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们举目望向左丞相、杜尚书,军队不受朝臣管辖,不过重大决定前,大家总要互相通个气,两位大人同时点了点头。
……法阵运转如风,苦修拼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虽已精疲力竭,但是亲眼看着乜罗妖人在自己参与的法阵中哀号、挣扎,他们心中如沐佛光,再苦累也会坚持到底。到了现在所有人都认为是法阵灵锐,又哪会有人想到,真正拿下靖王的是宋阳前后两道剧毒。
道场外的呼喝越来越响亮,山呼海啸一般,就只一个‘杀’冲天,甚至连城外牙门军大营都听得一清二楚,数万兵将全都面色惊疑,不是祈福盛典么,怎么会凝成如此戾气的呼吼,将军传令众营戒备,入战时律以防万一。
也正是因为道场周围的喊声太惊人,是以谁也无法听到,在靖王的身体中,正接连爆出‘啪啪’的脆响…听不见,看得到:靖王的血脉膨胀到极致,涨无可涨之下终告破裂,可是皮肤还完好,是以鲜血不曾渗出到体外。
皮下血液横流,肉眼可见靖王的肤色寸寸变黑,未能在坚持片刻便气绝身亡,而他死时,脸上仍挂着甜美笑容,眼前江山锦绣依旧!
无鱼亲自上前,先探过靖王的脉搏、鼻息,跟着沉沉点了点头,示意此人已死,至此惊魂动魄的杀声也陡得变作震天欢呼。苦修士们也停下法阵,但还顾不上休息,站在原地双手合十,唱诵往生大咒,无鱼以下、包括乖张孤石在内,道场中所有出家人一起开声诵经超度亡魂。
当欢呼落尽、超度结束,老尼姑孤石又复开口,把她所知的事情经过尽数和盘托出,最先讲出的是无鱼初到莲宗庵时对她说的事情,怀疑皇帝被恶鬼侵袭的原因、寝宫中找到半个乜罗咒字、传下一道专门用来对付妖人的密宗阵法、托请孤石联络苦修准备施阵等等。
说过两位老尼姑在宗莲寺的密议之后,孤石话锋一转,又提到当夜遇鬼之事,皇帝怨魂的鬼话无鱼听懂了,丰隆冤死不甘,厉鬼游走阳间,只为惩戒凶徒……说到这里,百姓之中喧哗再起,果然如传言中的猜测,皇帝阴魂不散流连肃政台,是为了告状、为了惩戒逆贼。
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混于人群中的宋阳,目光紧紧盯住道场中诸位大员。
当先关注的是右丞相等那些被靖王拉拢过去的官员,这些人全都面无表情,并未显出‘反驳’之意。虽然他们也参与了谋反,但靖王行事时为防泄密,并未向他们透露自己的计划;而事发之后靖王为了显示手段了断,更不去提自己是如何动手的,故意把事情弄得神神秘秘,同时为了防止他们退缩,没把丰隆逃过追杀的消息告知。
右丞相等人既不知道靖王用的是不是邪术,也不晓得丰隆还活着的消息,即便不信老尼姑的迷信说辞,他们也无从辩解,至于靖王那些真正心腹,他们地位不够,这样的场合里根本没有开口的机会了。
看过右丞相,宋阳又去观察左丞相和杜大人,在听到‘皇帝回魂’之说,他们的神情也没太多变化……还是别来禅院超度法事的时候,在宋阳去大牢中找过丰隆之后,胡大人、杜大人也联袂去探望皇帝,开始的时候一切还好,待丰隆透露出不想再登基之意,两位大人同时大吃一惊。
害死了自己的母后和皇后、国家被歼王抢走后‘献给’敌国、自己逃进大狱避难……把龙椅坐成这个样子的皇帝,古往今来也不多见,丰隆真的心灰意冷了。
丰隆秉姓不错,心底也挺好,但为人的韧劲远远不足,心智也谈不到如何坚定,和普通年轻人也不见得有太多区别,此刻一想到再回皇宫、再面对群臣临朝听政,他心中的羞愧远远大过期盼,不愿也不敢再回去了。
君臣间密谈了大半夜,丰隆心意已决,宁愿后半世游离世外做个普通人…说穿了吧,按照宋阳前世的[***],丰隆选了逃避。两位大人劝不回他,只好作罢,听从了丰隆的安排,平叛后迎镇西王回朝做主。
道场内,密议与遇鬼两段故事说完,孤石不善言辞,只是平铺直叙毫无渲染之词,但只要不是聋子就都能听明白,无鱼师太怀疑在前、跟着又从丰隆处得到证实,决定出手惩戒歼人。
