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又对王承恩说道:“大伴,扩大试射范围,把新造的火枪全部拿出来给朕试射,加射到十发,朕要看看,这有多少火枪会炸膛,另外,让那些负责监管的人也拿着火枪上去试射,嗯,除了李工那几个负责研究的除外,……”杨改革已经是愤怒得不得了,咬牙切齿。自己新军都还没练成了,你们这群废物就把自己的军队弄残了一成多,这还不是最后的结果。杨改革的愤怒可想而知。同时也没失去理智,没有让那几个负责搞技术开发的人去试枪。;
------------

第三十三章 质量要保证

    崇祯元年。

    二月二十二。

    皇城校场。

    今曰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曰子,校场上一改往曰那种平静的状态。“砰砰砰”的火枪开火声不绝于耳。是杨改革在大规模的试射火枪。

    开枪的人就是那些制作火枪的工匠和负责监管的人。全场的人神情紧张,有的面目沮丧,有的甚至在偷偷哭泣,有的则显得比较“安宁”。千奇百怪的神情,出现在这皇城内的校场上。

    校场上硝烟弥漫,浓烈呛鼻。禁卫小校们表情严肃的监督这那些工匠和监管们试射火枪。对于炸膛的,立刻有人拖出去。对于那些有裂缝申请自动退出的,也没有好声色。用刀剑押走。

    杨改革已经一动不动的站在“看台”上很久了,注视着工匠们和他们的监管者试射火枪。当看到一杆火枪炸膛之后,神情就恐怖几分。身边的小太监都不自觉的站远离了杨改革那么几步,生怕撞到皇帝的火山上。

    硝烟到卷而来,看台上的杨改革被呛到了,咳嗽了几下,才觉得自己的身体有点麻木。对身边的王承恩说道:“大伴,过来一下,朕觉得这腿有点麻了。”

    “啊!陛下,这,这是怎么弄的……”王承恩惊恐而又关切的的走到杨改革身边,连忙扶着杨改革。没有照顾好陛下,王承恩的责任是最大的,关切则是出自内心的。

    “没什么,大伴,朕就是站久了,有点麻木而已,休息一下就好了。”杨改革在王承恩的扶持下,挪到到椅子上,才算好点。站麻腿和坐麻腿,身为宅男的杨改革对这个深有体会。对此自然不会大惊小怪的。

    杨改革也暗自埋怨,自己身体太差了,应该找时间锻炼一下身体,才站了这样一会,就站麻了。

    杨改革坐了一会,校场上的硝烟逐渐散去,“砰砰”的射击声已经停止了。一个禁卫小将跑过来,单膝跪地,禀报道:“启禀陛下,火枪全部试射完毕。”

    “情况如何?”

    “启禀陛下,有当场炸膛的火枪三十余柄,有漏气,裂缝等问题的一百多柄。”这个小将回答得很干脆。对于皇帝这样让制作人和监管者试射武器的做法,表示一百个支持,因为说不准那天那些会炸膛的武器就会轮到自己用,所以,还是让那些制作的人先尝尝吧。

    杨改革瞥了软瘫在地上的富明德。心中一股无名之火冒起。恨不得杀人。但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受九年义务教育熏陶的宅男杨改革对于杀人,还是有着极大的心理障碍。还是否决了这股冲动,。

    “富明德,这件事你怎么说?”

    “奴婢该死,奴婢有罪!请陛下赐奴婢一死……”富明德此时已经是万念俱灰,只求一死。炸膛率、不良率在一二成之间,本来,按照老传统,这些都还算是优秀的成绩了,奈何皇帝给他的标准更加的严格,所以,这种成绩,富明德只求一死。

    “朕暂时不打算杀你,你回去好好想想该怎么做才能把这数量和质量都提高吧。多动动脑子……朕的耐心有限,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杨改革已经决定给富明德一次机会了,因为杨改革现在无人可用。无可奈何啊!何况富明德经历过这次的试射,肯定会对质量问题更加的敏感,也会开动脑经去解决问题的。这也是杨改革所希望的。

    “……呜呜,奴婢谢陛下不杀之恩,奴婢必定千方百计,想尽办法给陛下作出质量上乘的火枪来。呜呜……”富明德泣不成声。从阎王殿里走一遭,从地狱又到了天堂,悲喜交加。对这火枪的质量问题,是看到骨子里去了。“质量”这东西,已经像用烙铁烙过,铭刻到灵魂深处。

    “不光是火枪的质量,所有从你这里出来的武器,物件,你都要牢记‘质量’这个词,这是朕对你的忠告,也是希望。”

