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吗?朕看看……”杨改革如今的脸皮,也是锻炼出来了,心里笑得要死,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一副秉公处理的模样。

    杨改革装模作样的看了一阵,然后蹩着笑,道:“嗯,朕看了一下,这段文章,引用的是这句‘大内诸公好古风,行止无愧褒贬空’…,里面讲的是太史公的事迹,然后用这句话对太史公进行总结呢,这……,诸位,朕虽然觉得这句话称赞太史公似乎有点肉麻,不过,这太史公可是受了腐刑的,也可以算到阉人里面,这,内臣们这样夸他,确实有点拉虎皮,做大旗的味道了……,呵呵,这内臣们虽然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味道,不过,也不是完全胡说,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呢?”这首诗就是杨改革自己写的,如今自己出来当裁,足球的黑哨也不过如此。

    众臣一时无语,没料到,皇帝居然还能解读出出这种意思来,他们能想到皇帝指使太监在邸报上骂他们,可是,绝对想不到,皇帝自己写了这首诗骂他们。到头来,皇帝自己坐在裁判的位置上面给两边吹哨子……,如果大臣们看过中国足球,肯定会大骂皇帝吹黑哨了。

    “陛下,可是……,这太史公他写书的时候,还没受腐刑呢,算不得阉人,这,内官们怎么可以借太史公的威名为自己贴金呢,怎么可以败坏太史公的名声呢?这实在是太可恶了,太不合情理了,恳请陛下禁止内臣们如此做,这简直是给太史公抹黑啊!”一个大臣“很配合”的和皇帝纠缠起这事来,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掉进了皇帝的陷进里。皇帝就是要和他们胡搅蛮缠,就是要他们争论呢,争来争取,这邸报算是长大成材了。

    “呵呵,朕对这一段的评价,也只能如此了,至于太史公是在正常人的时候写的《史记》,还是成了阉人之后写的《史记》,呵呵,这个,这位卿家,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写文章对这一点进行批评,提出自己的看法,朕还有国事要处理,呵呵,可忙不过来呢……”杨改革一副我很忙的样子,假装推脱,这司礼监的事,皇帝不管,可还就没人管了,杨改革这就是要以退为进,让大臣们求着自己当“裁判”。

    果不其然,杨改革刚说这样的话,大臣们就不干了,皇燕京不给他们主持公道,那他们可真的是被白骂了,别人是司礼监,是和内阁平行的衙门,找他们理论,人家根本不理你。

    “陛下,还请陛下稍带,此段还摸棱两可,可是,后面的就可全是骂我们儒家的了,陛下,这个可一定得严查啊!这可是毁谤我儒家啊!作为圣人的门徒,怎么可以受如此的辱骂?”一个大臣见皇帝不管这事,急了,立刻把后面骂他们的话说出来,求皇帝严查。

    “那一段呢?朕刚才没看全。”杨改革又装模作样的看了一会。

    “这一段,朕看了,这似乎是骂魏晋时候的所谓‘名士’的啊!这些所谓的名士专讲玄学,专讲老庄,专讲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讥笑别人谈如何治理国家,讥笑天下人谈如何强兵富国,这种名士,不是竖儒是什么?朕记得东林社的门口就有一副对联,好像叫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不正是说的作为文人,作为士人,作为一个有用的人,不仅仅要关心天下事,关心国事,更是要以强国富兵为己任啊!真正的儒者不正是应该像这幅对联上面写的一样吗?多学一些本事,多谈一些对国家,对朝廷有用的东西,而不是谈一些玄学,搞一些清谈,这不是很正常吗?司礼监也是读圣人书出来的啊!看来,对这圣人的学问倒是研究得挺透彻的,朕也喜欢这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杨改革一通胡扯。

    下面的官员脸都绿了,谁看了邸报不说这邸报就是骂他们的啊!偏偏到了皇帝这里,这句话就成了鼓励,激烈他们的话了,就成了司礼监对圣人书的理解了,皇帝甚至还扯出了东林社的那副著名的对联,这可真的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了。

    “可是,陛下……,这明明就是借着骂魏晋名士来借古讽今呢,明明就是骂我们呢……”一个大臣蹩了半天,蹩出这句话。

    “呵呵,这,有吗?那你们谈玄学们?谈老庄吗?”杨改革笑着问道。

    “回陛下,臣等不怎么谈,不过,也知晓一些罢了。”一个大臣耷聋着脑袋回答道,这可真的是被人抓住脚痛了,居然被皇帝用东林社的对联作为武器反攻,是在是没天理啊!