这个时候无鱼师太再登法坛,做了个古怪动作:她点燃了一大把香烛,可并没有敬奉神佛,而是单手将其高高举着,亮给大家看,另只胳膊上还搭着自己的海青法衣。
宋阳从下面瞧着,忽然笑了起来,师太现在这个样子,做个发型就能去当自由女神了。
(未完待续)
------------
第四十六章 贪官
正当众人疑惑不定,不知师太此举为何的时候,先前靖王向佛祖敬香时的异象再现,只不过这次要更壮观些,一大把长香突兀加快了燃烧的速度,烟雾凝聚成柱直奔天空……无鱼微笑开口:“佛祖又怎会垂怜妖人?这香,不过是无鱼的把戏。”
孤石又告开口解说,如果靖王敬香时没有异象,等贵人们上香之后今曰的法事便全部结束了,伏魔阵法无从施展。
哪个妖人会心甘情愿地自己跑进伏魔阵中去?所以无鱼师太略施巧计,在香火上做了手脚,以此设局单独为靖王另加一场‘祈福’,歼王还道是收拢人心的大好机会,利令智昏果然上当,最终陷于伏魔阵法无法自拔,领取了自己的下场。本来是无鱼和靖王商量好的‘套路’,现在变成了无鱼一个人的功劳,孤石不是故意吹捧无鱼,老尼姑从头到尾被蒙在鼓里,她是当真以为靖王是乜罗妖人,死于佛法惩戒……不算往曰诵经,今天晚上老尼姑孤石说过的话,恐怕比过去三年加起来的都多,她本来不喜欢废话,但是这次感觉不一样:一个人说,无数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全都认真聆听的感觉忒好,过了今夜怕是再没这样的机会了,她得抓紧些。
所有事情解说完毕,孤石长出了一口气,目光略显落寞,没啥可说的了……孤石双手合十,转身面向无鱼,躬身施礼同时正色道:“师兄辛苦了。”
在她之后,先是数十苦修、继而道场佛徒、再到胡大人、杜大人,最后直至千万凤凰百姓,齐齐躬身施礼,道谢之声散乱却响亮,浩浩荡荡在皇宫前轰鸣不休,无上荣光尽归无鱼师太一人。
这份‘谢礼’也在无鱼意料之中,以我佛之名惩恶扬善、诛杀妖人平息叛乱、还南理清静安宁,做出这样的大事,想不扬名都做不到,无鱼本来想过,在这个时候把宋阳拉上台,让常春侯跟着一起来沾光,毕竟这件事情里宋阳才是真正的关键人物。
不过之前在商量的时候,宋阳摇头拒绝了,他是红波府女婿的身份,算是镇西王一脉的人,在平逆中佛门只问善恶不理得失,是中立角色,这才能得万民爱戴。要是宋阳浮上来,味道就变了,平白添出些‘两王争权’之意,反倒不够完美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与佛徒没太大关系了,法事结束,百姓撤散,今夜仍是宵禁,所有人回家之后都不得再外出半步,左丞相与杜大人这一干重新臣子得了禁军与内廷侍卫的支持,暂时主理朝政。
两位大人并未推辞,但明言在前,只是暂时辅佐皇室维持局面,真正大事要等镇西王返京后做主,当晚放出的第一道政事雀书就是传讯镇西王,把京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详细告知,请王爷速速回京主持大局。此举立刻赢得了皇室与禁军的好感。
扳倒靖王之后,京中的形式不但没有不曾放松,反而更加紧张了,法事结束后不到一刻工夫,京中鹰隼长鸣,一头头猎鹰被放飞,足足数百头,在高空盘旋不休。
这些隼子自孵出来就开始接受训练,凶猛迅捷且能有夜视本领,是专门用来捕捉信雀的,仍是训练的效果,隼子不会捕捉禁军和内廷侍卫的黑云雀,至于其他的雀子则一概不会放过。凤凰城要封锁消息,隔绝叛党余孽与外界的消息往来。
另一件需要立刻处理的紧要事情,就是城郊牙门军。
说实话,城内局势安定下来,牙门军也就没太多威胁了。
外城军马四万,禁军加内廷侍卫也三万有余,何况京城高墙重门,守城军械齐备,真要打起来绝不会吃亏,加之镇西王手握重兵,牙门军要真反了,王爷出师有名,届时里外夹击扑灭他们不是难事。不过能不打当然还是不打的好,毕竟是南理精锐,就这么折损未免太可惜了。
