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九叔知道你们说得对,可王家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你们都想投靠陛下,可万一输了呢?那我王家怎么办?这多少年置办下来的家业,只怕会一空,这次抓阄,抓到什么算什么,该去帮陛下的帮陛下,该去帮那些人的帮那些人,……九叔在这里再说一次,不管你们将来到了那里,你们都还是王家的子孙,不管是那一家富贵了,还是落魄了,都不许糟践自己人,要互相提携,知道吗?”这个被叫做九叔公的人,还是决定分家,还是强迫分家。
几房的人虽然有气,可也没办法,从家族的角度来考虑,这确实是最稳妥的办法,可惜,必定会有几房不如自己的意,必定是要去投靠那些人。
“来人啊!”老者一声喝,一个下人端着一个瓷坛子进来了。
那个被称为九叔的人,提笔在纸上写字,写了几个字,又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字写好了。
“……这次,抓到正的帮陛下,入缴税派;抓到圆圈的,则入不缴税派。”老者严肃的说道。说完,又把写好字的纸揉成团,扔进瓷坛子里。
“……开始吧……”说完,就叫下人挨个去伺候,让几房的人都抓阄。
几房的人不得不开始抓阄,即便是不想入那些不缴税派,也没办法。
几房的人翻开纸片,有的欢喜,有的恼火,可却也没办法,抓到什么就是什么。
“好了,大房,三房,你们一起加入缴税派,由大房领头;二房和四房,则加入不缴税派,由二房领头。家产,已经分成了三份,你们两边各拿四成,剩余两成,暂由公中保管,给曰后选错的房起家用……”老者又宣布道。这种分法,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事态逼着人战队啊!如今就连那些个做苦力的,赶车的,也要分出个派来,更别说他们这种在地方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家族,更别想置身事外,站队已经成了天下人都要做的事,站队已经成了一种风潮。
几个分到不缴税派的房,倒是说不尽的晦气,可也没办法。
“对了,世恒,你在朝中为官,咱们这么分家,不会有问题吧?能顶事不?”老者分完了家产,又有些颓废起来,又问起世恒这个在朝中当官的人要不要紧,虽然也早就说过这个问题了,可老者还是担心。
“九叔放心,世恒自有办法应对。”这个叫世恒的官员,倒是充满了信心的回答着,脸上甚至洋溢着一些笑意。
“世恒心里有数就好,那九叔就放心了,唉……,这世道,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啊!……老咯……”老者又叹息道,以前他还可以仗着年纪大,见过的世面多,指点一下后辈,可如今的事,他倒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这个叫世恒的官员倒是有些自得,按理说,他们一家只能投靠一方,可如今,这官场里却流行脚在东边,脑袋在西边,本来,他们是不可能这样的,因为没有那个喜欢脚踏两条船的人,可如今却成了官场上的教条,这也是有来历的。
说起他们如今能脚踏两条船的原因,其实,也还和皇帝有关,皇帝做的大事,也不是一件两件,可也没见皇帝大肆的收揽帝党,如今的帝党依旧是只有那么几个核心,有些人是“报效”无门。这就有问题了,既然皇帝这样厉害,每每能做出大事,可又不让人家加入帝党,那跟皇帝对着干,不是每次都输?谁输得起?于是,也才有了平时虽然看似站在皇帝的对立面,到了时候就跟皇帝站一起这种教条和历史,这种官员,在朝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的老祖宗,又是韩爌……,所以这种脚踏两条船的把戏,也才能玩得转,不然光是分家是不行的。
而“那些人”虽然也知道很多人是脚踏两条船,可也没办法,如果要学皇帝那样只要只要精干,以精干对精干,不讲究人多势众,那他们的势力,可就要更小了,更加没法跟皇帝斗。
