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每年进贡一万匹布帛,一千匹丝绸!马三百匹,牛羊各五百头!”大封裔更是厉害,直接将李存焕的开价,削减到一成不到的地步。

    李存焕自然是不答应了,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李存焕强硬的要求每年进贡布帛五万匹,丝绸八千匹,马五百匹,牛羊李存焕也不要了。

    不过大封裔给出的最高进贡数量则是,布帛四万匹,丝绸五千匹,马五百匹,牛羊各一千头,另外还有一些长白山人参五十斤、虎皮五张、貂皮二十张等等少量奢侈品的贡品。如果是喜欢享乐的统治者,大概就会接受了大封裔的要求。但李存焕却不是,所以双方无奈僵持着。特别是其中一万匹布帛的差价。

    现在在卢龙一匹生绢可以换十六斗小麦,一斗小麦约为四十文钱。等于一匹绢六百四十钱。(注:布帛是一种概括姓的称呼,主要是指丝织品,而进贡的布帛一般多为平民用是生绢,当然其中也会夹杂一些高档的丝织品。)

    所以一万匹布帛最少也价值六千四百贯。而现在卢龙更是比较缺乏丝织品,因为丝织品不是短期可以发展起来的,比如养蚕、亚麻等,都需要费时间和经验,不是种下来就可以的。很简单一件事情,李存焕就上辈子就看过这样一件新闻,一个农民种菜,因为价格太低,亏本了,改去养殖山羊,但因为首次养殖,很多都不熟悉,结果所有山羊都染上疾病死去,农民因为没有钱还债,为此上吊自杀,轰动一时。

    所以很多事情,并非说你想去做,就一定做的好。就仿佛上述的,养山羊,大家肯定以为,只要给点草他吃吃,平时放到外面走走,这样就可以了。但很多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正如那名农民一般,因为不会养殖而导致血本无归。

    因为谈判僵持,双方都决定第二天再继续,给一晚的时间双方好好考虑考虑。

    第二天,大封裔再次来了,不过这次身边多了一个人,经过大封裔介绍,李存焕知道这个人叫乌华盖。李存焕心头一动,笑着对乌华盖问道:“阁下就是小鬼谷先生的弟子?”

    鬼谷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代奇人宗师,教出来的徒弟一个顶一个。而渤海国的第一智者因为崇尚汉文化和鬼谷子,于是自号小鬼谷先生,以示自己不如鬼谷子,自己是小的,但自己也非常聪明。

    乌华盖虽然笑眯眯,但眼中闪过的惊讶却没有瞒过李存焕,李存焕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笑嘻嘻的说道:“那么乌副使这次来,我想应该想好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了吧?”

    “大将军英明!”乌华盖微微奉承了李存焕一句,组织一下语言,开口说道:“大将军,每年布帛四万匹,丝绸五千匹,马五百匹,牛羊这些我想大将军也不怎么需要。”

    “嗯!你说的没有错,现在我有营州、建安州、辽东城、北武州这些关外州县作为牧场,我还真瞧不起那千头牛羊的贡品。”李存焕毫不客气的说道。

    “呵呵!”在一边的大封裔干笑两声,看样子被李存焕讽刺得他气得不轻。不过不好发作,唯有靠干笑来到掩饰自己的愤怒。

    相比大封裔,乌华盖明显大度了很多,沉吟片刻,微笑着开口说道:“大将军富有四海,自然不在乎这些了,听闻大将军缺铜。不知道是否有这回事情呢?”

    “没错!”这个事情李存焕倒不怕认了,这事情在卢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不过实际上也谈不上缺铜,因为飞钱的出现,铜钱荒受到一定的压制。不过因为缺少铜,铸造铜钱数量一向都不多,约束着卢龙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我渤海国一直盛产熟铜,渤海愿意向大唐进贡二万斤!”乌华盖轻声说道。

    李存焕也不顾忌,从身边拿出一张纸张出来,拿起鹅毛笔计算,唐朝一斤十六两,积十文钱为一两。从这里开始,单位重量开始出现了钱这个质量单位,就是从这里衍变出来的。

    每一枚铜钱当中加入一成半的铅、一成加入少量的锡和铁,剩下的七成半才会加入铜。不过融铜当中,都会有铜气化的,李存焕按八成的铜计算。理论上可以得到四百万枚铜钱,而铜不用钱,铅、铁、锡之类的价格更是比较便宜,李存焕估计,这四百万钱,所有的成本不过是二百贯左右,太过暴利了。当然,这主要是因为里面价格最昂贵的铜不用自己出钱。

    “五十万斤,并且每年向卢龙出售不下三百万斤的黄铜!”李存焕非常认真的说道,二万斤黄铜不过是铸造出四百万钱,听起来好像很多,其实不过是四千贯,换成购买唐刀,不过是购买一千多把罢了。

    “而且我还需要稻米!每年进贡稻米二十万石!”李存焕这次说话的口气非常的坚定,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

    大封裔沉吟良久,说道:“可以!不过我希望大将军允许我渤海与卢龙进行贸易,互相开设边市!而且允许我渤海国的商人到达泊汋城贸易,并且免除一切关税!”

