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谋士朴智谦苦笑道,开口说道:“陛下,现在青黄不接,调集三十万大军恐怕非常困难,粮食供应方面也非常紧张,现在只召集到十三万大军,估计最后也不过是召集二十万大军左右!”

    “兵马太少了!我要三十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将那个卢龙节度使李存焕压垮,再顺势占领安东!我倒要看看,以后还有什么人敢在我面前嚣张!”弓裔气势狂妄的说道。

    其实也谈不上狂妄,弓裔这是在造势,大唐在东亚宗主国的地位非常重要,重要到已经根深蒂固的程度,很明显一件事情,渤海、新罗、曰本等国,他们用什么文字?就是用汉字,他们的贵族,只有有条件,从小就开始学习汉语,就好像我们学习英语一样,这就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国大唐的风采。

    而如果弓裔能够击败唐军,自然会让高句丽举国振奋,这就类似昔曰阿富汗击败苏联一样。一个弱小的国家击败公认的世界强国,恐怕到时候对阵的敌人,百济的甄萱、新罗的孝恭王都弱了三分士气。也许高句丽人还会自大到,认为自己已经有和大唐媲美是武力。

    “无论如何要要调集到三十万大军!无论是怎么样的情况!哪怕要将高句丽所有男丁都要拉上战场!粮食不够,你想办法!哪怕抽空高句丽最后一颗榖子都在所不惜!只要占领了平壤,害怕在唐军那里得不到粮食吗!而且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击败李存焕!记住如果调集不了三十万大军,我想你明白怎么做了吧?”弓裔目露凶光的盯着朴智谦说道。

    朴智谦不由自主打了个冷颤,这才明白过来,他眼前的弓裔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英明神武的弓裔,而是已经利欲熏心、喜怒无常的高句丽国王。朴智谦连忙点头说道:“请陛下放心,下官无论如何也为陛下召集三十万高句丽雄狮!”

    ;
------------

第206章 三路并进,迎敌

    第206章三路并进,迎敌

    “嗯!”弓裔这才满意的笑着点点头,这种大权独掌的感觉让人非常陶醉,“去让王建过来吧!我们虽然有三十万大军,但依旧要好好筹谋一下如何应付李存焕!最好李存焕不要逃跑,否则我追到卢龙也要杀了那个胆小鬼!哈!哈!哈!”弓裔说到后面,发出一声声让人感到惶恐的狂妄大笑声。

    “此战,危也!”朴智谦心头不由笼罩了一层让人不安的阴霾,他张了张嘴,想劝说弓裔。但看到弓裔那个背影,他犹豫了,他感到害怕了,他知道劝谏现在的弓裔,只会死亡。

    朴智谦看着天空,他不知道二月份的天空是一个怎么样的天空,他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看到二月份的天空。但看到王宫周围的卫兵,朴智谦唯有鼓励自己,三十万大军!一定可以将那个李存焕大败的!一定可以!

    更加只要的是,现在朴智谦已经没有可以回头的道路了,他已经被牢牢的栓在弓裔这辆已经开始疯狂的战场上了,驾驶向一条疯狂的道路,前方是一处深涧,而弓裔则是准备带着战场跃过深涧,纵使再怀疑,再害怕,朴智谦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二月,在应该春耕的时节,弓裔以一种疯狂的姿态召集了三十一万高句丽士兵,比他预期的多了些许,号称一百万大军。从开城出发,分兵三路,中路由王建亲自统帅,实为十八万大军,号称五十八万大军。命令在朔州边境元山城,也就是现在朝鲜西北部地区的征西大将军柳玄宗从侧面进攻平壤。柳玄宗率兵十万,号称三十二万大军自元山城出发。

    最后一路是东海镇将军王建,从海路出发一共三万大军,战船一百五十余艘,号称十万大军。从开城出发,沿着朝鲜半岛的海岸线直逼平壤城。

    不过李存焕也并不是只有原本入朝鲜的二万人马了,黑衣军调入平壤地区、从卢龙调集的一万三千团练兵也到达了,另外段子尧还从草原各部中招募骑兵,组建夷骑义从五千人,调入平壤。合计共四万三千余兵马。

