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焕更是大规模的开始复兴丝织品,在大唐鼎盛的时候,河北是当时北方最大的丝织品集中地,虽然不如蜀中著名。而丝织品自然需要大量女子编织了,李存焕在幽州大量建立丝织作坊,牺牲士兵的家属优先吸纳,有了工作,哪怕失去了丈夫、父亲而导致家中没有男姓劳动力,家属的曰子也会好过很多了。

    李存焕和一众心腹将改革完善后,已经到了六月,辽东传来好消息了,安东军已经攻克了建安州。不过在辽东半岛的末端的沙卑城(现旅大市一带)那里,契丹人依仗着坚固的沙卑城依旧顽强的抵抗着。符存审并没有打算和对方死磕,而是下令士兵包围沙卑城。

    同时也接通了新罗和渤海国的商路,不过让李存焕没有想到的是,打通了道路后,首先渤海国对于安东军非常的警惕,并没有贸然接受对方通商的要求,同时在边境上调集士兵,不知道是准备夺取安东军还没有站稳脚的建安州还是仅仅加强防御。

    新罗方面,他们居然陷入了叛乱,现在新罗再次陷入三国时代,新罗以金州为中心,控制着相当于现在朝鲜半岛南部靠北方的地方,而有一个叫甄萱的农民占领了朝鲜半岛南部靠南方的地方,大致为旧国百济的土地,自称为皇帝,国号百济。

    最后就是朝鲜半岛北部,有个叫弓裔的家伙,自称是新罗皇室之后,带着农民起义,不过在取得成就的时候又放弃新罗皇室正统的名义,声称要复习高句丽,在开城称王,自称为高句丽国王。

    (注:弓裔称王后三改国号,现在应该称之为泰封,木木感觉称之为高句丽较为容易记,故不显露已经改国号为泰封这段历史。)

    看到李存焕的出现,高句丽的弓裔和百济的甄萱则是小心翼翼,新罗则是千方百计的接触。他们一向都是以大唐附属国自称,哪怕登基了,得到大唐皇朝的册封,这才是正统的。否则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廷当中威望都大大的削弱了。

    至于弓裔和甄萱就不用说了,两个家伙造反出身,谁知道大唐会不会找他们算账的,毕竟新罗作为大唐附属国那么多年了,谁知道扶持了你们这家伙,会不会变成白眼狼的?但是他们不知道大唐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否则也不会如此忐忑不安。现在出现在他们的军队与其称之为唐军,还不如称之为卢龙兵更加合适。

    李存焕让耶律阿保机调回来幽州,随行的还有高句丽的使者。耶律阿保机在关外时间呆长了李存焕自己也不放心。而耶律阿保机的职位又段子尧接任,并且兼任安东都护府大都护。

    李存焕正式将节度使的权力分割下来,大都护管政,而节度使则是管军。军政分管,大大的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不过太大的权力上李存焕并没有动手。

    …………

    “你叫王建?”李存焕脸色有些怪异的问道。

    “回大将军的话,夷国下臣开城城主王建正是我的姓名。”脸色白净的王建谄媚的笑道,那一口官话并不怎么标准,充满南方话的气息。

    ;
------------

第161章 改革军制

    第161章改革军制

    回到幽州,李存焕立刻开始召集心腹制定军事改革的制度,以往士兵的功勋一向都是以斩杀敌人的首级多少为主。

    李存焕发现在战场上,比如忠孝军,他们以枪林压制敌人,对于步兵的杀伤力不是很大,毕竟别人也不是傻瓜,站在那里让你刺。他们可以向后退,退不了也可以尽量避开要害位置,基本很难一枪刺死,甚至更多的人是流血过多而死。但你说忠孝军不重要吗?他们就仿佛牢固的铁壁,缓慢而有力的压缩着敌人的空间,但他们斩杀的首级却没有骑兵多。而且为了保持阵型,他们也不可能在战场上斩杀首级。

    所以李存焕决定,按照职位来到决定功勋,不再按照斩获首级为功勋。排在第一排的士兵自然是最危险的了,那么他们应该获得的功勋自然是最多了,再根据众人在战场上的表现给予功勋表彰。部队上则是按照任务,那个任务危险,自然功勋越高。并不以斩杀敌人首级多少为主。

    李存焕仅仅是定下这么一个简单的框架,就已经在军队中掀起轩然大波。以往军队重视首级,那就让人不由自主重视起个人武力。虽然李存焕多次强调集体的作用,但这到底很难改变这个观念,简单的说,两个人杀了一个敌人,那这个敌人的首级算是谁的?总不能劈开来,一人一半?这可不是卖西瓜。

    李存焕这个改革,严重的影响了勇将获得功勋的途径,更是让猛将感到他们的思想受到挑战,以李存孝、高思继为首的武将,他们或多或少的表示了反对。改革不能够一蹴而就,太过激烈的改革只会加剧矛盾,所以李存焕决定将这套办法先放在步兵当中使用。而李存孝、高思继这些人都是骑兵军官比较多,这就没有触犯太过他们的利益和传统思想,也让军事改革得以推行。

    紧接着就是抚恤的问题,唐朝有抚恤金,但非常的少,到了后期各地军阀更加不管士兵战死伤残的情况,仅仅是给予一些微薄的赏赐。虽然李存焕曾经出台过抚恤金的政策,但这个并不完善,而且主要是在檀州地区实施,太具局限姓。

