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的尽头是内监,这里是关押死刑重犯的人,整个内监目前只关押了一人,那便是行刺赵帆的杨羽。
“高大嘴”的这里的地形好像极为熟悉,他眼神紧紧的盯着前方,步伐快速而准确的朝前方掠去,在经过内监时,如法炮制的甩出一物。
杨羽在进监狱的时候,早已是心如死灰,这次计划失败,叶飞是断然不会来救他的,而且他这次犯的罪如此之重,以李峰的铁血姓子,也必定不会放过他。
他此刻的心中,只深深的怨恨着一人,那就是赵帆!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
杨羽双手成爪深深的抓着墙壁,指甲已经断裂磨出鲜血,依然是毫不自知,就在这时,他的眉心处忽然穿来一抹刺痛,当即身体重重的倒向了墙壁。
他的嘴角处浮现一抹恶毒,喃喃道:“叶飞,你好狠……”
“高大嘴”冷冷的看了他一眼,不带丝毫的怜悯,转身便走……
;
------------
第七十三章:兵法十三篇
监狱里发生的事情,谁也没有料到,也还暂时没被人发现。因为,这里紧靠军营,一有动静,马上便会引来军营内的千军万马,没有人会相信有人会潜入这里杀人,所以守备也不怎么严密。
与此同时,赵帆却是已经来到了徐嘉的房内,此刻后者正半倚于榻上,精神状态看上去很好,手里捧着一卷竹木简,正在细细品读。
赵帆推门而入的声音,顿时打断了他的思路,徐嘉抬头,见是赵帆,当下也是呵呵一笑道:“赵帆兄来了,快请坐!”
今曰与那个胡人首领交战之时,要不是赵帆在关键时刻射出一箭,将那长矛荡开,说不定,他现在已经不知道魂归何处了,当即,面庞之上,也是有着一抹感激之色。
闻言,赵帆也是微微一笑,一撩袍袖,席地坐在了榻上,他见徐嘉的气血好了不少,当下也是放心了下来,道:“怎么样,感觉没什么问题吧。”
“呵呵,已经没有大碍了,那个胡人首领的武艺真强,这次多亏赵帆兄了,不然,我险些丧命在其手下。”徐嘉苦笑一声,道:“战争的结果怎么样,那些牧民和牛羊救回来了么?”
赵帆端起几案上的一杯浓茶,一边喝着,一边向他讲述今天白天的战况。
徐嘉是昏迷着被李牧带回云中城的,所以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当他听到赵帆说俘虏了几十名胡兵与几百匹战马时,脸上也是洋溢着一股兴奋之情。
两人畅谈了一盏茶的功夫,赵帆忽然瞥到了徐嘉手上的竹木简,当即也是一愣,旋即问道:“这……这是什么书?”
这卷竹木简,跟前世在电视上见到那种用竹子编织而成的竹书极为相像,赵帆来到战国这么久了,第一次真正的见到这个时代的书籍,他险些失态,所幸后面记起,战国时代,人们已经开始著书了,所以这才没有露馅。
据他所知,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木简书要少。
至于纸书,那是东汉时期才开始出现的。
“这是春秋时期,吴国将军孙长卿所著的兵法十三篇,怎么?赵帆兄对此书也感兴趣?”徐嘉活动了一下身上,他举起手中的竹木简,晃了晃道。
“孙长卿……兵法十三篇?”赵帆一愣,紧接着,面庞之上掠过一抹惊喜,孙长卿所著的兵法十三篇?这不是就是后世拜为兵家盛典的孙子兵法么?
赵帆虽然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不过还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努力使自己镇定起来,不过心中还是难免有些激动,他搓了搓手,道:“可否借我一观?”