差不多就在猎隼升空的同时,凤凰城西门打开了一道缝隙,一位内廷侍卫主官携带靖王首级、无鱼师太信函和加盖皇廷印鉴的胡大人手书,去往牙门军主营……第二天上午时分好消息传来,牙门军表明立场,拥戴南理皇室,视靖王为叛贼逆党,同时拔营后撤三十里,以示绝无叛逆之心。这样的结果也算情理之中,靖王事败,篡位之事坐实,而且连老命都丢了,再跟着他只剩死路一条。
而且牙门军中,靖王旧部虽多,但并不知他叛逆真相。来自军中的拥戴,本意是‘靖王有机会登基,我帮忙’,而不是‘靖王要造反,我追随’。
不过在当晚,牙门军各营也有哗变出现,不用问,领头的都是靖王的死忠,所幸没能掀起天大风浪。
差不多就是喜讯传来的时候,宋阳去了左丞相府上。
左丞相昨在宫中忙碌整晚,彻夜未眠才刚刚回家,听说宋阳上门,顾不得休息就迎了出来,把他带到内堂,落座后问道:“怎了?”
宋阳应道:“奉无鱼师太之命,来还衣服,这个时候她来找你不太方便,就托我代劳,等以后安稳下来,她在亲自登门致谢。”说着,他解开随身携带的包袱,里面正是那件海青法衣,同时宋阳还不忘交代一句:“放心,上面的药粉已经清理干净。”
左丞相还道他上门有什么大事,原来只是送还衣服,一下子放松不少,客气道:“师太厚赐,当初就受之有愧,本就说好是代为保存,师太出关后取走理所当然,怎么又送回来了。”
“寒暄客气,回头你和师太去说,我不管转达。”宋阳笑呵呵的,话锋一转,显得挺好奇:“当初你捐了多少钱?”
左丞相这次一点没客气:“你管不着。”
宋阳哈哈一笑:“你有钱我知道,可我没想到你那么有钱,更没想到你还会拿钱去做善事……”
当年闭关前,无鱼把海青法衣送给了京中一位捐款赈灾的神秘人,出关后她为对付靖王她又把衣服借了回来……现在宋阳再送还,不用问那位神秘人就是胡大人。
胡大人赈灾捐款的数目宋阳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必定是一笔巨款。若非如此,一来师太不会送出这件宝贝法衣以兹鼓励;二来也不用匿名,捐款是好事,没人不想留下善名,除非这笔钱多到不应该是左丞相能拿得出来的。
可是话再反过来说,就算不留姓名,也难保不被外人知道。赈灾大善,可左丞相捐出一笔‘以他的俸禄不吃不喝攒上十辈子也还不够’的巨款,无疑自找麻烦,所以宋阳才有些好奇。
当着宋阳的面,胡大人也不去刻意隐瞒:“胡家三代为官,大官。官做得大了,想不富都难……”
做成平叛大事,宋阳心情很好,闻言眉飞色舞:“三代贪官?”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377
37378
37379
37380
37381
37382
37383
37384
37385
37386
37387
37388
37389
37390
37391
37392
37393
37394
37395
37396
37397
37398
37399
37400
37401
37402
37403
37404
37405
37406
37407
37408
37409
37410
37411
37412
37413
37414
37415
37416
37417
37418
37419
37420
37421
37422
37423
37424
37425
37426
37427
37428
37429
37430
37431
37432
37433
37434
37435
37436
37437
37438
37439
37440
37441
37442
37443
37444
37445
37446
37447
37448
37449
37450
37451
37452
37453
37454
37455
37456
37457
37458
37459
37460
37461
37462
37463
37464
37465
37466
37467
37468
37469
37470
37471
37472
37473
37474
37475
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