    “呵呵,这不就结了,你们不谈玄学,不谈老庄,那就不是骂你们,而是骂那些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天下事的那些人,诸位爱卿,朕相信,诸位都是爱我大明,爱我朝廷的,对吗?平时谈论的,都是如何富国强兵,都是如何的强我大明,就如那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朕说的对吗?”杨改革歪楼外加一通乱扯,把大臣们忽悠晕了。

    群臣傻眼了,这怎么到了皇帝这里,这意思就变了这样多呢?这明明就是骂我们的啊!怎么到了皇帝这里,就不是骂我们的了?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再承认这话就是骂他们的了,这要是还这样说,那皇帝那句,爱我大明,可怎么回答?岂不是说自己清谈误国吗?恐怕下一步连官都当不成了。这里面很多都是东林党人,听到皇帝以那句对联跟他们理论,心中是黄连拌蜂蜜,痛苦的甜蜜着,更是被皇帝弄的一点说辞也没了。

    “启禀陛下,臣等理解错误了,理解错误了,这句不是骂我等的,只是骂的那些清谈误国之人的,我等都是殚精竭虑的为大明报效的,绝不是整天清谈,谈些和治理国家,和国富兵强无关的事,不是无所事事。”大学士刘瑞图见场面尴尬,也出来打个圆场,打算弥合自己和皇帝之间的裂缝。

    群臣被皇帝一通忽悠,本来气势汹汹的,结果楞是没脾气了。还真的如皇帝说的那般,这事可还真的不能沾边,一旦沾了变,岂不是不打自招?别人在那里骂魏晋的名士清谈误国,我们在这里承认什么?岂不是说自己一天到晚都在学魏晋名士清谈?把国家大事忘记得一干二净?如今可是内忧外患,正是国家需要人才,需要报效的时候,还整天弄这些东西,被人一对号入座,那这官,恐怕也当不成了,言官们可是一群疯狗啊!骂皇帝厉害,戳起“自己人”来,也绝不含糊。

    “嗯,好,这就好!诸位都是我大明的栋梁,都是朝廷的干才,如今,正是我大明亟需各位智慧才干的时候,诸位应该把心思都放在如何协助朕治理国家这方面,这邸报上面,别人自我吹嘘一下,就别太在意了就是,实在看不惯的,写篇文章批评一下就是了,别太当回事。”杨改革笑得厉害,虽然嘴上说别在意,但是也知道这群竖儒肯定会和太监们战斗的,从来就只有他们骂别人,可是,如今却有人骂他们,而且还开地图炮,把当今的文人一股脑的扫了进去,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

    “臣等谨记陛下的教诲。”群臣无可奈何,在皇帝这里,被忽悠了一通,没有得到任何回答,只能一个个怏怏的离去了。

    “诸位退下吧。”杨改革挥挥手,让这群大臣走了。

    王承恩也早回来了,听皇帝和这群大臣们鬼扯,觉得有意思,见众臣离去,才到皇帝跟前的报告道:“启禀陛下,都交代下去了,都会尽快赶来的,其他人都比较好说,就是孙师傅、满将军、赵将军他们,远在西山,恐怕要点时间才能到。”

    “嗯,这件事,朕知道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满桂和赵率教就不说了,他们是武将,新兵练兵,远在西山,孙师傅又必须坐镇,来回奔波,确实辛苦啊!孙师傅又是上了年纪的,唉……,得想个办法啊!”杨改革也感慨了起来,这孙承宗可是自己爷爷辈了,不过,为了赶时间,却也得立刻赶到这紫禁城里来,来回奔波,确实极为辛苦啊!