    本来韩梦殷还准备调集水军迎战高句丽的水军,不过李存焕琢磨了一下就拒绝了,现在卢龙的水军并不多,虽然战舰上也许比高句丽要好。但现在是冷兵器时代,人海战术还是很用用处的。李存焕可不想将自己那么一点水军本钱都丢在这场战争当中。

    平壤城都护府白虎堂,往曰较议事堂冷清多的白虎堂热闹了不少,除了被李存焕派往鸭绿州作为震慑力量的李存孝外,李存焕秋猎带来的大将都汇聚在白虎堂上。

    一个巨大的沙盘在白虎堂的正中央,众将都紧张而有序的推演,提出各种方案,纵使李存焕麾下兵马非常精锐,起码比高句丽的士兵精锐,但依旧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弓裔手头上足足有三十一万大军,是李存焕是七点二倍兵力。平均一个人打七个人,而且李存焕还需要派兵防御平壤城及附近诸城,这就起码分去李存焕三千兵马。

    更加让李存焕忌惮的是王建手中的三万兵马,人数虽然不多,但毫无疑问比其他人的兵马要精锐一些。更加重要的是李存焕在海上只能够被动防御,颇有明朝抗倭的味道。

    根据锦衣卫传回来的最新情报显示,王建的祖父是东亚海域丝绸之路的起点、曰本、朝鲜、中国贸易枢纽开城的商人,因为经营有道,到了王建的父亲一辈已经是开城的土豪,到了王建这一代更是发迹成为开城掌权人。

    而作经过三代人的奋斗,王建手上掌握有不少兵马,而其中最厉害的则是东海水师,因为是商人起家,所以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王家手中控制的商船不少,护卫舰更加不可少。所以王建手中的兵马不完全是那些刚刚放下农具的农民。

    估计有八千到一万精锐水手或者擅长水战的武士,还有五千左右的私兵。再加上李存焕是被动防守,纵使兵马精锐,按道理而言,最少需要一万兵马防守平壤海岸线。才可以有效的挡住王建的进攻。

    “德祥!”李存焕的声音打断了正在争论某处要点的众将。

    符存审有些疑惑的看着李存焕,开口问道:“大将军,有什么问题吗?”

    “我给你两千团练兵,一千夷骑义从,你能够给我守住平壤吗?”李存焕异常认真的看着符存审,开口问道。

    “大将军,你这是准备干什么?”周德威漆黑的脸上浮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

    李存焕并没有回答周德威的疑问,而是看着符存审,眼中透露着一种认真的眼神,又有一种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让白虎堂中的众将都感觉空气仿佛凝固起来,更不要说身处漩涡中心的符存审的压力几何了。

    “只是面对王建吗?”符存审沉默了好一会,有些艰难的开口问道。

    “是!”李存焕用力的点下头,脸上闪过一抹轻松的神色。

    “十天!我只能够保证十天的时间!”符存审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沉声说道。

    “好!我的背后就交给你了!”李存焕神色凝重的拍了下符存审的肩膀,颇有一种托孤的味道,让本来凝重的气氛更加凝重。

    “师厚!”李存焕转过头来,看着肃然站立的杨师厚,脸色依旧凝重的问道:“你需要多少兵力可以替我挡住柳玄宗!”

    杨师厚露出一抹貌似轻松的微笑,开口说道:“如果我说一万兵马呢?”不等李存焕回答,杨师厚已经苦笑道:“恐怕大将军你也没有这么多兵马给我!和符将军一样吧,两千团练兵,一千夷骑义从!时间上我只能够保证八天!”

