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威武!”

    “大汉威武!”

    李存焕不由自主睁开眼睛,只见本来锐气冲锋的河东军已经溃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杆上书:李存孝的大旗高高扬起。

    战争已经变的没有意外了,李克用虽然垂死一击,然李存焕几乎失去了胜利的果实。但李存孝在背后发起凌厉的一击,也让李克用失去了几乎到手的胜利果实。

    当天,延续了近一个月的卢龙战役终于落幕了。李克用最后只是在一百多心腹保护下拼死突围。重伤的大将李存审被俘。这是继周德威以后,河东军中第二名中高级将领被俘。大将李存信被李存孝斩杀。

    不久李存焕也得到新消息,刘仁恭逃脱,不过为了保护刘仁恭脱离追兵,他手下大将刘雁郎带人阻拦,最后被俘虏。

    同时原来幽州降将高思继也被庞孔明包围,最后不得不带领残余士兵向庞孔明投降。

    此战役,李存焕收编一万五千余幽州降兵,俘虏两万河东军。缴获物资战马不计其数。

    不久让李存焕更加好像的是,在战场上发现李克用的军师盖寓的尸体,初步估计在混乱中被乱兵践踏而死,皆因他的头颅并没有被士兵作为邀功的证明而割去。

    十月二十一曰,李存焕带领士兵迅速兵临城下,陆榈畏罪自杀,其余士兵在东方宪的带领下开城投降。

    李存焕当曰在幽州自称节度使留后,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李匡筹已经死亡的消息,因为他太过忙碌。匆匆忙忙完成了节度使留后的接任仪式,李存焕亲自领兵西出。收复新、武、妫三州。

    在十一月前,哪怕是距离最远的营州刺史也派人来表示自己对李存焕的臣服。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李存焕才知道李匡筹被卢彦威杀死的消息。

    “来人,给我下令召集军队!我要杀了卢彦威这混蛋!”李存焕状若疯狂的咆哮。

    “主公,如果你想自取灭亡,那么我会支持你这样做的!”陈长风很难得很连贯的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不过声音中却充满寒气。

    陈长风来到沉默下来的李存焕身边,开口说道:“主公,你,你还没有明白你现在的,处境密码?李存孝,这次战争中,他,他立下的功劳不,不必你少。加上他是天下第一骁将。现在已经,已经有人认为,弟弟的位置不应该高过哥哥。你说,节度使这个,个位置应该由谁来担任呢?”

    李存焕抿着嘴唇,“大哥他不会这样做的。”

    陈长风冷冰冰的说道:“但,但是他的手下会!”

    李存焕不由闪过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一事。事实上现在李存孝的兵力并不比自己少的到哪里去。他唯一占据的就是大义。他是李匡筹的养子,他拥有继承权,特别是在现在他人强马壮,李匡筹的三个儿子都遇难的情况下。

    李存焕沉默了,长孙承良笑着安慰道:“而且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卢龙也需要休养生息。现在李匡筹节度使遇难,我们应该派人上表朝廷,要求他们加封主公为卢龙节度使。”

    李存焕笑着说道:“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从库房中拨款,黑衣军扩建为五千人编制,忠孝军从团练兵中抽五千人,再从幽州兵马中抽调二千余人,扩建为一万人的编制。忠孝军其中四千人组建为长弓兵。另外破军都也扩建为一千六百人。任命吴必辅为檀州刺史,那个鼓动降兵起义的老兵叫什么?”

    “庞铁头,庞孔明那家伙还说他对自己口味,还准备将他调入黑衣军那里!”长孙承良笑着说道。

    “不,让他去檀州做古北口防御使、檀州马步军指挥使,另外现在檀州的地方军队不得干政。不!幽州、顺州、妫州、新州、武州这些我们控制的地方,军队都不得干预地方政权,一切抢粮供给通过预算,再由幽州决定驻守当地供给多少,如果不足,幽州来到填补。”李存焕沉吟片刻,开口说道。

    陈长风开口说道:“主公,你,你这样做,会让其他,其他的刺史人心惶惶,他们,他们会怕被你,被你夺权!”

    “哼,他们还怕被我夺权,我还怕被他们夺权呢!”李存焕冷哼一声说道,“放心,他们最多也就嘴巴上说说而已,我没有直接触犯他们的利益,他们还不会怎么样。”

    长孙承良也附和道:“陈参军,这个你就放心吧。那些刺史虽然都军政一手捉,但他们现在还没有别要,为了这个不触犯他们利益的政策而和主公作对。”

    陈长风对此表示默然。

    李存焕摆摆手,开口说道:“那么我们来到说说,该如何解决五州刺史了,幽州刺史我兼任,幽州马步军指挥使……长风,你来担任吧!”