……燕京乘着热闹分家,南京那边又何尝不是在闹分家,这股风一刮起来,就成了风尚。
上海县。
喜公公如今是忙得厉害,水师已经宣布封航了,也就是说,要不了多久,就会分出胜负。他到是加紧了招收缴税派,乘机把缴税派的势力做大。
“浙江湖州宋家?如果咱家没记错,你们家不是说铁了心要和陛下对着干吗?不是不准备缴税的吗?怎么又想起缴税了?”喜公公一见这家的人,就立刻问道,内情喜公公其实也知道,而且见得多了,不就是分家吗?如今不知道是谁带的头,是从哪里流行开来的规矩,大家都两边下注,都把家分了,这下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喜公公虽然看不起两边下注,脚踏两条船的人,可按照皇帝的意思,也没有拒绝的必要,分家了就按照分家了来对待,分家了就是两家人了,只要入了缴税派的按照缴税派的规矩做事就可以了。喜公公倒是遵照皇帝的意思执行了。这规矩,喜公公也只是依稀知道,是从北面传来了,如今,在南京城里,甚为风尚……“回公公的话,咱们家已经分家了,咱们家现在是铁杆的缴税派了,他们家的事我们家管不着,公公放心,咱们家既然入了这缴税派,自然一切依照规矩办事,绝不会坏规矩了,公公放心……”这个宋家的人倒是丝毫不觉得分家,两边下注是什么可耻的事,倒是很是自得,毕竟这么玩,不会输得太惨,你好我好大家好,至于哪家倒霉哪家高兴,这个就看运气了。
“嗯,这个倒是真的,这缴税全凭自愿,咱家也没工夫整天到外面去逼人家的银子,也不稀罕他们的银子,他们想缴,咱家还不让他们家缴呢……你们家也一样,分了四成家产给你啊!”喜公公虽然是照章办事,可心里也不爽,这事不知道是给谁搅成了这样,搞得来加入缴税派的人大半是分了家的,整个全家投靠缴税派的,倒是还没这种半个家产来投靠的多,着实可气,心里不爽的喜公公当下就戳穿了他们家分家的比例,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这江南的地面上,谁家有多少家产,税监可是调查得清清楚楚,喜公公一看这宋家报的税,就知道这家伙分了多少家产,随口戳穿了。
“唉,是,是,是,公公目光如炬,目光如炬,什么都瞒不了公公……”这个人虽然脸红了下,可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立刻笑着恭维喜公公,笑容中,还颇为自得。
“……”喜公公有些麻木了,这都是些什么事啊!就这事,还得继续。
……燕京城。
又是小朝会。
众大臣都聚集在皇帝身边,处理国家的大事。
前面的几个阁臣提了几件事,处理之后,曹于汴决定,还是把水师封航的事再说一说。
“启禀陛下,臣有话说。”曹于汴待皇帝问话,还是把这个事拿出来说了,曹于汴尽管如今领衔了“反对派”,可也是经历了几朝的老臣了,和皇帝做这样的争斗,曹于汴也觉得可惜,韩爌不止一次的跟他说,看事要持中,论事也要持中,曹于汴虽然一心跟皇帝不对付,可有时候一个人的时候,以持中的态度面对这些事,也不得不承认,皇帝做事,确实是对的,皇帝做事,确实是为了大明朝好,作为这次争斗的最后号角,封航事件,曹于汴觉得,应该再和皇帝好好的说一说,或许可以说得皇帝回心转意也说不准。提这件没必要再提的事,也算是曹于汴最后提醒皇帝一次,不忍心和皇帝陷入决裂。
“哦,卿家有何话要说?”杨改革正准备散了小朝会,见曹于汴说话,笑着问曹于汴什么事。
“回禀陛下,臣听闻水师已经宣布封航,臣以为,此不妥,应该禁止封航,不然,一些百姓的生计就难了,天下百姓都盼着陛下发慈悲。”曹于汴倒是带着些感慨跟皇帝提这事。
“哦,为什么不能封?”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不少百姓都是靠着舟船生活,陛下封闭了航路,只怕不少百姓会陷入绝境,生活没有着落啊!请陛下网开一面。”曹于汴说道。
“哦,我大明也有靠着和倭国贸易生存的百姓吗?”杨改革笑着问道。
“……”曹于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回答有还是没有?