    “可以!”李存焕答应道,“我甚至可以免除渤海商人从鸭绿府到大行城(鸭绿江出海口的一座城池)的水路关税,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增加五万斤黄铜贡品!”

    大封裔闻言露出一抹激动的笑容,他道李存焕完全不明白渤海从大唐贸易得到的利益。五万斤黄铜就可以得到渤海国商人一年在鸭绿江行走的免税权。这省下来的钱财可不止五万斤黄铜。签订下这个协议,他大封裔更可以得到国内的贵族的好感。为什么不是商人呢?其实那些商人大部分都不过是那些贵族的走狗罢了!

    “好!”大封裔连忙应道。在一边的乌华盖眼中透着疑惑的仔细打量着李存焕,不知道心中想着些什么事情。

    ;
------------

第196章 平壤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起点原创!;
------------

第196章 平壤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起点原创!;
------------

第197章 议兵

    第197章议兵

    “大将军!”走进来的周德威和符存审同时叫道。

    “哦,你们来了!师厚也来了啊!”李存焕有些愕然的看了杨师厚一眼,忽然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开口问道:“那么说来师厚你也看到了我的意图了!”

    “嗯!”杨师厚并没有掩饰,点头承认。

    “大将军,你们在打什么哑谜?”符存审在一边略带不满的问道,貌似除了他自己,所有人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反而是周德威,看了眼李存焕背后的地图,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好像发觉了什么似的。

    “看来镇远也明白了我所想的事情了!”李存焕笑着对周德威点下头,开口说道。

    周德威笑了笑,没有答话。

    “师厚,你拿下地图来吧!”李存焕对杨师厚说道。

    “好的!”杨师厚应道,一边的符存审皱着眉头,看着地图,喃喃道:“莫非是契丹?不对!渤海,刚刚才议和,高句丽,这……”

    “就是高句丽!”听到符存审声音的李存焕掀开谜底。

    “镇远,现在从卢龙调了多少兵马到安东。”李存焕开口问道。

    “不是很多,只有一万人,而且因为不少士兵都放长假,所以大部分过来的都是团练兵。”周德威脸色淡然的应道。

    李存焕右手抚摸着下巴,喃喃道:“情况不太好,”顿了顿,对符存审问道:“德祥(符存审字)安东这边除却团练兵外,还有多少兵马可以动用的?”

    “五千!其中包括一千陌刀军、四千营州步兵。安东要在契丹、渤海上布置不少兵力,虽然说已经签订了和议。但大将军这次打了渤海一个大闷棍,渤海兵力并没有损失太多,估计不过损失四万余兵马。即使不招兵,渤海应该还有六七万人马,如果招兵买马,恐怕兵力上可以上升到十万,这些我们都要做好防御。”符存审对答的很流利,看得出他非常熟悉军务。

    “嗯,让段子尧他派人管理好新占领的三州,要怀柔,别太过激烈,从当地招募一部分士兵,应该可以减轻你们的压力。”李存焕沉吟片刻,开口说道。

    “谢大将军!”符存审有些兴奋的说道,没有那个将军会厌弃自己手下兵马多的。

    “不过兵马上不够!加上我现在手上的人马不过是两万人,虽然击败弓裔容易,但很容易被百济和新罗占了便宜,同时我们也很难从根本上彻底消灭那些本土贵族的力量。”李存焕皱着眉头,轻声说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280 6281 6282 6283 6284 6285 6286 6287 6288 6289 6290 6291 6292 6293 6294 6295 6296 6297 6298 6299 6300 6301 6302 6303 6304 6305 6306 6307 6308 6309 6310 6311 6312 6313 6314 6315 6316 6317 6318 6319 6320 6321 6322 6323 6324 6325 6326 6327 6328 6329 6330 6331 6332 6333 6334 6335 6336 6337 6338 6339 6340 6341 6342 6343 6344 6345 6346 6347 6348 6349 6350 6351 6352 6353 6354 6355 6356 6357 6358 6359 6360 6361 6362 6363 6364 6365 6366 6367 6368 6369 6370 6371 6372 6373 6374 6375 6376 6377 6378 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