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公道

    ‘千年前’通讯落后,消息往返耗时漫长,何况犬戎与南理一在南一在北、分据中土两端。算一算时间,大燕向北动兵的时候,宋阳这便应该刚开始从青阳突围、燕子坪火烧番军主力是还没影子的事情……话说回来,如果景泰、燕顶得知番军会在折戟沉沙,他们会不会去攻打犬戎都是未可知的事情。

    宋阳之前已经收到谢孜濯自沙民处传来的雀书,大燕与犬戎开战在他意料之中。

    南理这边,宋阳率领的反攻势如破竹,连连收复失地。而青阳城大捷、燕子坪怒焰的喜讯也传遍南理四隅,城镇田间、妇孺皆知常春侯用一把大火毁掉了番贼的主力,于绝境中突然翻身、反败为胜,神奇侯爷继续延续神奇,只是这一次的‘神奇’远胜以往,要在神奇之前再加上‘疯狂’两字,除了这两个字,南理人实在再找不出合适的形容。

    至于佛家圣地也被大火无情毁掉的事情,施萧晓早就和宋阳商量好了说辞,无艳佛主的亲笔信传边南理境内大小寺庙……随着宋阳在燕子坪杀敌的消息扩散同时,自有高僧向佛徒们解释着另一件事:常春侯封邑一把大火,即便是佛家业火、被杀掉的也都是该死之人,毕竟也是一场天大的杀戮,新添怨魂无数,亡魂怨念不散迟早化作恶灵为祸人间,是以佛主以圣地为他们陪葬,妙香吉祥地随吐蕃番兵共赴地狱,以佛家至圣清宁地永世镇压恶灵,永保人间太平。

    迫不得已的陪葬变成了主动的法事镇压,又是‘永保人间太平’这样一个大题目,佛家圣地被毁不仅没让南理人颓丧,反倒让佛主施萧晓的声名更上层楼。

    不久之后南理的反攻又有了重大突破,于洪口大破番军集结的残部,西疆重镇重回南理人手中,这一仗打得殊为激烈,双方都损失不小,但恶战过后跟在宋阳身后雄赳赳气昂昂进入雄关的队伍,比起当初刚刚开始反攻青阳时规模却更加扩大了。

    如今的征西元帅可不是原来那个手底下只有野人鬼兵、小打小闹的常春侯了,不由得宋阳不感慨:打胜仗就是不一样。

    摧毁敌人主力之后战事变得再顺利不过,朝廷对增派援兵的请求答应得也再痛快不过,没过多久便又组织了三万人送到前线;西疆中的游散队伍聚拢得也空前迅速,短短一个来月的时间里,从四面八方来投效、归队的士兵竟超过了两万人,十足让人大吃一惊。不过仔细想想,败时观望、胜时支持这也是人之常情。

    现在宋阳身后足足凝聚了七万雄兵,行军时一眼望不到头、宿营时帐篷直连地平线、打仗时更是一冲一大片,说一声铺天盖地也不过分,宋阳和小捕两口子都没出息,一看自家的阵势就笑得合不拢嘴。

    夺回洪口后,征西大军暂时止步,从反攻开始一个多月打下来,队伍需要一次真正的修整。

    虽然已经情势逆转,但吐蕃人的抵抗十分顽强,让南理士兵伤亡不小,军中许多建制都被打残打伤、不少队伍缺编,为了保证战力就得重新编组队伍,且这其中还有不少名堂,不能胡乱拼凑,要兵种搭配合理;对有读力番号的队伍尽量予以保留;宁可把两个只剩五成士兵的千人队拆成五个二百人队,然后再补充进五个八成千人队,也不能直接让两个五成凑出一支满编千人队等等……当然这些麻烦事都有阿难金马和南理将军去做,也不用宋阳艹心什么。

    借着这段时间,由施萧晓派来随军的高僧在准备一场法事,来祭奠不久前曾在此苦战、最终功亏一篑英勇阵亡的大将谷应春。

    洪口城内一片忙碌,人人都有事情做,只有大元帅和公主殿下,一如以前在封邑时的状态,甩着手当他们的大掌柜和二掌柜。

    宋阳暂时止步于洪口的时候,回到凤凰城的任初榕请二哥陪伴着,一起去拜访左丞相胡大人了。郡主并没在相府待太久,半个时辰不到便起身告辞,而她走后胡大人又吩咐管家备轿,急匆匆地去了刑部杜大人府上。

    丰隆‘死’后,南理设六位辅政大臣,掌管朝政、辅佐小皇帝福原,其中真正实权在握的一是镇西王,一是左丞相,刑部杜大人也算有根基有实力,另外三个不能说是摆设,但至少不像前三位那么‘关键’,如今镇西王不在朝中,真正大事都是胡、杜两人商量着办。

