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杨师厚充满欣赏的点下头,沉吟片刻,杨师厚迟疑了下,开口说道:“有时候不妨仿效武安君。”
“此是大将军命令吗?”荀乾雍迟疑了一下,继续直视杨师厚的目光,开口问道。
杨师厚轻轻摇摇头,开口说道:“是我的意见,也是为了大将军的天下而做出的行动。希望你能够明白,这五万人虽然装备和战斗力都不怎么样,但人数上还是占据着优势。这已经足够让哪怕是我,也会手忙脚乱的兵力。”
“我知道该怎么做的!为了大将军,即使被称之为人屠,我也会去做的。”荀乾雍目光坚定的看着杨师厚,掷地有声。
“很好!”杨师厚点点头,转过马头,仅仅留下两个字,人已经策马绝尘而去。
(注:武安君即白起的爵位,古人为了避名讳,多尊称白起为武安君。人屠则是白起的绰号。白起一生斩杀七十六万级,堪称一代杀神。)
不知道为什么阿慈隆忽然感觉今天有种不太好的预感,那就仿佛被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盯上了的感觉,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毒蛇会给自己的脖子来上一口。
“来人,备马!到西门!”阿慈隆还是决定去察看一下,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心神不宁,难道是因为刚刚收到的消息吗?
虽然汉阳城被攻破,但阿慈隆知道,李存焕没有这么快攻过来的,军队不同信使。数万人的军队不仅仅是协调的问题,还需要休整一番。所以阿慈隆预计,哪怕李存焕最快的速度起兵,也需要三天的时间才可以到达熊津城。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是心神不宁。阿慈隆疑惑的想道。
战马很快就牵了过来,阿慈隆年纪虽然大,但身手还算灵活,自行翻身上马。十多名家族武士迅速的策马将阿慈隆保护在中心。阿慈隆不仅仅是百济的重臣,还是阿慈隆家族的族长,一人的安危关系到数万人的兴亡。
一路飞奔,阿慈隆已经来到了西门的楼梯口,阿慈隆并没有往常那般翻身下马,徒步走上城墙。而是策马一路飞奔的来到城墙上,这才勒住战马,遥望西方。
“不知道大人这次来是什么事情呢?”负责西门的大将在接到阿慈隆来到的消息后,疾奔到阿慈隆身边,略微有些喘气的问道。
“有什么异常吗?”阿慈隆看着因为一路疾奔而脸色潮红的大将,缓缓的开口问道。语气中带有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
“没有,今天得到大人的加强监控的命令后,所有进出都加强的监控,所有进入的百姓都有人担保才可以进城。再加上确保没有匿藏武器才放行。而且末将经常观察,凡是带有大唐口音的,哪怕是皇亲国戚作担保也一律不允许进入熊津城。”大将语气略带骄傲的说道。
“如此就好了!李存焕如果发起进攻,一定是会从这里发起的……希望……”阿慈隆说到这里,猛然收住准备出口的话,仿佛有什么顾虑。沉吟片刻,看了在一边侍候着的西门大将开口说道:“别偷懒,注意情况。”
说完就翻身下马,不放心的亲自检查,大将不由心头一阵叫苦,看来今天想偷懒也不能够了。无奈脸带苦涩的跟上阿慈隆的脚步。
“将军!再走二十里就是熊津城,要不让弟兄们休息一下吧!”一名军官对杨师厚建议道。
杨师厚沉吟片刻,回头看了眼,脸带疲惫的士兵,点点头说道:“到前面的林中休息半个时辰,寻找竹子,修筑攻城梯。到了熊津城立刻攻城!”
“是!”军官斩钉截铁的应道。
五千骑兵迅速进入树林,刚刚进入树林,士兵也顾不上给战马解下马鞍,翻身下马,拿出毛毡往身上一裹,倒在地上就睡着了。看样子不是一般的疲劳,但却没有一个人喊苦。
一个时辰过后,杨师厚迅速睁开眼睛,低喝道:“都起来!”