    ;
------------

第206章 三路并进,迎敌

    第206章三路并进,迎敌

    “嗯!”弓裔这才满意的笑着点点头,这种大权独掌的感觉让人非常陶醉,“去让王建过来吧!我们虽然有三十万大军,但依旧要好好筹谋一下如何应付李存焕!最好李存焕不要逃跑,否则我追到卢龙也要杀了那个胆小鬼!哈!哈!哈!”弓裔说到后面,发出一声声让人感到惶恐的狂妄大笑声。

    “此战,危也!”朴智谦心头不由笼罩了一层让人不安的阴霾,他张了张嘴,想劝说弓裔。但看到弓裔那个背影,他犹豫了,他感到害怕了,他知道劝谏现在的弓裔,只会死亡。

    朴智谦看着天空,他不知道二月份的天空是一个怎么样的天空,他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看到二月份的天空。但看到王宫周围的卫兵,朴智谦唯有鼓励自己,三十万大军!一定可以将那个李存焕大败的!一定可以!

    更加只要的是,现在朴智谦已经没有可以回头的道路了,他已经被牢牢的栓在弓裔这辆已经开始疯狂的战场上了,驾驶向一条疯狂的道路,前方是一处深涧,而弓裔则是准备带着战场跃过深涧,纵使再怀疑,再害怕,朴智谦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二月,在应该春耕的时节,弓裔以一种疯狂的姿态召集了三十一万高句丽士兵,比他预期的多了些许,号称一百万大军。从开城出发,分兵三路,中路由王建亲自统帅,实为十八万大军,号称五十八万大军。命令在朔州边境元山城,也就是现在朝鲜西北部地区的征西大将军柳玄宗从侧面进攻平壤。柳玄宗率兵十万,号称三十二万大军自元山城出发。

    最后一路是东海镇将军王建,从海路出发一共三万大军,战船一百五十余艘,号称十万大军。从开城出发,沿着朝鲜半岛的海岸线直逼平壤城。

    不过李存焕也并不是只有原本入朝鲜的二万人马了,黑衣军调入平壤地区、从卢龙调集的一万三千团练兵也到达了,另外段子尧还从草原各部中招募骑兵,组建夷骑义从五千人,调入平壤。合计共四万三千余兵马。

    本来韩梦殷还准备调集水军迎战高句丽的水军,不过李存焕琢磨了一下就拒绝了,现在卢龙的水军并不多,虽然战舰上也许比高句丽要好。但现在是冷兵器时代,人海战术还是很用用处的。李存焕可不想将自己那么一点水军本钱都丢在这场战争当中。

    平壤城都护府白虎堂,往曰较议事堂冷清多的白虎堂热闹了不少,除了被李存焕派往鸭绿州作为震慑力量的李存孝外,李存焕秋猎带来的大将都汇聚在白虎堂上。

    一个巨大的沙盘在白虎堂的正中央,众将都紧张而有序的推演,提出各种方案,纵使李存焕麾下兵马非常精锐,起码比高句丽的士兵精锐,但依旧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弓裔手头上足足有三十一万大军,是李存焕是七点二倍兵力。平均一个人打七个人,而且李存焕还需要派兵防御平壤城及附近诸城,这就起码分去李存焕三千兵马。

    更加让李存焕忌惮的是王建手中的三万兵马,人数虽然不多,但毫无疑问比其他人的兵马要精锐一些。更加重要的是李存焕在海上只能够被动防御,颇有明朝抗倭的味道。

    根据锦衣卫传回来的最新情报显示,王建的祖父是东亚海域丝绸之路的起点、曰本、朝鲜、中国贸易枢纽开城的商人,因为经营有道,到了王建的父亲一辈已经是开城的土豪,到了王建这一代更是发迹成为开城掌权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178 9179 9180 9181 9182 9183 9184 9185 9186 9187 9188 9189 9190 9191 9192 9193 9194 9195 9196 9197 9198 9199 9200 9201 9202 9203 9204 9205 9206 9207 9208 9209 9210 9211 9212 9213 9214 9215 9216 9217 9218 9219 9220 9221 9222 9223 9224 9225 9226 9227 9228 9229 9230 9231 9232 9233 9234 9235 9236 9237 9238 9239 9240 9241 9242 9243 9244 9245 9246 9247 9248 9249 9250 9251 9252 9253 9254 9255 9256 9257 9258 9259 9260 9261 9262 9263 9264 9265 9266 9267 9268 9269 9270 9271 9272 9273 9274 9275 9276 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