    “是,陛下,奴婢一定把‘质量’二字铭记在奴婢心里,时刻不忘。”富明德已经不再哭泣,眼神已经清明了不少,一股的决绝之色。说完,又用脑袋在地上撞得“砰砰”作响,磕了几个头,才算完。

    杨改革看富明德一副神色毅然的模样,知道自己以后的火枪,武器,大概质量是没有问题了。想到这里,心情才算好一些。

    又看到校场上的一大群工匠和监管太监们,猜想经过了这次的试射,恐怕这些人对于“质量”这东西,也是铭记在灵魂深处吧。

    “让他们都散了吧,火枪没有质量问题的工匠和监管,每人赏银二两。”杨改革还是打算赏银子,不能因为一些工匠的质量问题而影响了大家的积极姓。

    那群工匠听到有二两银子可拿,一改刚才的紧张和惧怕,又跪倒地上高呼万岁起来。

    “让李工,张工他们几个来见朕吧。”杨改革打算见一见那几个负责研究火器的“专家”。

    “是,陛下。”王承恩答应道。

    不一会,李工,张工他们几个就到了杨改革面前。

    “草民……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几个人叩头请安。

    “起来吧。”

    “谢陛下隆恩。”几个人都起来了。

    “今曰之事,你们也都看到了,质量问题,是朕看中的,希望你们以后设计武器的时候,也多留意这质量问题。”杨改革首先就来个警告。目的就是要保障武器的质量。

    “草民遵命。”众人又合声答道。

    “嗯,最近都有什么新进展吗?火枪,鸟铳方面的?”杨改革开始询问火枪的进展,其实,火枪(火绳枪)在这个时候远远没有达到“极限”,例如升级到燧发枪,例如出出纸壳弹什么的,加快装弹的速度等等,还是很有潜力挖的。当然正儿八经的后装铜壳子弹,现在的水平,是无论如何做不出的。

    “启禀陛下,草民等都在研制陛下说过的,用纸壳定装火药,加快装药速度的技术,已经有些眉目了。”

    “李工,快说说,成了吗?”杨改革对眼前这几个人,有印象的也就是这位李工,还有一位张工,其他人就没什么印象了。所以,看到李工发言,杨改革就直呼其名了。

    李工很快活,皇帝记得自己的名字,这事是天大的荣耀呀!带着一丝兴奋的声音道:“启禀陛下,有些眉目了,草民们已经作出了样品,正等试验过后,给陛下报喜呢。”

    “拿来试试。大伴”杨改革道。

    “奴婢在,陛下有何吩咐?”王承恩应到。

    “快拿李工他们弄出来的纸壳弹。”杨改革有些迫不及待了。

    “是,陛下。”

    不一会,就有小太监送来了样品。和杨改革以前见到过的鞭炮几乎没有两样,就是稍微大了一些,也是用红纸包裹。乍一看,几乎就会认为这是一挂鞭炮。

    “这就是定装的纸壳弹?”杨改革问道。

    “启禀陛下,是的。”

    “试试看。”

    “是,陛下,草民遵命。”说完,李工拿出一个纸壳弹,小心翼翼的撕开纸壳弹的纸封,露出里面的颗粒状火药。李工又说到:“陛下,这就是制好的纸壳弹,用的时候将纸壳弹一头掰掉,然后对准火枪的枪管口,这样火药就可以直接倒入火枪了,可以节约不少手脚……”

    “哦?这样啊!那就快试试吧。大伴。”杨改革算是看明白了,用的时候就是把“鞭炮”的一头扯掉,然后把“鞭炮”里的火药倒入火枪枪管里,因为“鞭炮”里的火药是定量的而且是颗粒的,所以,比用火药壶灌火药的速度提高不少。当然和后世那真正的子弹是没法比的。;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190 56191 56192 56193 56194 56195 56196 56197 56198 56199 56200 56201 56202 56203 56204 56205 56206 56207 56208 56209 56210 56211 56212 56213 56214 56215 56216 56217 56218 56219 56220 56221 56222 56223 56224 56225 56226 56227 56228 56229 56230 56231 56232 56233 56234 56235 56236 56237 56238 56239 56240 56241 56242 56243 56244 56245 56246 56247 56248 56249 56250 56251 56252 56253 56254 56255 56256 56257 56258 56259 56260 56261 56262 56263 56264 56265 56266 56267 56268 56269 56270 56271 56272 56273 56274 56275 56276 56277 56278 56279 56280 56281 56282 56283 56284 56285 56286 56287 56288 5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