一众骑兵迅速的站起来,将毛毡往马鞍的皮囊中一塞,不过片刻的功夫已经翻身上马,从背囊中掏出肉干、清水,一边策马飞奔,一边在马背上囫囵吞枣,飞快的将干粮吞下肚子。
另外还有数十名骑兵各自连成一组,每组拿着一条四丈多长的攻城梯,刚刚打造好的攻城梯上还带着些许还没有削下来的新鲜竹叶。
杨师厚并没有从路途最近的北门发起进攻,而是带着骑兵迅速而隐蔽的绕过北门,从东门发起进攻。因为注意力都被集中在西门,东门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守备力量。其实阿慈隆这个兵力分配是没有问题的。熊津城位于锦江西侧,背后有百济水军保护。而且李存焕是从西北面而来,将不富裕的兵力主要集中在西北面是正确的。
如此一来熊津城士兵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他们完全想不到敌人居然会从这个方向发起进攻的。骑兵飞快的奔驰,来到城墙脚下,顶着百济军慌乱还击的箭雨,游过护城河,将攻城梯架起来,杨师厚咬着一口唐刀,手持一面圆盾,亲自带兵攻城。
当时东门不过五百人的守卫力量罢了,而且还分布在三里长的城墙上。当城墙附近军营中的百济军反应过来的时候,杨师厚已经带兵攻陷城楼,将绞索卷起,升起千斤闸,斩断吊桥的绳索,将吊桥放下。
在宛如闷雷的马蹄声中,杀气腾腾的喊杀声中,大唐的骑兵杀入了熊津城。象征百济的从城头上旗帜落下,被无数经过的战马用铁蹄践踏成为烂布,大唐的旗帜高高飘扬。
;
------------
第223章 熊津城
第223章熊津城
乾宁四年六月二曰,甄萱逃跑至距离熊津城不过三十里外的天泽城,惊闻熊津城破消息。甄萱悲从心来,对着熊津城方向嚎啕大哭道:“自古天无二曰民无二主,苍天既然已生朝鲜王,何生寡人!”言罢,拔出腰间佩剑,悲愤交加中自刎而亡。
甄萱身边的随从害怕甄萱的尸体被敌人发现了,用以泄愤,将甄萱的尸体抛下大海,海葬。甄萱崛起于大海间,亡归大海中。也算是符合甄萱一生的命运。
乾宁四年六月七曰
李存焕骑着怒火狮子,在一众士兵的保护下,策马准备进入熊津城。在城门口百济的储君甄萱第四子甄金刚捆绑双手,**上半身,双膝下跪在城门,向李存焕负荆请罪。
李存焕在马背上居高临下看着甄金刚,心中不由无限感慨。甄金刚今年不过是十三四岁的样子,但依旧被推出来,用最低的姿态希望可以获得自己的宽恕和可怜,这就是战争。不讲究仁慈,也不讲究道义,只有成王败寇之分。
李存焕策马来到甄金刚身前,翻身下马,目光冰冷的俯视着甄金刚。
“夷国罪臣甄金刚叩见大将军,恳求大将军鞭挞,以惩罚罪臣之罪行。”甄金刚声音有些磕磕碰碰,可以听得出,他非常的紧张。
一边的阿慈隆连忙趁势走出来,双手拿着一条卷轴,毕恭毕敬的说道:“百济国王失德,世子深感自身才能不足,恳求大将军代百济,予百济二百万黎民入唐之请愿!世子特遣罪臣送上百济地图,求大将军宽恕百济黎民。”
李存焕不置可否的点下头,扫了一眼阿慈隆,但很快将注意力放在心情紧张的甄金刚身上,猛然李存焕从甄金刚背后抽出一条荆棘,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荆棘,上面的倒刺在甄金刚背后拉出一道血痕,痛的甄金刚不由自主惨叫一声。
不待甄金刚有什么动作,李存焕身后两名铁鹰都士兵迅速的左右夹上来,一人一手按着甄金刚的肩膀。纵使甄金刚有心躲避李存焕,也没有办法。
“大将军!请住手!”阿慈隆忍不住惊呼道。
李存焕冷冷的扫了阿慈隆一眼,冷然说道:“这不是你们要求的吗?负荆请罪,可不是一个形式。”
阿慈隆不由,满额头都是冷汗,被李存焕这一句话驳住了。同样也为自己激怒了李存焕而感到慌张。
老实说,别说阿慈隆了,就连李存焕身后的几员心腹大将,周德威、耶律阿保机、高思继等人都想不到李存焕居然会真的鞭挞甄金刚。
一般而言,对于投降的国主,任何人都会宽容对待,不仅仅可以为自己博得一个仁慈的名声,还可以安抚百姓和降将。就算是对这个国主有何顾忌,也不用当众鞭挞对方,过几天后,在国主的饭菜当中加点料,在史书上不就是某国主某年某月某曰于家中暴毙。
纵然是怀疑,也是怀疑。但李存焕这个样子……
“你虽然未登基,但尔身为储君,身为甄萱之子,有代父受过之责。本将在此代大唐天子惩罚尔。”李存焕说完,冷着脸,看着在自己脚下战战栗栗的甄金刚冷冷道:“此一鞭尔不忠!为人臣子,不思报效君王,不思战乱于黎民百姓带来之苦,是为不忠!”
李存焕话音刚落,手中荆棘猛然挥下,“啪!”在甄金刚的背上拉出一道长长的血痕。
“罪臣知错!罪臣知错!请大将军饶命啊!请大将军饶命啊!”甄金刚已经不仅仅是惨叫了,没有遭过什么罪的他眼泪鼻涕都已经冒出来了,声音中充满哭腔。
“此为尔父之过,弑本属上司,是为不义!”李存焕说完又是一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434
6435
6436
6437
6438
6439
6440
6441
6442
6443
6444
6445
6446
6447
6448
6449
6450
6451
6452
6453
6454
6455
6456
6457
6458
6459
6460
6461
6462
6463
6464
6465
6466
6467
6468
6469
6470
6471
6472
6473
6474
6475
6476
6477
6478
6479
6480
6481
6482
6483
6484
6485
6486
6487
6488
6489
6490
6491
6492
6493
6494
6495
6496
6497
6498
6499
6500
6501
6502
6503
6504
6505
6506
6507
6508
6509
6510
6511
6512
6513
6514
6515
6516
6517
6518
6519
6520
6521
6522
6523
6524
6525
6526
6527
6528
6529
6530
6531
6532
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