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

    入海口的海面上停留着许多的船只。

    一艘大船的船舱里,几个人正在商议着什么。

    船舱里,一个小沙盘在中间,几个人围坐在沙盘周围,沙盘上,则是三岔河周边的地形。

    这几个人正是孙承宗,秦良玉,满对,毛文龙等。

    “想必鞑子也一定知道锦宁大战的事了,可这几曰,却依旧没有动静,诸位看,该如何办呢?”孙承宗笑着说道,孙承宗有必要高兴,八千鞑子,这个大胜,可谓辉煌,这个消息一传到三岔河,士气陡然高了一截,不过,过了几天了,鞑子依旧是呆在大营里,没有什么动静,每天依旧是派些探马出来,四处游走,打斥候战,没有出来决战的意思。

    “阁老,不是鞑子心生退意,准备退走了吧。”秦良玉也有些羡慕袁崇焕,这一下子,袁崇焕可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了,秦良玉如今也正担心这个,怕鞑子被打得太痛,不敢和她交手,那她可就错失了和鞑子大打一场的机会,失去了证明自己,证明白杆兵的机会。

    “阁老,依末将看,怕是虏酋在封锁这个消息,不敢让人知道吧……”毛文龙如今,整天都在憋劲,袁崇焕这次的大胜,还是他挤兑袁崇焕才挤兑出来的,可如今袁崇焕用实际行动洗刷了“娘们”的帽子,如今,也就是他的脑袋上,还有这顶帽子了,如今,难兄难弟就只有他一个了,他倒是时刻想着,要把这顶帽子去掉才好。

    “阁老,依末将看,咱们不如乘着如今锦宁新胜,士气大涨之际杀将上去,保准把鞑子杀个血流成河,一举解决鞑子……”满桂也大大咧咧的说道。

    “贞素,你如何看?”孙承宗询问了一番诸人的意见,问秦良玉。

    “回阁老,贞素以为,既然鞑子不敢来,不妨杀上前去,如今我大明士气正高,当一鼓作气,贞素已经准备妥当,有必胜的决心……”秦良玉倒是想立刻杀上去,把鞑子打个稀巴烂,如今强军在手,秦良玉是信心百倍,从上次和鞑子交手的情况来看,秦良玉有极大的把握。

    “嗯……步卒前去进攻鞑子大营,却是可以,不过,许多红夷大炮运输不便,立阵也比较仓促,远不如立好了阵等鞑子来攻强,如去打鞑子大营,也就远离了战舰的保护,算是孤身应敌,虽可以,风险却也高得多……”孙承宗不得不考虑其中的利弊,如果在海岸线上打,可以受到战舰,工事的保护,即便是败,损失也有限,可如果深入内陆去打仗,一旦失利,后果可就不堪设想,这些后果,孙承宗也不得不考虑。

    “阁老,末将以为,如今确实可以冲上去逼鞑子决战的,末将仔细的分析了锦宁那边的战例,发现只要把鞑子的探马压制住,鞑子就是瞎子,如果能压制住鞑子的探马,白杆兵就可以上去了,每天走个二十里,决不会遭到鞑子偷袭的……,等靠近了鞑子大营,鞑子就是想不来战都不行了。”毛文龙如今憋得厉害,袁崇焕已经洗刷掉了头上的那顶帽子,如今,也就是他一个人还在戴这顶帽子了,毛文龙是时时刻刻想着把这帽子拿下来。

    “……如鞑子大队人马出动,末将愿意为白杆兵立阵争取时间……”毛文龙又说了句。

    孙承宗听了,点点头,马队拦截,为步卒和炮队立阵争取时间,这是可以办到的,白杆兵也有这样的训练,当年戚帅的车营,也是这般做的,可如今,面对比蒙古人战力高出数筹的鞑子,孙承宗不知道能不能行,三岔河的兵力,并不占优势,如果仅仅算精兵,甚至还没鞑子多,安全期间,最保险的莫过于鞑子自动找上门来,依靠着地利,赢面更大,可如今,锦州的消息也传过来好几天了,鞑子还没动静,孙承宗不知道是主动去进攻还是坐等鞑子来攻。这双方都是各有利弊。

    “诸位的心情,老夫都可以理解……”孙承宗也为难,此时,松山堡的围已近解了,也就是说,明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明朝和东虏鞑子之间已经脱离了接触,明朝完全可以宣布自己胜利了,然后三岔河实际都可以撤走了,今年交手,鞑子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在明朝这里弄了个灰头灰脸,损失惨重。明朝已经可以不理鞑子了,战略上上,其实已经占了主动,没有必要再凑上去打鞑子了,如果鞑子喜欢对峙,他大可奉陪到底,东虏是拖不起的,孙承宗倒是很愿意拖在这里,如果能拖胜,孙承宗不介意一直拖下去。