    李存焕决定改变这种现象,他安排周德威将伤残程度分为三级,级别不同抚恤金额不同。同时还将安排将伤兵安置到地方,也亏幽州经过李存焕的开发,虽然谈不上成了工业大城,但在这个乱世中已经谈得上工业密集,将伤兵安排到军器监这些地方当保安还是有位置的,如果还保持一定战斗力,还会安排去守城门。

    李存焕更是大规模的开始复兴丝织品,在大唐鼎盛的时候,河北是当时北方最大的丝织品集中地,虽然不如蜀中著名。而丝织品自然需要大量女子编织了,李存焕在幽州大量建立丝织作坊,牺牲士兵的家属优先吸纳,有了工作,哪怕失去了丈夫、父亲而导致家中没有男姓劳动力,家属的曰子也会好过很多了。

    李存焕和一众心腹将改革完善后,已经到了六月,辽东传来好消息了,安东军已经攻克了建安州。不过在辽东半岛的末端的沙卑城(现旅大市一带)那里,契丹人依仗着坚固的沙卑城依旧顽强的抵抗着。符存审并没有打算和对方死磕,而是下令士兵包围沙卑城。

    同时也接通了新罗和渤海国的商路,不过让李存焕没有想到的是,打通了道路后,首先渤海国对于安东军非常的警惕,并没有贸然接受对方通商的要求,同时在边境上调集士兵,不知道是准备夺取安东军还没有站稳脚的建安州还是仅仅加强防御。

    新罗方面,他们居然陷入了叛乱,现在新罗再次陷入三国时代,新罗以金州为中心,控制着相当于现在朝鲜半岛南部靠北方的地方,而有一个叫甄萱的农民占领了朝鲜半岛南部靠南方的地方,大致为旧国百济的土地,自称为皇帝,国号百济。

    最后就是朝鲜半岛北部,有个叫弓裔的家伙,自称是新罗皇室之后,带着农民起义,不过在取得成就的时候又放弃新罗皇室正统的名义,声称要复习高句丽,在开城称王,自称为高句丽国王。

    (注:弓裔称王后三改国号,现在应该称之为泰封,木木感觉称之为高句丽较为容易记,故不显露已经改国号为泰封这段历史。)

    看到李存焕的出现,高句丽的弓裔和百济的甄萱则是小心翼翼,新罗则是千方百计的接触。他们一向都是以大唐附属国自称,哪怕登基了,得到大唐皇朝的册封,这才是正统的。否则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廷当中威望都大大的削弱了。

    至于弓裔和甄萱就不用说了,两个家伙造反出身,谁知道大唐会不会找他们算账的,毕竟新罗作为大唐附属国那么多年了,谁知道扶持了你们这家伙,会不会变成白眼狼的?但是他们不知道大唐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否则也不会如此忐忑不安。现在出现在他们的军队与其称之为唐军,还不如称之为卢龙兵更加合适。

    李存焕让耶律阿保机调回来幽州,随行的还有高句丽的使者。耶律阿保机在关外时间呆长了李存焕自己也不放心。而耶律阿保机的职位又段子尧接任,并且兼任安东都护府大都护。

    李存焕正式将节度使的权力分割下来,大都护管政,而节度使则是管军。军政分管,大大的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不过太大的权力上李存焕并没有动手。

    …………

    “你叫王建?”李存焕脸色有些怪异的问道。

    “回大将军的话,夷国下臣开城城主王建正是我的姓名。”脸色白净的王建谄媚的笑道,那一口官话并不怎么标准,充满南方话的气息。

    ;
------------

第162章 海船、高句丽使者

    第162章海船、高句丽使者

    “你是南方的唐人?”李存焕好像松了口气的问道。

    “不是!我是新罗开城人,不过我的家族经常和南方的商人贸易,所以也学会了唐语。”王建毕恭毕敬的应道,同时悄悄的打量着坐在上方的年轻大将军。

    王建,高丽王朝创始人,第一任高丽国国王。

    李存焕不知道眼前这个人是不是,微微摆了下头,李存焕笑着想道:那管他是不是高丽太祖了,哪怕是,我也从他手中夺了朝鲜,朝鲜的矿藏资源可不少!而且还是向小曰本进攻的跳板,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姓不言而喻了。

    哪怕他是王建又如何?李存焕想到这里,也为自己感到些许忐忑不安而自嘲了起来,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小小的富家子弟,也不再是那个为了讨好李匡筹而拼命的小小义子。

    那么是不是找个机会戴上王冠呢?李存焕忍不住野心滂湃的想道。

    “大将军!大将军!”王建脸上有些无奈,又有些尴尬的呼喊道。

    李存焕眨眨眼,回过神来,看着王建,有些不耐烦的问道:“怎么了?”

    “夷国下臣王建代替高句丽国王递交国书!”王建有些尴尬的举着国书。

    李存焕这个时候也有些尴尬了,毕竟怠慢了对方。李存焕咳嗽一声,开口说道:“沙桉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943 28944 28945 28946 28947 28948 28949 28950 28951 28952 28953 28954 28955 28956 28957 28958 28959 28960 28961 28962 28963 28964 28965 28966 28967 28968 28969 28970 28971 28972 28973 28974 28975 28976 28977 28978 28979 28980 28981 28982 28983 28984 28985 28986 28987 28988 28989 28990 28991 28992 28993 28994 28995 28996 28997 28998 28999 29000 29001 29002 29003 29004 29005 29006 29007 29008 29009 29010 29011 29012 29013 29014 29015 29016 29017 29018 29019 29020 29021 29022 29023 29024 29025 29026 29027 29028 29029 29030 29031 29032 29033 29034 29035 29036 29037 29038 29039 29040 29041 2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