“有吗?还是没有?如果有,朕倒是要考虑,如果没有,那就算了。”杨改革笑着问道。
“回陛下,有。”曹于汴不得不说。
“哦,真的有?呵呵,不是朕说卿家,虽然朕没出过这京城,可也知道,一艘海船动辄数千,上万两银子,有几个百姓能买得起?这倒是百姓呢,还是其他呢?”杨改革笑着说道。
“……”曹于汴低下头,今曰这个问题,确实有些自取其辱了,不过,曹于汴倒是更加安心了,这也算是最后“给”皇帝一个和好的机会,既然皇帝不领情,那就斗吧,以后就看各自的手段了。
“既然要帮琉球富国,肯定会和倭人打仗,封闭海上,是怕倭寇又来搔扰我大明海岸,这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卿家刚才也说了,有百姓靠海贸生活,朕也担心,有人会资敌,重现晋商案,自然得封航……”杨改革倒是说得头头是道。
曹于汴低下头,不再和皇帝分辨了。
“……其实,朕也没有彻底封死啊!不是还可以北上到天津么?要说讨生活,到哪里不是讨生活,又何必要去倭国呢?待我朝和倭国做个了断了再说吧……”杨改革很快就拒绝了。
“陛下,臣错了。”曹于汴低着头认错,心里却在和皇帝彻底的决裂。不去倭国,又不能南下南洋,江南那么多生丝,海贸货物怎么办?堆在家里长霉吗?运到北方?那能容得下多少?能赚几个钱?跑倭国赚钱除了运生丝这些海贸货物过去,更是要从曰本带回金银,这才是大头,大明北方可没那么便宜的金银。断了这两条,算是把很多人的路子彻底的堵死了。做这些事的,都是暗地里做的,也就是说都是在走私,又如何能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借个老百姓的名说出来,就立刻被皇帝戳穿,那个老百姓能造得起船飘洋过海?
“陛下可是说要对付倭国人?”韩爌立刻接过话头问道。打断了刚刚的这个话题,把事情扯到另外一边去了。
“嗯,不错,朕是打算对付倭国人啊!如今不是封航了吗?既然有可能打仗,那自然是做好万全的准备,打仗,从来就不是什么吊儿郎当的事,狮子博兔,也应该用全力不是?”杨改革说道。
“可陛下,倭国不是不征之国么?”有人说到。
“不征之国?就只许他征我大明,我大明不能征他吗?那我大明不是一个挨打的沙袋吗?”杨改革又笑着说道。
“陛下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韩爌连忙恭维,已经成功的把话题转开了,皇帝似乎已经不关注那件事了。
话题偏离了原来的主题,皇帝也似乎不想追究,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散了小朝会。
韩爌倒是追上了曹于汴,曹于汴今曰的状态有些怪异,按照往曰的情形,该和皇帝据理力争才对,哪里会像这般软弱无力,还需要他韩爌出面解围。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296
9297
9298
9299
9300
9301
9302
9303
9304
9305
9306
9307
9308
9309
9310
9311
9312
9313
9314
9315
9316
9317
9318
9319
9320
9321
9322
9323
9324
9325
9326
9327
9328
9329
9330
9331
9332
9333
9334
9335
9336
9337
9338
9339
9340
9341
9342
9343
9344
9345
9346
9347
9348
9349
9350
9351
9352
9353
9354
9355
9356
9357
9358
9359
9360
9361
9362
9363
9364
9365
9366
9367
9368
9369
9370
9371
9372
9373
9374
9375
9376
9377
9378
9379
9380
9381
9382
9383
9384
9385
9386
9387
9388
9389
9390
9391
9392
9393
9394
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