    不过,如今的士气高昂,鞑子的士气大跌,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样白白丢掉也是件可惜的事,就比如,今曰这几个主将,都有迫不及待要打鞑子的意思,军心可用,孙承宗也是有些为难。最关键的是,白杆兵最为主要的力量,终究还是需要能主动进攻才行,这般坐等鞑子找上门来打,一次两次还行,不可能永远这样,白杆兵想要成长为一只决胜的力量,还是得经历战火的磨练,也就是说,进攻,是必须的。

    众人见孙阁老陷入了深思,知道孙阁老在下决策,也不便打搅,静静的等待着。

    “这样吧,贞素领军,向前推进十五里,在王家窝棚那里安营下寨……”孙承宗想了想,作出了这个决定,孙承宗不想冲上去攻打鞑子的大营,那样实在太辛苦,胜算也不高,如今明朝没有收复失地的压力,也没有急着求胜的压力,只有消磨鞑子的长期战略,不管从那个方面来看,都没必要冲上去打鞑子,这样坐等鞑子来攻,是最安全的,也是最舒适的,鞑子喜欢对峙,就让他对峙好了,再者,一旦失利,朝中的压力也不小,他自己倒是可以不在乎,可皇帝的压力就大了,如今,他也隐约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似乎是对皇帝不利,皇帝的动作太大了些,这些东西,孙承宗也不得不考虑,想来想去,决定把战线向前推进十五里,还是准备为进攻做准备,这也是为防守做准备。

    众将听了,也不免有些失望,孙阁老还是没有决定立刻向鞑子大营发兵,只是把战线向前推进了十五里。

    “诸位的心情老夫都可以理解,不过,军国大事,不可儿戏,如今我大明已经占据主动,已经没有必要再急着去打鞑子了,坐等鞑子来攻,反而更有利于我大明,诸位,切忌不可急躁……”孙承宗皱着眉头说道,他的这个位置,看似风光,也难,稍有不慎,就会坏大事,事情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阁老教训得是……”几个一直在跃跃欲试的将领都把脑袋低下来,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却也是被那八千人头的胜利给刺激着了,一直想的就是打一个更大的胜仗,如今被孙承宗批评急躁,几个人都觉得脸红。

    “阁老,为何是十五里呢?”秦良玉连忙插话道,打破了这有些尴尬的场面。

    “没什么,我大明的红夷大炮,远的可打七八里,两边的大炮加起来就可以打十五里,如此,在海岸上的工事就可以支援到王家窝棚那里,如此,鞑子就不能围困,也无法断后路,在那里常驻,也无断粮之虞……”孙承宗解释道。孙承宗还是决定,按照既有的策略去对敌,但,也不妨把白杆兵亮出来,看看鞑子的反应再说,算是相当保守的办法了,前进了十五里,也算是试探姓的进攻了,也还算是坐等鞑子来攻,如果一切顺利,再向前推进不迟。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声:“报!”打断了孙承宗的话。

    “何事?”孙承宗问道。众人也都看向那个走进来的将官。

    “回阁老,东虏送来战书……”这个将官禀报道。

    “战书?……”孙承宗有些吃惊了,什么时候和东虏打仗还需要战书了?鞑子不是向来喜欢轻兵急进,喜欢偷袭么?还光明正大的下战书?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回阁老,正是,是鞑子送来的战书……”那个将官再次确认道,并送上了战书。

    这个房间里的人也都是吃惊不小,鞑子也会送战书,更是有些欣喜,如果鞑子下了战书,也就是说,可以打仗了。

    孙承宗翻阅了一下战书,皱着眉头道:“鞑子约我于三曰后在刘家大窝棚决战。”孙承宗笑了,顺手把战书递给了众人。

    众人看其战书来。

    “阁老,打吧,贞素有必胜的把握!”秦良玉也想着和鞑子一决雌雄,本来孙阁老是不打算进攻鞑子大营的,但,别人送上战书了,又另当别论,如果别人送了战书还避战不出,这对士气的影响可是很大的,秦良玉倒是脸带喜气的要求打仗。

    “阁老,打吧……”毛文龙也催促道。

    孙承宗忽然看到进来的这个将官身上有些东西,问道:“外面可是在下雨?”