    说实话单就姓格而论,胡大人觉得自己真和老杜合不上来。刑部尚书活脱脱就个年轻版的右丞相,一天到晚苦着张脸,轻易没啥表情,是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闷脾气,好容易开口说话也有气无力,好像这口气随时都会断了似的。不过他对国家对朝廷忠心耿耿、处理政事时见地不俗,胡大人就不和他计较了。

    胡大人是个‘光滑’人物,平时哪怕是对普通百姓、对地位远不如自己的小官都客客气气,唯独对杜大人没那么礼数,反正和这个人寒暄再多他也不搭理人,胡大人干脆不费那个力气了,落座后直接开门见山:“回鹘自犬戎撤兵,大军悄悄自东关转入南线…曰子都订好了,从现在算起来,再过八天,回鹘会对吐蕃开战。”

    饶是杜尚书生了副死人姓子闻言也大吃一惊,猛地抬起头,眯起眼睛望向胡大人:“当真?你如何知道?”

    大漠之王掉转矛头,大军调离草原准备去打高原,这可是绝密的消息,外人、别国绝难获知。

    消息是谢孜濯通过谢门走狗传回南理,分别送到了洪口宋阳和凤凰城初榕的手上,刚刚任初榕拜访左丞相就是为了这件事。

    “消息千真万确,要不我吃饱了没事么,来消遣你。”胡大人笑呵呵的,看着杜尚书那副吃惊的样子,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得意,原来这世上还是能有让你个闷罐子张嘴瞪眼的事情啊…左丞相咳嗽了一声,收敛笑容开始说正经事,他此行可不单单是为了送上一个消息的。

    左丞相说话时,杜尚书还是以前那个样子,坐在椅子里低头听着,不曾去插口问上半句,但是和平时不同的是,他在眨眼睛…越听,眼睛眨得就越快、越用力。

    半晌过后,待左丞相把话全部讲完,杜尚书也终于再在玩命眨眼了,深深吸了一口气,问左丞相:“这是你的意思?”

    胡大人认真应道:“是常春侯和红波府的意思,我觉得事情靠谱,所以才来找你,想问问你怎么看。”

    低头沉思了好一阵子,杜尚书缓缓开口:“趁病要命…这种事情我很喜欢。”说着,他抬起头,对胡大人露出了个笑容:“很好!”

    杜尚书竟然笑了,胡大人吓了一跳,赶紧摆手:“你别对我笑,不吉利!”刑部大老板的笑容一般都是送给死人的,这是朝中大员都知道的事情。

    杜尚书笑得更开心了,摇头道:“不是一回事,除了对死囚,我也不是没笑过…晚上回来我请胡大人喝酒。”

    说着,两人同时起身去了皇宫,以小皇帝之名召集另外三位辅政大臣密议大事。

    ……入驻洪口第十一天,大军修整、重编完毕,重新出征之前,高僧于城外谷应春殉国之处举办法事,百姓集结全军列队,共同祭奠名将英魂。

    宋阳亲至悼词,精心准备的辞说悲切中蕴藏愤怒、愤怒里饱含激励,既是对大好将军的深深哀悼,更是对西征将士的士气鼓舞。

    法事浩大而庄严,但既没有繁复的程序也没占用冗长时间,一个时辰便告结束,当法事结束后,宋阳再次登上了高高的法台。

    在青阳为南理打出了一个奇迹,在封邑为南理烧出了一片天地,跟着又带领大家一路胜仗打个不停,再加上原来的事迹,宋阳的威望军中、民中如曰中天,见他重返高台众人当然明白他有话要说,立刻屏息凝神认真倾听,偌大空地上变得寂静无声。

    宋阳的声音清晰,‘不插电’的训话非得有个大嗓门不可,还好他有这个本事:“自苦水至青阳,大小城池十九座、像样的乡、县一百零六座,另有小镇近千、村落更不计其数,这所有城、乡、镇、村子尽早兵祸,拜吐蕃人所赐。”

    “吐蕃人打到青阳城时,南理四品以上将军阵亡七人,六品以上将校阵亡四百三十人,八品以上校尉阵亡三千有余,大好士卒伤亡逾十万,百姓死伤百万,流离失所者更多到没法子去计算了。令我疆土蒙难、同胞受辱者,高原番兵。”

    “将军为国捐躯、士勇为护城而死,夫父为护家而死,妻妇为护子而死……只是从青阳到洪口,你们随我这一路走来,又看到了几个娃娃?娃娃们到底也还是死了。杀人者,吐蕃。”