闻言,徐嘉也是挠了挠头,颇为不好意思道:“赵帆兄说哪里话,这书是郡守大人的,你自然看得。”
说完,将手中的竹木简递了过去。
赵帆伸手接住,不料手中微微一沉,这是竹子做成的,而且极为厚重,质量倒是不轻,当即他也是运力托起,抱在了怀里。
赵帆前世是北大的学生,对于书籍,自然是异常的喜爱,所以,如今握着手中这卷,战国时代的孙子兵法,心情也是激动不已。
这篇孙子兵法,是用毛笔写在竹片上的,竹子和木头是常见并容易得到的东西,在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缺少合适的书写材料,人们就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用毛笔在上面写字。用竹子削成的狭长小片叫“竹简”,用木头削成的叫“木简”。
它们统称为“简”。简上通常只写一行字,如果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重写,所以古代把删改文章叫“删削”,这个词一直沿用到前世。
前世的书籍开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简也有长有短,最长的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写一部书要用很多简,把这些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编册多用麻绳,也用丝绳(称“丝编”)或皮条(称“韦编”)。古书中提到的“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著名思想家孔子,因为经常阅读《易经》,把编简的皮条都磨断了三次。一册书根据简的长短决定用几道编,一般用二、三道编,多的用四、五道编。现在表示书的数量的“册”字,便是一个象形字,很像绳子把一根根简编连起来的样子。
“徐嘉,这兵法十三篇,现在已经流传开来了?”赵帆握着手中的竹木简,忽然抬头问道。
徐嘉点了点头,道:“嗯,这部书我听闻是两百多年前编著的,现在虽然没有达到说家家户户都有,不过,一般有些地位的家中,都会收藏一部。”
闻言,赵帆也是点了点头,据他所知,孙子兵法是在公元前五百一十二年问世的,不过那时并未迅速的广泛传播开来,究其原因,大致有吴国王廷对“十三篇”秘而不宣,当时传播媒介落后,社会上重礼轻诈观会对此书的贬斥,其价值未被时人所发现等几个方面。至战国时,此书才开始广泛传播,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孙子热”,所谓“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
“赵帆兄似乎对这兵书很喜欢?”徐嘉瞧见赵帆脸上的喜色,当即也是笑道:“我看郡守大人有意栽培你,不如你就带此兵书回军营看吧,这里面的许多理论,皆是十分的出色,以后若有机会当朝为官、未将,应该对你大有裨益。”
从认识赵帆以来,从其行为举止,以及这次的大败胡人,徐嘉就看出来了,前者并不是庸碌之人。
赵帆看来看手中的竹简,随即摇了摇头,道:“你现在手臂受伤,正需要休养,在此无聊的时候,也可以看书解解闷,况且我在军营,哪有什么时间看书,以后若有机会,再说吧。”
闻言,徐嘉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知道赵帆并不是娇作之人,并不会做这些假意客气的举动,况且前者说的也对,他如今受伤,军营是去不了了,这段时间暂时只能寄居李峰府邸,当即也是点了点头。
两人聊了片刻,赵帆不想在打扰徐嘉休息,便退出了房间。
他从徐嘉的房间走出,来到后院,就算这里距离大厅有那么些远,可依然能隐隐约约听到李牧等人喝酒大笑的声音,而此刻,他才感觉到,这些北方的男子,真能喝。
他绕了一个弯,走到一株海棠前,花开茂盛,低低垂地,此时正值花开之季,看上去,是那般的美,他正沉醉于花的美丽当中,这时,一个身穿淡绿色服装的倩影从旁边小路走来,狭长的秋水眸子不住的东张西望,似是在找人,
见到这位女子,赵帆心中一喜,拨开花枝走了出来。
“冰冰!”
突然起来的声音令得年轻女子吓了一跳,她抬头望去,见是赵帆,顿时也是喜上眉梢,盈盈走了上来,嗔道:“来到郡守府都不来看我,是为何故?”
两人的关系在这段时间的磨合中,早已亲密了许多,而最开始颇为矜持的李冰冰,也没有在与以前那般的羞涩,有时候也会与赵帆打闹,不过心底对后者的那种温柔、关心,却从未改变过。
赵帆大步上前,见到李冰冰颇有些怪责的娇荣,也是干笑一声,道:“这不,徐嘉受了重伤,我刚去看他了,现在正准备去找你呢,你就出来了。”
闻言,李冰冰这才忆起自己找赵帆的原因,当下急忙上前,赵帆只感觉一阵香气扑鼻,自己的双手就被一只娇嫩的玉手抓住。
“我刚刚才从一个丫鬟那里知道,今天父亲竟然让你带兵出战胡人,你知道那有多危险么?”李冰冰捧着赵帆的大手,然后自己的看看了他的周身,见到并没有什么不对后,这才舒了口气。
赵帆心中一暖,双手张开,反而将李冰冰的玉手抓住,他低声道:“你是在担心我么?傻瓜,战场的残酷我又怎么会不知道,若没有把握,我断然不会去冒这个险。”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171
3172
3173
3174
3175
3176
3177
3178
3179
3180
3181
3182
3183
3184
3185
3186
3187
3188
3189
3190
3191
3192
3193
3194
3195
3196
3197
3198
3199
3200
3201
3202
3203
3204
3205
3206
3207
3208
3209
3210
3211
3212
3213
3214
3215
3216
3217
3218
3219
3220
3221
3222
3223
3224
3225
3226
3227
3228
3229
3230
3231
3232
3233
3234
3235
3236
3237
3238
3239
3240
3241
3242
3243
3244
3245
3246
3247
3248
3249
3250
3251
3252
3253
3254
3255
3256
3257
3258
3259
3260
3261
3262
3263
3264
3265
3266
3267
3268
3269
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