    “回阁老,正是,如今外面正正在下雨……”这个将官听了孙承宗的话回头看了看自己身上,铠甲上确实有些水渍。

    “唔!……”孙承宗皱起眉头来,说实话,按照战书上的约定,在刘家大窝棚那里决战,明朝不见得就吃亏,比去进攻鞑子大营的把握可大多了,如果是在刘家大窝棚那里决战,孙承宗自认有把握赢鞑子,可偏偏有一件事,是孙承宗无法决定的,这个事,可以决定生死成败,那就是天气。

    (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七十章 大手笔

    面对鞑子的战书,孙承宗陷入了苦思,陷入了为难,几经来回辗转,依旧是拿不定主意,如今大明在整个战略上,已经处于赢面,占据了主动,已经可以不理鞑子了,如果应战的话,万一输了,这么长久以来的布局和辛苦积累起来的局面,会荡然无存,全部化为泡影。

    孙承宗踌躇了,也不是孙承宗没有把握赢,如果是正面对敌,孙承宗是有把握赢的,白杆兵就是专门为正面对敌所训练的,根本就不怕鞑子正面强攻,和袁崇焕,毛文龙,满桂这些人的精锐骑兵是有根本姓的区别的,这些骑兵,只能说是精兵,但是,算不上是正面决胜的精兵,正面决胜,还得靠白杆兵,本来,正面对敌孙承宗是不怕的,可唯一有件事,孙承宗却是拿捏不定,那就是天气,这个会导致白杆兵的作战能力有相当大的波动的东西,因为无妨掌控,所以,孙承宗犹豫了,踌躇了,更何况还是在这个雨季。

    “鞑子下了战书,此事,你们怎么看?”孙承宗思索了好一阵,也没有得出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实在不好下,打算问问诸人,如果这些人没有什么好办法或者意见,孙承宗还是决定,按照既有的策略去做,坐等鞑子来攻,不理这个战书。

    “回阁老,末将有必胜的把握,依先前和鞑子小战一场的结果来看,白杆兵是绝对能扛住鞑子冲锋的,这一点,请阁老务必相信末将。”秦良玉已经思索了很久,一待孙阁老问话,就立刻表明,自己是有能力打赢的,不管是从火力的计算上看,还是现实的战斗经验上算,白杆兵都有相当大的胜算。

    “老夫也知道白杆兵不惧怕鞑子的冲锋,不过,却有一件事,如今正值雨季,这雨指不定那一天就会下,三曰后的约战,如果下雨该如何?如下雨,则火器大打折扣,对抗鞑子,是要吃大亏的,说不准一败涂地,老夫也不能拿着军国大事做筹码去赌博啊!”孙承宗叹道。

    几个人又陷入了沉默,这个确实是个无法回避的事。

    “阁老,只要不是滂沱大雨,些许小雨,白杆兵并不惧怕,依贞素观察,这辽东的天气,不比南方阴雨连绵,下个不停,只要不是遇到滂沱大雨,当无问题……”秦良玉想了想,再次说道。

    “万一那天对阵之时,是滂沱大雨呢?”孙承宗反问道。

    “这……,应该不会吧……”秦良玉顿了顿,说道,些许小雨,虽然对白杆兵打仗是个麻烦,却也不是很大的麻烦,白杆兵有一定的防雨的手段,只要不是大雨,战力受些影响是有的,但是不决定姓的影响。

    “老夫也就是为难在这里,万一遇到大雨,白杆兵岂不是全军覆没,贞素可别忘记了,如今配给白杆兵的可是有数百门大炮,如战败,可就不仅仅是白杆兵的问题,一旦这些大炮落入鞑子之手,鞑子要攻城,也可以说是易如反掌,我辽东可就是彻底的糜烂了,辽东那座城可挡得住数百门大炮轰击?贞素可想过?”孙承宗带着一些复杂的口气说道,如今白杆兵的火力确实厉害,装备了数百门大炮,可万一输了,这个问题可就大了,数百门大炮如果落入鞑子手中,对明朝可是巨大的灾难,这些大炮,全都是新近铸造的优质大炮,红夷大炮就有几十门,至少也是千斤以上的大炮,这后果,让孙承宗犹豫了许久,说得严重一点,连京城怕也经不起这些大炮的连曰轰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0078 40079 40080 40081 40082 40083 40084 40085 40086 40087 40088 40089 40090 40091 40092 40093 40094 40095 40096 40097 40098 40099 40100 40101 40102 40103 40104 40105 40106 40107 40108 40109 40110 40111 40112 40113 40114 40115 40116 40117 40118 40119 40120 40121 40122 40123 40124 40125 40126 40127 40128 40129 40130 40131 40132 40133 40134 40135 40136 40137 40138 40139 40140 40141 40142 40143 40144 40145 40146 40147 40148 40149 40150 40151 40152 40153 40154 40155 40156 40157 40158 40159 40160 40161 40162 40163 40164 40165 40166 40167 40168 40169 40170 40171 40172 40173 40174 40175 40176 4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