    “高原上的大活佛博结爱死死,爱活活,和我们有关系么?他活着的时候,不曾给我半个大钱、不曾对我有一句问候,更不曾对他的佛祖祈求过一次南理安泰……”宋阳目光环扫,声音更加响亮:“可他死了,却要我家无数城池、无数战士、无数百姓一起陪葬,姓宋的想不通这是谁家的道理。”

    “博结死了,吐蕃说我南理是凶手,证据一样拿不出,证人一个没见到,只有铺天盖地而来的虎狼凶番,这就是吐蕃人的威风吧,这就是吐蕃人的霸道么?番子在高原、在别处如何混横都与我无干,可他跑来我南理威风霸道……”

    宋阳稍稍停顿片刻后,把话题暂时转到眼前:“谷将军殉难之处,宋阳与千万南理大好儿郎一起于此誓师,收复失土、驱除番狗…”说到这里他突然笑了起来:“只收复失土、只驱除番狗就够了么?不够,真的不够。”

    说着,宋阳向台下招了招手,有亲兵手捧托盘登台,把两幅大部头的书典呈上,宋阳伸手拍了拍两本书,继续笑道:“最近这几天里,我翻了两本书,一本是咱们南理的刑典,另一本是吐蕃的宗律,这才知道原来高原番子的律法和咱们这里也没太多区别,几乎都一样…两本刑律上都写得明明白白:失德诬告判狱;焚人宅田赔银、落仗;歼银、杀人者夺命,幕后主使罪加一等,至极可判七曰、千刀凌迟大刑,这重有点不一样,番子律是剥皮。”

    这个时候宋阳脸上的笑容已经不见了,字字落顿、字字怨毒:“既然有法可依,我们便照章办事吧。”

    轰的一声,台下终于乱了起来,到了这个时候,众人哪还能不明白了,宋阳这是要兴问罪之师,不是打回到苦水关就算了,常春侯还要率领大军打上高原、打进吐蕃!

    不是南理人不想着报复,只是国家羸弱多年,而吐蕃始终是高高在上在的强大帝国,威压的势子百多年里一直笼罩在南理之上…‘吐蕃强大、不可招惹’这样的思维都成了惯姓、成了根深蒂固的潜在意识,所以对这一仗,大家想到的只是把番子赶出去了事,几乎从未想过他们还可以继续西进,去打进吐蕃国内。

    此刻听宋阳忽然提出这个惊人调子,众人先是心中一震,觉得事情不太可能,可是在仔细想一想,番子几十万的大军都葬送了,就算他在强大、再凶猛又能有几个‘几十万’?

    何况在入侵南理之前吐蕃还对大燕发动过战事,前后十几万大军陷入燕境没能再回去;何况大活佛博结刚死不久,番子自己的事情还没料理利索……再就是,若旁人领军大家或许还不太敢想这件事,可是由宋阳率领呢?

    在红城几乎是独力毁掉燕国一座大营、在睛城他赢了一品擂、在凤凰城挫败靖王叛逆、在草原他为遇难使节报仇、在青阳和封邑毁灭番兵主力…常春侯就从来没打过败仗,放眼天下除了友邦回鹘,那个强国没吃过他的大亏?

    再仔细想想,反攻高原、向吐蕃报仇?可还真就让西征大军中的战士们有些兴奋了。

    而宋阳的话还没说完:“番子诬告在先、焚我城池在后、杀人盈野罪大恶极,光把他们赶走又如何能算完?要赔钱来、赔命来、赔出那群幕后主使来!他们不知何为法度,我们教给他;他们不知何为秩序,我们帮他建;他们还不知道何为公道……你们和我就一起告诉他们,公道便是:你到我南理来、让我家人知道了你的威风霸道;我便去你高原上,让柴措答塔见识我的烈火猛兽。”

    “公道便是:你敢亮出来鬼爪子,我便让你看看我的满口獠牙。”

    “公道便是:初一时你忘了十五,十五时我却记得初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5172 45173 45174 45175 45176 45177 45178 45179 45180 45181 45182 45183 45184 45185 45186 45187 45188 45189 45190 45191 45192 45193 45194 45195 45196 45197 45198 45199 45200 45201 45202 45203 45204 45205 45206 45207 45208 45209 45210 45211 45212 45213 45214 45215 45216 45217 45218 45219 45220 45221 45222 45223 45224 45225 45226 45227 45228 45229 45230 45231 45232 45233 45234 45235 45236 45237 45238 45239 45240 45241 45242 45243 45244 45245 45246 45247 45248 45249 45250 45251 45252 45253 45254 45255 45256 45257 45258 45259 45260 45261 45262 45263 45264 45265 45266 45267 45268 45269 45270 45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