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卫樵也不管李惜鸾的古怪笑容,直接对着河边玩的不亦乐乎的小丫头喊道。

    “诶,”香菱一听,连忙擦了擦满是水的小手,飞快跑了过来。小丫头兴奋的小脸通红,一脸的意犹未尽。

    卫樵从怀里掏出一封请帖,递给她道“去,让人将这封请帖送到驿馆交给司马将军,就说我晚上请他喝酒。”

    司马长一直住在驿馆里,虽然偶尔去武帅府‘串门’,但大多数时间还是很守规矩的待在驿馆等待调令。

    李惜鸾一怔,随即会意一笑。

    卫樵看着李惜鸾嘴角那抹浅笑,也笑了起来。这也是巧了,拿司马长打一个太极。

    但随即卫樵脸上的笑容又慢慢敛了起来,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

    李惜鸾是极其敏感的人,很快就捕捉道了卫樵的神色异样,心里一动,轻声道:“可是在担心清宁?”

    卫樵抬头,也不避讳的点了点头,随即微微皱眉,沉吟许久,道:“明曰,你跟她一起南下吧。”说着是商量的语气,但里面却透着不可改变的坚决。

    李惜鸾轻轻抿了抿嘴,她很舍不得现在的感觉,但她知道,现在是必须要走的。

    李惜鸾轻轻一笑,点头道“好。”

    卫樵看着她,笑了笑,道:“没事,就是图个心安。”

    李惜鸾道:“我知道的。”

    见李惜鸾答应了,卫樵心里也稍稍吐了口气,在金陵他就这么两个非常重要的人,在这个非常时刻,她们不在金陵,可以让他省去后顾之忧,放手做事。

    (未完待续)
------------

第两百七七章 刺杀(一)

    第两百七七章刺杀(一)站在城外,看着满地的落叶,再抬头看着光秃秃的树梢,卫樵第一次感觉到,秋天是这么的萧索,寂寥。

    远处一个车队缓缓的驶离,外面几十个侍卫,马车里两个女人。

    武清宁去城外禁军点将,然后便直接南下。

    卫樵看着渐渐消失在眼前的车队,神色惆怅的叹了口气。

    “算了老卫,人都走了。”一向没心没肺的胖子难得的在卫樵身前也叹了口气,脸色怅惘的说道。

    这次分别,即便再有相聚,恐怕也是物不在人是非。

    卫樵脸色僵硬的笑了笑,道:“没事,走,咱们再去送送高阁老。”

    高崎也在今天离开金陵,他率先南下,然后在江南与武清宁汇合,一同扫平安抚江南。

    高崎的仪仗并没有多少,一辆普通的马车,百十个侍卫,然后就是一些家眷,简单方便。

    高崎知道,他这一去,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两说,倒不是说江南有多危险,而是他今年也六十多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他高崎又能长寿到哪去?

    高崎的轻车简从,让后面的常志几个一阵脸红耳热,他们车队豪华,仆从众多,将高阁老衬的就跟一乡巴佬似的,完全没有可比姓。

    边上的叶胖子嘿嘿直笑,连卫樵都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而高崎脸都黑了,他自信高家也是有些财产的,不说他是阁老,弟弟也是当朝大儒,明面收入在大齐也是首屈一指的,但跟眼前这几位比起来,还真小巫见大巫,没法比!

    常志几人低着头走到高崎身边,脸上冷汗直冒。事情都到这种地步了,再解释也没用了,只能硬着头皮等待高阁老的狂风暴雨了。

    高崎脸色黑沉,但面对着黑压压的送行队伍,他也只能将怒气压在心底,狠狠的瞪了几人一眼,上前与傅沥常颂几人告别寒暄。

    卫樵远远的看着几人,只见他们三人似乎并没多少的虚情假意,神色淡淡谈,笑从容,似乎还在商量着什么,不时的皱眉思索,又辩论商讨。

    庞大的车队在秋风中等来了圣旨,自是又一番抚慰,甚至将高崎的一个儿子提前封了爵位留在了金陵。

    在圣旨宣读完后,珍妃娘娘又忽然间出现,代表皇上又与高阁老聊了几句,卫樵离的远,却也发现近前的不少人都在说着‘皇恩浩荡’、‘极尽荣宠’之类的话。

    在曰中的时候,在几乎满朝文武大臣的相送中,高崎的车队缓缓离开了金陵。

    “又少了一位。”在高崎的车队离开金陵东大门的时候,卫樵边上的牛一郎神色复杂的叹了口气道。

    卫樵也默然的点了点头,以牛一郎的身份,自然可以知道一些别人无法知道的事。

    如今已经是最后关头了。内阁仅剩一个傅阁老,又传言枢密院已经搭起台子,皇上决心要立枢密院统筹大齐军队了。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完没了。卫樵心里不禁暗道。

    下午回了御史台,卫樵一如既往的处理着他分内的事。

    “大人,这是您要的折子。”沈雨桐躬身将一堆折子放在卫樵的桌上。

    卫樵一怔,从折子里抬起头,眼神迷惑的看了他一眼,但随即他便立即拿过一本,一边翻着一边问道:“都在这?”

    沈雨桐道“是。”

    卫樵点头,目光投向折子,这些折子是关于金陵赈灾的事,也有关系西北赈灾大营的动向。

    这些折子花团锦簇,全部都是假大空,没有一句实话,卫樵看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将折子往桌上一扔,皱眉道:“有关于李阁老的消息吗?”

    御史台如今巡视金陵,几乎没有事瞒得过监察御史。沈雨桐一听,微微思索,连忙道:“大人,李阁老正在变卖家财赈灾。”

    “哦?”卫樵神色露出一丝诧异,随即道:“那西北有消息吗?”

    沈雨桐摇了摇头,旋即又低声道:“听说,那位李大公子逃到江南去了。”

    卫樵神色露出一丝古怪来,要说是李元芳放他儿子跑去江南,卫樵打死不相信;可如果不是,那不是说明李大公子是畏罪潜逃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384 3385 3386 3387 3388 3389 3390 3391 3392 3393 3394 3395 3396 3397 3398 3399 3400 3401 3402 3403 3404 3405 3406 3407 3408 3409 3410 3411 3412 3413 3414 3415 3416 3417 3418 3419 3420 3421 3422 3423 3424 3425 3426 3427 3428 3429 3430 3431 3432 3433 3434 3435 3436 3437 3438 3439 3440 3441 3442 3443 3444 3445 3446 3447 3448 3449 3450 3451 3452 3453 3454 3455 3456 3457 3458 3459 3460 3461 3462 3463 3464 3465 3466 3467 3468 3469 3470 3471 3472 3473 3474 3475 3476 3477 3478 3479 3480 3481 3482 3483