    “谢主公恩典!”陈长风眼中却看不出一点欢愉,他的感谢更加好像在做一个形式一般,这让李存焕有些不满,但李存焕最后还是没有说什么。

    “长孙先生!”李存焕看着一脸期待的长孙承良,李存焕沉默了会开口说道:“幽州别驾就由你来担任吧。虽然我想让你去担任一州刺史,不过……”李存焕露出一抹为难的笑容,“我身边没有了你,我还真找不到别人代替你。”

    长孙承良心头一动,肃然开口说道:“主公,我这里有一个人选,只希望主公别认为他年纪小,而不任用他。”

    “是什么人?”李存孝有些好奇的问道,不知道究竟是谁,居然让长孙承良如在郑重的介绍。

    ;
------------

第94章 冯道

    第94章冯道

    “这个人乃瀛洲景城人,现年十九,姓冯名道。品行纯良,不耻清贫,对待双亲孝顺而学习勤苦。颇有古代贤人的风范。而且他的也不错,下官在这里有他一首诗。”说到这里,长孙承良顿了顿,仿佛在思虑那首诗。

    过了片刻,开口念叨:“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李存焕闻言,点点头说道:“这样看来这个家伙倒不错,不过冯道,冯道!这个名字好像挺熟悉的。”

    猛然,李存焕两眼圆瞪,他终于记起这个冯道的名字了。如果说中国官场上那位仁兄最牛逼,那么肯定是冯道这个人了。在五代十国这一混乱的时代,冯道曾事四姓六帝,如果他玩一点死,恐怕赵匡胤的宰相当中也有他的一席之地。他就是被号称官场不倒翁。

    虽然有人不耻他的人格,认为他丢尽儒家的节气,没有一点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觉悟。实际上他的主子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个,他也安然无恙,还安安稳稳的当着他的宰相。不过,李存焕却对他很佩服,这个人的为官手段,已经炉火纯青的地步。堪称官场第一人。

    “行,长孙先生你就亲自去一趟,将他请过来吧。你可别要我像刘备三顾茅庐啊!”李存焕半开玩笑的说道。

    长孙承良闻言大喜,开口说道:“这肯定的了,而且这个冯道虽然有才华,但还没有诸葛孔明那么厉害!”

    经过一番商议,除了新州、武州防御使由庞孔明兼任外,李存焕从各州原本的别驾之类的高级佐官,挑选一人成为刺史、马步军指挥使。

    忽然李存焕心头一动,拿起毛笔在顺州的刺史和马步军指挥使上画了个圈圈,开口说道:“这里容后在议,我去见见那些俘虏再说。”

    陈长风和长孙承良本来疑惑的看着李存焕这个决定,不过当听到李存焕后面半句话,就明白过来,笑着说道:“主公的刺史和马步军指挥使之位,恐怕不能够送出去啊!”

    “你们也太小看我的魅力了!”李存焕笑着穿上狐裘。忽然李存焕皱着眉头,抚摸了下身上的狐裘。

    长孙承良开口问道:“主公这狐裘可是新的,是东方宪那家伙送的,难道他还敢偷工减料不成?”

    “不是,只是为什么里面,好像没有棉花!”李存焕迟迟疑疑的问道。

    “棉花?为什么有棉花?”长孙承良奇怪的问道,一拍脑袋,开口笑着说道:“哦!主公你喜欢白叠布做的衣服吧!早说,我明天让人找裁缝过来,让他给你用白叠布制作一套冬衣。”

    李存焕摇摇头,开口说道:“算了,明天找那个裁缝过来,记得让他拿棉花过来给我看看!”李存焕可不想又因为混乱名称,他不知道这个时代的棉花是不是叫棉花,还是叫什么。

    “焕哥,你准备出门吧?是坐车还是骑马”沙桉克见走出房门,立刻对李存焕问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880 10881 10882 10883 10884 10885 10886 10887 10888 10889 10890 10891 10892 10893 10894 10895 10896 10897 10898 10899 10900 10901 10902 10903 10904 10905 10906 10907 10908 10909 10910 10911 10912 10913 10914 10915 10916 10917 10918 10919 10920 10921 10922 10923 10924 10925 10926 10927 10928 10929 10930 10931 10932 10933 10934 10935 10936 10937 10938 10939 10940 10941 10942 10943 10944 10945 10946 10947 10948 10949 10950 10951 10952 10953 10954 10955 10956 10957 10958 10959 10960 10961 10962 10963 10964 10965 10966 10967 10968 10969 10970 10971 10972 10973 10974 10975 10976 10977 10978 1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