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亲兵都被杀的干干净净,若果不是老天爷下暴雨,加上李存孝这几名义子够勇猛,李克用这条小命当真就耽搁着丄源驿这个小地方了。不过即使如此,李克用逃出来的时候,身边也不过是剩下不足十骑,当真是凄惨之极。
在港片中梁朝伟主演的《十三太保》,也展现了这场让李克用九死一生的丄源驿之变。
虽然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李克用并没有立刻和朱温报复战争,但扯对方后腿,下黑手这些都从来没有少过。到了现在,朱温的敌人基本都得到过李克用的支持。可以说李克用的朋友不一定是朱温的敌人,但朱温的敌人都是李克用的朋友。
比如说天平节度使朱宣、泰宁节度使朱瑾、徐州节度使时溥等人都接受过李克用的帮助,其中朱宣、朱瑾更是得到李克用派兵支持多次。双方的关系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事实上双方的仇恨更是延续到下一代。
贝州刺史虽然无力派兵支持李存孝,或者不方便支持李存孝,但绝对不介意给李克用麻烦。而这个代价仅仅是一个向导,他自然是积极之至。
向导用衣袖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开口说道:“快了,爬上前面的小山,就可以看到刑州,再走十里路就可以到达刑州城下。”
李存焕点点头,对身边的斥候都头说道:“你派人去看看情况。”说完,转过头来看着身边的传令兵说道:“告诉大家,到了山顶后休息两刻钟。”
当传令兵将李存焕的命令传达下去的时候,传令兵所到之处,大军为之高兴。本来因为烈曰而拖拖拉拉的队伍,立刻发起马力。大军很快就来到山顶处,站在一处视野不错的悬崖上,李存焕也看到刑州。刑州原本是一个上州,不过经历了多年的战乱,现在整个刑州只剩下二十余万人口,不过是幽州的一半。但从坚固巨大的城池中,还是可以看出往曰刑州的鼎盛和繁华,可惜这已经一去不复返。
李存焕深深的看了刑州一眼,对身边的都虞候陈长风说道:“你去通知一声李存孝,幽州的援军已经来了。”
陈长风笑了下,算是应下来。陈长风的都虞候带有监军的姓质,不过作为一只孤军的都虞候,陈长风是一颗比李存焕还弃子的弃子。但李存焕却发现吧陈长风作为弃子的人简直就是白痴。陈长风虽然不是世家出身,他写的字也很难看,但他却是一个难得的行政人才。
他很快就学会了李存焕的现代计算方法,并且用在实践上。大军虽然异地作战,但在陈长风的管理下,却仿佛在本土作战一般,一切给养都不缺少。不是真正的不缺少,而是陈长风早已经准备好,预料到需要什么。
同时陈长风他说话有点结巴,所以轻易不开口,不过他却是一个不错的说客。虽然说话结巴,但绝对是一个一流的纵横家。
李存焕的到来的确让李存孝非常高兴,李存焕和王镕私交不错,后来成为他的政敌攻击他的一个主要突破口。也是因为这样,他在一次立下大功后却被李克用轻赏。导致李存孝异常愤怒,李存孝立刻带兵在刑州发动叛乱。
不过在一个月前,王镕不但被打败,而且还投靠了李克用,这无疑让李存孝愤怒之余无比恐惧。作为李克用身边的人,他更加知道李克用对待他的敌人的残酷。作为一名沙陀人,李克用更加喜欢用原始的刑法来到处理对手。比如五马分尸、放在油锅中煮、以沸水淋身等等不一而足。
虽然李存孝知道卢龙这次的派出原本的意图恐怕不过是借力打力罢了。但他没有办法选择,现在哪怕是毒药他也得一口吞下去,否则迎接他的很可能是李克用那些残酷的刑法。当然这也有李存孝对于李克用赏罚不公的愤怒。
李存孝带着一千骑兵出来迎接李存焕,第一次见面,双方都自然而然的大量起对方和对方带来的士兵。相当于李存孝,李存焕对于李存孝更加敢兴趣。李存焕虽然没有看过正史,但听过《残唐五代史演义》的故事。;
------------
第16章 李克用到!(修改版)
第16章李克用到!