    “是啊!陛下,这来一趟,可就是四十里地啊!来回一趟就是八十里啊!”王承恩也叹息了一声,这皇帝的左膀右臂孙承宗这把年纪了,这来回的奔波,可够辛苦的。

    杨改革一阵沉默,没有说话,然后有道:“大伴,朕小憩一阵,待孙师傅他们快到了再叫朕。”杨改革今天也费了不少精力了,觉得有点累,反正也无事,准备睡个觉再说。

    “奴婢遵命。”王承恩答应道。

    ……帝党的人员,逐渐的齐聚文华殿。众人也是好奇,来到人可都是帝党,这可是少见。

    “臣等恭迎圣驾。”帝党的人见皇帝到来,连忙行礼。

    “都起来吧,都入殿吧。”杨改革瞧了一下,这可都是自己的心腹。

    进了殿,杨改革知道,自己还是来的早了一点,孙承宗、满桂,赵率教还是没到,这没办法,毕竟一来一去,可是八十里地啊!要让别人飞奔到紫荆城来,也要不少时间。

    “孙师傅他们到了吗?”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孙师傅他们应该到了,奴婢接到禀报,说孙师傅他们快到了,奴婢才叫醒陛下的,这会,该到了。”王承恩回答道。

    正说着,门口小黄门禀报道:“启禀陛下,孙师傅、满将军、赵将军到了。”

    “让他们进来吧。”杨改革立刻回答道。

    孙承宗满脸是汗的第一个进来,然后跟着的是满桂和赵率教,没办法,这大热天,可是六七月间,一年最热的季节,骑马狂奔了几十里地,确实是风尘仆仆,满头大汗。

    一进来,就带进来一股的热浪,这六七月的天,果然是毒辣。杨改革看着满脸是汗的孙承宗也只得叫声惭愧。没办法,这种大事,必须和孙承宗商量,可是,又远在西山,这来回几十里路,可够折腾的。至于满桂和赵率教,杨改革倒是不怎么心疼,毕竟,这可是武将。

    “大伴,给孙师傅、满将军、赵将军每人准备一壶茶解渴,然后给孙师傅准备一个椅子……”杨改革现在能做的,也就是这个了,当然,区别对待了,孙承宗那是因为老能得优待,这满桂和赵率教显然就不能了。

    “臣谢陛下隆恩。”三个人异口同声的答道。

    “陛下,茶,臣倒是正口渴,不过这椅子,陛下面前,臣不敢坐。”孙承宗又说道,这大老远的赶过来,确实够戗,连喝口茶的机会都没有,就到了文华殿,幸好皇帝对他还不错,给他准备了茶,还有椅子,椅子是不敢坐的,不过茶,真的是渴了。

    “坐吧,没关系。”杨改革又补充道。

    孙承宗没说话,端起茶壶,一口气喝掉半壶,没办法,这天太热,又大老远的骑马狂奔,渴得不行了。

    杨改革也是过意不去,待孙承宗、满桂、赵率教他们稍稍的休息了一下,脸上的汗褪去,才正式开始今天的话题。

    “诸位都是朕的心腹,朕有些心里话,就直说了。”杨改革毫不避讳的把这些人当成了自己的心腹,这皇帝没几个心腹,没几个指挥得动的人,还做什么皇帝,干脆回家去抱孩子。

    众人都是一凛,正正经经的站好,等待皇帝发话。

    “朕的钱,不够用了,军事、赈济等等开支,是在是太庞大了……”杨改革一开口,就把核心问题说了出来。

    众人又是一惊!不过没人说话。

    “朕想了个主意,可以把一份钱当成两份花,所以,朕今曰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说说这件事,这件事,朕需要大家的协助……”杨改革对自己人,也就实话实说了,当然,是自己人,也就没说过套话,什么征求意见的就没有了。

    “臣等誓死报效陛下。”众人异口同声的答应道。

    “好,这件事,其实,把握也挺大的,大伴,先把那些军票给大家看看。”杨改革直接上手了。

    “遵命。”王承恩亲自动手,给每人发了一些“军票”。

    众人接过军票,仔细的看了看,再看着皇帝。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579 30580 30581 30582 30583 30584 30585 30586 30587 30588 30589 30590 30591 30592 30593 30594 30595 30596 30597 30598 30599 30600 30601 30602 30603 30604 30605 30606 30607 30608 30609 30610 30611 30612 30613 30614 30615 30616 30617 30618 30619 30620 30621 30622 30623 30624 30625 30626 30627 30628 30629 30630 30631 30632 30633 30634 30635 30636 30637 30638 30639 30640 30641 30642 30643 30644 30645 30646 30647 30648 30649 30650 30651 30652 30653 30654 30655 30656 30657 30658 30659 30660 30661 30662 30663 30664 30665 30666 30667 30668 30669 30670 30671 30672 30673 30674 30675 30676 30677 3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