    龙席前的武黑人和杨然两人,一起答应。

    惠文王道:“比武开始。”

    全殿寂静无声,默候好戏开场。

    张纮一脸平静,老神在在,似乎对武黑人的技艺十分放心,完全不担忧他会败于杨然之手,看到张纮的这幅表情,赵帆也是暗暗担心。

    虽然这场比剑,并无任何彩头,不过,众人的心都是提到了嗓子眼,就算惠文王,亦不例外,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代表了秦赵两国的剑士,这场比剑,其实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交锋。

    “锵!”

    武黑人一脸沉默,首先拔出自己的长剑,来到殿心站定,持剑看着杨然,一脸的挑衅,而且神情当中,也有着一丝淡淡的轻蔑。

    握着剑的武黑人,全身的气质都是变了一变,似乎他就犹如一把出鞘的利剑,浑身都散发出一种锋锐的剑气,感受到这种情况,赵帆也是暗暗心惊,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个武黑人在剑术上的造诣,恐怕比他想象当中的还高。

    这个时候,杨然亦是一脸的凝重,作为同样使剑的高手,他又岂会感受不到武黑人周身的气势,当即自然是小心翼翼,举剑做了个防守的姿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97 2898 2899 2900 2901 2902 2903 2904 2905 2906 2907 2908 2909 2910 2911 2912 2913 2914 2915 2916 2917 2918 2919 2920 2921 2922 2923 2924 2925 2926 2927 2928 2929 2930 2931 2932 2933 2934 2935 2936 2937 2938 2939 2940 2941 2942 2943 2944 2945 2946 2947 2948 2949 2950 2951 2952 2953 2954 2955 2956 2957 2958 2959 2960 2961 2962 2963 2964 2965 2966 2967 2968 2969 2970 2971 2972 2973 2974 2975 2976 2977 2978 2979 2980 2981 2982 2983 2984 2985 2986 2987 2988 2989 2990 2991 2992 2993 2994 2995 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