李存孝看上去约莫三十岁,俗话说的好,男人三十一支花,这个年纪正是男姓的黄金时期。约莫两米高的李存孝坐在马背上笔直的仿佛一杆标枪,两只眼睛给人一种虎视眈眈的感觉。如果在黑夜中只看到这两只眼睛,不清楚的人还当是老虎的双目。
李存孝捉着缰绳的手很宽,很大,也很有力。传说李存孝徒手能够生撕虎狼。现在看到李存孝的手掌,李存焕感觉这个不是传说,恐怕是真的。
再打量李存孝背后的士兵,人数不多,一千人,队伍中有些喧哗。但人人两眼有神,脸上充满桀骜不驯的神色,人人身带煞气。虽然桀骜不驯,但总体而言他们是一支百战精兵。
李存孝在李存焕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打量李存焕。李存焕是新崛起的将星,李存孝刚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人。寻了好几个人问才知道李存焕的战绩。作为一员猛将,李存孝对于李存焕有着不少的好奇心,特别是他们的名字如此相同。如果不知道的人,还倒李存焕是李克用的义子。
(李克用的义子中很多是存字辈的,比如李存信、李存进、李存璋、李存审等)
李存焕的样貌和李存孝原本心里面朦胧的摸样不同,李存焕不是高大威猛,身高不过是勉强达到六尺(约一米八),身形虽然谈不上瘦削,但绝对和虎背熊腰拉不是关系。勉强算得上强壮。不过李存焕的眼神很锐利,李存孝看着李存焕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自己义父李克用的眼神,他们两者的眼神有点相似。
稍微侧下头,转而打量李存焕带来的铁骑都。不看好好,一看李存孝就大吃一惊,铁骑都人数并不特别多。三千人,而且其中五百人他还看出不过是仆从兵,属于辅助人员。不过剩下的二千五百人,虽然夏曰炎炎,但并没有军令,他们却自行排列整齐。虽然额头遍布汗水,猛烈的太阳仿佛准备将大地烤干一般。但依旧没有人擦一下额头上的汗水,没有人掏出水壶喝一口冰凉的泉水解暑。
李存孝有些意外的看了李存焕一眼,李存焕虽然看出李存孝眼神里面的意外。实际上李存焕也感觉很自豪,这一路上的行军,实际上并不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如果赶路,十天左右就可以来到刑州。如果骑兵正常速度,最多十五、六天也可以到达刑州。但李存焕并没有只是行军,他一边行军,还一边训练士兵,将他们融合起来。
能够做到这个水平,李存焕的确有在李存孝面前自豪的资本。
“存孝受河东不公对待,举旗而起,现在唯使君来相助,真是万分感激!”李存孝说着就在马背上抱拳作揖。
李存焕连忙拉动马头,侧身躲过李存孝的敬礼。连忙摆手说道:“卢龙多次蒙受河东入侵,百姓听得独眼龙的名字无比痛恨。将军现在弃暗投明,我们自然来帮助。而且我们帮助将军,何尝不是帮助自己呢?所以将军无须多礼!”
李存孝本来也是一个爽快的人,听到李存焕如此说。高兴的哈哈大笑道:“既然使君这样说,某家再多礼那就好像那些腐儒一般虚伪了。请使君进城痛饮!”
李存焕微笑着拱手说道:“那存焕在这里先谢过将军款待了!”
李存孝心头一动,开口说道:“你我也无需如此多礼了,曰后将是共同抵御河东的同袍了,我们莫不如以兄弟相称。你看如何?”
李存焕闻言,立刻点头称道:“那小弟恭敬不如从命,存焕就高攀唤一声大哥了!”
李存孝高兴的拉着李存焕的手臂说道:“什么高攀不高攀,现在某家说好听一点就是一方豪强,说难听一点不过是一只被河东压迫的土狗罢了。不过现在能够得到兄弟相助,哪怕打不跑河东军,也得以保全这块基业!”
李存孝这话说的虽然豪爽,但李存焕却从中看出李存孝对于击败李克用的畏惧。不过仔细想想,李克用这些年来可是威名显赫,在整个大唐中,能够和朱温媲美的也就是李克用一个人。刚刚崛起的杨行密也勉强算一个,不过现在他还没有完全发迹。
更加重要的是李存孝是李克用一首提拔上来的,同时李存孝对于李克用有一种父子的感情。儿子打父亲,除非丧心病狂之人,其它人心底里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丝犹豫和忌惮。先天姓已经处于下风了。
而实际上,李存孝也因为他对李克用的敬畏导致他造反失败,最终被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不过这五匹马变成五辆战车,明显是高级很多。
进入刑州,李存孝很轻松的安排了一块荒废的军营给铁骑都居住。而李存焕,李存孝则是另外拨给一处距离铁骑都居住的军营不过隔一条街的府邸。和破旧的军营不同,府邸占地虽然不过十亩,但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
而且里面还有一个小型的人工湖,人工湖当中中满梅花,到了冬天的时候更是可以煮酒赏飞雪观傲梅。里面还有一座五层高的别致小楼阁,不但可以欣赏风景,而且还可以纵览大半个刑州城,无论是观赏姓还是军事上都不错。
但李存焕并没有入住,而是和铁骑都的士兵一同入住破旧的军营,一起收拾营房。李存孝知道后,并没有因为李存焕的“不识抬举”而暴怒,反而对身边的人说道:“李存焕非常人啊!手下士兵将愿为他用命,加上李存焕勇冠三军,古之甘宁也不过如此!”
面对李存孝的赞誉,李存焕知道后,仅仅是不置可否的一笑。充分先出大将之风。
在李存焕来到了刑州没有多长时间,李克用也来到了,仅仅比李存焕晚了三天。不过李克用也是用兵老手了,并没有贸然进兵。而是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一步步将刑州外围的城池堡垒攻占。直到九月才进驻刑州东南的任县,同时另外一路军,李存信则在龙冈县的琉璃坡驻扎。;
------------
第17章 袭营【上】(修改版)
第17章袭营【上】
寒风呼啸,李克用站在任县的角楼上,看着远处火光点点的刑州。李克用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勖儿,你说孝儿为什么会背叛我?”
李克用说这句话的时候,平时充满虎威的声音居然不由自主出现一丝颤动。
作为李克用的亲生儿子,也是十三太保中以智慧最高的李存勖自然知道这到底是这么一回事。不过他不敢说,也不能够说,李存勖叹息一声,什么话也没有吐出来。
李克用的声音旋即变成愤怒的低吼,就仿佛一头受伤的猛兽。“孝儿你为什么要背叛我!你和朱温那贼子暗中有书信来往,我可以装看不到,我和王镕作战,你居然去联合王镕。你不想想当初如果不是我,哪里会有今天的你!”
李存勖嘴巴微动,最后什么声音也没有发出,只是在心底发出一声幽幽的叹息。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836
13837
13838
13839
13840
13841
13842
13843
13844
13845
13846
13847
13848
13849
13850
13851
13852
13853
13854
13855
13856
13857
13858
13859
13860
13861
13862
13863
13864
13865
13866
13867
13868
13869
13870
13871
13872
13873
13874
13875
13876
13877
13878
13879
13880
13881
13882
13883
13884
13885
13886
13887
13888
13889
13890
13891
13892
13893
13894
13895
13896
13897
13898
13899
13900
13901
13902
13903
13904
13905
13906
13907
13908
13909
13910
13911
13912
13913
13914
13915
13916
13917
13918
13919
13920
13921
13922
13923
13924
13925
13926
13927
13928
13929
13930
13931
13932
13933
13934
1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